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质数集合中,"2"是惟一的偶数.正是"2"的这种特性,不难发现"2"在下列情况的存在性定理:(1)两个连续的自然数都是质数,则必有2(另一个是3)(2)两个质数的和与差是奇数,则必有2(3)两个质数的积是偶数,则必有2(4)两个质数的和与差仍为质数,则必有2"2"的存在性定理常常是在质数条件下解一些数学竞赛题的根据.  相似文献   

2.
“如何证明是无理数呢?”“那还不容易!设,可当m和n不全是偶数。由于,m对必为偶数,写作2k,则4k2=2n2,2k2=n2,故n亦是偶数,矛盾!”上述证明,只用到奇偶性质,来源已不可稽考。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公元前330年左右把它(以几何形式)写下来,用作反证法的示范,可见在那个时候这回事已是众所周知了。不过由放这证明是如此简洁,很多数学史家都相信那不是这回事的发现经过,而是“事后孔明”的解释。在这个证明中,2并没有什么特别,换了是另一个质数,同样的思路仍可沿用,只是单凭奇偶性质并不足够,需要用到质因子唯一分…  相似文献   

3.
有一道数学题,小学生都能明白其义,却难了世人两百多年,到现在还没有证明出来,那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奇素数(素数又叫质数)之和.”如6=3+3,8=5+3,10=5+5,12=7+5等等,这个命题简称为“1+1”.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大于1的整数,如果它的约数只有两个,即1与它本身,我们称这样的整数为质数;如果它的约数个数超过两个,即它有不同于1与它本身的约数,我们称这样的整数为合数;而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是偶数中唯一的质数.要想说明一个大于1的整数是合数,  相似文献   

5.
将调和级数分别去掉那些分母是奇数的项、分母是偶数的项、分母是质数的项、分母是合数的项,所得无穷级数仍发散.利用欧拉常数的概念可证明调和级数发散.  相似文献   

6.
趣数一箩筐     
我们学过的数,你能说出哪些名称?我先来说,素数、合数、奇数、偶数、整数、分数、有理数、无理数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数,然而下面这些有趣的数你听说过吗?  相似文献   

7.
关于两类图的匹配唯一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2][3][4]的基础上,我们证明了如下的定理:若n,n_1,n_2均是偶数,p≥3且p≠n 1,r或是不等于4的偶数或是质数,则下列图类(ⅰ)P_nUC_p(ⅱ)P_3UC_r(ⅲ)P_(n1)UP_(n2)(ⅳ)P_3UP_n均是匹配唯一的,其中P_i和C_j分别表示有i个点的道路和j个点的圈。  相似文献   

8.
质数史话     
同学们,质数是一个古老而又深奥的话题.这里,我想就质数无限性的证明与质数表达式的寻求两个话题用通俗的语言和同学们聊一聊,希望大家在了解质数史的同时领悟其中所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众所周知,正整数集N={1,2,3,…)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数1(仅一个数);第二类是合数(有无限多  相似文献   

9.
一切偶数都能被2整除,凡末位是“5”或“零”的数都能被5整除,这就无須再討論了。下面討論自然数对于其它貭数的可除性。对于其它的质数p其个位数必为:1,3,7,9这四种类型。这时可以找到自然数1,使lp+1为10的倍数。事实上,对于以上四种类型,分别取l为9,3,7,1即可。定理1.自然数N能被貭数p(p≠2,5)整除的充要条件是截去N的末位数后,在十位数上加上末位数的a倍,所得的数能被p整除。其中a滿足条件lp+1=10a。更一般地說,有自然数N=10x+y能被貭数p整除的充要条件是 N′=x+ay能被p整除。 証.Ⅰ.必要性。設N能被质数p整除,則N=pq。再将N写成 N=10x+y的形状。现在証明  相似文献   

