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4种烷基乙烯基亚砜。研究了其与聚乙烯醇在碱催化下的Michael加成反应,制备了不同亚砜含量的聚合物。研究了其溶解性能,用IR及1HNMR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三烃基(Ph,Cy,Bu)锡芳硫(亚砜,砜)乙酸酯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22种三烃基(Ph,Cy,Bu)锡芳硫(亚砜,砚)乙酸酯,用元素分析、IR、HNMR、MS、XPS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三环己基锡芳硫(亚砜、砜)乙酸酯具有四配位锡原子的单体结构,三苯基(三丁基)锡芳硫(亚砜、砜)乙酸醌具有五配位原子的聚合结构,通过估算它们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预测其在环境中的吸附及生物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3.
手性亚砜(+)-R-手性烷基亚砜与巴豆酸甲酯进行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Eldanolide,全合成的光学产率约为39%,其顺、反异构体之比为8:92。  相似文献   

4.
手性亚砜(+)...R-手性烷基亚砜与巴豆酸甲酯进行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Eldanolide,全合成光学产率约为39%,其顺、反异构体之比为8:9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烃基乙烯基亚砜接技聚乙烯醇(PVA-RVSO,R=Me,Et,t-Bu,Ph)膜对纯SO2、N2的透过性能以及SO2/N2混合气体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上述膜对SO2具有高的选择性,对不同烃基乙烯基亚砜接枝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苯基乙烯基亚砜 (PVSO) ,并以萘 碱金属作为引发剂、丁二酸酐作为终止剂 ,进行阴离子聚合 ,制备出单分散、端羧酸盐的苯基乙烯基亚砜的遥爪聚合物 ,聚合物的功能度基本在 1 6 0以上 .在真空加热条件下 ,聚苯基乙烯基亚砜发生侧基热消除反应 ,从而获得末端为羧酸盐的遥爪聚乙炔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少量甲基丙烯酸钠存在下单体极性对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无皂乳液共聚合的影响。单体极性降低,使粒径减小,聚合整编提高,乳液表面张力和粘度降低,粒子表面电荷密度增大,聚合物分子量提高。MMA/NaMA无皂乳液聚合物只呈现一个玻璃化温度Tg,BA/NaMA无皂乳液聚合物呈现两个Tg,MMA/BA比为2:1-1:2的MMA/BA/NaMA无皂乳液聚合物呈现四个Tg,这是由于粒子外机相对富含OSO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烃基乙烯基亚砜接枝聚乙烯醇(PVA-RVSO,R=Me,Et,t-Bu,Ph)膜对纯SO2、N2的透过性能以及SO2/N2混合气体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上述膜对SO2具有高的选择性.对不同烃基乙烯基亚砜接枝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少量甲基丙烯酸钠(NaMA)存在下单体极性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无皂乳液共聚合的影响.单体极性降低,使粒径减小、聚合速率提高、乳液表面张力和粘度降低、粒子表面电荷密度增大、聚合物分子量提高.MMA/NaMA无皂乳液聚合物只呈现一个玻璃化温度Tg,BA/NaMA无皂乳液聚合物呈现两个Tg,MMA/BA比为2∶1~1∶2的MMA/BA/NaMA无皂乳液聚合物呈现四个Tg,这是由于粒子外面相对富含OSO-3和COO-基聚合物的亚层溶解了较多的水,使BA向粒子中心扩散,MMA向外扩散,造成组成差异和相分离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聚乙烯醇与丙基乙烯基亚砜经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含亚砜基的改性聚乙烯醇功能高分子.用IR、~1H-NMR、X-射线衍射等鉴定反应产物.结果表明,随着亚砜基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结晶性降低,而在冷水,DMSO,CH_3OH,C_2H_5OH和CH_2Cl_2中的溶解性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Brookfield粘度测定及室内岩心驱油试验评定。研究了聚(丙烯酰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法(P(AM-AA)/P(AM-DMDAAC)分子复合型聚合物驱油剂的增粘,抗温,抗盐性及其驱油效果,结果表明,聚合物组成一定时,其复合比影响溶液复合增粘效果,复合型聚合物溶液的抗盐性明显优于P(AM-AA)溶液的抗盐性,多价金属离子的加入是提高溶液抗盐性的有效途径,该驱油剂的最终  相似文献   

