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MC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量高 ,分子中兼具亲水和疏水链段 ,在选择性溶剂水中同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一样 ,可形成疏水链段为核心、亲水链段为外壳的胶束结构 ,但高分子量又使其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低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形态特征 ,如胶束的多种形态、尺寸分布多分散性等等 ,而这些形态特征对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增粘、乳化等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结构规整的嵌段或接枝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分子聚集形态已有研究 [1,2],亲水亲油性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由于结构复杂、水溶液中氢键作用及静电作用力等因素造成的困难 ,因而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2.
不同疏水基表面活性剂溶剂化的电子结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颜肖慈  罗明道  曾晖  张高勇 《化学学报》2004,62(19):1948-1950
用从头算法RHF/6-31G^*和Onsager溶剂模型分别优化了不同疏水端基表面活性剂阴离子溶剂化前后的几何构型,得到气态和溶剂化的总能量、电荷分布、偶极矩、极化能等.比较了它们溶剂化前后的构型变化和电子结构特征.在RHF/6-31G^*平台上探讨了不同疏水端基影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在多种应用中起重要作用,因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就已有的工作来看,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吸附的研究比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作的同类研究要少.其中绝大部分研究的是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并且多数是用工业产品.它实际上是具有不同乙氧基聚合度或不同大小疏水基的混合物.这使得说明固/液界面吸附规律和机制更为困难.再者,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虽有应用广泛的优点,但因聚氧乙烯链可能采取伸展或不同程度卷曲的构型,也给理论研究带来附加的复杂因素.此外,对同一种结构确定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各种吸附剂上吸附的系统研究还很少见.所以,我们选择亲水基和疏水基的组成和结构都确定的亚砜类化合物作一系列吸附研究.  相似文献   

4.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与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一种脂肪酸酯双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 利用粘度法、界面张力法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与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在溶液中能够通过自组装形成疏水微区并发展成网络结构, 疏水微区与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能形成混合胶束; 当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加入时, 对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自组装起促进作用, 而过多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又会对聚合物分子的自组装起抑制作用, 从而显著影响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溶液性质, 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 聚合物溶液粘度先增加、再降低; 同时,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对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能也有较大影响, 聚合物的加入使双子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下降, 油/水界面张力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5.
目前报道的硅基材料的超疏水表面主要是通过制备粗糙微观结构,并在其表面修饰表面能相对较低的有机物两个步骤来实现的,在户外等实际环境中应用时存在由于表面修饰有机物的降解而逐渐失去超疏水性的问题.本工作以液态金属锡作为生长衬底,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了一种具有超疏水性能的硅基薄膜结构.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产物的表面形貌和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薄膜表面由竖直生长的硅/二氧化硅(Si/SiO2)核壳层次结构组成.采用Cassie理论模型对其超疏水性能的产生提出了可能的解释.发现构成薄膜表面的Si/SiO2层次结构单元的形貌是影响超疏水性能的重要因素.相对于以前报道的硅基材料的超疏水表面,这种新结构的超疏水性能不依赖于表面化学修饰,有望拓宽硅基材料的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6.
表面活性剂可以与污泥表面的胞外聚合物(EPS)吸附形成胶束,释放出自由水和结合水,从而达到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目的.本文采用粗粒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Gemini表面活性剂与EPS形成复合物的过程和结构.聚电解质链的亲疏水性对吸附过程有显著影响,亲水聚电解质链与Gemini表面活性剂吸附的主要驱动力为静电吸引,Gemini表面活性剂头基吸附在链上,尾链朝向溶剂;疏水聚电解质链与Gemini表面活性剂吸附过程由静电作用与疏水作用共同促进,Gemini表面活性剂以平行于聚电解质链的构型存在.Gemini表面活性剂联结基团长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甚微;聚电解质链的电荷密度对亲水聚电解质链的吸附产生协同作用,对疏水聚电解质链的吸附不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腾芳  尚亚卓  彭昌军  刘洪来 《化学学报》2009,67(11):1159-1165
研究了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C12mimBr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Gemini 12-3-12, DTAB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复配体系的性质, 并分别采用Rubingh-Margules模型和Rubingh-正规溶液模型计算了临界胶束浓度和混合胶团组成. 研究发现, 两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匹配性及带电头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混合溶液性质的主要因素. 对于分子结构差别较大的C12mimBr与Gemini 12-3-12的混合, 其行为远远偏离理想混合性质; 对疏水链长相同仅亲水头基不同的C12mimBr与DTAB则接近于理想混合; 而对C12mimBr+SDS的复配体系, 正、负电荷间强烈的相互吸引使得混合体系大大偏离理想行为. 计算发现, 两种理论模型得到的混合胶团组成基本一致, 但Rubingh-Margules模型预测的临界胶束浓度比Rubingh-正规溶液模型要好  相似文献   

