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娱乐圈     
数学魔术二则1 取 6只信封 ,裁 6张长等于信封两倍 (留出粘贴接逢 )、宽比信封略窄的纸条 .把每条纸等分为 6段 ,每段上分别写上 1,4 ,2 ,8,5,7.然后把纸条首尾粘贴成圈 ,压扁 ,使两面各 3个数字 .1,4 ,2 ;8,5,7,把这样的 6条纸分装进 6只信封内 (图 1) ,封好 .图 1 信封示意图再取 6张卡片 ,分别写上“× 1”“× 2”“× 3”“× 4”“× 5”“× 6” ,叠成一堆 .魔术师先在黑板上写下“14 2 857” ,然后宣布 :请同学们在卡片中任抽一张 ,抽着乘几 ,打开一只信封 ,其中的纸上就写有 14 2 857乘以几的积 .例如 ,当观众从卡片中抽出“× 5…  相似文献   

2.
缪继高 《数学通讯》2001,(19):47-47
问题 1 一堆麦子有n (n≥ 2 )个麦粒 ,把它任意分成两堆 ,记下这两堆麦粒数的乘数 .在以下的过程中 ,只要某堆麦子的麦粒数大于 1,就把这堆麦子分成两堆 ,并记下这两堆麦子的麦粒数的乘积 ,直至每堆麦子只有 1粒为止 .试求上述所有乘积之和 .解法 1 设所求乘积之和是an,我们首先用不完全归纳法探求规律 .往常 ,我们都是对n的一些特殊值进行探索和归纳 ,而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 ,对麦子的分堆方式进行归纳 .本题隐含了“an 与分堆方式无关 ,只与n有关” .据此 ,我们设计出如下便于计算的分堆方式 :n1n - 11n- 2211由此算出an=…  相似文献   

3.
魔数98765432     
98 76 5 4 32是一个奇妙的数 ,可称之为魔数 ,也可说是“九缺一” ,因为在九个非零数字中 ,它拥有八个数字 ,只缺一个 ,而缺少的一个 ,恰好是数字“1” .魔数不仅自身具有“九缺一”的特性 ,对它进行一些运算 ,所得结果仍然保留有类似的性质 .1) 9876 5 4 32÷ 2 =4 9382 716 ,商数缺 5 .2 ) 4 9382 716÷ 2 =2 4 6 9135 8,商数缺 7.3) 2 4 6 9135 8÷ 2 =12 345 6 79,商数缺 8.4 ) 12 345 6 79× 5 =6 172 8395 ,乘积缺 4 .5 ) 6 172 8395 +2 4 6 9135 8=86 4 1795 3,和数缺 2 .6 )用 9分别去乘魔数以及 1)到 5 )的得数 ,可得如下结果 :魔…  相似文献   

4.
对于乘法分配律 ,一些同学只会顺用 ,而逆用却不习惯 .其实 ,逆用分配律 ,常可使问题化繁为简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从以下三方面来说明分配律的逆用 .一、直接逆用例 1 计算3.1 41 6× 7.5 944 + 3.1 41 6× ( -5 .5 944 ) .解 原式 =3.1 41 6× ( 7.5 944 -5 .5 944 )=3.1 41 6× 2 =6 .2 832 .例 2化简 1 90 0 911 990 1 991 2 -1 990 1 989× 1 990 1 991 .解  1 990 1 991 2 -1 990 1 989× 1 990 1 991  =1 990 1 991× ( 1 990 1 991 -1 990 1 989)  =1 990 1 991× 2 =3980 3982 .∴ 原式 =1 90 0 913980 3982 .二、多项逆…  相似文献   

5.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个小题 ,每小题 5分 ,共 6 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用五种不同的颜色给图中各部分涂色 ,相邻图 1 第 1题图(有公共边 )部分涂不同色 ,则不同的涂色方法有 (   )(A) 2 6 0种 .  (B) 2 4 0种 .(C) 180种 .  (D) 12 0种 .2 .用 1,2 ,3,4 ,5 ,7这 6个数字排成无重复数字的六位数 ,其中偶数数字不相邻的排法有 (   )(A)P66-P55种 .    (B)P66-P4 4 ·P22 种 .(C)P12 ·P15·P14 种 .   (D)P4 4 ·P25种 .3.6个人并排站成一排 ,乙必须站在甲的右方 ,丙必…  相似文献   

