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汇总各类污染物排污费,应用份额偏移分析方法解析中国各地区自2004~2010年以来区域污染增长,通过对比结构偏移分量和竞争力偏移分量,探索中国各区域污染治理改进方向,最后按照各区域所属扇区,中国各区域产业生态化空间组织结构划分为综合优势区、竞争优势区、结构优势区和优势欠缺区.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8-2012年甘肃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及构成数据,对甘肃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偏离份额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甘肃省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总体增长态势较好,大多数部门产业结构低于全国水平,甘肃国际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较高,但优势不明显,各部门之间竞争力水平差距大.因此,从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角度提出调整和优化甘肃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成  李悦铮  江海旭 《河南科学》2012,30(11):1676-1679
运用最近邻点指数、基尼系数定量分析方法,以山西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为例,分析得出山西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特征;利用区域增长极理论和点轴理论,论证了山西省旅游资源分布形态及与省内道路交通的联系情况.结果表明,山西省旅游资源在省内分布类型为集聚型,主要集中于晋北、中部、临运(临汾、运城)和晋东南四大区域,在11个地级市中呈集中分布;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与省内道路交通布局联系密切.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完善旅游网络体系将是山西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优化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根据1995—2009年统计资料,在分析日照市三产业结构发展演变基础上,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把山东省作为参照系,全面分析日照市三产业结构的现状.结果表明,日照市三产业发展比较顺利,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但是三产业结构中夕阳产业的比重过大,三产业的总体竞争能力相对较强.其中第一产业的竞争能力在逐渐减弱,第二产业的竞争能力最强,第三产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针对上述特点提出了优化日照市产业结构的如下建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以发展新兴服务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改造传统工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巩固发展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5.
旅游市场结构历来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在简要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重庆市为例,采用区域内部的客流分布数据,分析了重庆市旅游客流的内部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并对主城区和三峡两个重点区域的市场地位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分析发现:(1)重庆市客源集中度偏高;(2)主城区接待游客的比重大,其波动对重庆市旅游整体发展的影响显著;(3)三峡旅游对重庆旅游发展的贡献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辽中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对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产业机理进行分析,认为产业的关联效应、转移效应和集聚效应催生了辽中城市群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7.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区域产业效率评价——以西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效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变量,是区域产业内部协调性和外部竞争性的表现。文章以西藏为例,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各产业部门的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进行实证分析,动态揭示西藏产业结构合理程度和产业竞争力强弱性。研究表明:西藏第一产业发展缓慢,结构亟需优化;建筑业竞争优势大于工汪,第二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好,产业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偏离-份额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全国国际旅游产业为参照系,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产业结构变化指数和专业化指数,对山东省旅游创汇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总体结构效果指数为1.008,竞争力效果指数为1.36.旅游产业结构变化指数较小,专业化指数相对稳定.表明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总体结构一般,没有向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但产业竞争力较强.针对各部门实际状况,规划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印倩 《当代地方科技》2012,(20):102-103
产业融合为上海都市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契机,本文以产业融合为出发点,分别以产业交叉融合的整合功能,产业渗透的创新功能,产业重组的结构优化功能三方面解析上海都市旅游的竞争力。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升上海都市旅游竞争力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田敏霞 《太原科技》2007,162(7):26-27,29
城市建设改造应结合工业结构和技术改造进行,要切实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将清洁生产贯穿始终,尽量减少环境污染程度。合理的产业空间结构和布局对于城市的系统、高效运转和发展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1.