10.
<正>对于质数(也称素数),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指除了1和本身之外没有其他约数的自然数.尽管质数已经由欧几里得证明有无数个,但由于限定前提和特征的缘故,质数相对仍显得特殊和稀少,而且在数学领域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古往今来的数学家都致力于探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 1.若abC>0,则|a|/a |b|/b |c|/c-|abc|/abc的值为( ) (A)2 (B)-2 (C)±2 (D)以上都不对 2.已知n是偶数,m是奇数,方程组:是整数、那么( ) (A)P、q都是偶数 (B)p、q都是奇数 (C)p是奇数,q是偶数 (D)p是偶数,q是奇数 3.设a、b都是整数。 (1)若a 5b是偶数,则a-3b也是偶数 (2)若a b能被3整除,则a、b都能被3整除  相似文献   

12.
<正>记得在小学数学园地里,曾有这样一道"和为质数"的趣题:请将1~16这16个自然数,分别围成一个大圈,使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和都是质数,试试看,您能完成吗?当时的答案很多,经过验算都是正确的,其中有一个答案,曾得到老师与大家的赞许,该答案是:利用一对孪生质数17与19,再排成  相似文献   

13.
许多多 《数学大王》2016,(35):34-35
最近,我们上数学课都晕乎乎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数学概念太多了,从刘老师介绍的整除、除尽,到书本上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我们满脑子都是各种数的名称,真担心它们会“打起来”. 不过,其中也有好玩好学的,比如“2、5、3的倍数的特征”. 凡是末尾是0、2、4、6、8的数就是2的倍数.还有,我们经常用5、10、15、20、25……这样的方式来数数,而这些数都是5的倍数.  相似文献   

14.
冯占怀 《数学通报》2006,45(4):57-57,13
目前,麦森质数家族又多了一个新成员.设在美国奥兰多的麦森质数搜索组织于2005年2月28日正式公布,一名德国数学爱好者于2005年2月18日发现了一个新的质数,这个质数有7816230位,可以写成225964951-1.这个新发现的质数是麦森质数家族的第42位成员,它也是已知最大的质数.据悉,这位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整数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奇数,另一部分为偶数.我们用“(?)”代表全体奇数的类,用“(?)”代表全体偶数的类,由于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奇数 偶数=奇数,所以有 .为了简便,分别用“0”和“1”来代替“(?)”和“(?)” 在杨辉三角形中,除最外面的两条“1”外,其余各数都等于它肩上两个数之和.杨辉三角形的第一排只有一个数“1”,第二排两个数都是“ 1”,显然第三排中间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中,质数问题会经常遇到.大家都知道,从因数分解的角度看,质数只能分解成1和它本身的乘积的形式.因此,在学习因式分解这一知识的时候,恰当地分解变形是解决与质数有关问题的最自然的思路.以下笔者就几个例题与大家谈谈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初中平面几何课本有一道习题;写出命题“a、b(整数)都是偶数时,a+b为偶数”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确定它们的真假。对这题有不同看法,现谈谈我的认识,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满分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对得5分)1.如果S={1,2,3,4,5),M={1,3,4},N={2,4,5},那么(瘙(?)sM)∩(瘙(?)sN)等于().(A)(?)(B){1,3}(C){4}(D){2,5}2.已知a,b都是整数,命题甲:a+b不是偶数,则a,b都不是偶数;命题乙:a+b不是偶数,则a,b不都是偶数.则().  相似文献   

19.
所谓质数.就是除1和它本身外,再没有别的因数的数.巧借质数,可解决一些与质数有关的竞赛题.  相似文献   

20.
一、若a是自然数 ,且a4-4a3 +1 5a2 -3 0a +2 7的值是一个质数 ,这个质数是多少 ?解 :令f(a) =a4-4a3 +1 5a2 -3 0a +2 7.易得f( 0 )=2 7非质数 ,f( 1 ) =9非质数 ,f( 2 ) =1 1为质数 ,所以这个质数是 1 1 .答 :略 .二、若a=( 12 ) 14 ,b =( 13 ) 12 ,c =( 14) 13 ,试比较a ,b,c的大小 .解 :∵a =412 =12 12 3 =12 18,b=13 =12 13 6=12 172 9,c=3 14=12 144=12 12 5 6.又∵ 172 9<12 5 6<18,∴b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