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逐级浸出法对厦门西海域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Cd、Cr、Cu、Ni、Pb、Zn)的赋存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人为输入的各种活性形态,自然输入的残渣态(RES)所占比例较低(10%~20%),在环境条件变化时具有向水相迁移和为水生物所利用的潜在风险性;其中Cu、Cr和Ni的赋存形态以铁锰氧化态(ERO和MRO)和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OSM)为主,Pb和Cd则以碳酸盐态(CARB)、铁锰氧化态和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为主,Zn的各形态所占比例相对比较平均.此次研究对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特征有了基本了解,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金属元素在近海环境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2.
厦门海沧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研究了海沧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为7种重金属(Fe、Mn、Cu、PbZn、Co、Zi)的含量,讨论了它们的分布趋势、相互关系和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比较均匀,Pb、Zn、Co含量较高,Cu、Ni含量偏低,微量金属含量不受Fe-Mn氧化物控制,重金属主要来源于陆源风化产物和沿海散布的小型金属矿床,具有福建沿海口港湾沉积物普遍存在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与酶活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萃取法研究实验室模拟的表层 沉积物中重金属(Fe,Mn,Cu,Zn和Pb)在一定时间(45 d)内的形态分布特征, 同时考察了沉积物体系中pH值、 氧化还原电位(Eh)及其中酶(蛋白酶、 脱氢酶、 磷酸酶、 蔗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在考察的时间范围内, 沉积物体系中Mn的形态主要由可交换态向碳酸盐结合态、 铁/锰氧化态转化(分别为10.2%和32.1%), 可交换态的Zn向铁/锰氧化 态转化了11.5%, 而Pb的有机质结合态则增加了20.1%; pH值初期波动较大而后趋于平缓, Eh则呈现波动状态; 蛋白酶、 脱氢酶的活性分别增加了88.9%和71.4%. 沉积物体系中pH值与碳酸盐结合态的Fe,Cu呈显著正相关, 蛋白酶活性与Mn的碳酸盐结合态、 铁/锰氧化态, Zn的可交换态、 铁/锰氧化态以及Pb的有机质结合态之间显著相关(n=8, p=0.05), 脱 氢酶活性与Pb的碳酸盐结合态也存在显著相关性(n=8, p=0.05), 表明除pH值外, 酶活性是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转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5.
淮河流域安徽段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与赋存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淮河流域安徽段水系中7条河流的21个沉积物样品的实验研究,获得了Cd、Pb、Mn和Ba等4种重金属的含量数据,分析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赋存形态.在此基础上,应用地积累指数法综合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水系沉积物中的Mn和Cd主要以弱酸提取态与结晶态的形式赋存,Ba主要以结晶态的形式出现,Pb主要以可还原态和结晶态的形式赋存;重金属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研究区水系沉积物中的分布存在一定规律;研究区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总体较轻微,部分河段沉积物中出现了Cd和Mn的污染迹象.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了解东洞庭湖重金属污染现状,以东洞庭湖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和ICP-MS测定法分析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赋存形态特征,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Cd、Pb、Cr含量超过湖南潮土其背景值。Cr变异系数50%,空间分布差异大。2)Cu、Pb、Zn和Cr以残渣态为主,Cd以弱酸可提取态为主,有效态占比较高,毒性较大,其他元素稳定性较强,毒性较低,对湖区环境影响较小。3)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排序为CdPbZnCrCu,Cd表现为严重污染,生态风险较高。研究区内RI均值为590,属于强生态风险,Cd为主要贡献因子。RSP值大小顺序为:CdPbZnCuCr,Cd RSP值最高,表现为重度污染,Cu和Zn表现为轻度污染,Zn和Cr表现为无污染。  相似文献   

