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偏心结构的弹塑性平扭耦合反应与地震动强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五层剪切模型出发,研究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多层偏心结构所对应的平扭耦合弹塑性地震响应.结果表明:平扭耦合强度与构件的强度分布有关;按考虑扭转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强度设计的结构,其平扭耦合运动程度在结构进入非弹性运动后就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减弱;而按比例刚度法强度设计的结构,其平扭耦合运动程度在结构进入非弹性运动后先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强,超过一定值后随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减弱,但其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地震动非平稳特性对大跨度叠合梁斜拉桥随机地震响应的影响,采用绝对位移求解的虚拟激励法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对某座叠合梁斜拉桥进行多维多点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绝对位移求解的虚拟激励法,能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高效地实现对大跨度叠合梁斜拉桥多维多点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分析;设计中假定地震动平稳性,得到的结果偏于保守;行波效应对大跨度叠合梁斜拉桥结构响应有显著影响,考虑行波效应对主塔塔顶位移和塔底内力是有利的,但应注意其对主梁跨中位移和内力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线场分析方法对理想弹塑性材料偏心裂纹板在裂纹面受两对反平面点力的情形进行弹塑性分析,分析不受小范围屈服条件的限制,求得了裂纹线附近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弹塑性解析解、裂纹线上的塑性区长度随外荷载的变化规律及有限宽板具有偏心裂纹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单层偏心厂房的平动-扭转耦联地震反应.建立了考虑屋盖整体空间工作时的地震反应运动方程,并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在包含有地震动转动分量作用时,地震动各运动分量独立作用的迭加原理和动力反应分析的振型分解法已不再适用.本文在不计地震转动分量的前提下,对单层偏心厂房的平扭耦联地震反应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及对比分析,结论是:考虑屋盖变形后的计算结果能更好地解释地震破坏现象,并指出了不考虑屋盖变形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由斜交构件组成的多层结构,考虑任意角度输入二维水平地运动,采用多种不同的恢复力特性曲线模型,提供了弹性与弹塑性地震反应的计算方法,并据此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文内通过一座十层建筑结构的算例,分析了一维与二维地震波输入以及不同的地震波输入角度对各构件地震反应的影响,并讨论了弹性与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差异,提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物理随机地震动模型和切球选点法生成3组不同容量地震动样本,以此作为外激励输入,采用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分别对结构进行随机地震反应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以研究代表点数目对分析精度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切球选点法生成的少量代表样本能够对目标总体的一、二阶统计特性进行较为准确地估计;当样本容量较小时,结构随机动力响应在各时刻的概率分布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应根据随机动力系统中随机变量的数目、所采用的选点方法以及预期的计算精度合理确定概率密度演化方法中样本的容量.  相似文献   

7.
在非均质材料的有限元数值模拟中,采用了Voronoi单元(VCFEM)以克服经典位移元的局限性.基于参数变分原理和二次规划法进行了Voronoi单元的二维弹塑性分析A·D2推导了有限元列式并形成最终的二次规划求解模型.研究了非均质材料微观夹杂对整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数值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独柱式桥塔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学模型,并选择了脉冲荷载对结构进行加载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桥塔结构受冲击作用后,层间残余位移的分布情况与冲击荷载作用位置有关。桥塔各部位的层间位移对冲击荷载的敏感性不同。相比塔的中部,塔的顶部和底部的层间位移对冲击荷载的敏感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摄动方法研究了非牛顿流体在偏心环形空间中轴向层流的流动规律.文中以相对偏心度ε作为摄动参数,得到了其流场、极值速度、压力梯度等流动参数的一阶解.  相似文献   

10.
非牛顿流体偏心环空螺旋流的解析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和化工中许多问题需要求解非牛顿流体偏心环空螺旋流。本文全面地研究了幂律流体和宾汉流体在偏心环空中层流螺旋流的流动规律与流动状态的判别。在理论上,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运用数学方法,在作者同心环空螺旋流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偏心环空螺旋流流场的无限细分法,给出了该流场的视粘度分布、速度分布、流量和压降方程,进而建立了判别流态的稳定性参数。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用地的扩张对我国非农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于其供给缺乏弹性而常被定量研究所忽略。文章通过分析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在定量研究土地要素的贡献时,应使用代表土地承载空间大小的建筑面积数据。文章构建了相对建筑面积估计模型,并使用资本和劳动力数据实际估算了我国建设用地相对建筑的面积,并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实际估算了我国建设用地对非农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我国28个省级单位建设用地面积扩大在2003-2008年对非农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2.88%,而代表土地利用强度的相对容积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79%。建设用地对非农经济增长的总贡献为11.81%。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评定震后的已损毁建筑对震后房屋处理,城市功能的及时恢复,社会生产稳定、生活秩序的恢复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传统震后的损毁房屋评价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震后房屋危险性鉴定的评价模型,结合AHP方法,利用实际中各种因素影响的权重构建了相应的模糊隶属度函数,计算地震损毁房屋的等级.利用真实地震中的房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科学、有效的,可以一定程度提高震后房屋鉴定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14.
This paper analyses factors that account for differences in the damages suffered by buildings in an earthquake. Various OR techniques and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This study allow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that local intensity of the earthquake and epicentre play, and a suitable statistical model of the phenomen is formulated and tested. More important, it is shown that this statistical model may be reinterpreted as a causal model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various aspects of this represent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The fuzzy sets theory and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re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tools which are nowadays widely used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This paper develops a method and a computer program which use these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tools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damage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buildings after strong earthquakes. The model uses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with three layers and a Kohonen learning algorithm; it also uses fuzzy sets in order to manage subjective information such as linguistic qualification of the damage levels in buildings and a fuzzy rule base to support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All these techniques are incorporated in the developed computer program. The input data is the subjective and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building state obtained by possibly non experienced evaluators in the field of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implemented in a tool especially useful in the emergency response phase, when it supports the decision making regarding the building habitability and reparability. In order to show its effectiveness, two examples are included for two different types of buildings.  相似文献   

16.
利用Building理论获得一种计算某些三角几何的基本群的新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容易地计算出无限多有限三角几何的基拓扑基本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