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事件   总被引:180,自引:0,他引:180  
根据70年代以来中国全新世孢粉及其他古植物、古动物、古土壤、古湖泊、冰芯、考古、海岸带变化等多方面研究资料,推断中国全新世大暖期(Megathermal)出现于8。5—3ka BP,延续达5.5ka,其间有多次剧烈的气候波动与寒冷事件。8.5—7.2ka BP为不稳定的暖、冷波动阶段,伴随着降水增加和植被带的北迁西移。新石器文化的迅速发展。7.2—6ka BP为稳定的暖湿阶段,即大暖期的鼎盛阶段(Megathemal Maximum)。夏季风降水及新疆与蒙古,北方降水显著增加,植被空前繁茂,为仰韶文化的盛期。6—5ka BP是气候波动剧烈,环境较差的阶段,出现强降温事件,影响文化发展。5ka BP后,气候和环境较前改善,文化遗址数量猛增。4.0ka BP左右,气候一度恶化,出现大洪水灾害,此后直到3ka BP左右气候仍相当暖湿。  相似文献   

2.
赣南陂头一带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陂头一带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点进行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表明:变质基底层、岩浆多期活动和岩浆期后脆性断裂构造活动是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形成主因。变质基底构造层中泥质板岩、炭质板岩和变凝灰质砂岩中RE2O3含量高,在岩浆侵位过程中带入了大量的稀土元素,在含矿母岩顶部可见大量的未熔完全的基性捕掳体。受后期热液交代蚀变,导致含矿母岩中长石矿物粘土化强烈,对水具有胀缩性,易碎岩成矿。岩浆期后"X"型脆性共轭剪切断裂为雨水渗漏贯通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含矿母岩在各个地质历史阶段受古气候多次变化的影响加速了含矿母岩的风化程度。表土层的保湿渗水呈酸特性促进了稀土矿的形成。区内变质基底炭泥质板岩和变凝灰质砂岩、岩浆期后脆性断裂、含基性捕掳体的红褐色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是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地质宏观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的气候与环境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本文根据孢粉、古土壤、古湖泊、冰芯、考古、海面等变化,重建了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7.2—6.0kaBP)的气候与环境。恢复了大暖期盛期的植被带、气温、降水以及海面变化等。认为其时华南温度比今高1℃,长江流域高2℃,华北、东北以及西北可能高3℃,青藏高原南部达4—5℃,冬季升温幅度更大于年平均温度。百年级的增暖相伴夏季风的扩张和冬季寒潮的衰退,植被带北迁西移,内蒙、新疆、青海和西藏普遍出现高湖面指示着降水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中国东部则在6.5—5.0kaBP间出现全新世中的最高海面,约高于现今1—3m,导致沿海地区约7×10~4km~2被海水所淹,达到全新世最大海侵范围。  相似文献   

4.
江苏建湖庆丰剖面的沉积地层、软体动物、有孔虫、介形类、孢粉与藻类分析鉴定及~(14)C年代测定结果,表明剖面上部近5m为全新世地层。本文论论了该地全新世植被演替、气候变化与环境变迁过程,区分出6个阶段。海面曾发生3次明显的升降变化及数次规模较小的波动,其中中全新世大西洋期为高于现今海面的高海面时期。  相似文献   

5.
现代牡蛎礁发育与生态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淄脉沟、小清河等河口牡蛎礁为例,阐述了现代牡蛎礁的形态、结构、造礁生物组合及其堆积、生长方式,分析了牡蛎礁发育的环境条件——地貌背景、水深、动力和生态环境条件,探讨了牡蛎礁不断外移与河口蚀淤、平均海面升降变化的关系,论述了牡蛎礁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昔格达组是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第四纪湖相沉积地层.对攀枝花青龙山砖厂内31.5 m厚的昔格达组剖面进行了稀土元素的研究,剖析了稀土元素及其比值在该地层中的分布特征和古环境意义.研究表明,剖面从31.5~14.8 m,各稀土含量较高;而从14.8~0 m,稀土含量整体降低.这一特征表明,在该地层沉积时期,沉积环境经历...  相似文献   

