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本文用超高压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厚度约为2μ的一步摄影正片膜的银颗粒结构与分布。在有调色剂存在的情况下,能清楚地观察到正片膜上微小的银质点成簇的现象。这证实了调色剂具有诱发银质点快速生成及聚集成银质点簇(即银颗粒)的作用。同时还直接观察了不同物理显影核的正片膜、不同密度的正片膜及同一密度不同覆盖力的正片膜等的银颗粒结构与分布,探明它们与色调、覆盖力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现代卤化银高感照相乳剂大多是具有不同碘含量和碘分布的溴碘化银乳剂.由于碘化银参与到晶体成核和生长的不同阶段,便出现了所谓双层结构、多层结构、核壳结构等不同类型的实用卤化银照相乳剂.因此,对于碘在卤化银结晶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旨在探讨碘对卤化银晶体成核与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双注法制备片状卤化银微晶时,pAg值对所形成的卤化银片状颗粒的尺寸、纵横此、碘离子分布以及离子电导率的影响。随着pAg值的升高,片状颗粒的尺寸和纵横比都相应地增大和升高,且越来越多的碘离子从颗粒中心向外层迁移,直至到达表层,这说明存在晶体的重结晶过程。表面层的溴碘原子比是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测定的,并测量了不同pAg值下制备的不同尺寸的片状卤化银乳剂的介电损耗频谱。其结果表明,片状颗粒的尺寸影响其离子电导率,表层碘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碘在卤化银微晶中的含量和分布对感光度的影响引起乳剂配方设计者的广泛注意和重视.颗粒中的碘引起其内部结构和表面结构的改变,导致微晶颗粒表面化学及物理性质的改变,从而引起增感敏化斑的位置、分布以及随后潜影斑、灰雾斑的形成等一系列的变化并最终影响乳剂的感光性能.如果我们想有效地控制卤化银乳剂的感光度、灰雾、反差等一系列感光性能,必须调整卤化银乳剂颗粒的表面结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超细颗粒照相乳剂逐渐受到人们的注意,这是因为全息术和微电子制版材料的广泛应用,需要高解像率和高感光度的照相材料.但是,在颗粒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颗粒尺寸小于0.05μm的胶态卤化银乳剂难以用化学增感的方法实现感光度的提高[1]。硫氰酸钾在常规照相乳剂中是卤化银的溶剂.而在超细卤化银颗粒乳剂中,如果控制pAg在6.1~6.8范围内,使用硫氰酸钾,能提高超细卤化银颗粒乳剂的感光度,而颗粒尺寸不变,这一效果对全息术有重要现实意义。硫氰酸钾在超细卤化银颗粒乳剂中的作用,迄今为止,在文献上还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提高卤化银照相乳剂遮盖率的研究,特别是高速负性乳剂,例如医用X射线乳剂已引起广泛注意。乳剂制造者们不断寻求提高卤化银照相乳剂的遮盖率,即尽可能产生较高的密度,以最充分地利用银,或在不降低卤化银乳剂性能的条件下,减少胶片中的银含量,以达到节银的目的。将一定量的内灰化卤化银乳剂与碘的摩尔分数大于3%的高感大颗粒乳剂混合,以提高感光材料的遮盖率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了内灰化乳剂的制备,选用了有效的内灰化卤化银乳剂及灰化剂,以提高负性感光材料的遮盖率。试验表明,内灰化乳剂与常规的澳碘化银乳剂混合涂成胶片,是达到提高胶片遮盖率的有效方法。胶片在显影时内灰化颗粒(曝了光的)充分被还原,可产生较高的密度即较高的遮盖率。在显影液中是否含有碘化钾以及对内灰化乳剂制备的影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1,2]。  相似文献   

