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芳烃在铜锰复氧化物上深度氧化的活性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甲苯侧链上甲基取代以及苯环上取代的六种衍生物的深度氧化活性,单侧链活性顺序异丙苯>乙苯>甲苯;双侧链为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Sb/Fe比,500℃焙烧的样品,采用了X射线衍射、穆斯堡尔谱、比磁化强度、红外光谱、表面微区元素分析及甲苯氧化生成苯甲醛的活性测定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的表面上均有锑富集,锑的比富集量愈大,苯甲醛的选择性也愈高.不含铁样品的物相为Sb_2O_4,生成苯甲醛的选择性最高.当Sb/Fe=5时,物相中除Sb_2O_4、FeSbo_4外,还有FeSb_2O_6生成.随着Fe含量增加,Sb/Fe比高于5时,样品物相为Sb_2O_4和FeSbO_4.在所采用的制备条件下得到的Fe-Sb样品中,观察到有明显的固溶作用.此外,本文还对Fe-Sb氧化物催化剂上甲苯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选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u/Mn/Ce摩尔比的铜锰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催化氧化法降解甲苯,对其理化进行了XRF、BET、XRD、H2-TPR表征。材料制备时在Cu/(Mn+Ce)摩尔比恒定的前提下用Mn元素取代Ce元素,考察其材料表征结果与催化降解甲苯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加入的Mn元素将与Cu元素结合形成新的表面活性中心,并在CeO2的作用下高度分散,有利于催化剂上氧的移动性,从而提高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活性。结果显示,当Cu/Mn/Ce摩尔比为1∶1∶3时所合成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的性能最佳,T90为193℃。  相似文献   

4.
5.
掺铈负载型氧化铜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0~80目的γ-A12O3为载体,CuO为活性组分,添加稀土元素Ce,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通过催化氧化甲苯评价了该催化剂的活性.相对于CuO/Al2O3催化剂,添加Ce后的CuOCeO2/Al2O3催化剂对甲苯催化氧化的起燃温度和完全转化温度均有明显的降低,当Cu的负载量为5%,Cu/Ce的比值为1∶1,反应温度大于200 ℃时对甲苯的去除率可保持在90%以上.CuOCeO2/Al2O3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能够在较大范围的空速和进气质量浓度下,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当空速在6 000~12 000 h-1的范围内,对甲苯的去除率始终保持在98.8%以上;当进气质量浓度在880~6 400 mg/m3的范围内,对甲苯的去除率均在99.5%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具有不同Li/Mn比的锂-锰复氧化物催化剂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Li/Mn=2)形成亚锰酸锂Li_2MnO_3化合物时,样品的催化活性明显上升。随锂含量的增加,产物中C_2选择性上升;甲烷转化率在Li/Mn比为2.6-2.8时出现极大值。在780℃,烷氧比为2时,可获得19%的C_2收率。XRD和TPR的结果说明,催化活性与样品中锰的价态有关,Mn~(4+)的催化活性明显大于Mn~(3+)。适当过量的锂可使锰稳定在正四价并覆盖催化剂表面的完全氧化活性位,从而抑制深度氧化作用,因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催化剂表面O_(ls)结合能为531.9eV的氧物种的存在有利于C_2选择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研究了铜锰氧化物变换催化剂的制备工艺。考察了氧化程度、助剂加入量以及助剂之间的比例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铜锰氧化物有一最佳氧化态,在该状态下催化剂的活性、热稳定性均达到最佳值,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易洗涤。同时,澄清了不同研究者对铜锰氧化物晶相结构的不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8.
9.
铜锰复合氧化物室温催化氧化NO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次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无载体铜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NO催化氧化作为目标反应,系统考察了原料液[Cu]/[Mn]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u]/[Mn]=1/6,焙烧温度300℃,焙烧时间8h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优催化氧化NO的活性,在室温下,且不引入任何还原剂的情况下,在6h内将107mg/m3的NO完全消除。此外,原位红外在线检测(FT-IR)结果表明,NO被转化成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并附着在催化剂表面。  相似文献   

