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未来电网中出现的主要变革之一在于电力系统电源结构的变化,分布式能源发电设备的广泛接入给传统调度与控制框架带来了严峻挑战.电力系统尤其是主动配电网中,调度控制体系的去中心化成为一种趋势.状态势博弈理论为电力系统分布式调度与控制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良好框架.文章基于状态势博弈理论,给出了分布式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一般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兼顾全网功率平衡约束与网络传输功率限制,同时实现主体间通信量极小化,因而具有较强的算法鲁棒性与实际应用价值.通过IEEE 9节点标准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问题的研究中,应用直接法与惯用的逐步计算法相比较,有其优越之处:能够提供稳定度指标,能够快速提供临界的重合闸时间的估计.而不必计算各种假定重合闸时间下的摇摆曲线,比较适合于在线的动态安全监控.因此,十几年来,稳定性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现已有不少研究工作.七十年代以来,现代非线性控制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类构造函数的方法.这一方法首先由 Pai 及 Willems 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稳定分析中.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力系统调度监控中采用时间触发控制方式监测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而导致监测信息繁多,浪费网络资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事件触发控制新方式.本文采用T-S模糊模型对多机电力系统建模,以励磁控制系统作为控制器,运用并行分布补偿技术,在状态可测的情况下,研究了多机电力系统在事件触发控制下的稳定性判据问题.根据李雅普...  相似文献   

4.
使用伪谱理论进行电力系统的稳定分析,通过计算电力系统状态矩阵的伪谱得到其特征值的敏感性,并利用伪谱横坐标来度量系统的鲁棒性.矩阵指数和暂态仿真给出了敏感特征值与系统暂态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针对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从而解决分布式电网并网后产生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的小干扰问题,本文采用多机电力系统模型的稳定性判据和H_(∞)优化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利用T-S模糊模型对多机电力系统模型进行建模,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及H_(∞)优化控制理论,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利用并行分布补偿(PDC)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证明了保证多机电力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并实现电力系统的H_(∞)优化控制,给出这类非线性电力系统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对所求得稳定性判据进行验证,证实该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力系统在风电并网时由于其随机性及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波动扰动,致使降低系统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优化控制的不确定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励磁控制系统利用并行分布补偿技术结合事件触发理论设计模糊控制器,同时采用T-S模糊控制对电力系统进行模糊建模。通过H优化控制理论结合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研究提出保证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充分条件以及系统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将充分条件以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表示。最后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对所求得稳定性判据进行验证,证实该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浑沌理论分析电力系统中的浑沌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浑沌理论并根据电力系统模型的特点,首次提出了求取电力系统浑沌模型Melnikov函数的数值近似法,解决了无法求得实际电力系统模型中同宿轨道解析式的困难,并由此分析了单机准无穷大电力系统模型中的浑沌现象,推导出了在该系统中产生浑沌现象的解析条件。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机电力系统励磁控制模型,考虑电力系统的状态不完全可测及多变量、非线性等特点,以T-S模糊逻辑系统直接逼近控制器,设计出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直接自适应输出反馈模糊控制器,并通过李亚普诺夫函数进行了稳定性证明.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系统在大干扰下的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型Bessel-Legendre不等式方法,探讨了电力系统时滞相关鲁棒稳定性问题.首先构建了含有时滞环节的电力系统数学模型表达式,并推广出其含有不确定参数的模型表达式,通过应用时滞系统理论分析方法,有效地处理了泛函导数中的积分项,从而推导出了一个具有更小保守性的电力系统时滞相关鲁棒稳定新判据.通过三个数值实例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与验证,结果表明推导出的新判据具有有效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电力负荷是影响电网寿命和可靠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月负荷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介绍了应用季节ARIMA模型进行电力负荷建模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将季节ARIMA模型应用于电力系统负荷短期预测,测试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电力系统中出现的若干非线性微分方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介绍一个迄今尚未引起应用数学家们关注的专题,即过电压研究中出现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它的研究成果必将为保护各级电网安全运行,发展我国电力工业作出贡献. 一、电力系统中的铁磁谐振过电压铁磁谐振过电压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非线性共振现象.共振发生时,系统出现高于额  相似文献   

