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孔雀绿定磷法测定在不同光照条件下 ,光敏胞质雄性不育小麦育性转换期叶片和幼穗中 G-蛋白的GTPase活性变化 .结果表明 :在 16 h/d光照 (L D)下 ,(牡山羊草 )白皮 2 2 4[(Aegilopsjuvenalis) baipi2 2 4]和 (牡山羊草 ) NPFP[(Aegilops juvenalis) NPFP]在光敏感期 ( )内 G-蛋白的 GTPase活性分别高出 10 h/d(SD)处理下的30 %和 6 0 % .光敏期后 ,幼穗的 GTPase活性也表现出 L D处理高于 SD处理 .这种差异表明 :G-蛋白的 GTPase活性变化与光敏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育性转换有关系 .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光敏感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及其对照可育系,在不同生育期叶片内NAD激酶和NADP磷酸酶的活性对不同光周期的反应.LD下可育核供体小麦叶片内的NAD激酶总活性、CaM依赖性和CaM非依赖性NAD激酶活性均略高于SD,但差别不显著;NADP磷酸酶活性在孕穗、抽穗和籽粒灌浆期均高出SD一倍以上.光敏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在LD和SD下,叶片中的NAD激酶总活性、CaM依赖性和CaM非依赖性NAD激酶活性以及NADP磷酸酶活性均有明显差别,而且LD下CaM依赖性NAD激酶活性逐渐被CaM非依赖性NAD激酶活性所取代.这反应出光敏胞质雄性不育小麦体内的NAD激酶和NADP磷酸酶活性比核供体正常可育系对光周期的反应更敏感,这可能是LD导致光敏小麦育性转换和花粉败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研究植物雄性不育尤其是农作物的雄性不育不仅有助于了解小孢子发育的生物学机理,还可以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本文从模式作物水稻的角度综述了雄性不育的类型及其特征,包括细胞核不育、细胞质不育两大类型,并探讨了其形成的机理,总结了细胞质不育中育性恢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现象人们早就发现了。随着把雄性不育用于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才使雄性不育现象受到人们普遍地重视。关于雄性不育的遗传曾经有各种说法。希尔斯(Sears)在40年代总结了前人的说法,系统地提出把雄性不育的遗传划分为细胞核雄性不育、细胞质雄性不育和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三类。认为这三种类型的雄性不育是由独立存在、遗传基础各不相同的育性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5.
以孢子体雄性不育系马协A、马协B、马协63(F1)和珍汕97A、珍汕97B、汕优63(F1)为材料,对小孢子发育的花粉母细胞时期、四分体时期、单核期、二核期、三核期的花药蛋白质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在马协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有12种多肽的表达具有时序特征,其中9种多肽可能与马协A雄性不育有关;在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有10种多肽的表达具有时序特征,其中6种多肽可能与珍汕97A雄性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6.
对斑节对虾触角腺的显微及超微形态结构进行了研完.其触角腺由体腔囊、迷路和原肾管3部分组成.体腔囊足细胞小,足突起短而细,胞质内小泡和颗粒不多;迷路细胞微绒毛短少而不整齐,含有大量小泡,基底及两侧质膜内陷较深,但基底部线粒体数量很少;原肾管细胞微绒毛较短少而杂乱,胞质内小泡和颗粒含量较少,基底及两侧质膜内陷很深.上述结果显示,斑节对虾触角腺各组成成分中,与其排泄和渗透压调节功能相关的结构较为发达.因此,谊虾是甲壳动物中调节能力较强的“渗透压调节者”.  相似文献   

7.
新疆紫草根径显微、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萘醌类色素主要出现在木栓化细胞的胞质中,呈油滴状,无膜包被,与其合成有关的酶可能分布在其附近的质膜或内质网膜上,这种膜为色素合成提供了场所,细胞的木栓化能促进萘醌类色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马协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能量释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马协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水稻线粒体能量释放热谱和DSC曲线,探讨了它们在恒温和变温条件下能量释放规律和特性.结果表明马协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在其能量释放过程中放热量较大,能垒较高且机制较为复杂,故其能量释放速率则较其可育系小.  相似文献   

9.
雄性不育系 40 A是由核基因和环境条件互作而致的光温敏雄性不育新品系 .对其在不同播期下的育性表现及 F1 杂种优势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不育系早播表现为雄性可育 (武汉地区在 10月 2 0日以前播种 ) ,晚播表现为雄性不育 (武汉地区在 12月上、中旬播种 ) .与多个测交恢复系配制的 F1 杂种育性完全正常 ,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 .  相似文献   

10.
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几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型小麦为材料,对分蘖期小麦叶片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亲本中国春的谷胱甘肽的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比活最高,华麦8号次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均低于保持系中国春与华麦8号,这可能意味着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在分蘖斯植株体内清除活性氧代谢的能力的能力低于可育品种,是小麦以后发育过程花粉走向败育的内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革胡子鲇精巢分化和精母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光镜和透视电镜研究了革胡子鲇精巢的分化和精母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幼鱼日龄66d精巢开始分化,精原细胞分为Ⅰ,Ⅱ两型,Ⅰ型精原细胞具有核仁,少量线粒体出现在细胸的一侧,Ⅱ型精原细胞核周孙宽阔,胞质中出现拟染色质小体,线粒体增多。  相似文献   

