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Padersen首次报道了冠醚及其金属配合物以来,冠醚对金属离子特殊的配位性质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近廿年来,有关这类化合物的研究发展很快。二苯并-18-冠-6(DB18C6)作为最早合成出的冠醚,它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已被广泛研究。Cassol等曾合成出硝酸稀土与DB18C6的配合物,但对硝酸铈(Ⅲ)与DB18C6固体配合物的性质、晶体结构和分子  相似文献   

2.
用2,6-二羟甲基-4-苯基苯酚分别与二苯并-18-冠-6(2B18C6)、二苯并-24-冠-8(2B24C8)、二苯并-30冠-10(2B30C10)、苯并-15-冠-5(B15C5)、苯并-18-冠-6(B18C6)缩聚合成了五种酚醛型冠醚共聚物。我们用聚冠醚的氯仿溶液萃取苦味酸碱金属盐水溶液,研究了它们对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结果表明,聚冠醚(PB15C5)和(PB18C6)的萃取能力和选择性显著优于相应的单冠醚。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二苯并-18-冠-6四溴合铟(Ⅲ)酸钾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KInBr_4(C_(20)H_(24)O_6)2·H_2O,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配合物的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_2h~5—P2_1/n,晶胞参数为a=8.727(5),b=26.051(13),c=20.470(13),β=92.73(5)°,z=4,In(Ⅲ)与Br~-形成InBr_4~-配阴离子,K~+与一个二苯并-18-冠-6(DB18C6)以及一个水分子直接配合,配位数为7,另一个DB18C6以未被配合的分子形式存在于晶体中,水合二苯并-18-冠-6四溴合铟酸钾配合物晶体结构测定的实验结果为阐明在相应的萃取体系中DB18C6萃取KInBr_4的机理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报道了在冠醚核心上引入取代基合成出一系列具有液晶特性的冠醚化合物,它们除具有普通液晶的电光、电磁及超声等特性外,还具有选择性络合金属离子的能力。研究这类化合物结构及性能将有助于选择和制备对金属离子具有高度识别能力的输送膜。为此,我们研究了以二苯并-18-冠-6(DB-18-C-6)及苯并-15-冠-5(B-15-C-5)为核心衍生的胆甾型冠醚化合物。经红外、核磁、质谱及元素分析确定其结构,由差热分析和偏光显微镜观察证明其具有液晶特性,并用电导法探讨了该系列液晶化合物与KClO_4在25℃时的络合特性,测定了络合比及络合常数。  相似文献   

5.
王志林  沈孟长  罗勤慧 《化学学报》1992,50(10):1000-1004
本文报道以2,3-苯并-11-甲基-18-冠-6,2,3-苯并-8,15-二甲基-18-冠-6和2,3-苯并-8-11,15-三甲基-18-冠-6为液膜载体,研究其对碱金属离子的传输,发现当水相金属盐浓度和膜相配体相近时,金属离子的传输为串联一级反应,求得了串级速率常数,并讨论了传输速率和配位作用的关系及载体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Kimura等曾报道了含有苯并15-冠-5和苯并18-冠-6的双冠醚双酯化合物,并用作钾离子选择电极,其性能优于单冠醚制成的钾离子选择电极.黄德培等报道了4-羟甲苯并-15-冠-5的庚二酸酯(简称双冠醚A)和双冠醚B作为电活性物质的PVC膜钾离子选择性电极,在测量范围,对Na~+,NH_4~+等离子的选择性系数、pH范围等方面均优于以二叔丁基二苯并30-冠-10为活性物质的商品钾电极. 为了更广泛地探索双冠醚化合物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新的双冠醚双酯化合物3a~3f的合成.即以邻苯二酚与ββ’二氯乙醚缩合得二(2-邻羟基苯氧基乙基)醚(1),1与环氧氯丙  相似文献   

7.
用脂链或芳环桥联两个苯并—15—冠—5单元的双冠醚报道较多,而桥联苯并-18-冠-6或苯并-12-冠-4单元的双冠醚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以α,ω-二卤代烷或二(对甲苯磺酸)二甘醇酯与邻羟基苯甲醛反应,制成相应的二醛化合物1_(α-∫)后使它们分别与4′-氨基苯并-18-冠-6或4′-氨基苯并-12-冠-4反应,得到脂芳混合桥联的schiff碱型双冠醚2_(b-∫)或3_(?)。  相似文献   

