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采用硫氰酸金溶液对硫敏化的立方体溴化银乳剂分别进行潜影加强和过敏化处理,并与硫加金敏化的乳剂进行感光性能的比较。硫敏化的乳剂经过潜影加强处理,感光度有明显提高,表明金具有促进乳剂颗粒显影的作用。另一方面,硫敏化的乳剂经过潜影加强处理,感光度虽有提高,仍达不到硫加金敏化的效果,而硫敏化的乳剂经过过敏化处理能达到甚至超过硫加金敏化的效果。这暗示着金对于硫加金敏化乳剂颗粒在曝光过程中潜影的形成是有贡献的。 本文采用Dember效应测量了乳剂的离子电导率,并进行了信号衰减速率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硫加金敏化的乳剂颗粒的离子电导率和一级衰减参数与硫敏化的乳剂颗粒的相比有减小的趋势。硫敏化的乳剂经过金盐溶液过敏化处理后,乳剂颗粒的离子电导率和一级衰减参数明显减小,从而验证了金盐法过敏化效应是由于增加了颗粒环境中的银离子浓度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卤化银乳剂经硫、金化学敏化后在D-19b和CD-4为显影剂的显影液中的灰雾显影。实验结果表明,经硫、金敏化的乳剂在D-19b显影液中灰雾显影所产生的密度均比在CD-4显影液中灰雾显影所产生的密度大。在D-19b显影液中一些硫敏化乳剂比金敏化乳剂灰雾显影密度大,但这些硫敏化乳剂在CD-4显影液中的灰雾显影密度却比同一金敏化乳剂的灰雾显影密度小。这些实验结果与硫、金敏化的两种乳剂分别在D-19b和CD-4显影液中灰雾显影动力学研究的结果完全一致。灰雾显影动力学的实验结果指出,硫、金化学敏化在D-19b和CD-4显影液的灰雾显影中对灰雾形成的影响有显著的区别。在D-19b显影液中硫敏化乳剂比金敏化乳剂灰雾显影的速度常数大,活化能低,而在CD-4显影液中则相反,硫敏化乳剂比金敏化乳剂灰雾显影的速度常数小、活化能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天文照相用AgBr(Ⅰ)乳剂的硫金敏化效应。在实验中观察了硫、金两种敏化剂加入时间的间隔和它们的重量比对乳剂感光度和低照度互易律失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硫、金两种敏化剂最佳加入时间的间隔为60分,它们的最佳重量比为3.5。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显影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感光乳剂颗粒中两类不同大小的杂质中心在氧化剂作用下的行为。结果表明,经氧化处理后,有较大一类中心的乳剂颗粒形成潜影的能力大大减弱,而有较小一类中心的乳剂颗粒在未曝光的情况下显影的速度有所增长。本文将这两种现象均归因于杂质中心为氧化剂所氧化,并且认为,有较小一类中心的乳剂颗粒经氧化处理后,其显影速度之所以增长,是由于杂质中心遭受破坏以后,颗粒周围的明胶囊上原先为杂质中心所遮蔽的缺口暴露,从而使乳剂颗粒在该部位失去了明胶的保护作用,以致在显影液中得以较快地还原。上述现象在未敏化、硫敏化以及硫加金敏化的情况下都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表明双注法乳剂颗粒表面上的碘离子与处在颗粒内部的碘离子相比,前者有三种作用:(1)使颗粒的离子电导率增高;(2)使颗粒表面上的硫加金敏化反应受到抑制,而这又进一步同样使颗粒的离子电导率增高;(3)使乳剂的光敏度降低,由此推测,乳剂颗粒表面上的碘离子对颗粒的减敏作用是与某种使颗粒的离子电导率增高的过程有连系的。  相似文献   

6.
使用微机控制的双注仪和二次乳化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在AgBrⅠ核内进行不同程度还原增感的溴碘化银/溴化银核壳乳剂.对这些乳剂感光性能的研究表明:1)颗粒内部经还原敏化或Ag2掺杂的乳剂表现出明显的增感效应,颗粒内碘离子的存在并不影响Ag2的增感作用;2)在对乳剂进行了颗粒表面的硫加金增感以后,在一定的DMAB用量下,观察到显著的颗粒内部还原增感和表面硫加金增感的协同增感效应,使乳剂的感光度有了成倍的增长.以上协同增感效应的结果再次说明,颗粒内部的还原敏化中心与颗粒表面的硫加金敏化中心具有两种不同的增感机理,前者捕获空穴,后者捕获电子,两者都有利于提高潜影的形成效率.  相似文献   

