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本文报道用~3H-TdR掺入法测定小鼠胸腺细胞及其亚群在有丝分裂原作用下的淋转反应,以及猪胸腹素对带瘤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带瘤小鼠胸腺细胞的淋转反应随着瘤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在体外用猪胸腺素与胸腺细胞一起温育,淋转反应有不同程度提高,如先给小鼠腹腔注射猪胸腺素则淋转反应的效果更为显著,说明猪胸腺素对带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机把大鼠分成三组,两组腹腔注射T淋巴细胞抑制剂ALS(抗小鼠淋巴细胞血清)1.5ml/200g,分别设为花粉组和对照组;另一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设为正常组。注射同日起,花粉组喂以含花粉的鉰料,对照组和正常组喂不含花粉的饲料,连续七天。至第八天,抽取大鼠心脏血,作~3H-TdR掺入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花粉组~3H-TdR掺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  相似文献   

3.
冷冻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杀伤力,这已被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所证实.目前冷冻医疗和深冷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探索冷冻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其破坏机理,我们对艾氏腹水癌离体细胞冷冻处理后进行培养,计数细胞数量的变化,观察细胞外部形态及亚显微结构的变化,用~3H-TdR掺入培养测定cpm值,观察细胞合成DNA功能,从而说明冷冻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ICR雄性小鼠为实验动物、以紫外线为诱变剂,研究了温郁金对紫外线致ICR雄性小鼠免疫遗传损伤的拮抗效应.采用了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简称PCE)微核实验等方法.测定了小鼠血象、血红蛋白含量、胸腺及脾指数,小鼠肝脏过氧化氢酶(catalase,简称CAT)活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的微核率等指标.结果显示:实验剂量的温郁金均能使紫外线引起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红细胞数、白细胞数以及血小板数、血红蛋白含量和CAT活性的下降明显回升;实验剂量的温郁金则能使紫外线引起PCE微核率的上升明显回落.结论是温郁金对紫外线引起的小白鼠免疫遗传损伤具有一定的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一种测定胸腺素促T淋巴细胞成熟活性的方法——脐带血ANAE法。从几方面的实验验证了脐带血ANAE法的效能,并与常用的E——玫瑰花结法进行了比较,证明它完全可用作胸腺素促T淋巴细胞成熟活性的检定方法。 作者应用脐带血ANAE法测定了不同年龄的小白鼠、大白鼠、兔、猪和牛的胸腺浸出液中的胸腺素活性,结果表明:这几种动物的单位重量胸腺组织中的胸腺素活性大致相等,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活性逐渐降低,这与在人类胸腺中观察到的是类似的。随着肿瘤的进行性生长,带瘤小鼠的胸腺素活性下降,这就进一步显示了小鼠胸腺的胸腺素活性与其带瘤后的本身免疫状态和肿瘤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ANAE法染色后的ANAE~ 细胞,可有二种不同的形态学表现,胸腺素对这二种细胞的成熟都可有促进的作用,但在肿瘤生长后期的带瘤鼠的胸腺提取液则不能促进瀰散颗粒型细胞的成熟。因此,这种脐带血ANAE法也有助于进一步鉴别胸腺素对T细胞亚群的促成熟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 3H-TdR的掺入、腹腔移植瘤细胞和电镜观察等方法 ,对硒化物( Se02 )在体外杀伤艾氏腹水癌 ( EAC ) 细胞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1ugSe02/ml 对1*10 6/ml EAC经16小时温育后,再将它植入小鼠腹腔,其长瘤率明显下降,显示Se对EAC 有杀伤作用 .用含有 1 -40 ugSeO2 / ml 的培养液分别处理 EAC 细胞 2-16 小时, 其 3 H-Td R的掺入率,校对照组明显下降,下降的幅度与SeO2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呈负相关.超微结构的观察表明 ,Se02杀伤瘤细胞的效应在细胞中产生了多方面的变化:主要是累及细胞核中染色质的构形及其分布;同 时,线粒体内脊架渐趋消失并成为空泡 .这些变化过程随着 Se 剂量增高和时间加长而加剧 ,并和3H-TdR 掺入实验的结果呈相应的关系,因此可以认为EAC的上述变化是 SeO2,对EAC 细胞的杀伤效应的结构基础 .  相似文献   