6.
“根据要求入座并求其不同坐法”是一种常见的排列问题 .这种题设计贴近生活 ,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能很好地培养同学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下就七种基本座位问题谈谈如何求其坐法 .一相邻入座入座时求几个人相邻的坐法 ,常采用“合一法” ,即将相邻的几个人当作一个人与其他人进行排列 ,同时要对相邻的几个人进行全排列 .有时 ,也可用“位置分析法” ,即从相邻入座的几个人所处的位置分类考虑 . ×× ×××× ××例 1 教室里一横排共有八张座位 (如右图所示 ) ,中间有两条过道 .现有八位同学入座 ,为了便于同学甲辅导同学乙…  相似文献   

7.
设A=(a_(ij))_(n×n)为n阶复矩阵,记 σ_i=sum from j=1,j≠i to n(|a_(ij)|,i=l,2,…,n)。若|a_(ij)|>σ_i(i=1,2,…n),则称A为(按行)严格对角占优阵,记为A∈D,若|a_(ii)|·|a_(jj)|>σ_iσ_j(i≠j,i,j=1,2,…,n)则称A为严格对角乘积占优阵,记为A∈D_p(在〔1〕中此类矩阵称为广义对角占优阵,并记为GD)。若存在非奇对角阵Q=diag(q_l,…,q_n)使Q~(-1)AQ∈D,则称A为准严格对角占优阵,记为A∈D′(见〔2〕)。若存在非奇对角阵Q=diag(q_1,…,q_n)使Q~(-1)AQ∈D_p,则称A为准严格对角乘积占优阵。记为A∈D′_p。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代数中,排列、組合是同学感到較难接受的課題。其主要原因是:(1)排列、組合和前面所学的內容在性貭和方法上都截然不同;(2)比較抽象;(3)答数一般都較大,难于检驗。这里,我提出个人在排列、組合应用問題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 如果对同一題目能給出多种不相同的解法,这不但能丰富同学考虑問題的思路和提高其解題的技能、技巧,而且能激起同学积极思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1.用0到9这10个数字可以組成多少个沒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課本中的例5) 解題之前,可在黑板上記下符号×△△,用以表示3个位置,根据題意可知数字0不能排在位置×上。解法1.从0以外的9个数字中,每次取出1个排在位置×上有A_9~1种方法,再从剩下的9个数字中每次取出2个排在位置△上有A_9~2种方法,故可組成A_9~1A_9~2个沒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解法2.从这10个数字中每次取出3个排在这3个位置上,有A_10~3种排法,其中数字0排在位置×上,再从剩下的9个数字中每次取出2个排在位置△上的排法有A_9~2种,故可組成A_(10)~3-A_9~3个沒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解法3.从0以外的9个数字中,每次取出3个  相似文献   

9.
1×2×3×…×100积的末尾有多少零呢? 我们知道,一个2和一个5相乘,积的末尾有一个0;两个2与两个5相乘,积的末尾有两个0,…要确定连乘积末尾零的个数,就得搞清连乘积中因子2与因子5的个数.当因子2与因子5的个数不等时,多余的因子就不会使积的末尾的零增加.在1×2×3×…×100的积中,显然2的个数多于5的个数,因此,求其连乘积末尾零的个数,实际上就是求1到100这一百个连续自然数中含5的总个数. 在连续自然数中.从1数起,每5个数.恰有一个数至少含有一个5;每5~2个数,恰有一个数至少含有两个5……因此,我们只要用100除以5,就能得到至  相似文献   

10.
<正>小聪和小明是一对可爱的数学爱好者兄弟,一次,妈妈叫他俩在三个盘子里分别装上一些糖果来招待客人,三个盘子最初的糖果数分别为a_0,b_0,c_0,记为G_0=(a_0,b_0,c_0),小明发现盘中糖果数不完全相同,于是与小聪一起作了如下的游戏操作:从糖果数最多的一个盘子中拿出2个,给另外两个盘子各放1个(若有两个盘子中的糖果数相同,且都多于第三个盘子  相似文献   