7.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黔西南地区板其、、丫他及戈塘等卡林型金矿床的(La/Yb)N、(La/Sm)N、∑REE及LREE/HREE等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参数特征.结果表明,该区金矿床相对富集LREE;该区戈塘金矿具有明显的MREE富集及正Eu异常的特点,表明成矿热液应该是一种还原性流体,来源于深部或至少经历过对富含斜长石源区的水-岩反应矿...  相似文献   

8.
金衢盆地广泛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第四纪红土。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对金衢盆地的85个样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主量元素组成以SiO2、Fe2O3、Al2O3为主,K、Na、Ca、Mg等易溶组分的含量很低,TiO2含量的平均值高于UCC值;(2)MnO含量在网纹红土和均质红土的交界处明显聚集,推测与不同沉积物交界处理化性质突变有关;(3)在剖面上,SiO2、Fe2O3、AkO3等化学成分和硅铝率沿剖面变化的趋势,以及基岩和上覆沉积层的元素组成、化学风化指标和Ti/Zr的区别,均表明所研究的金衢盆地红土剖面具有较好的相似性,与典型的岩石风化壳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在深入细致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参考了大量的锡石标型特征资料,根据锡石不同标型特征与其结晶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密切相关的特点,对云南昌宁薅坝地锡矿床锡石的晶体形态、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昌宁薅坝地锡矿锡石属锡石石英岩型,且不同成矿阶段的锡石具有各自的晶体标型特征。其锡石矿床的成因类型为高、中温热液型。该工作为在该地扩大锡石矿床的地质找矿及工业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CO2诱导的开关型溶剂、溶质及表面活性剂是指在通入和排出CO2后,其溶液性质能发生可逆变化的新型溶剂、溶质及表面活性剂,是典型的环境刺激响应型智能化合物。本文综述了CO2诱导的开关型溶剂、溶质及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能及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这些开关型溶剂、溶质及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11.
赣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特征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赣南是我国离子型稀土资源的主产区之一,其成矿母岩分布广,成矿条件优越,稀土配分类型多样。本文从成矿背景和矿床分布规律,成矿母岩和矿体赋存特征,以及矿石中稀土的赋存状态和配分类型等方面较为详细地总结了赣南稀土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高效率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化学稳定性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光电转换效率的最高纪录不断被刷新, 但是关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研究报道比较缺乏.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继续发展的瓶颈. 简要讨论了水氧气氛、温度变化、湿法制备、紫外光照等不同敏感环境条件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化学稳定性问题, 进而对一定环境条件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化学稳定性及其调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旨在更好地理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基础理论问题, 为实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调控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云南勐满金矿床是“三江”褶皱系南端一个微细粒红土复合型金矿床,对其微细粒型金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与围岩的稀士元素总体特征非常相似,说明两者稀士来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东亚钳蝎4个软瘫型抗昆虫神经毒素的纯化及其分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直接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 Karsch)粗毒进行了分离,获得了至今关于该毒神经毒素组分的最佳分离和高回收得率的图谱,如本法可将哺乳动物毒素(包括兼有哺乳动物毒性的昆虫毒素)和只有昆虫毒性的昆虫毒素分成两个区,并从后一区中纯化了多至5个抗昆虫毒素(分别将它们定名为BmK IT1至IT5)。毒性检测、氨基酸组成分析及N-端3肽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除其中的BmK IT1应为前文报道的BmK IT(挛缩型抗昆虫毒素)外,BmK IT2至IT5则都是新发现的软瘫型抗昆虫毒素。该4个毒素都是偏碱性的、由约6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等电点均在8.3至8.5之间。当BmK IT2分子被荧光物质标记修饰后,生物毒性便丧失。揭示这类毒素分子表面带正电荷的残基对维系其生物活性应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中国特有的稀土资源。对这一类型矿床及周边的地质环境,风化壳中稀土进行研究具有较高的产学研价值。本文通过对中国赣南典型稀土矿区花岗岩风化壳进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相关地球化学参数与图解,结果表明:研究区成矿花岗岩风化壳形成于强化学风化条件,发育成熟度高,处于晚期去Si阶段;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显示,风化壳整体的稀土配分特征主要继承于成矿母岩;稀土元素主要以离子交换态在风化剖面中迁移,并受pH值、微生物活动、氧化还原条件等多种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6.
首先采用一次乳化法制备出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微球,并通过静电吸附将阳离子聚合物壳聚糖修饰到PLGA微球表面,然后以香草醛为交联剂对壳聚糖进行化学交联,得到一种壳交联的p H响应型纳米微球(PCV),微球粒径为(277.60±38.01)nm,表面电位为(21.60±4.51)m V.微球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微球在24 h内粒径变化较小;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对PCV微球的摄取量比未经修饰的PLGA微球的摄取量高;空白微球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在空白微球浓度小于80μg/m L时细胞的存活率达93.24%.以多西他赛(DTX)为模型药物进行包载,该纳米微球DTX的载药率为7.48%,包封率为34.98%;体外药物释放实验显示,该微球在p H=5.0环境下孵育90 h的药物积累释放率达58.66%,而在p H=7.4的环境下的药物积累释放率为50.63%;此外,载DTX微球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载药微球对A549肺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其IC50值可达0.0009μg/m L.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钛(TiO_2)因廉价、无毒、化学性质稳定以及具有较强的光催化氧化还原能力,在光催化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可见光利用率低以及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是限制其应用的2个主要因素。二氧化钛基Z型异质结作为一种新型光催化剂,既改善了二氧化钛的2个缺陷,又表现出比TiO_2更强的氧化或还原能力。本文概括了TiO_2光催化剂、异质结光催化剂和TiO_2基Z型光催化剂的能带排列和电子传递原则,探讨了Z型异质结和type-Ⅱ异质结的异同点以及区分方法,并归纳总结了TiO_2基Z型异质结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四氢呋喃体系中合成了一个具有平面结构的三齿吡唑-三嗪(类蝎型)化合物2,4-二(3,5-二甲基吡唑)-6-二乙基胺-1,3,5-三嗪(简称bpz*eaT), 并以其为配体, 在无水乙醇溶剂中合成了2个新配合物2·(CuCl4)(1)和Cu1.5Cl3(bpz*eaT)(2).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分析了其光谱及结构特征. 结构分析表明, bpz*eaT采取三齿螯合配位模式, 配合物1和2中的铜均为五配位, 形成了扭曲的四角锥构型.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研究了这2个配合物的稳定性和电荷分布.  相似文献   