8.
报道在硅胶表面进行固-液相反应合成的3-(氮杂-18-冠-6)丙基键合固定相对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和色谱性能,研究了流动相组成、pH值、金属离子对极性二取代苯保留值的影响,探讨色谱分离机理。这种键合相通过对金属离子的络合,显示多种色谱分离机理,对极性二取代苯异构体分离选择性、分析速度均优于对比的C18键合固定相反相色谱。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以2,3-苯并-11-甲基-18-冠-6,2,3-苯并-8,15-二甲基-18-冠-6和2,3-苯并-8,11,15-三甲基-18-冠-6为液膜载体,研究其对碱金属离子的传输,发现当水相金属盐浓度和膜相配体浓度相近时,金属离子的传输为串联一级反应,求得了串级速率常数,并讨论了传输速率和配位作用的关系及载体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H、~7Li、~(23)Na、~(133)Cs NMR测定N,N’-二羧甲基大环醚双内酯(1—4)和大环胺双内酰胺(5),N-对甲苯磺酰基大环醚双内酯(6,7),4’-丹磺酰氨基苯并-18-冠-6(8)与Li~+、Na~+、K~+、Cs~+、Cd~(2+)和Pb~(2+)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并以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了配合物的形成常数;同时,发展了一种用~(133)Cs NMR测量冠醚和碘离子竞争配合Cs~+的配合物形成常数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四方向、六方向醚键型分枝状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丽  翁玲玲  郑虎 《有机化学》1996,16(6):539-543
本文选用2,4-二羟甲基-1,5-戊二醇和肌醇为四方向及六方向起始核心,通过氧丙基为空间间隔基与带保护基的分支侧链成醚, 脱保护后得末端官能团数为原母核两倍的新型有机分子-四方向及六方向醚键型分枝状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以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为模型化合物, 测定了32种二元混合溶剂体系在溶剂摩尔比变化时氮氧蝠由基的电子蝠旋共振谱. 发现对不同的溶剂体系, 各向同性超精细分裂常数An 随溶剂摩尔数变化的规律变化时氮氧蝠由基的电子蝠旋共振谱. 发现对不同的溶剂体系, 各向同性超精细分裂常数An 随溶剂摩尔数变化的规律性偶极顺磁性分在混合溶剂中也存在着优先溶剂化现象, 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极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XOS 研究了十四种芳基重氮盐及其与18-c-6(1)和二苯并-24-c-8(2)的配合物.结果表明, 重氮盐中α-N1s 结合能的化学移大小与R有关. 重氮盐与冠醚以β-N向醚氧提供电子(β-N→O)而配位的, 而醚氧O1s 结合能降低多少似可反映配合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二硒杂冠醚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二硒杂冠醚的合成及其谱图特征。  相似文献   

15.
手性冠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几年来的手性大环冠醚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以合成手性大环化合物的起始手性源为依据,对其进行分类,并分子介绍其合成方法;其次,介绍了手性冠醚的三个主要应用方面:(1)对映异构体的手性识别与拆分;(2)不对称催化作用;(3)离子选择性配位与萃取。  相似文献   

16.
本工作试图把碳钯化反应发展到双主主烯丙基体系,以考察通过杂原子导向的远端区域专一性的反应以及缩硫酮官能团对硫钯化反应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2-巯基苯并噻唑(MBT)与二溴缩甘醇在碳酸钾存在下发生S-烷基化反应生成双-苯并噻唑非环冠醚化合物1~4,并通过元素分析、IR、NMR(^1H,^13C)、MS波谱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8.
钾离子敏感半导体器件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强  方培生 《化学学报》1984,42(2):189-193
离子敏感半导体器件发展很快,已成为离子选择性电极的一个重要分支。我们用Al_2O_3膜作绝缘栅,并以二苯并-18-冠醚-6(1)和二叔丁基苯并-30-冠醚-10(2)为活性物质制成两种敏感器件。对这两种敏感器件的特性进行测试,其线性响应范围均为1×10~(-4)~1M氯化钾,响应斜率均为55mV/pK,但对钠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分别为1.5×10~(-2)和3.16×10~(-3)。选用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与敏感器件封装在一起,这样就充分发挥了敏感器件体积小和牢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郭丽  翁玲玲  郑虎 《化学学报》1997,55(6):595-599
本文报道三方向醚-酰胺键型多官能团分枝状大分子(Cascade)的合成。目标化合物以甘油、硝基甲烷为三方向起始核心,以从季碳原子三倍对称分散的化合物1~3为分支侧链。通过醚键进行空间延伸,以酰胺键进行分枝连接,经过一代或两代,所合成的分枝状大分子的末端官能团数是原起始核心的三倍或九倍。本文可为进一步的分枝反应提供基本的设计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苯甲醛和对氯苯甲醛在碱存在下分别与4'-乙酰基苯并-15-冠-5缩合, 生成冠醚化查尔酮1a和1b. 此二化合物作为中间体进一步与4'-乙酰基苯并-15-冠-5发生Michael反应, 生成两种酮型双冠醚2a和2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