12.
一个非线性电力系统的混沌振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一个非线性三参数电力系统振荡的异宿分枝,给出Melnikov函数的留数计算法,并获得电力系统发生混沌振荡的锥性参数区域和带形参数区域,为大偏差状态下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有功静态安全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贻鑫  冯飞 《中国科学A辑》1990,33(6):664-672
域的方法是与目前广泛使用的逐点法所不同的一种新方法,安全域的研究将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调度提供全新的方法论,本文使用以节点电压幅值和支路角为状态变量的线性化潮流模型和仿射变换的性质,对有功静态安全域的几何性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计及网损的内截超长方体近似安全域全域和响应域的简单描述,推荐了构造内截超长方体的扩展算法,并用示例系统进行了校验,计算表明响应域与金域的配合使用,使域的方法的实际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1]所提供的带有励磁控制的发电机电力系统,对该系统的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和分岔进行了定性分析,当0Vs2(Xd-X'd)/2XdΣ'XdΣ且控制量uf>Efdsc ufc-Efds时,系统存在两类平衡点,其中一类是不稳定的平衡点,而另一类总是稳定的平衡点.Efds uf=Efdsc ufc是鞍结点分岔值,相应于电力系统崩溃.当Efds uf相似文献   

15.
针对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受到风电及负荷扰动后,系统频率会出现大幅度波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终端滑模模糊神经网络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LFC)方法。在分析单一区域电力系统有功输出特性的基础上,建立计及多区域有功输出的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模型。采用自适应逆控制,有效的解决系统响应和扰动抑制的矛盾。将终端滑模模糊神经网络引入自适应逆系统,构建模糊神经网络辨识器,利用终端滑模在有限时间内可实现无静差跟踪的特点,进一步提高神经网络的辨识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终端滑模模糊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逆系统,不仅可以得到好的动态响应,还可以使风电及负荷扰动减小到最小。  相似文献   

16.
广义分散控制系统的无穷远固定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控制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广义系统、分散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在理论上已有不少有意义的结果,而且这些理论研究有明显的实际背景.例如 Leontief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Leslie 的人口增长模型,电力系统等.然而,在一些实际系统中,系统不仅具有广义性的特点,而且从控制角度来看也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因此我们把系统  相似文献   

17.
基于Conformable分数阶微分定义和Adomian分解算法,设计了Conformable分数阶非线性系统半解析解算法和Lyapunov指数谱算法.采用Lyapunov指数谱、分岔图和吸引子相图分析了Conformable分数阶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中的分岔与混沌现象,揭示了系统状态随参数和微分阶数变化时的规律以及系统走向混沌的道路.Matlab仿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Conformable分数阶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的动力学特征丰富,系统产生混沌的最小阶数为0.41,系统初值的改变直接影响系统状态,并发现了多涡卷混沌吸引子和共存吸引子,功角失稳是产生多涡卷吸引子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了求解算法的有效性与Conformable分数阶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动力学特性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8.
气象灾害会影响电力的持续正常供应,提高了对电力系统应急保障能力的要求.为对气象灾害持续影响下电力系统的应急保障能力进行风险评估,在气象灾害发生的三个阶段分别进行风险识别,通过故障分析构建了基于时间序列的三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贝叶斯网络进行风险预测和风险诊断.结果表明,基于构建的指标体系,贝叶斯网络能对气象灾害下电力的应急保障能力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9.
本部分讨论下列两自由度实系统:(?) (1)其中“·”代表 d/(dt),λ_1>0,λ_2>0,ε为正小参数,k_1(t) 和 k_2(t) 是周期为(2x)/v 的周期函数.同时假设,f_1(x),f_2(x),k_1(t),k_2(t)都是足够光滑的.系统(1)包括双机电力系统为其特例.在§4中将叙述本文的结果在双机电力系统上的应用.本文关心的问题是在状态 x_1和 x_2之间,是否会发生周期与 k_1(t),k_2(t) 的周期相同的振动现象,以及具体的计算方法.为此,需要有 x 的方程.在 λ_1=λ_2时问题特别简单,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力通信网络中的通信约束问题,提出一种具有通信约束的广域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方法,通过各子系统控制器的合作控制,使得系统的整体性能达到最优.采用控制器间的合作通信方式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Linear Matrix Inequality)技术,提出了迭代DMPC算法,从而得到分布式控制器.最后,通过WSCC九节点模型的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