7.
应用放射自显术对1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3例慢粒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了~3H—TdR(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体外标记测定(简称氚标记指数测定),并以11例骨髓象基本正常(无白血病或其他恶性病患者)的骨髓作为对照。部分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了两次或多次标记测定。利用~3H—TdR 能特异地掺入 DNA 分子内,使处于 DNA 合成期(即 S 期)的细胞受到同位素标记。计算有核细胞中标记细胞的百分率(LI%),作为骨髓增殖细胞群大小的指数。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治疗前及未缓解者的 LI 平均值(1),明显小于对照(2),完全缓解者的 LI(3)亦明显大于(1)甚至接近(2)的水平,而治疗前和未缓解的慢粒患者的 LI(4)则介于(1)与(2)之间。此法不但有助于早期探测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化疗的反应及予测予后,因而在临床治疗上具有实际意义,并且可提供人类白血病细胞的特定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8.
以蚕豆(Vcia faba L.)根尖为实验材料,研究微波辐射对蚕豆根尖细胞的损伤效应.采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以不同处理时间(0~30s)的微波辐射为诱变剂,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及染色体畸变率等指标.结果表明:6个时间微波处理组的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01).而6个时间微波处理组的有丝分裂指数却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01).在本实验处理时间范围内,3个指标均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即随着微波处理时间的延长,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逐渐升高,而有丝分裂指数则逐渐降低.结论是在该实验微波剂量及处理时间下,微波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9.
用四氯化碳对妊娠小鼠及其胎鼠进行微核试验 ,结果表明 ,以 16 mg/ kg四氯化碳作为注射剂量处理妊娠小鼠时 ,母鼠骨髓和胎肝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分别为 2 .96± 0 .36 ,12 .75± 0 .76 ,与正常组两种微核率 (0 .89± 0 .18,5± 0 .2 5)相比较 ,差异均非常显著 (p<0 .0 1) ,这说明四氯化碳具有一定的诱变活性 .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小鼠淋巴细胞自身玫瑰花环(AR)形成试验的条件,证明淋巴细胞与红细胞的比例以7:10,37℃温育后4℃自然沉降,不需加小牛血清,用自体或同种异体红细胞皆较适宜.对比小鼠的胸腺细胞与脾脏淋巴细胞,两者AR形成率无显著差异.检测小鼠带瘤过程中AR形成率的动态变化,证明早期带瘤鼠AR的数量与正常鼠接近;带瘤中期AR的数量显著降低,带瘤晚期AR的数量与正常值之间仍表现显著差异,但不再继续下降,基本保持中期的水平.文章认为,AR可以作为机体带瘤的一个参考性测定指标.文内讨论了AR的形成细胞作为胸腺后前体细胞,它在带瘤时的动态变化与淋巴细胞不同亚群的比势变化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SD大鼠为材料,分别给予80dB和100dB的噪声刺激,在第1、5、10、15、20d检测大鼠的免疫功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机体由于噪声应激产生免疫抑制因子,导致T淋巴细胞转化和T淋巴细胞ANAE+率显著下降;巨噬细胞的FC受体阳性百分率和对抗原的吞噬能力下降;B淋巴细胞的抗体形成及抗体效价降低,表明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2.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异体移植对高剂量化疗的患者恢复造血功能是一种有效的细胞学疗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能提高有效植入的造血干/祖细胞的数量,将扩增10d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给高剂量化疗的成人患者,患者平均约在移植后的第26天(第15-45天)达到了嗜中性粒细胞的植入,为了加快有核细胞数量的扩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成熟,在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基质细胞层,采取阶段扩增方法培养单个核细胞和分选的CD34^ 细胞,并与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体系进行对照,从冻存的脐带血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分别在含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100mL培养袋中用50mL ADM培养液培养7d,7d后收获细胞并移入含有1L ADM培养液的1L培养袋中继续培养7d,每天计数细胞量,14d后收获细胞,并进行相应的细胞分析,扩增的结果表明,在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体系中,单个核细胞培养的有机细胞扩增了346倍,CD34^ 细胞培养的有核细胞扩增了674倍,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非共培养体系中,两者分别扩增了152倍和377倍,两种培养体系都获得了定向祖细胞(GM-CFC)和原始祖细胞(HPP-CFC)的扩增,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体系获得了更多的嗜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13.
羊栖菜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从羊栖菜提取物分离获得的 4个组分中选择其中不同分子量 ,且得率较高的F1、f1组分 ,观察它们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按 4 0mg/(kg·d)剂量腹腔注射 7d后 ,对小鼠抗SRBC抗体生成有促进作用 ,同时明显提高小鼠脾指数 ,其中f1组最明显 .对f1组分按不同剂量注射 ,结果显示对小鼠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促进作用呈明显量效关系 .  相似文献   

