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计算机X射线衍射分峰法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有价值的研究结晶聚合物结构的新方法,其可靠性首先取决于用以表示晶志衍射与非晶态衍射的表征函数是否正确。本文讨论了现有的各种非晶态衍射表征函数的缺点,作者在实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两个不对称的指数函数作为聚合物非晶态X衍射表征函数。把这函数应用于聚丙烯的结构分析并与应用其他类型的表征函数所得的结果相比较,证明作者提出的不对称指数函数形式的非晶态X衍射表征函数能给出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无定形聚苯硫醚的X-射线衍射峰的表征函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过去在进行计算分峰时,不同相态的X-射线衍射峰形是用不同的表征函数来描述的。其中晶相峰多采用Hindeleh的对称复合函数;非晶相峰的表征函数则有多种形式。以后提出综合函数实现了两种相态表征函数的统一。在应用中发现,这一综合函  相似文献   

3.
晶态聚合物结构的X射线衍射分析及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分结晶度的测定,微晶尺寸和点阵缺陷的测定,取向情况的测定等方面,阐述了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聚合物晶体结构的各种方法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4.
煤微观结构的X射线衍射原子分布函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在非晶态结构研究中应用的X射线衍射原子分布函数法测试了四种不同煤化程度煤的碳原子平均径向分布,求出了碳原子间距、配位数、芳香度、聚合度和短程有序畴等结构信息,并与文献值进行了以比。结果表明,煤的碳原子间距及对应的配位数介于石墨和金刚石对应的数值之间,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芳香胺、聚合度和短程有序畴增大,煤的石墨化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用自由基本体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X光显影含糖三元共聚物P(2-IEMA-AcGEMA-MMA). 探讨了单体配比和链转移剂用量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并用FTIR, 1H NMR和GP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改变单体配比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几乎不产生影响, 但减少链转移剂用量时, 可明显增加三元共聚物的分子量. 聚合物分子量分布一般在2~3之间, 符合自由基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显影性, 显影效果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随着非晶态材料某些特异性能的发现,非晶态材料的研制和应用获得迅速的发展。由 X射线、电子和中子射线散射强度变换得到的、反映非晶态物质中原子在空间径向分布的 RDF(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法,是目前研究非晶态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利用 X射线粉末衍射可求解多晶结构 ,求解的第一步 ,即对衍射图进行指标化 ,求出晶胞参数及可能的空间群 ,但直到 80年代计算机技术发展后才真正得到应用 [1,2 ] .生命必需元素与氨基酸配合物的结构是含金属的生物分子的生物功能的基础 .这些配合物作为生命必需元素的载体 ,辅因子等参与一系列重要的生物过程 ,如与其周围配体形成的原子簇正是酶中金属生物催化过程中的活性中心 .对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研究已有多年 ,但都侧重于合成与性能的研究 .由于不少此类配合物不易得到完整的单晶 ,故对其结构的研究有一定的困难 .我们合成了人体必需…  相似文献   

8.
探讨水解聚合铝的形态分布以及铝的水解聚合转化规律一直是环境化学、催化材料化学和铝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的前沿热点课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在羟基聚合铝形体结构表征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方法的各自特点进行了全面比较,并就未来研究动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非晶态Fe-Al-P-O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非晶态Fe-Al-P-O催化剂,并用IR,XRD,TEM,BET,TRP等技术对其物相组成、结构,表面形貌和活性氧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非晶态Fe-Al-P-O催化剂是由FePO4和AlPO4组成的均一混合物,其比表面大于200m^2/g。纳米级颗粒分布,活性氧还原温度集中于400 ̄500℃间,是一种潜在的烷烃选择氧化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Fe-P-O超细非晶态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希涛  钟顺和 《应用化学》2001,18(11):885-0
共沉淀法;乙烷化学吸附;Fe-P-O超细非晶态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