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講授導體本身因電流强度的變化而產生感生電動勢這一課題時,如果沒有實驗證明,經驗告訴我們教學效果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在高中物理課本中,一般都介紹如下兩個實驗: 當把S接通時,与L_1串聯的小電燈比与r串聯的小電燈後亮,用以說明L_1的感生電動勢阻碍了电流的增大。當把S打開,斷電時,小電燈的亮度反会瞬時的增大,用以說明L_2的感生電動勢阻碍 相似文献
3.
4.
一、斷路時自感現象的實驗: 在别雷史金与特列齊雅可夫的物理學(中等技術学校教本)228頁中所介紹的觀察自感现象的實驗方法,是把並聯的電磁鐡与電燈聯接到電路中去。這樣,當我們將电路断開時,由於自感的现象,電燈並不立即熄滅,甚至强度反而會暫時的增大。事实上由於電磁鐡所產生的自感電流常不能使電燈發亮,因此很難看到上述的現象。我們經過了幾次的改進,採用了如圖1的裝置,把這個实驗中的電燈改用電流計,將棒形電磁鐵改用蹄形電磁鐵就可以演示出自感现象。这樣的裝置不僅說明了断路時自感電流的存在,而且說明了斷路時自感電流的方向。 (一)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產生自感 相似文献
5.
6.
7.
8.
9.
"苏联人级地球卫星不仅向地球传来了无健电抓号和太阳的反射先艘,它还向全人类宜告:摇脱了狡本主义束娜的社会全义世界已握达到了多么高的摘岑。"一H.C.蛛奋晓夫 1957年10月4日已成为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这一天,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誕生了。苏联科学院院长 A.H.湼斯米揚諾夫院士在談到这一科学功绩时曾說: “……在这一天,我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紀元——征服宇宙的紀元。这个事件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这样一些轉折点并列,如火的发現,蒸汽机的发明,奠定电工技术基础的电流及其对磁铁作用的发現,第一架飞机的起飞、核能的释放等。” 1959年1月2日第一个苏联宇宙火箭达到了第二宇宙速度,克服了地心引力而成为太阳的人造卫星。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一、仪器的裝置所用仪器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为了使物体从斜面上向下作直綫运动,并尽可能减少它在运动中的阻力,所以利用小金属球从斜槽上向下滾动的裝置。第二部分是为了比較准确地测出小球的加速度——即較准确地記 相似文献
14.
15.
中学物理教学大綱(修正草案)指出:“物理是一门以实驗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須广泛举行教师的演示和学生实驗”;大綱中还明确地指出:“学生的实驗,不但是使他們明确而巩固地掌握物理知識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在我們这个時代里,原子物理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大意义愈來愈顯著。天然的和人工製备的放射性元素日益廣泛地用於医学和生物學,帶电粒子的加速器成为高等學校的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苏联,世界上第一座原子电力站已經建成,並在勝利地工作着。面臨着科学和技术思想的这些成就,面臨着原子論的这些迅速的勝利,有時看起來好像是这一切都幾乎是突然發生的,是毫无準备的,完全意料不到的。当然,事实並不是如此。实际上,由最初的一些模糊的猜測,抽象的理論和彼此矛盾的实驗。过渡到实际的結果和技術上的成就,是經过了全世界兩三代的学者幾十年緊張和忘我的劳動而後才得到的。其实,科學家們最初接觸到与原子核物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