14.
草鱼ANAE阳性细胞及免疫组织和巨嗜细胞ACP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草鱼在接受嗜水产气单胞菌免疫 10d, 20d 和 30d以后,其血液、前肾、脾脏和胸腺中 AN AE阳性细胞百分率上升,同时发现血液、前肾和脾脏的巨嗜细胞或组织匀浆的 AC P活性也上升,表明鱼体受抗原刺激后处于免疫应答状态,免疫力相对提高. 作者认为可以把鱼类的免疫相关器官或血液中ANAE阳性细胞的相对比率和酸性磷酸酶的相对活性作为鱼体免疫机能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药定清片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比较治疗急性白血病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急性白血病复发病例分为2组, 每组30例. 分别给予定清片联合化疗(试验组)或单纯化疗(对照组)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骨髓缓解率、血常规变化、中医证候疗效、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试验组获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6例, 总缓解率63.33%; 对照组获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5例, 总缓解率56.67%, 两组的骨髓总缓解率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在治疗后, 试验组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 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6.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 在疗后的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中, 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中药定清片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复发患者, 在西医疗效上与单纯化疗组无明显差异, 但联合治疗更利于化疗后白细胞及血小板的恢复以及减少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产生, 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低于单纯化疗组; 在中医证候疗效上联合治疗也优于单纯化疗组.  相似文献   

16.
用反转录PCR的方法,从BALB/c小鼠脾细胞中扩增出B7-1cDNA后,插入pcDNA3质粒中构建成小鼠B7-1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mB7.1,经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此表达载体中插入的B7-1cDNA的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通过脂质体介导将pCD-mB7.1导入B7-1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0)中,经RT-PCR和RNA斑点杂交初步证实B7-1在肿瘤细胞中获得了稳定有效的表达.同源小鼠脾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混合培养后采用LDH释放改良法测定淋巴细胞特异杀伤活性,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和模拟转染的B16细胞相比,B7-1基因转染的B16细胞能较有效诱导淋巴细胞产生针对野生型B16细胞的特异杀伤活性(p<0.02).这说明,将B7-1基因导入肿瘤细胞表达能提高其免疫原性,诱导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茶叶糖蛋白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s)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采用细胞因子诱导法,以贴壁法获得贴壁单核细胞,添加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重组白细胞介素4(rm IL-4)进行体外诱导培养,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  相似文献   

18.
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1在小鼠和家兔中免疫应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1作为丙肝候选疫苗的可行性.用大肠杆菌表达的非糖基化HCV(丙型肝炎病毒)E1包涵体蛋白免疫小鼠和家兔,分析该包涵体蛋白在小鼠和家兔中所引起的免疫应答及其安全性.该E1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诱导小鼠和家兔产生针对E1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小鼠CD8^ T细胞数量在免疫后有明显升高.免疫小鼠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推测HCV E1这种包涵体结构可能有利于E1抗原的呈递.而HCV E1蛋白的糖基化并不是其免疫原性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19.
应用GE Insight和INBODY3.0测试不同年龄段高校女性知识分子的骨密度与身体成分,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肌肉、脂肪百分比也随之增大,且这些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各年龄段骨强度(STI)、T值、Z值无显著性差异;骨总量(BMC)、体脂百分比、去脂体重均随BMI的增加而增大,存在统计学的差异性;骨强度、T、Z随着BMI的增加而呈现橄榄型.相关性检验还表明身高与骨强度、T、Z存在负相关,脂肪百分比与STI、T值存在负相关,无统计学上差异;体重、BMI、去脂体重、骨总量与Z值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