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NBR/CuSO4混合物的非液相配位交联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变温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丁腈橡胶/硫酸铜(NBR/CuSO4)混合物的非液相(聚合物熔融态)配位交联反应.DSC曲线上出现了多个放热峰,并随升温速率提高,峰值一致向高温方向移动;结合XPS和FT-IR的分析表明DSC曲线上的第一个放热峰对应于混合物中发生的铜离子与腈基的非液相配位反应;同时采用非等温法(Kissinger法)及Crane方程计算了NBR/CuSO4混合物非液相配位交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  相似文献   

2.
欧阳琴  程璐  王浩静  孙予罕 《化学学报》2007,65(24):2941-2946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衣康酸(IA)、气氛、升温速率对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P(AN-IA)]热稳定化的影响. IA能够显著降低放热峰起始温度、放热量和放热速率. P(AN-IA)共聚物的放热峰起始温度受气氛影响不大, 却随着IA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 表明在热稳定化过程中它可能首先以离子机理发生氰基环化反应, 再发生氧化反应. 提高升温速率会导致放热峰向高温偏移和放热速率加快. 采用Kissinger法计算了不同IA含量共聚物的热稳定化活化能, 结果表明IA可以有效降低活化能.  相似文献   

3.
树枝形大分子/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对树枝形大分子PAMAM/双酚-A型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Kissinger法求得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ΔE为59.78kJ/mol,通过Crane法求得体系的固化反应级数n=0.91,并计算出了反应速率常数k和不同升温速率下的频率因子A。根据动态DSC数据确定体系合适的固化反应温度为80~90℃,后固化温度为140℃。  相似文献   

4.
用热分析法研究固相物质分解反应时,往往因升温速率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反应活化能。这一异常现象的本质原因在于反应本身的复杂性导致反应活化能服从非均匀分布。本文以此为前提,提出了一种解析热分析实验曲线,计算反应活化能的方法。其特点是将反应活化能视为反应转化率的函数,利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多条实验曲线,借助严格的理论处理进行计算,同时建立了反应活化能与反应转化率的定量关系式。文中以固体碳酸钙粉末的分解反应为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重法(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硝酸舍他康唑(STCZ)在氮气氛和空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STCZ的热分解过程是一个三阶段过程。运用量子化学GAMESS软件计算了STCZ分子的键级,测定了STCZ及其在热分解过程中不同阶段残留物的红外光谱,推断了STCZ的热分解机理,起始步骤是硝酸的分解。根据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重曲线计算得到STCZ第一阶段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在氮气中,表观活化能Ea=222.2 kJ.mol-1,指前因子A=4.467×1024min-1,在空气中,表观活化能Ea=177.2 kJ.mol-1,指前因子A=1.738×1019min-1。推算了不同使用温度下STCZ的预期寿命。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秸秆热重分析及几种动力学模型结果比较   总被引:42,自引:9,他引:42  
利用热重分析在不同升温速率和氮气气氛下对两种生物质(玉米秸秆和稻秆)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研究。根据热重实验数据,采用四种利用热分析获取动力学参数的方法(Coats-Redfern法,Doyle法,最大速率法和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计算生物质秸秆热分解反应活化能E、反应级数n及频率因子A,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出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不同。利用Coats-Redfern法,玉米秸秆和稻秆在热解主要阶段(失重约5 w%~80 w%时)可由一段一级反应过程描述,升温速率10 K/min时活化能值分别为68.8 kJ/mol和70.0 kJ/mol。Doyle法和DAEM模型得到的结果较为接近,可以得到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的活化能随失重率的变化曲线。生物质秸秆热解包含分子键能断裂的一系列复杂、连续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7.
以聚丙烯注塑成型样品为例,分别以不同温度对样品进行状态调节、不同升温速率消除样品热历史和不同降温速率冷却对样品进行DSC实验,分析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不同温度对样品进行状态调节后进行实验,其第一次升温熔融峰温受状态调节温度影响出现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偏差2℃,对随后的降温过程和第二次升温过程无影响;以5℃/min至25℃/min的不同升温速率消除样品热历史进行实验,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其第一次升温外推熔融起始温度随之减小,减小3.7℃,而熔融峰温和外推熔融终止温度随之增大,其中熔融峰温增大1.2℃,外推熔融终止温度增大3.5℃,对随后的降温过程和第二次升温过程无影响;以5℃/min至25℃/min的不同降温速率冷却进行实验,其外推结晶起始温度、结晶峰温、外推结晶终止温度和随后的第二次升温熔融峰温均随降温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其中外推结晶起始温度、结晶峰温、外推结晶终止温度减小8~12℃,第二次升温熔融峰温减小1.6℃。  相似文献   