7.
崔卫东  赵翔  彭必先  史扬  高振  朱起鹤  孔繁敖 《化学学报》1999,57(11):1179-1184
采用激光烧蚀银金硫混合物样品产生团簇离子,用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的方法研究了银金硫三元团簇离子的形成。研究表明,银硫二元团簇、金硫二元团簇和银金硫三元团簇同时生成,主要系列有(Ag~2~n~+~1S~n~-~1)^+、(Ag~2~n~-~1S~n)^-、(Ag~2~nAuS~n)^+和(Ag~2~nAuS~n~+~1)^-。将其与感光乳剂中的金硫敏化中心相关联,指出正离子团簇和负离子团簇分别在曝光过程中起着光电子陷阱和正空穴陷阱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改进的Reinders方法研究了硫、金和还原敏化的感光乳剂在化学成熟过程中敏化中心平衡电极电势的变化,并对这些感光乳剂层内敏化中心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在化学成熟过程中,敏化中心的平衡电极电势的变化与感光层光敏度的变化趋势极为相似。金敏化乳剂中,在化学成熟最佳时生成的敏化中心比成熟初期生成的敏化中心不易氧化。还原敏化产生的敏化中心较稳定。文中根据Чибисов的化学敏化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对核颗粒进行还原掺杂和将其包壳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DMAB用量、内部有还原敏化中心(Ag2)的AgBr核壳乳剂.这些乳剂表现出明显的增感效应.当这些乳剂分别进行表面硫、金和硫加金增感后,一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感效应;另一方面又随DMAB用量的提高,灰雾明显增长,特别是在金增感和硫加金增感的情况下.此外实验结果还证明,提高核乳剂的包壳速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核壳乳剂的灰雾.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化学增感剂对溴碘化银乳剂的高照度互易律失效(HIRF)的影响。在金增感,铱[Ir(Ⅳ)]增感和还原增感的溴碘化银乳剂中,没有发现HIRF,但硫增感引起显著的HIRF,金-硫、铱-硫、还原增感剂-硫增感时,大大减少单独由硫增感引起的HIRF。  相似文献   

11.
利用微波相敏技术,获得了硫增感AgBrIT颗粒乳剂中自由光电子和束缚光电子时间衰减信号,分析了光电子衰减时间、电子陷阱效应、光电子寿命、有效陷阱深度及束缚电子转移时间与增感时间的关系,获得了最佳的增感时间、衰减时间、电子陷阱效应、光电子寿命、有效陷阱深度和转移时间数值.  相似文献   

12.
使用反馈式微机控制双注仪,在晶体生长过程的不同时刻,加入一定浓度的甲酸盐,制得了一系列甲酸根离子处于不同掺杂位置的立方溴化银微晶乳剂.对其感光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1)甲酸盐掺杂乳剂与未掺杂乳剂相比,感光度有显著提高;(2)甲酸根的掺杂位置越接近晶体表面,其感光度增益越大;(3)甲酸盐掺杂乳剂可同时与常规的硫加金化学增感和光谱增感进行协同增感;(4)光谱增感后的掺杂乳剂在延伸的光敏区内仍表现出明显的掺杂增感效应,但其增感倍率要低于乳剂在本征光敏区(蓝区)的增感倍率;(5)所有的掺杂乳剂,包括原始、硫加金和光谱增感的掺杂乳剂,它们的灰雾均保持在相当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微波吸收相敏检测技术,同时获得了硫增感AgBrIT颗粒乳剂,在不同增感条件下自由光电子和浅俘获光电子的时间衰减曲线,分析了不同的硫增感产物的陷阱效应.结果表明:开始时,增感产物起电子陷阱作用,至45 min时,浅电子陷阱作用最佳.如增感时间进一步增加,硫增感产物将变为深电子陷阱.本文还讨论了浅电子陷阱中浅俘获光电子衰减时间与阱深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使用微机控制的双注仪,在晶体生长过程的不同时刻,加入一定浓度的二甲基胺硼烷(DMAB),制得了一系列Ag2处于不同掺杂位置的立方体溴化银微晶乳剂.对这些乳剂感光性能的研究表明:1)Ag2掺杂乳剂与未掺杂乳剂相比,感光度有显著提高;2)Ag2掺杂乳剂可同时与常规的硫加金化学增感和光谱增感进行协同增感;3)Ag2掺杂接近微晶表面时乳剂感光度的增幅最大;4)在本实验条件下,掺杂乳剂的灰雾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AgBrCl转化乳剂的离子电导和光电导。随着乳剂中溴含量的增高,其离子电导也随之升高,而光电子寿命则降低。AgBrCl乳剂的离子电导主要取决于其组成;AgBrCl转化乳剂的光电子寿命主要受隙间银子浓度的影响,隙间银离子浓度越大,光电子寿命越短。  相似文献   

