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笔者最近在研究三元全对称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中,发现一种巧妙的证明方法,起名为"左右平衡放缩法"(又名为"正负同向放缩法")效果很好,现举例说明,供同学们参考.例1设正数a、b、c满足a+b+c=1,求证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数学》2011年第1期的智慧窗栏目有一道代数题:已知a,b,c均为正的纯小数,求证:a(1-b)+b(1-c)+c(1-a)<1(题目相似文献   

3.
1 问题呈现 设a,b,c∈R+,且a+b+c=1,求证:(a+1/a)2+(b+1/b)2+(c+1/c)2≥100/3. 2思路探索 方法1(基本不等式): 首先,借用基本不等式a2 +b2≥2ab,对不等式左边放缩.  相似文献   

4.
<正>"放缩法"它可以和很多知识内容结合,它可以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放缩必须有目标,而且要恰到好处,目标往往要从证明的结论考察,放缩时要注意适度,否则就不能同向传递.下面结合一些高考试题,例谈"放缩"的基本策略,期望对读者能有所帮助.一、用均值不等式放缩例1已知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  相似文献   

5.
<正>题目已知a,b∈R+,且a+b=1,求证:(a2+1)1/2+(b2+1)1/2≥51/2.《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数学杂志曾用放缩法、几何法、向量法、不等式法等十多种方法对此题作了精彩证明,读后令人折  相似文献   

6.
不等式是初等数学的重要内容 ,是研究方程和函数的重要工具 .不等式的证明题型多变 ,方法多样 ,技巧性强 ,无固定程序可循 .常用的不等式证明方法有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函数法、放缩法、代换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等 .一、比较法 :比较法主要有作差比较法和作商比较法两种 .1.作差比较法 (简称比差法 ) :a、b、c≥ 0 ,求证 :a3 +b3 +c3 ≥ 3abc .证明 :a3 +b3 +c3 - 3abc=(a +b) 3 - 3ab(a +b) +c3 - 3abc=(a +b +c) 3 - 3(a +b)·c (a +b) +c -3ab(a +b +c)=(a +b +c) (a2 +b2 +c2 -ab -bc -ca)=12 (a +b +c)· (a -b) 2 + (b -c) …  相似文献   

7.
2012年高考浙江理科卷第22题:已知a>0,b∈R,函数f(x)=4ax3-2bx-a+b.(Ⅰ)证明:当0≤x≤1时,(ⅰ)函数f(x)的最大值为|2a-b|+a;(ⅱ)f(x)+|2a-b|+a≥0;(Ⅱ)若-1≤f(x)≤1对x∈[0,1]恒成立,求a+b的取值范围.本题主要考察不等式、导数、单调性、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及综合运用能力.官方给出的答案中,对(Ⅰ)(ⅱ)的解答中运用了"放缩法",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8.
<正>在近几年高考及竞赛中.有许多题都可用"放缩法"来求解,并且对解题带来极大简便,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提高了答题的准确率."放缩思想"理论基础是不等式性质中的传递性,即ab、b>c(?)a>c),  相似文献   

9.
型如n∑i=1b(b是常数)的一类和型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利用放缩法来证明时,有时要从第一或第二或第三或第四项,甚至要从第五项或第六项等开始放缩,否则导致放过了头而证不出来,那么到底要从第几项开始放缩才能证得出来呢?我们不难理解,若每一项放大(缩小)一点点,累加起来就会扩大(变小)很多.若适度保留一两项或更多的项不放缩,放缩后的结果就越来越逼近目标.因此,我们就会寻找到最朴素、最简单、最实用、最容易操作、最容易掌握的思路:从第一项开始试探放缩,若放(缩)过了头,则从第二项开始放缩,依次逐一进行试探放缩,直至成功.  相似文献   

10.
题目已知a1 a2 a3=4,b1 b2 b3=3,且a1,a2,a3,b1,b2,b3均为正数,试求a12 b21 a22 b22 a23 b32的最小值.解析初看此题,很容易联想到不等式法,由a12 b12 a22 b22 a23 b32≥a1 b12 a2 2b2 a3 2b3,而得最小值为52.其实这个结果不正确,因为等号取得时应有a1=b1,a2=b2,a3=b3,而a1 a2 a3≠b1 b2 b3,故等号无法取得.图1图2经过尝试,我们发现可以用构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图1,构造一个长为4,宽为3的矩形,且分别将长和宽分为三份,长度依次为a1,a2,a3和b1,b2,b3,则图中线段AB,BC,CD的长度分别为a12 b12,a22 b22,a32 b23.易知只有当AB,BC,CD共线时,…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一类正项等差数列.利用数列的单调性和不等式证明的放缩法。可以得到不等式 a1a2…an〉an+1^n(an/an+1)^n^2 并进而推出不等式 1/e〈n√a1a2…an/an≤1的一个简证,和这个不等式在级数上的一个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整体法是将问题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把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结构上,从整体上把握解题的方法.应用整体法解题,能使不少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找到简便的解法.例1已知正数a、b、c满足ab+a+b=bc+b+c=ca+c+a=3,求(a+1)(b+1)(c+1)的值.解由ab+a+b=3,得(a+1)(b+1)=4.同理可得(b+1)(c+1)=4,(c+1)(a+1)=4.  相似文献   

