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胡海昌教授提出的厚板方程,并用作者所提出的滑支边和广义滑支边的概念,再加上广义简支边的概念,用叠加法求解两邻边自由另两边任意支撑的矩形厚板静力问题一般解。  相似文献   

2.
我们求解如图1所示的矩形板,沿边y—0固定,其余三边自由。因为该板关于x轴对称所以我们把一个一般问题分解为关于y轴对称和关于y轴反对称两个问题求解。为此我们引入了滑支边和广义滑支边的概念,所谓滑支边就是沿该边斜度和剪力同时为零。广义滑支边则为沿该边剪力为零,斜度为已知。运用这些概念并用叠加法,我们得出了悬臂矩形板的与张福范教授的解法不同的另一种解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把固支边上的边界位移函数作为状态变量引入状态方程,得到了含固支边矩形单层与叠层厚板的精确解. 在求解过程中,将非齐次状态方程的求解变为齐次状态方程的求解,省略了求解待定常数的中间过程,使求解过程变得简单. 所得到的解能够严格满足固支边界条件,在同一材料层内不需作分层处理,因而更加精确. 此外,对固支边的应力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能够得到更精确的边界应力. 算例表明,本文解比现有精确解收敛快,与有限元解吻合的更好,尤其是在固支边处体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胡海昌引入两个函数F和f,把中厚板问题归结为两个不耦联的方程 但边界条件是耦联的。本文拟讨论两个问题。 1.边界条件的解耦问题 方程(1)和(2)的求解难易,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边界条件能否解耦。文[1,2]都曾提出把边界条件化为先后两个问题。下面仅讨论固支边情形。 文[1,2]均把固支边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弹性地基上四边支承的各向异性平行四边形板在面内张力和剪力作用下自由振动、屈曲和弯曲问题的精确的解析解。此解是利用叠加法得到的重富立叶级数解。与现有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解的精确性。并给出了一些固定边和简支边组合的多种倾斜角的平行四边形板的自由振动、屈曲和弯曲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广义简支边的概念及叠加原理,求得一边固定、其相邻两边为自由边、对边由多个点支承的矩形板弯曲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7.
建筑工程中有一类边界条件较为复杂的矩形扳,它的一边固定,两角点被支承,而其他的边为自由边。用广义简支边这个概念及叠加法,就可以解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军  刘迎曦 《力学学报》2003,35(6):707-715
轮轨滚动接触蠕滑率/力理论是轮轨相互作用一系列问题研究的基础.现有的几种计算蠕滑力的理论模型均建立在Hertz接触条件和半空间假设的基础上,已经无法完成对复杂的接触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使用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来求解轮轨的三维弹性/弹塑性接触问题,得出了在不同的轴重、牵引力矩、摩擦系数、踏面形状、横向力条件下的轮轨接触力.提出用轮轨接触的轮周位移计算蠕滑率的新方法,并对在各种参数下所得到的蠕滑率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具有固支边的强厚度叠层板的精确解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范家让  盛宏玉 《力学学报》1992,24(5):574-583
抛弃任何有关位移或应力模式的人为假设,在文献[1]、[2]的基础上,引入δ-函数,对具有固支边的强厚度叠层矩形板在任意荷载作用下建立其状态方程。给出静力、动力和稳定问题的精确解,其解满足弹性力学所有方程,并计及了所有弹性常数。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中预拉力合理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目前抗滑工程设计现状及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桩土相互作用的特征, 引入接触单元并 改进有限元FCEP2D 软件进行计算, 得到抗滑桩锚固段的受力、弯矩和位移规律; 进而分析了不同预应力、不同滑坡推力工况下的抗滑效果, 提出了预应力锚索抗滑 桩的最佳预应力, 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前言 工程中常常遇到承受局部荷载的悬臂板。研究它具有普遍意义,因为局部荷载是匀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的一般形式。求解问题的核心是应用叠加法原理和[3]提出的广义简支边概念。例如图1a,可以被分解为若干个受不同荷载的矩形简支板相叠加;而这几种板在文献  相似文献   

