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多层螺线管线圈电感的精确计算方法,其思想是叠加螺线管单层线圈的自感和不同线圈层之间的互感。建立了用于计算单层线圈自感的显示表达理论模型,给出了两层线圈之间互感的数值计算方法。使用提出的精确算法,计算出一个实验中使用的螺线管线圈的电感为4.30 mH,与实验测量的电感值4.33 mH的偏差小于1%。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多层螺线管线圈电感的精确计算方法,其思想是叠加螺线管单层线圈的自感和不同线圈层之间的互感。建立了用于计算单层线圈自感的显示表达理论模型,给出了两层线圈之间互感的数值计算方法。使用提出的精确算法,计算出一个实验中使用的螺线管线圈的电感为4.30mH,与实验测量的电感值4.33mH的偏差小于1%。  相似文献   

3.
林琼桂 《大学物理》2022,41(9):9-14
对于有限长螺线管的磁场,本刊曾经发表过一种计算方法,它给出了级数形式的结果.然而作者对级数的收敛性未作分析,因而没有发现其存在发散问题.本文分析发现,该文的级数结果在圆柱面(包括螺线管圆柱面及其延长部分)外处处收敛,而在圆柱面内则不然.重新计算了圆柱面内的结果,并验证了圆柱面两侧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电磁学中,无限长直载流螺线管的磁场是一个基本与核心的问题,为了得到这一系统的磁场,通常的做法是:先就圆截面情况计算,然后把截面为任意形状无限长直螺线管看成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圆截面螺线管叠加而成,由此得到螺线管内的磁场均匀而管外磁场为零的一般结论.这里给出了一种推导截面为任意形状无限长直螺线管内外磁场的直接方法.先计算螺线管表面一窄条的磁场,再算总磁场.这种方法物理图像清楚,数学过程简单,可以在教学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5.
苏Fang  苏骁 《高压物理学报》1998,12(2):109-114
 为了探讨流体静高压原位磁测量中退磁场的影响有多大?分别选用6种不同片数(n=1、3、5、7、10、13)的非晶Fe46.3Co0.03Ni46.5Si3.75V0.92B2.5合金薄带样品,先后放进13层密绕直螺线管初级线圈内,采用工业频率400 Hz去测量和比较其磁化曲线、磁导率曲线和起始磁化曲线。研究表明:(1)样品片数越多,退磁场的影响越大,导致μm和μi出现惊人的测量误差,以1片(μm=4 430,μi=3 396)为最准。(2)随着样品片数的增多,测量饱和磁感应强度Bs=0.837~0.762T,表明受退磁场影响较小。(3)若要减小退磁场误差,可将样品做得更薄,如0.2 μm薄膜。(4)若要彻底消除退磁场误差,必须采用闭合磁路,如用非晶合金薄带卷成的圆环。  相似文献   

6.
先后选用1至3片非晶Fe46.3Co0.03Ni46.5Si3.75V0.92B2.5合金薄带作样品,插入13层密绕直螺线管内,分别在高静水压容器内和其他四种不同环境中测量它们的磁化曲线、磁导率曲线和起始磁化曲线,再次研究了初级线圈采用多层直螺线管对铁镍合金样品的误差。(1)实验结果表明:既存在样品材料被磁化而形成的退磁场H',也存在漏磁通引起周围铁器磁化而形成的退磁场H'。(2)为了缩小H'的影响,只用1片非晶合金薄带作样品时,H'的影响变得严重,导致m和i出现惊人的误差:m/m=50%,i/i=104%。(3)为了综合兼顾这两种影响,采用3片非晶合金薄带作样品时,虽然H'的影响增大一点,但是H'的影响被更多地削弱,所以环境磁化引起的误差反而减小:m/m=29%,i/i=15.5%。  相似文献   

7.
耿学仓 《应用声学》1992,11(6):38-38
在目前的换能器设计技术中,为了提高换能器的带宽,普遍采用重背衬技术。但是,重背衬的使用,使得换能器的灵敏度有较大的损失。近年来压电复合材料的应用使得换能器的性能大为改进。如何进一步提高压电换能器的灵敏度是Chofflet和Fink这篇文章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工作在Ku波段的低磁场同轴相对论返波管。器件工作在同轴TM01近模式,采用两段式慢波结构构型,在前后段慢波结构中分别主要进行电子束调制与能量提取,以实现高效率工作。通过设计非对称反射腔,引入电子束预调制,进一步加深电子束调制深度,提高了束波互作用效率。通过调节慢波结构中间漂移段长度,进一步优化器件内部场分布,提取段慢波结构处轴向电场强度得到显著增强,器件工作效率可提升至35%。最终,当磁场强度0.6 、二极管电压490 V、二极管电流7.5 A时,获得1.27 GW微波输出,效率约35%,微波频率为14.7 GHz。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个利用多层膜小角X射线衍射谱衍射峰积分强度计算多层膜界面粗糙度的公式。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Mo/Si多层膜,用波长为0.154nm的硬X射线测量样品在小掠入射角区的衍射曲线,分别用本文公式和反射率曲线拟合方法计算了样品的界面粗糙度。实验结果表明:由本文公式获得的界面粗糙度近似于拟合方法获得的界面粗糙度,它们略等于多层膜界面实际粗糙度。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工作在Ku波段的低磁场同轴相对论返波管。器件工作在同轴TM01近π模式,采用两段式慢波结构构型,在前后段慢波结构中分别主要进行电子束调制与能量提取,以实现高效率工作。通过设计非对称反射腔,引入电子束预调制,进一步加深电子束调制深度,提高了束波互作用效率。通过调节慢波结构中间漂移段长度,进一步优化器件内部场分布,提取段慢波结构处轴向电场强度得到显著增强,器件工作效率可提升至35%。最终,当磁场强度0.6、二极管电压490V、二极管电流7.5A时,获得1.27GW微波输出,效率约35%,微波频率为14.7GH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