16.
制备依内敏的AgBr立方体乳剂,乳剂被二氧化硫脲和三氯化金灰化。实验表明:有金存在时灰化乳剂,灰化中心优先在颗粒表面形成;金不存在时,则灰化中心优先在颗粒内部形成。用Na1S2O3溶液刻蚀乳剂,得到了灰化中心在乳剂颗粒体相中的分布曲线。当二氧化硫脲量小,加金灰化时,灰化中心分布在颗粒表面和次表面;当二氧化硫脲量大,加金灰化时,灰化中心分布在颗粒体相中,但由表到里,灰化中心越来越少;当二氧化硫脲量大,不加金灰化时,灰化中心主要分布在颗粒中层部分。对加金灰化的乳剂来说,由于颗粒内部没有灰化中心竞争光生空穴,有大量的光生空穴破坏颗粒表面的灰化中心,因而可以获得高感直接正像乳剂。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鱼明胶和骨明胶(惰胶)作为分散介质制备了两种不同形貌与粒径的纳米AgBr/I粒子乳剂.利用掺入作为正空穴捕获剂的甲酸盐,可以使本征感光度很低的纳米粒子乳剂的感光度有相当大的提高,显示甲酸盐具有很好的增感效果.对鱼明胶介质中制备的纳米AgBr/I粒子乳剂,甲酸盐掺杂方式不同其增感效果不一样.在乳剂颗粒中均匀掺杂增感效果最好,而趋向于近表面掺杂则增感效果降低,显示出甲酸盐掺杂的位置效应.籽晶掺杂后包壳的复合结构乳剂颗粒与均匀掺杂乳剂颗粒的增感效果近似.对鱼明胶介质中制备的掺杂甲酸盐的纳米AgBr/I粒子乳剂再进行硫增感或硫加金增感,乳剂感光度可进一步提高,表明甲酸盐掺杂与常规的硫增感或硫加金增感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使用反馈式微机控制双注乳化仪,在晶体生长过程特定时间内,加入一定量的草酸盐,制得了草酸根离子处于晶体次表面的立方体溴化银微晶乳剂,并对其进行传统的硫加金化学增感、Zn(Ⅱ)-EDTA或Cd(Ⅱ)-EDTA增感以及光谱增感.对实验过程的考察和感光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Zn(Ⅱ)-EDTA或Cd(Ⅱ)-EDTA对细微粒溴化银颗粒乳剂均有显著的增感效应;Zn(Ⅱ)-EDTA或Cd(Ⅱ)-EDTA增感可在传统硫加金增感基础上与光谱增感协同作用,三者具有兼容和可加和性;Zn(Ⅱ)-EDTA或Cd(Ⅱ)-EDTA增感可在传统硫加金增感与光谱增感协同作用的基础上,与草酸根内部掺杂增感兼容,实现四者的协同作用,而不引起乳剂灰雾增加.  相似文献   

19.
将甲酸盐掺杂在乳剂微晶不同位置处,制备成氯化银立方体微晶乳剂和{100}面扁平微晶乳剂.实验发现:作为正空穴捕获剂,适当计量的甲酸盐在不增加乳剂灰雾的前提下,可使上述乳剂的感光度提升3—8倍.甲酸盐在两种晶形乳剂的不同位置掺杂的研究结果显示,甲酸盐均匀掺杂可比表面掺杂获得更高的感光度.在两种乳剂中甲酸盐掺杂增感都可与其后的硫增感、硫加金增感以及光谱增感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乳剂的感光性能.  相似文献   

20.
用微波光导法研究了分级的多分散溴碘化银乳剂的光电导。测定了乳剂微晶体中的光电子寿命。揭示出多分散乳剂中的各级份之间的电子电导性质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是导致多分散乳剂中的各级份之间的感光性能差异悬殊的又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