8.
纸基分析芯片(纸芯片)具有成本低、便携化、操作和后处理简单无污染等优点,在临床诊断、食品质量控制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难以制作性能优异的疏脂性屏障,使得纸芯片在涉及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分析检测中,其发展受到了限制。针对当前纸芯片开发研究中存在的灵敏度较低、对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敏感等难点问题,研究人员在滤纸基底上制作出了性能优异的疏水隔离图案和高粘附疏水表面,并验证了所制备的纸芯片对涉及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分析检测具有普适性。本文对此类普适型纸芯片的研究与应用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讨论了影响两亲聚电解质在水中形态及其水溶液性质的主要因素,包括:1)疏水基含量;2)疏水基分布;3)溶液中微环境;4)增溶作用。并举例说明两亲聚电解质水溶液的应用,包括:1)配制无皂水溶胶涂料;2)用作净化含活性染料废水的絮凝剂;3)用作水溶液的粘度调节剂;4)用作水介质中聚合物胶乳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Gemini表面活性剂中疏水"尾巴"结构对性质的影响,以脱氢松香酸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3-脱氢松香酰氧-2-羟丙基氯,再与四甲基乙二胺反应,得到1种以脱氢松香酰基为疏水链"尾巴"的对称Gemini型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二氯化-N,N′-二(3-脱氢松香酰氧-2-羟丙基)四甲基乙二胺。在合成工艺条件的基础上,采用IR光谱、MS谱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了结构确认。结果表明,该产物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达34.9 mN/m,临界胶束浓度为1.0×10-4mol/L。表明具有良好疏水性能的2个大"尾巴"使合成的Gemini表面活性剂更易形成胶束,大大提高了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1.
四羰基钴钠合成及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光兴  郭小川 《分子催化》1995,9(4):303-308
四羰基钴钠合成及红外光谱研究李光兴,朱治良,蔡晓江,梅付名(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4)郭小川(湖北省襄樊市化工研究所,襄樊441022)关键词Na[Co(CO)_4],Na_2S_2O_3,羰基化,红外光谱.1.前言羰基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均相...  相似文献   

12.
钠的宅邸     
In this paper, we visualize the various properties of sodium into each "exhibition area". And we introduce the property and application of sodium by the anthropomorphically story.  相似文献   

13.
采用简单的溶液浇铸法制备出由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钠(NaTFSI)/聚氧乙烯(PEO)构筑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并针对其相转变、结晶性、热稳定性、电导率以及电化学稳定性等基础理化及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NaTFSI/PEO([EO]/[Na+]=15)SPE具有相对高的电导率(σ ≈ 10-3 S·cm-1,80℃)、高的耐氧化能力(4.86 V vs Na+/Na)和热稳定性高达350℃。电池测试结果表明,该NaTFSI基SPE不仅对金属钠电极能够呈现出优异的界面稳定性,而且在Na|SPE|NaCu1/9Ni2/9Fe1/3Mn1/3O2电池中展现出良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14.
A practical preparation of nitroarylamines from protected arylamines was herein disclosed. In this system, sodium nitrite acted as a nitration reagent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persulfate without any transition-metal catalysts. This efficient site-selective protocol took place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a short time through a free radical pathway.  相似文献   

15.
首次发现并探讨了30%(w)亚硫酸氢钠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色谱法峰分叉现象.选择0.1%TEA溶液为亚硫酸氢钠稳定剂,分析柱为IonPac AS14,采用丙酮为有机改进剂,确定淋洗液组成为1.5 mol/L Na2CO3-3.5 mol/LNaHCO3-10%(CH3)2CO,流速为1.0mL/min.抑制电导检测,在线性范围内硫酸根检出限为0.05μg/g,相关系数大于0.999,从而建立了30%亚硫酸氢钠溶液中硫酸钠测定新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操作便捷,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6.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hase diagram of the binary system sodium perchlorate – water is reported. Beside the eutectic point, two polymorph crystal structures of sodium perchlorate dihydrate were determined. The two crystal structures are discussed, compared to each other and to other known sodiumhalide dihydrate crystal structures. The two polymorphs of the perchlorate dihydrate represent the two variants of connected octahedra in the layer structure found for sodium halide dihydrates.  相似文献   

17.
章思怡  戚天木  黄荧倩  程凯 《化学通报》2014,77(12):1240-1243
在二价铜促进下,芳基亚磺酸钠通过分子间脱硫,发生自身偶联,高选择性高产率地合成了对称性的二芳基砜类化合物。反应无需惰性气体保护,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可以用于二芳基砜衍生物的高效合成。  相似文献   

18.
《Analytical letters》2012,45(12):2235-2249
Abstract

A direct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Diclofenac Sodium in gel-ointments. The reported technique does not require a separation step and it is based on only one extraction of Diclofenac Sodium from the gel-ointment and measurement of the absorbance at two wavelengths. This procedure allows also indirect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degradation products due to indolinone cyclization. The method is rapid, simple, specific, reproducible and stability indicating.  相似文献   

19.
段旭川  王玉婧 《分析化学》2011,39(1):137-141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研究了增强过渡及贵金属元素Au,Pt,Pd,Co,Zn和Mn的化学蒸气发生效率的两种方法.方法一是使用十一硼烷十四氢钠盐(NaB11H14)代替硼氢化钠(NaBH4)做还原剂,增加了反应物氢的浓度;方法二是在线加热NaBH_4和元素的反应溶液,增加了还原反应的速度.方法一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20.
用溶剂浮选-气相色谱法测定铝酸钠溶液中的硬脂酸钠。选择环己酮为浮选溶剂,样品经1∶1(V/V)的盐酸酸化后,以40 mL/m in的速度通入氮气并以环己酮为浮选溶剂浮选30 m in进行富集,用CH3OH/BF3在80℃水浴中加热3 m in进行甲酯化,以毛细管色谱柱PEG-20M(30 m×0.32 mm,i.d.)分离,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内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方法在硬脂酸与内标的质量比在0.1~10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硬脂酸钠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5%(n=7);回收率为96.9%~9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