12.
y=0边为固定,其对边(y=b)的中点被支承,另二边x=0、x=a为自由的矩形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曲问题,尚未见有文献讨论过。本文引用广义简支边的概念并应用迭加法加以解决。此时,所求问题可归结为; 在板的边界内,须满足偏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13.
实现“零”摩擦磨损是润滑的终极目标,是保障机械系统高精度、高可靠、长寿命稳定运行和促进节能减排的关键之一.超滑,工程上称之为“超低摩擦”,从理论模拟计算开始,人们对超滑的认识和理解日益加深,但工程导向的固体超滑实现是极具挑战的技术问题.目前能够实现工程尺度固体超滑的材料候选者主要有有序二维材料和碳薄膜.本文作者从原理、试验到工程应用分别综述了这些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并总结了工程导向超滑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数值方法研究超临界速度下轴向运动梁横向非线性振动前两阶固有频率.通过对非平凡平衡位形做坐标变换,建立超临界轴向运动梁的标准控制方程,一个积分-偏微分非线性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法数值离散梁两端简支边界下控制方程,计算轴向运动梁中点的横向振动位移,并将计算结果作为时间序列,运用离散傅立叶变换得到超临界轴向运动梁横向振动的频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Reissner平板理论出发,对广义简支边的概念作了补充和推广,应用叠加法获得了均布荷载下悬臂矩形板弯曲的精确解。由于考虑了横向剪切变形的影响,所得结果可用于中厚板。  相似文献   

16.
任意厚度层合开口柱壳的温度应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层合柱壳混合状态方程和边界条件的弱形式,建立了具有固支边的层合开口柱壳的温度应力混合方程,给出了任意厚度层合开口柱壳在温度荷载和机械荷载共同作用下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严格Janbu法不易收敛的缺点,采用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里的三次样条函数csapi拟合条间力矩,简化了计算程序;采用改进的严格Janbu法等极限平衡方法和考虑地震动荷载时程分析的拟静力法对昆明绕城高速公路杨林隧道出口段某滑坡体的抗滑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计算了该边坡在自然工况和地震工况条件下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值。结果表明:在自然工况下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在1.447~1.452之间,边坡是稳定的;在地震工况下,通过综合计算分析所得到的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在0.55~1.017之间,边坡存在失稳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泄滩滑坡滑带土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过程中,如何准确地辨识滑带土的特征和确定滑动面的具体位置,是让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都感到头痛的问题。本文以三峡库区泄滩古滑坡为例,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泄滩滑坡滑体的结构特征,以及通过勘探平硐、钻孔岩芯和地表露头等多种手段揭露的滑带土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泄滩滑坡滑带土中不仅可见明显的擦痕、镜面以及碎块石印模,而且在个别钻孔可见滑带土呈糜棱岩化现象,地表露头还可见到滑带土在地下水和高速下滑过程中被碾压、搓揉原有结构被破坏后又重新胶结的痕迹。同时,在滑带以下还存在一层特殊的滑坡影响带。泄滩滑坡滑带土特征非常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供同行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滑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游敏  聂德新 《力学学报》2010,18(4):470-476
大型、特大型岩质滑坡,因其体积大,范围大,且多位于高山峡谷地区,用勘探方法虽能较准确的查明滑带的位置、形态,但因极恶劣的地形条件,绝大部分在初步研究阶段,由于缺少勘探资料而不能确定滑面位置,因而也难以获得滑面的强度参数。本文从大型岩质滑坡形成的初始环境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地貌条件,岩性条件,构造条件,河流形态,斜坡坡体结构和变形破坏特征,结合滑坡形成后的形态特征,以反馈研究的方式,分析确定大型岩质滑坡滑面的位置及形态特征,在获得滑坡滑面位置的基础上,分析、计算滑面上覆岩体重量在滑面上产生的正应力(压应力);在获取部分滑带土的基础上,用滑坡体重力在滑面上产生的正应力,以重力压密原理在室内开展相匹配的试验,进而获得各地段相应的物理指标,在室内开展相匹配的强度试验,获得强度参数,建立滑带土孔隙比、含水量与摩擦系数、内聚力的关系,用试验获得的关系式,结合重力压密试验得到的不同部位的含水量,去分析、研究滑面的强度参数,采用传递系数法、摩根斯坦法开展相应的稳定性分析,得到的稳定性系数均大于12,与滑坡当前的变形动态较吻合。  相似文献   

20.
?????? 《力学与实践》1993,15(5):64-65
<正> 匀质薄圆轮在重力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滚而不滑的运动问题是非完整系统动力学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例题.不少国内外分析力学教材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般方法是选取5个广义坐标ψ,θ,(?),x,z(图1),应用罗司方程写出5个带乘子的运动方程,再和系统的2个非完整约束方程联列,可以把5个广义坐标和2个乘子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