11.
高二数学新教材P96 ,第 4题如下 :△ABC的两个顶点A ,B的坐标分别是 (- 6 ,0 ) ,(6 ,0 ) ,边AC ,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乘积等于- 49,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解 依曲线方程的建立过程 ,设顶点C(x ,y) ,则kCA·kCB=- 49,即yx + 6 · yx - 6 =- 49.整理得 :x236 + y216 =1(x≠ 0 ) .变式 1 若边AC ,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乘积改为 49,则得C点的轨迹方程为x236 - y216 =1(x≠ 0 ) .变式 2 若两个顶点A ,B的坐标分别是 (a ,0 ) ,(-a ,0 ) ,边AC ,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乘积等于- b2a2 (a >b) .解法同理可得 :y…  相似文献   

12.
初一年级1.2 0 0 2 <2 0 2 0 <2 2 0 0 .2 .∵ 74n(n为自然数时 )的末两位数字是 0 1,74n + 1 末两位数字是 0 7,74n + 2 末两位数字是 49,74n + 3末两位数字是 43 ,而 72 0 0 3=73× 72 0 0 0 =73× 74× 50 0 的末两位数字应是 43 ,40 0 (1+ 74 + 78+… + 72 0 0 0 ) -72 0 0 3的末两位数字是 5 7,故 70 + 7+ 72 +… + 72 0 0 2 的末两位数字ab =5 7.3 .当x >0时 ,解得 x =1,y=3 .当x≤ 0时 ,无解 .初二年级1.x =2z21+z2 ,y =2x21+x2 ,z =2 y21+ y2 .分别取倒数得2x=1+ 1z2 ,2y=1+ 1x2 ,2z=1+ 1y2 .(1)(2 )(3 )…  相似文献   

13.
一、情况严重目前我們的高三学生在数字运算方面,存在着极其严重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 运算方法不合理。例如某生在解“将三个直径分别为6cm,8cm,和10cm的三个小球熔成一个大球,試求大球直径”。一題时,他作出了如下的解答: 設三个小球体积分別为V_1,V_2,和V_3。大球为V; V_1=4/3πr_1~2=4/3×3.14×3~3=110.14, V_2=4/3πr_2~3=4/3×3.14×4~3=265.813, V_3=4/3πr_2~3=4/3×3.14×5~3=145.37, ∵ V=V_1+V_2+V_3, ∴ 4/3πr~3=110.14+265.813+145.37=  相似文献   

14.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是两个很重要的公式 ,同学们在运用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 ,现总结如下 .1 搞不清“首项”与“项数”导致错误例 1  (高中数学课本第一册P1 2 9第三题 )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 ,每半小时分裂一次 (一个分裂为两个 ) ,经过 4小时 ,这种细菌由一个可繁殖成多少个 ?错解 :由题意 ,每次分裂后得到的细菌个数构成一个等比数列 ,记为 {an},且a1=1 ,q=2 ,经过 4个小时 ,共分裂 8次 ,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a8=a1q7=1× 2 7=1 2 8.答 :经过 4小时 ,共可繁殖成 1 2 8个细菌 .剖析  1个细菌经过半小时分裂一…  相似文献   

15.
虚数的历程     
王方汉 《数学通讯》2000,(6):F003-F003,F004
让我们做几道算术题 :二二得四 ,三三得九 ,四四一十六 ,五五二十五 .因此 ,2是 4的平方根 ,3是 9的平方根 ,4是 16的平方根 ,5是 2 5的平方根 .-1的平方根是什么 ?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负数的平方根是不存在的 .第一个把这个“显然”没有意义的符号写到公式里去的 ,是意大利数学家卡丹(Cardan ,15 0 1-15 76) .他“大胆”地写道 :因为 ( 5 -15 ) ( 5 --15 ) =5 5 =10 ,( 5 -15 )× ( 5 --15 ) =5× 5 5-15 -5 -15 -15× -15 =2 5 -( -15 ) =2 5 15 =40 ,所以 ,可以把 10分成两部分 ,使它们的乘积等于 40 ,而两部分就是 ( 5 -15…  相似文献   