10.
V—Sn氧化物催化甲苯气相氧化剂苯甲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溶液混合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V2O5-SnO2二元氧化物和V2O5-SnO2/η-Al2O3负载型催化剂,V2O5与SnO2构成的二元氧化物样品与单氧化物及其V2O5-SnO2/η-Al2O3的性质不同,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高于二元氧化物样品的活性,甲苯转化率和苯甲醛选择性与催化剂的组成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随着SnO2的引入,催化剂活性缓慢降低,苯甲醛的选择逐渐减小,可见SnO2不适合作为甲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组分,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SnO2的作用主要是为钒的分散提供骨架。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用工业芴气相氧化制取芴酮的催化剂制作条件,考察了浸渍时间、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煅烧空气量对催化剂制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在V2O5-MnO2-P2O5催化剂上进行甲苯气相氧化制苯甲醛的实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催化剂的优化反应条件和影响反应性能诸因素的显著性顺序。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的La和V及焙烧温度对铁钼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比表面积及孔径测定方法、TPD技术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宏观结构和表面酸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催化活性均下降;催化剂的表面酸量与活性、选择性存在一定关系。当焙烧温度一定时,甲醛的收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大多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催化氧化法对苯酚废水进行处理。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考查活性组分种类、负载量、浸渍时间和焙烧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在最优条件下对催化剂寿命和总有机碳(TOC)降解进行考查。结果:影响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大小依次是浸渍时间负载量焙烧温度活性组分种类;催化剂最佳条件为活性组分Co,负载量6%,浸渍时间24h,焙烧温度350℃;连续重复10次使用最优催化剂,COD和TOC的含量呈现较好的相关关系;COD去除率由95.08%降到32.48%,对TOC去除率由95.45%降为26.52%。  相似文献   

15.
通过沉积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金催化剂,测定了其对CO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与催化剂的载体种类、焙烧温度和放置时间等因素有关;Au/TiO2和Au/CeO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高,而Au/ZnO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低;焙烧温度影响催化剂的性能,焙烧温度为400℃时,催化剂活性最高;较长的放置时间会降低催化剂性能,这可能与活性组分粒径长大有关.  相似文献   

16.
铜氧化过程中其表面"非晶膜"的AES和HREM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电子显微阄中的电子束对铜的薄膜样品进行了连续的照射和跟踪观察,结果发现,Cu在氧化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一层非晶膜,这层晶膜在电子束的照射下转变成了Cu的晶体氧化物,AES和HREM分别结果表明,Cu表面出现的这层非晶膜,它的主要成分为Cu和O,在铜的氧化过程中起着一种氧化界面的作用,也就是说,Cu的氧化要经历两个阶段,首先是Cu与O结合形成非晶膜,接着非晶膜在适当的时候转变为铜的晶态氧化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在全流型稀释风洞中测得的测定工况下柴油机的排放数据,探索了发动机本体的排放性能以及采用氧化催化剂作为后处理时的催化剂净化特性,结果表明,发动机本体的微粒子排放最大值发生在低速高负荷区与中高速低负荷区,以高温→低温的试验顺序可获得较高的催化剂净化率,氧化催化剂的最佳净化特性发生在中转速中负荷区。  相似文献   

18.
合成并表征了一个铜取代的多金属氧酸盐:[Cu5(OH)4(H2O)2(A-a-SiW9 O33)2]10-(化合物1),并首次将其用于电催化水氧化体系中进行催化产氧.化合物1不仅在pH值为4.2的酸性环境下具有产氧活性,而且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同时利用循环伏安、恒电压电解、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谱等考察了化合物1在电...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氯催化氧化用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二氧化氯催化氧化用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与催化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商品催化剂载体上负载Cu^2 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制备优化条件为:ω(cu^2 )=4%,焙烧温度为300—350℃,焙烧时间2h;用此催化剂进行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COD为3500mg/L、色度为10万倍的酸性大红GR染料配制废水时,COD去除率可达80%,脱色率达97.8%,BOD5/COD比值由原来的0.07上升到0.41;催化剂寿命与再生实验也表明此种方法在技术与经济上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