7.
应用双注仪制备了碘含量1.5%的AgBrI乳剂,在一定温度,pAg和pH下将乳剂成熟到一定程度(D0>5.0).用此乳剂做为核,采用二次乳化法包壳。本文主要研究了包壳时pH值,壳的组成,厚度对乳剂颗粒大小、形状、显影密度及离子电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壳的组成为AgBrI时,随氯含量增加(分别为0、2.5、5、10%mol),核壳乳剂表显密度变化不大而内显密度上升;(2)包壳时随pH由低到高(pH为2、4、6、8),乳剂颗粒由小变大。颗粒形状由规整八面体变得棱角模糊,均匀度下降,表显密度由小变大,而内显密度由大变小;(3)在相同pH下包壳,随壳厚度的增加(壳与核卤化银的摩尔数比为:1:0.5,1:1,1:2,1:3)表显密度急剧下降,内显密度变化不大;(4)随包壳时pH增加,卤化银微晶的离子电导增大.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制备了高氯卤化银立方体系列乳剂和高氯卤化银(100)晶面T颗粒乳剂,对高氯卤化银立方体乳剂进行了不同种类掺杂剂的掺杂试验.通过测定以上各乳剂在常规曝光和高照度曝光下的照相性能,表明了在高氯卤化银乳剂中掺杂碘化物、掺杂铱络合物和掺杂浅电子陷阱掺杂剂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乳剂的高照度性能,几种改进措施的结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表面显影、Dember效应、化学成熟、光谱增感等方法,对照实心立方体溴化银乳剂研究了中空卤化银微晶的结构与光物理性质及感光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1)中空卤化银的潜影在孔洞处优先形成;(2)中空卤化银微晶中位错、缺陷较多,其填隙银离子浓度较大,电子陷阱较多;(3)中空颗粒表面反应活性高,感光度高,光谱增感效果好;(4)中空颗粒乳剂其反差较大,最大密度较高;(5)上述结果均可归因于中空卤化银微晶所特有的孔洞结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已有将冠醚化合物用于卤化银感光乳剂中的一些报道[1-4]。为了改善卤化银感光材料的性能,我们将合成的一种新冠醚——N-对甲苯磺酰基-7-氮杂-1,4,10,13-四硫杂环十六烷(NTsTTH)用于卤化银乳剂中,发现它能提高卤化银乳剂的感光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可控双注仪设计并制备了三种系列共二十种片状多层结构溴碘化银乳剂及其外延体。用X射线能谱仪(EDS)和电镜验证所设计的碘离子多层分布和氯化银外延体的位置,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性质和感光性能,发现外延AgCl对主体微晶性质的影响随层次结构和外延位置不同有很大的变化。若主体微晶结构合理,光电子利用效率已经较高,电子与空穴分离好,外延后其乳剂的感光度提高幅度反而不大。相反,若主体微晶的结构不合理,则外延可能导致两种结果:或增加潜影形成效率,提高感光度;或造成潜影分散,降低感光度。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卤化银光作用动力学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微波吸收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较详细地介绍了卤化银乳剂加碘、增感剂、稳定剂及其颗粒体积、形状、结构、温度等参数对感光特性(光电子衰减特性)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13.
片状颗粒以及板状双层及多层结构晶体的出现,促使高感光度彩色胶卷的面世。T-颗粒是当今卤化银乳剂复合结构的一种很重要的类型。由于它具有一系列优点:表面/体积比值高,受光面积大,侧向散射少,染料吸附量多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本工作制备了内核碘含量分别为0、2、4、6、8、10、15、25和35mol%的单分散八面体核壳乳剂并对它们的感光性能作了研究。发现二次乳化法是较好的包壳方法。讨论了保证单分散颗粒形成的加料速度范围.将Markocki和Zaleski研究碘含量及pBr对Ag(Br,I)晶体形状影响的结果扩展到碘含量达35mol%。发现有一个生成扁平颗粒的区域。本文采用两种方法:X线衍射以及腐蚀和X线荧光分析颗粒成份结合对所制备的核壳颗粒的双结构进行了实验验证。内核碘含量在0到35mol%范围内,核壳乳剂对光能的吸收量随着碘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显影活性不损失,因此有较高的感光度。发现化学增感时核壳乳剂的敏化中心首先在颗粒内部生成。  相似文献   

15.
The technique of imaging time-of-flight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 (TOF-SIMS) and dual beam depth profiling has been used to stud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urface of tabular silver halide microcrystals. Analysis of individual microcrystals with a size well below 1 microm from a given emulsion is possible. The method is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ilver halide microcrystals with subpercent global iodide concentrations confined in surface layers with a thickness below 5 nm. The developed TOF-SIMS analytical procedure is explicitly demonstrated for the molecular imaging of adsorbed thiocyanate layers (SCN) at crystal surfaces of individual crystals and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iodide conversion layers synthesized with KI and with AgI micrates (nanocrystals with a size between 10 and 50 nm).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OF-SIMS as a microanalytical, surface-sensitive technique has some unique properties over other analytical techniques for the study of complex structured surface layers of silver halide microcrystals. This offers valuable information to support the synthesis of future photographic emulsions.  相似文献   

16.
自从冠醚于六十年代末问世以来[1,2],科学家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它以遮盖力大,对金属离子络合性能好而著称于化学领域。在感光化学领域,它的主要应用在于对乳剂晶体的尺寸及分布产生影响,使之均一,且颗粒增大[3-6];作为调变剂,促进外延乳剂晶体的生长[7-8];提高乳剂的感光性能[5,9-11]。  相似文献   

17.
本文表明双注法乳剂颗粒表面上的碘离子与处在颗粒内部的碘离子相比,前者有三种作用:(1)使颗粒的离子电导率增高;(2)使颗粒表面上的硫加金敏化反应受到抑制,而这又进一步同样使颗粒的离子电导率增高;(3)使乳剂的光敏度降低,由此推测,乳剂颗粒表面上的碘离子对颗粒的减敏作用是与某种使颗粒的离子电导率增高的过程有连系的。  相似文献   

18.
有近160年历史的银盐卤化银乳剂制备的感光材料,到目前为止仍不失为一种优良的信息记录材料。但昂贵的白银的缺乏和消耗,使得节银和降低成本成为银盐感光材料生产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磁处理对明胶中单注法制备卤化银乳剂的影响,SEM照片及粒径分布曲线表明,在本实验磁场条件下,经磁化处理的乳剂较未经处理的乳剂,平均粒径大,颗粒分布均匀,晶粒分散状态良好.机理分析认为磁场处理影响了溶液中离子的水合程度,而且能增加溶液的有序程度,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磁处理和未经磁处理之间的差异.磁处理能够影响明胶中卤化银的结晶过程,这可能为控制制备胶体中颗粒的大小及分布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