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二次函数这一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被二次函数不同的表达式,图像不同的位置所迷惑,找不到解题的诀窍,于是钻进题海而苦不堪言.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函数概念,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巧妙借助函数的特殊位置,灵活运用不同表达式解题,从而达到掌握一题,会解一类.一、基本题目例1已知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经  相似文献   

2.
“常量替换去”及其应用原则在解题实践中,我们经常把常数用适当的表达式替换,从而改变题目结构,最终促成问题的解决.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解题策略[1],本文称之为“常量替换法”.该法可应用于求最值、证明等式或不等式等场合,本文只探讨该法在一类圆锥曲线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解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审题",审题的目的就是希望从题目中提取有用的解题信息.一些创新性的试题,常在题干中设置了明显的"提示"信息,而对于解题者而言,如何利用好题目的这些"提示"信息,将是成功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著名数学家玻利亚曾经对数学解题的步骤有这样的描述: (1)弄清这是一道什么样的题目; (2)制定解题计划; (3)实施计划,解决问题; (4)对题目进行反思.玻利亚解题观点是对"通法"的一个典型的、精辟的总结,几乎达到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境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把数学家抽象的解题理论阐释为解题四部曲--读、想、用、思.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教学,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解题教学是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把解题教学偏面地理解为习题讲解,在教学实践中缺少了对解题思路的训练,缺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学生不会用"数学家"的眼光看数学题,不会用"数学家的思维"理解数学问题,学生只会解现成的题目,对一些新、活的题目往往无从下手.那么,究竟怎样的讲解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解题教学呢?我个人认为,直觉、严谨和联想是数学解题的三大法宝,只有正确掌握了这三大法宝,数学解题活动才真正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联想是一种心理现象,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数学解题的过程,就是根据题目条件与结论联想与之接近或相似的知识点、结构特点、思想方法、常用结论、常用方法和常用技巧,把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用一系列的因果链条连接起来,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本文通过例题说明联想思维在解题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的教与学离不开解题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曾说 :“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解题 .”解题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这一活动离不开联想 .而联想就是由一个数学问题联想到另一个数学问题的心理活动 .其实质是寻找一个我们所熟悉的类似问题 ,或指出与题目接近的原理、方法 ,然后变通这些知识与方法 ,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那么 ,在解题中应从何处去展开联想呢 ?本文初步作些探讨 .   1.从数学概念特定的性质上联想每个数学概念 ,都有其特殊的内涵 ,因而抓住题目中所涉及到的概念 ,联想其特定的内涵及反映的性质 ,往往能找到解题的钥…  相似文献   

8.
陈光金 《数学通讯》2012,(Z4):26-27
有些题目不是很容易看出解题思路的,而是要结合题目条件和结论,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深挖题目内涵,实行转化化归,并把数形结合思想、函数和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进行有机结合,巧妙变换,寻找解题突破口.一、利用抽象函数关系,巧妙变换解题  相似文献   

9.
说题,就是用不同的数学语言说清楚题目的已知条件,说清楚题目的解题目标和说清楚题目的解题过程.而一题多解,往往来源于对题目已知条件的不同数学语言理解的深刻性.数学学习,事实上就是数学语言的学习,就是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相转化的学习.当然,数学解题也离不开数学语  相似文献   

10.
当题目中的一些元素之间的关系具有多种可能性,并且不同的可能性并不影响题目结论和多功能解题方法时,我们便可通过“不妨设”选择其中一种可能性解题.请看一些例子.例1求代数式的值.三个数a、b、c的积为负数,和为正数,且x=|aa|+|bb|+|cc|+|aabb|+|aacc|+|bbcc|,求ax3+bx2+cx+1的值.分析:由已知可得a、b、c三数中有两个为正数,一个为负数,在x的表达式中a、b、c三数任意互换其中两个,原式不变,a、b、c具有同等地位,不失一般性,可不妨设a、b为正数,c为负数.解:由abc<0,a+b+c>0,得a、b、c中有两个正数,一个负数.在x的表达式中,不妨设a、b的正数…  相似文献   

11.
探究题目的解法是一个充满刺激与趣味的过程,你思考的越多,你的收获越大,你的乐趣也越多.根据G.波利亚《怎样解题》的步骤实施,首先是理解题目,接着要制定方案、实施方案,之后要回顾反思.解题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不断地反思,通过反思,总结经验,深化理  相似文献   

12.
说题,就是用不同的数学语言说清楚题目的已知条件,说清楚题目的解题目标和说清楚题目的解题过程.而一题多解,往往来源于对题目已知条件的不同数学语言理解的深刻性.数学学习,事实上就是数学语言的学习,就是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相转化的学习.当然,数学解题也离不开数学语  相似文献   

13.
1引言波利亚说过: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与其穷于应付繁琐的教学内容和过量的题目,还不如选择一道有意义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觉题目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推理能力.他的见解启示我们,加强解题教学不是搞题海战术,得出题目的结果本身不是全部或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波利亚《怎样解题》一书中将数学解题过程分成了"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和回顾与反思"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环节对于有效理解数学问题、开阔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增强反思意识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解题学习过程中,不少同学总是认为题目解出来了,解题任务也就完成了,而忽略了第四个解题环节的重要意义.事实上,在解题的回顾与反思环节中,同  相似文献   

15.
波利亚《怎样解题》一书中将数学解题过程分成了"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和回顾与反思"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环节对于有效理解数学问题、开阔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增强反思意识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解题学习过程中,不少同学总是认为题目解出来了,解题任务也就完成了,而忽略了第四个解题环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G·波利亚在其著作《怎样解题》中给出一个宏观的解题程序,分成四步:弄清题目、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即解题后反思).波利亚重视解题后的思考,把其作为数学解题的一个重要步骤,他认为一个问题解决后,解题者应该考虑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案,有没有更一般的或特殊的结论.笔者欲尝试运用G·波利亚的解题表,现结合2011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的压轴题,谈谈笔者的收获!  相似文献   

17.
吴清华  周继业 《数学通讯》2022,(21):16-18+22
结构观下的数学解题,就是立足于问题的数学结构,通过对结构的感知、识别、联想、归纳、类比、转化、建构等方式来实现对问题的解决.本文结合实例从五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培养解题的“结构眼光”:思考表达式结构背后的几何意义;探索已知和求解目标之间的结构联系;联想表达式结构背后的公式、法则、结论;揣摩表达式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转化表达式结构对应的图象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解题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解题习惯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一种良好的解题习惯是:解完题目后,回过头来思考这道题目所涉及到的数学概念和基本知识是什么,需要哪些基本的数学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思考所得结论是否合理,是否和基本数学知识和数学规律相违背.最后可以通过对问题归纳类比,抽象概括出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通过进一步的深入思考达  相似文献   

19.
马波 《数学通报》2005,44(9):45-47
解决问题既是学习数学的手段又是学习数学的目的,这里所说的问题既包括数学中的问题,也包括相邻学科中的问题,还包括对中学生来说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美籍数学家乔治·波利亚(GeorgePolya)在《怎样解题—数学教学法的新面貌》一书中,给出了解题的四个阶段:理解题目、拟订方案、执行方案和回顾([1]P5).其中回顾是解题的最后环节,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同时还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环节.1解题回顾的重要性1·1解题回顾能够提高解题正确率解答一个问题,正确是首要前提,而要使解答正确无误,没有解题回顾是不够的.比如在求面积或体积的题目中,有的学…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知道,赋值法是指对题目给出的函数表达式(或代数式或恒等式或方程)中的某个变量(或字母)取具体的值或赋予代数式,通过运算推理,从而达到便于解决问题的一种解题方法,赋值法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