19.
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研究是我国独创[1 ,2 ] ,已产生了积极的科学影响 .虽然它们在化学结构上属于侧链型 ,但在分子形态上更接近于主链型液晶高分子[3] .由于庞大的液晶基元对空间的要求 ,液晶高分子主链被迫采取尽可能伸展的构象[4,5] .然而 ,至今尚不清楚主链与液晶基元之间是怎样协同作用以形成有序结构 .本文探索了在不同手性化合物环境下制备单手螺旋链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可能性 .尽管最后并未获得螺旋链高分子 ,但仍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手性化合物环境分别是 ( )薄荷醇 ( 1 )作为反应溶剂、( )过氧化 二 (碳酸薄荷醇酯 ( 2 )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基于亲和型生物传感器的白细胞介素-1α(IL-1α)与I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sIL-1RⅠ)相互作用的实时监测,并应用FASTfit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采用共价交联法在样品池表面固定sIL-1RⅠ,其密度为2.13 ng/mm2,用于检测不同浓度IL-1α与sIL-1RⅠ的结合所引起响应信号变化。对浓度为2400 nmol/L IL-1α的响应信号为122.66弧度秒,并且响应信号同IL-1α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72。FASTfit拟合数据结果表明IL-1α与sIL-1RⅠ相互作用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误差值不超过0.5弧度秒,其解离平衡常数(KD)和结合平衡常数(KA)分别为4.15×10-6mol/L和2.41×105mol/L。验证了亲和型生物传感器研究IL-1α和sIL-1RⅡ相互作用及动力学分析的可行性,有助于阐明IL-1α和sIL-1RⅠ的重要生物学功能,并为快速筛选其拮抗剂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