8.
阻燃共聚酯/粘土复合物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插层共聚方法合成了含磷共聚酯/粘土复合物。用热重(TG)方法考察热降解动力学。通过在空气中以不同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设定温度,用Kissinger法和Hymn-Wall-Ozawa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粘土组分含量较高的反应活化能较大,热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DSC和密度法研究了高卷速拉伸变形丝(DTY)的熔化与结晶行为。定量地测定了不同温度迟火5分钟急冷后的试样,在DSC曲线上出现的各转变峰温和热焓随退火温度变化的规律,找到了DSC测定的熔化热焓和密度法测定的结晶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试样在熔化峰温退火→冷却结晶→再扫描和在熔化峰温→继续扫描两种方式在DSC曲线上所表现的熔化与结晶行为,探讨了试样在熔融状态退火冷却结晶后再扫描出现双熔化峰的原因,继而研究了试样在熔化峰温的退火时间对结晶完善程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用超临界流体萃取精密分馏技术将孤岛减压渣油分成15个窄馏分,选取其中8个在热重装置上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研究。所得数据用(经本文作者改进)Zsako法进行动力学处理,计算了各窄馏分的热反应级数。结果发现,升温速率的改变对各窄馏分在同一转化率范围的反应级数影响不大,而在每一升温速率下,反应级数随反应温度和转化深度不同而改变。同时,不同升温速率下,随着转化深度的增加,各窄馏分的表观活化能升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由单片机系统控制的薄层色谱自动点样装置,其中喷嘴和机械部分的制作比较实用。采用本文设计,能制出足以与商品仪器媲美的产品,且成本极低。  相似文献   

12.
导电聚合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电聚合物因其具有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而成为构建传感器的一种新材料。综述了近5年来导电聚合物在生物传感器、离子传感器、气敏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导电聚合物的研究动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14.
真珠钙驱铅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真珠钙驱铅效果,给亚急性中毒的大鼠服用后,可增加铅从尿中排量,降低骨中蓄积量,对防治铅中毒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载体材料的选择对固定化酶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纳米尺寸的特性,而且可以克服单一材料的不足,在固定化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就目前在固定化酶领域使用的纳米复合载体分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重点介绍了目前在固定化酶研究领域运用较为广泛的硅基纳米复合材料、碳基纳米复合材料和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不同材料对酶学性能的影响,并对这些纳米复合材料固定化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介质上电润湿效应的免疫检测芯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在ITO玻璃上设计制作了基于介质上电润湿效应的以离散液滴为对象的免疫检测芯片,对芯片的液滴驱动特性、免疫反应参数进行了测试,并对小鼠IgG和羊抗鼠IgG-HRP进行了初步的免疫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压<100 V的时候,接触角测量值基本上和预测曲线吻合,在>100 V的情况下出现了接触角饱和现象,在芯片上实现了液滴操纵,120 V时得到最大平均速度为3.75 mm/s;该芯片可以实现免疫反应检测,所需样品体积为0.5 μL,检测时间约为20 min,对于羊抗鼠IgG-HRP实验系统的检测范围为0.1~20 mg/L.  相似文献   

17.
Mg离子二次电池是有望用于电动汽车的“绿色”蓄电池,它比Li离子二次电池低价、较高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及可大电流、大容量放电。本文对迄今为止关于镁的电沉积及镁离子二次电池的电解质溶液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8.
将制备好的氧化铝纳米通道经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使其表面修饰了氨基后,再在含生物素的缓冲溶液(pH 5.5)中反应12h,制成表面固定了生物素的氧化铝纳米通道,通道孔径约50nm。另取PVC管一段,在其顶端用PVC/THF混合液粘附制备好的聚合物膜,再将上述修饰好的氧化铝纳米通道用有机硅橡胶粘在敏感膜的底部,作为工作电极待用。以生物素-亲和素体系为模型,用经修饰的氧化铝纳米通道为识别载体进行电位法检测,实现了亲和素的检测。亲和素的质量浓度在0.10~0.60mg·L-1范围内与相应的电位变化值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0.05mg·L-1。试验结果验证了氧化铝纳米通道电位生物传感器测定生物大分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镍激活EB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抗补体免疫荧光技术研究,证实在试管内1~40mg/L NiSO4.6H2O(Ni)显著增强携带Epstein-Barr Virus(EBV)基因组的三株类淋巴母细胞株的VCA、MA、EA、EBNA-2抗原表达.此外还发现1~20mg/L Ni能明显促进EBV转化人脐血B淋巴细胞的作用,当多次加Ni时促进效应更强,前者转化促进率为13.31%~46.6 1%,后者达22.70%~57.04%.以上结果表明,Ni具有激活 EBV的作用.EBV与鼻咽癌(NPC) 密切相关,广东 NPC高发区大米和饮水中 Ni的含量偏高,NPC患者血和头发中 Ni 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研究结果提示,EBV与 Ni相互作用可能是 NP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协同因素.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固定L-天门冬酰胺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的最适条件,并对固定化天门冬酰胺酶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分别从不同固定化程序、缓冲液及保护剂等方面进行了固定化天门冬酰胺酶的条件优化;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可达20%左右。固定化酶的最适范围变宽,由游离酶的最适pH=4~6变为pH=6~10。连续使用6次后仍可基本维持固定化酶的活力。固定化酶对胃蛋白酶的水解性也较游离酶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