12.
以几种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型小麦为材料,对分蘖期小麦叶片中的依赖钙/钙调素的蛋白激酶(Ca2+/CaM-PK)的SDS-PAGE电泳图谱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的蛋白激酶酶带之间存在差别,并且不育系之间也有差别,说明不育细胞质对核基因的表达也有影响,这可能与雄性不育有关,而且不育材料中存在潜在优势,可用来选育具有更强优势组合的核质杂种.  相似文献   

13.
微黄镰玉螺卵黄发生过程中细胞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微黄镰玉螺卵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卵黄合成早期的卵母细胞,胞质内出现大量管状或泡状膜性囊泡,卵黄前体物质逐渐增多并开始向囊泡内聚集。在卵黄合成中期,细胞质内高尔基复合体和内质网活动很活跃,细胞质中爱渐形成和积累大量卵黄颗粒,核伸出伪足状突起,核质间交换频繁,卵黄合成后期,细胞南充满卵黄粒,细胞器不发达,但核糖体在整个卵黄合成期间很发达。电镜观察还表明微黄镰玉螺卵母细胞的卵黄颗粒形成 是通过多种胞器的共同作用完成的。高尔基复合体和内质网是参与卵黄粒形成的主要胞器,线粒体和核糖体也参与卵黄粒的形成。此外,对滤泡细胞与卵黄蛋白来源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羽化不同天数(1、3、5、7 d)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体的位置及结构进行了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的观察.结果表明:小地老虎性信息素分泌腺体位于腹部末端第8、9节节间膜腹面.求偶时,伸出节间膜,为一黄白色的囊泡.腺体表面分布着饱满的锥状体.腺体细胞呈单层排列,中央细胞为柱状,细胞核为椭圆形.细胞与细胞间有明显的胞连接,细胞基底膜基褶较多,质膜上分布着微绒毛,并与内表皮连接,内表皮之上含有多层几丁质,胞质中含有空泡、线粒体、脂质粒及光面内质网,并且随着蛾龄的增加,脂质粒和光面内质网的数量会显著增多.研究小地老虎性信息素腺体发育过程中的超微结构,有助于阐明性信息素生物合成、释放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水稻孢子体雄性不育系珍汕97A、保持系珍汕97B、F1代汕优63和配子体雄性不育系丛广41A、保持系丛广41B、F1代广优青在小孢子败育时期的花药线粒体蛋白质.结果表明,在这两种类型的组合中,不育系同保持系、F1代的带型差异很大,保持系的带型和F1代的带型差异较小.其中,汕优63比珍汕97B多1条分子量为31000的多肽带,广优青比丛广41B多1条分子量为43300多肽带.  相似文献   

16.
以花粉可育率和自然结实率为指标,对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丛广41 A 与其恢复系配制的 F1 、 F2 、 B C1 和 B C2 等世代的育性表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丛广41 A 属配子体不育,其不育性受一对隐性核主基因和不育细胞质共同控制,其核不育基因与珍汕 97 A 不等位 其恢复性受显性单基因控制,密阳 23 有一对强恢复基因,珍汕 97 有一对弱恢复基因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5种G型不育细胞质在普通小麦10个品种核背景下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东方山羊草不育细胞质引起部分供试小麦雄性高不育,T型恢复系不易恢复其育性,该胞质在杂种小麦利用中价值可能不大.2.拟斯卑尔脱山羊草、野生二粒小麦、阿拉拉特小麦和茹可夫斯基小麦4种G型不育细胞质引起供试小麦雄性全不育且稳定,对供试小麦品种诸性状无明显不良影响,大多数供试T型恢复系都能恢复其育性且恢复度较高,在杂种小麦应用中有较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引进Fuzzy多胞形的概念,建立了Fuzzy多胞形的表示定理,特别地,得到Fuzzy单纯形的表示定理([4]),对于Fuzzy集,引遍了Fuzzy极点的概念,并证明了Fuzzy多胞形是其Fuzzy极点的Fuzzy凸胞。这些定义和结论是普通凸集理论中相应定义和结论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从湖北、湖南等省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4株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血清型分析表明,苏云金芽胞杆菌分离株分别属于30个血清型中的3个血清型,另有两个与所用标准菌株的抗血清无凝集反应的菌株.观察和测定了苏云金芽胞杆菌分离株的形态和毒力,并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了菌株的晶体蛋白成分,筛选到2株高效杀鳞翅目害虫的苏云金芽胞杆菌;并用特异性引物PCR检测了这些菌株的杀虫基因.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线粒体的结构特征以及水稻红莲型细胞质不育系基因orfh79蛋白的亚细胞的定位,利用透射电镜分别观察了红莲型性不育系水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和单核期三个发育时期花药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的变化,并结合胶体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