16.
初一年级 1.学=3,习=2,雷=0,锋=1. 等式3201×3201=10246401. 2.a2-1/1-(-1/2)=2/3,a3=1/1-(2/3)=3,a4= 1/1-3=-1/2=a1,a5=a2,a6=a3,a7=a1,…故每3个 数一循环,2005=3×668+1,∴a2005=a1=-1/2.  相似文献   

17.
漫画趣题     
漫画趣题答案第一题独眼海盗原有 84元 ,红鼻子警长原有 5 6元 .两人共用去 14 0 -4 2 =98(元 ) ,设独眼海盗原有x元 ,则23 x + 34(14 0 -x) =98,x =84(元 ) .第二题816小时 .他们“2小时打完稿件的 13 ” ,可知他们 3人打 1小时可打完稿件的 13 ÷ 2 =16.又由于甲、乙、丙的工作效率的比是 3∶2∶1,可得他们的工作效率为 16× 33 + 2 + 1=112 ,16× 23 + 2 + 1=118, 16× 13 + 2 + 1=13 6.假如甲、乙中途没有出去开会或办事 ,3个人共同打 ,只需 2÷ 13 =6(小时 )可打完 .甲、乙因事没打的工作量为 112 × 3 + 118× 2 =133 6,这部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四、4乘(一)正差值法1.4乘位积=(4乘进位数+10)-6乘本个数允有够10数例14×35,608后进+106乘个位数4×0356080=14243211-10=112-8=412-10=210-6=413-10=310-8=2例24×76,289例34×31,925例44×12,4972.4乘位积=(4乘进位数+1)-6乘本个数允有负数首尾0本个数为0,中间0与5本个数为0例14×82,1784×0762890=20415612-10=212-2=010-6=413-2=113-8=510-4=64×0319250=12760011-10=110-8=213-6=710-4=612-2=010-10=04×0124970=04998810-10=010-6=411-2=913-4=912-4=810-2=8后进+14×08217806乘本个=4713284-0=41-8=71-2=13-6=34-2=20-8=8(尾0当进0…  相似文献   

19.
万哲先 《数学学报》1961,11(4):380-387
<正> 設K是体,n是>1的整数.以GL_n(K)表K上n阶一般綫性羣,即K上所有n×n可逆矩陣所組成的羣.以SL_n(K)表K上n阶特殊綫性羣,即由GL_n(K)中一切形为T_(ij)(λ)=I+λE_(ij)(其中λ∈K,λ≠0,E_(ij)为(i,j)位置是1而其余位置都是0的n×n矩陣,i≠j,1≤i,j≤n)的矩陣所生成之羣.除开n=2而K的特征数=0这一情形之外,决定SL_n(K)的自同构的問題已全部解决,其中n=4而K的特征数=2这一情形是由华罗庚教授和作者在[3]中§§4—5所研究的.但在[3]的討論中有两个錯誤,其一是关于乘积的阶为3的一对1-对合的标准形的定理3的証明是錯誤的,其二是在  相似文献   

20.
严根林 《数学通讯》2003,(18):17-17
本刊 2 0 0 3年第 6期《一道正切函数题的错解辨析》分析了一道与函数的周期性有关的问题 .原题 设函数y =10tan[( 2k - 1) x5] (k∈N+ ) ,当x在任意两个连续整数间 (包括整数本身 )变化时 ,至少两次失去意义 ,求k的最小正整数值 .辨析中只考虑函数在x∈ [0 ,1]两次失去意义 ,由此得周期T满足 32 T≤ 1,则有 32 · π2k - 15≤ 1,解得k≥ 13,故k的最小值为 13.这一分析和结论也是错误的 ,事实上若x =x0时函数无意义 ,考虑长度为 2T的区间 (x0 -T ,x0+T) ,则此区间中只有一个x0 所对应的函数值无意义 ,一个区间长度为 32 T的区间记为A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