7.
湖泊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湖泊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中国典型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赋存特征,各湖泊可提取形态所占比例各异,除Pb、Cd(Pb可提取态占50%以上,Cd可提取态占70%以上)外其他元素所占比重较小,绝大部分以残渣态存在;比较了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不同连续提取方法(Tessier、原始BCR、改进的BCR)之间的差异以及存在的缺陷,改进的BCR具有更好的提取效果、利用更广,但也存在提取时间较长的缺陷,利用超声波、微波辅助可加速提取、缩短提取时间;阐述了影响重金属在沉积物中赋存形态的因素(pH值、氧化还原电位、粒度、有机质含量等);归纳了基于赋存形态及生物毒性的各种评价方法之间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展望了沉积物重金属形态的分析提取技术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厦门西海域二氧化碳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pH和碱度测定值计算了厦门西海域海水中CO_2体系及CaCO_3的饱和度,结果表明ΣCO_2、和CO_[2(.T)]的浓度分别是1.96~2.30mmol/L、1.82~2.16mmol/L、0.10~0.12mmol/L和0.017~0.026mmol/L。CaCO_3的饱和度是150.1%~208.5%。讨论了叶绿素a对ΣCO_2和CO_(2(T))的影响以及CaCO_3饱和度与Alk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巢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及形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洁  李升峰 《河南科学》2007,25(2):303-307
对巢湖湖区东西南北4个不同方位、5个采样点的巢湖表层沉积物中Cr、Mo、Ni、Hg、Cd、Zn、As、Pb、Mn、Cu等十种重金属分析,发现巢湖底泥中的重金属浓度总体以靠近合肥的西北部最高、东北部其次、南部最低,但污染都尚未超标.对其中Hg、Cd、As、Pb四种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巢湖底泥中Hg、As和Pb都以非有效态和中等可利用态为主,其中As腐质酸结合态比例较大,Pb的铁锰氧化态比例较大,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性;而Cd的离子交换态因比例较大具有直接危害性.与太湖进行比较发现,尽管太湖底泥Pb和Cd重金属全量高于巢湖,但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重金属的活性却是巢湖大于太湖,因此对巢湖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比太湖更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天津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1997~2007年天津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5种重金属(铜、锌、铅、镉、汞)的含量和时空分布特征,并对2007年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年份各重金属的含量相对稳定;各种重金属空间分布差异性不大,差异性大小依次为汞>镉>铜>铅>锌;5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锌>铜>铅>汞>镉,其中锌为中污染水平,其他均为低污染水平.天津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海域生态系统表现为轻微生态危害,其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汞>铜>铅>镉>锌.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庙岛群岛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现状,2021年11月采集该区域32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单因子指数(EF)法、富集因子法、地累积指数(Igeo)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法等方法,综合分析评价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富集性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u、Cr、Cd、Zn、Pb、As和Hg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6.56、61.58、0.120、50.51、16.19、7.41和0.021 mg·kg-1。Cr、As和Pb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南长山岛西南部;Cu、Zn和Hg高值区在大黑山岛西南部大体呈东西向条带状展布;Cd高值区在大黑山岛以西大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各元素空间分布不均。除HB90站位Cr和As浓度超过标准外,其他各站位重金属元素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中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从富集程度来看,除HB90站位的Cr为中等富集水平外,其他各重金属元素均处在无-轻微富集水平。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Cd主要为清洁-轻污染状态;HB90站位的Cr为偏中度污染状态,As为轻度污染。潜...  相似文献   

12.
茅洲河流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茅洲河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程度,在茅洲干流和支流中共采集34个底泥样品,测试分析As,Cd,Cr,Cu,Ni,Pb,Zn等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对其污染来源及生态风险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茅洲河流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Pb,Cd,Cr,Cu,Zn,Ni含量较高,均值均超过中国湖泊底泥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值,其中Cr,Cu,Zn和Ni超过国家海洋沉积物Ⅲ类标准值.7种重金属元素的地积累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u,Ni~Zn~Cd~Cr,Pb,As,污染负荷指数从大小到依次为Cu,Ni~Zn,Cd~Cr,Pb,As,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d~Cu,Ni,Cr~Zn,As~Pb,这说明沉积物主要受到Cu,Zn,Ni,Cd和Cr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湛江港海域海产品中重金属残留及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石墨炉-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湛江海域甲壳类、双壳类、头足类和鱼类等共7个品种体内5种重金属(Cu、Cr、Cd、Pb、Zn)含量进行测定,并根据相应标准对金属含量进行单因子污染评价以及食用安全评估.调查结果显示,重金属在不同种类海产品中的分布情况有所不同,被调查的所有海产品中各种金属含量均低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但是口虾蛄肌肉和杂色蛤软组织中Cd含量高于“人体消费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4.
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物静态释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求水库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物的释放情况,分别对某水库表层底泥和底层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物进行静态释放模拟实验,得到了Cr、Pb、Ni、Zn和Cu 5种重金属的释放浓度曲线,并分析了释放曲线的浓度变化趋势,通过计算得出了重金属污染物的释放速率及年释放量。结果表明,该水库底层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物的释放浓度比较低,对上覆水水体水质影响较小;而表层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物的释放浓度相对较高,对上覆水水体水质影响较大;5种重金属污染物Cr、Pb、Ni、Zn和Cu在表层底泥中其释放速率和年释放量都要比底层底泥中约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5.
滹沱河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集了滹沱河干流及其支流共17个采样断面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对其Cu、Cr、Cd、Co、Mn、Fe、Hg、Pb、Ni、Se、Sn共11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流域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滹沱河流域表层沉积物中Cd含量达到中度污染水平,滹沱河五台县15号采样断面重金属污染达强污染水平,主要污染金属有Cd、Cu、Cr、Pb、Sn,下游深泽段主要污染金属为Cd和Cr。本研究将为滹沱河水系的重金属控制与治理,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广西钦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和污染情况,于2021年12月在钦州湾海域采集20个表层沉积物,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重金属(Cu、Pb、Zn、Cd、Cr、Hg、As)含量,并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平均含量均未超出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限值。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Cd为中等生态危害,其余重金属为轻微生态危害。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u、Pb、Zn、Cr、Hg和As污染程度为无污染,Cd介于无污染与中污染之间,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依次为Cd>As>Pb>Cu>Cr>Zn>Hg。  相似文献   

17.
采集了广西钦州茅尾海12个海水样品和对应的海洋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茅尾海海水及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Hg、As的含量,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了海水及沉积物在该区的污染程度及利用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该区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海水中Cu、Pb、Zn、Cd、Hg、As平均含量均符合海渔业水质标准,但是Cu、Pb、Zn、Hg平均含量均超出第一类海洋水质标准,且Cu、Pb、Zn、Hg有超标现象。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平均污染指数均小于1,均符合一类标准,但是重金属元素Cu、Pb、Zn、Cd、As有超标现象。Pb、Zn、As的地积累指数均较小,Cu、Cd、Hg的地积累指数略大,污染多在钦江和大榄江的入海口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