12.
含非线性光学侧基的共聚酯的合成及相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类侧链含有非线性光学基元的共聚酯,用FTIR,NMR和元素分析等对单体和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DSC,WAXD和偏光显微镜等对聚合物的相转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规整侧链的引入仍然结晶聚合物,对其结晶相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二氨基磺酸盐配合物合成了一系列主链上合金属元素(Ca,Ni,Co,Cu)的聚脲聚合物.用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TG-DTA研究了其热性能,并讨论了金属元素种类及其含量对聚脲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35.0℃、12.MPa条件下,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超临CO2中苯甲苯与乙醇和二甲亚砜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纯超临界CO2中,苯甲酸以单体和二了本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5.
刘宝殿  朱东升 《合成化学》1994,2(3):263-267
合成了丙烯酸三苯基锡酯及其聚合物,通过IR、 ̄1HNMR、 ̄(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推断单体中的锡原子与羰基氧原子间存在分子间的配键,锡原子的配位数是5,而聚合物没有形成锡氧配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线型聚 (丙烯酸 ) (PAA)溶液中链长、pH、离子强度和水 /二甲亚砜混合溶剂组成对非离子聚 (N-乙烯基 - 2 -吡咯烷酮 ) (PVP)水凝胶溶胀特性的影响 .发现聚酸浓度的变化引起凝胶显著的体积相变 ,这是因为凝胶和聚合物通过氢键形成了大分子间凝胶 -聚合物复合物 .凝胶的溶胀特性取决于聚酸的链长而不是离子强度 .随着pH值和水 /二甲亚砜混合溶剂组成的变化 ,凝胶的溶胀率 (SR)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用紧束缚EHT晶体轨道方法对一维〔M(tmp)〕_2ReO_4(M=Ni、Cu、Pd)聚合物进行了能带计算,利用键向量近似方法对能带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类型聚合物具有不同的导电机理,并进一步研究了环平面间的成键性质及转角改变对聚合物导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粘度法研究胶态分散凝胶交联过程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通过粘度测定方法,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柠檬酸铝(AlCit) 交联过程中粘度变化的特性.聚合物浓度高的HPAM/AlCit 体系粘度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其体系粘度最终高于相同聚合物浓度的HPAM 溶液粘度.聚合物浓度低的HPAM/AlCit 体系粘度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其体系粘度低于相同聚合物浓度的HPAM 溶液粘度.HPAM/AlCit 交联体系的聚合物浓度低于临界浓度时,交联反应后形成稀胶态分散凝胶(TCDG) .在实验条件下,临界浓度在150 ~300mg/L 之间.当聚合物浓度于临界浓度和700mg/L之间时,形成浓胶态分散凝胶(CCDG) ;当聚合物浓度高于700mg/L 时,HPAM/AlCit 交联体系形成整体凝胶.  相似文献   

19.
具有双齿配位基团的双亚砜作为金属离子的萃取剂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双亚砜的过渡金属和镧系元素的配合物已有较多研究,而钇的双亚砜配合物却报导甚少。为扩展双亚砜对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的研究,和为双亚砜作为钇与其它稀土元素分离的萃取剂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合成了钇的高氯酸盐,硝酸盐和氯化物与高、低熔点的双(正—辛基亚砜)乙烷(α、β—BOSE)和双(苯基亚砜)乙烷(αβ—BPhSE)的十二个配合物,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丙烯酸十六酯与丙烯酸共聚物凝胶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丙烯酸十六酯(HA)与丙烯酸(AA)的共聚物凝胶,研究了共聚组成对共聚物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二甲亚砜(DMSO)平衡溶胀后的凝胶,在HA与AA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具有较高的规整性。溶剂的极性对聚合物凝胶的规整性有较大的影响。DSC及X射线衍射表明共聚物凝胶具有液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