13.
从一道经典的外国数学竞赛题到两个优美的三角不等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3年,一道经典的不等式题在莫斯科数学竞赛中应运而生.原题如下:设a,b,c∈R ,求证:a b c bc a ca b≥32(*)这个不等式的证法很多,下面本人给出一个简单的证明过程.证明由对称性,不妨设:a≥b≥c>0,则1b c≥1c a≥1a b,所以(顺序和)ab c bc a ca b≥bb c cc a aa b(乱序和),(顺  相似文献   

14.
浅谈柯西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柯西(Cauchy)不等式(a1b1 a2b2 … anbn)2≤(a12 a22 … an2)(b12 b22 … bn2)(ai,bi∈R,i=1,2…,n),当且仅当a1b1=a2b2=…=anbn时等号成立.现将它的证明介绍如下:证明1(构造法):构设二次函数f(x)=(a1x b1)2 (a2x b2)2 … (anx bn)2=(a12 a22 … an2)x2 2(a1b1 a2b2 …anbn)x (b12 b22 … bn2),∵a12 a22 … an2>0,f(x)≥0恒成立,∴△=4(a1b1 a2b2 … anbn)2-4(a12 a22 … an2).(b12 b22 … bn2)≤0,即(a1b1 a2b2 … anbn)2≤(a12 a22 … an2)(b12 b22 … bn2),当且仅当aix bi=0(i=1,2,…,n),即a1b1=a2b2=…=anbn时等号成立.证明2(数学归纳…  相似文献   

15.
杨华 《数学通讯》2012,(6):36-38
文[1]给出三种类型的数列不等式的证明方法,笔者读后深受启发,但发现其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提出它们的改进建议,供大家参考.类型Ⅰa1+a2+a3+…+an相似文献   

16.
集合是数学的基础知识 ,是高中数学的第一个概念 .要学习它 ,掌握集合的知识 ,关键是要弄清集合的“六个三” .1 集合元素的三性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尤其是互异性不可忽视 .例 1 设集合A ={1,a ,b},B ={a ,a2 ,ab},且A =B ,求实数a ,b的值 .解 ∵A =B ,由无序性得 :(Ⅰ ) a2 =1,ab =b .   (Ⅱ ) ab =1,a2 =b .由元素的互异性知 ,a≠ 1,由 (Ⅰ )得a= -1,b =0 ,(Ⅱ )无解 .故 a =-1,b =0 .2 集合表示的三种方法集合的表示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 .在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一定要弄清代表元素 .例 2 指出…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数学》2003年5月上发表的《判别式法求值域要注意的问题》一文中给出如下结论: 把y=a1x2 b1x c1/a2x2 b2x c2(a1a2≠0)看作关于x的方程,记为③, 把y(a2x2 b2x c2)=a1x2 b1x c1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Newman-α型有理算子逼近|x|~α(1≤α2)收敛速度的问题,取插值结点组为X={x_i=b~i,b=m~(-1/ n~(1/2))}_i~n=1,其中emn.利用基本不等式以及放缩法,获得了逼近阶为3e-αn~(1/2) /logm.  相似文献   

19.
(一) 奇偶性判别法则为方便起见,若两个非负整数a,b的奇偶性相同,即都是奇数或都是偶数,则记为a~b。显然,这个关系式是一个等价关系,即 (ⅰ) a~a。 (ⅱ) 若a~b,则b~a。 (ⅲ) 若a~b,b~c,则a~c。不仅如此,还有结论: (ⅳ) 若a~b,c~d,贝a+c~b+d。 (ⅴ) a~0表示a为偶数,a~1表示a为奇数。本文主要是给出下面的判别法则: 法则.给定非负整数n,k(0≤k≤n),则C_n~k的奇偶性由以下的方法而定(约定C_0~0=1): 先将数n+1表成二进位形式,即求出非负整数  相似文献   

20.
放缩法是证明不等式的重要方法,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本文说明放缩法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放缩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