结合浙江省各地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通过赫芬达尔指数对浙江省旅游产业空间分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11地市旅游产业发展迅猛,但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平衡性.根据这种不平衡性,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浙江省旅游产业集聚度划分为高度集聚、中度集聚和不集聚(分散)3个等级.其中,杭州、温州、宁波、绍兴为高度集聚;嘉兴、金华、台州、舟山为中度集聚;丽水、衢州和湖州为不集聚.今后浙江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要树立"大旅游"概念,作出总体开发规划,构建良好的旅游产业空间发展战略来指导浙江省旅游空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推进山岳旅游区旅游产业集群建设,实现旅游产业合理布局。方法实地调研、实证分析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结果山岳旅游区旅游产业集群处于集聚阶段。结论山岳旅游区应大力引导和发展城镇型集聚区;适度发展和扶持社区体验型集聚区;谨慎发展度假疗养型集聚区。  相似文献   

13.
对区域范围内节庆旅游发展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节庆区域性时空变化特征,而且对整合优化区域旅游资源也具有深远的意义.以1981~2010年期间上海举行的节庆活动为研究样本,采用百度新闻搜索、季节性强度指数和Arcgis空间分析的方法,从时空视角下,对上海节庆旅游发展的年际变化特征、年内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年间,上海节庆旅游数量快速增加.在年际变化方面,若以10年作为一个时间序列来划分,则上海节庆旅游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在年内变化方面,上海节庆旅游主要集中分布在9月和10月2个月份.根据测算,上海节庆活动的季节性强度指数较高,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季节强度指数在变小;在空间分布方面,目前,上海节庆旅游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在10个研究区域中,中心城区和崇明县举办节庆活动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辽宁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分析辽宁旅游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利用SSM分析法对其结构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旅游产业的长途交通、游览、餐饮和娱乐部门具有竞争优势,邮电通讯部门处于竞争劣势;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辽宁旅游产业与旅游收入的关联性计算,结果表明,影响最大的是商品销售和娱乐部门,其次是长途交通,最小是邮电通讯。提出了优化辽宁旅游产业结构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乡村旅游不仅深受旅游者喜爱,而且也为农民带来了经济利益.介绍了乡村旅游的概念,追溯了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洪 《河南科学》2009,27(3):358-361
运用SSA方法,分别以营业收入、固定资产投入为指标,分析由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景区业3个子产业构成的上海市旅游产业结构特点.结果表明,上海市获取旅游经济效益的产业结构稍欠合理,固定资产投入结构基本合理,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在投入-产出方面优于旅游景区业.在SSA分析的基础上,对上海市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引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对上海乡村旅游景区(点)的空间分布进行测算.计算结果表明:上海乡村旅游景区(点)的最邻近指数为0.656,其空间分布呈凝聚型.其地理集中指数为87.200,这表明其空间分布是相对集聚的,并与最邻近指数的结果相映证.上海市乡村旅游景区(点)的基尼系数为0.9647,C=0.0353,这亦说明其空间分布是相对集中的,空间上表现为不均衡.且根据洛伦兹曲线,可看出,上海市乡村旅游景区(点)在空间上表现为非均衡集中分布的特征.笔者试着从相关区域内的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面积等因素来探讨对其空间分布结构的影响,并提出更合理的布局方案,以期促进上海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中—天水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区域旅游规划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在野外考察和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及图表对其空间结构形态进行分析。结果关中—天水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由"两条核心发展轴"和"四条拓展轴"及多个城市组合而成,空间结构虽然相对成熟,但总体滞后于旅游发展的实践,不利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结论加强区域内外空间合作是实现城市群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优化非常重要的途径。此外,理顺行政体制,共享市场品牌;重组资源优势,创新旅游精品;共建基础设施,优化交通网络等途径是达到优化旅游空间结构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来临,居民旅游出行模式与旅游空间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推动“交通模式—旅游结构”的互动发展变得日益重要.通过研究青海省106个A级景点和43个自驾车营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交通可达性,分析县域等时圈内自驾车营地与A级景点的协调程度,划分不同等级协调性区域,进而采用空间关联方法来分析青海省旅游空间格局.研究表明:①青海省旅游空间结构以西宁市为核心集聚分布,景点和营地分布空间格局演变的方向逐渐向南部和西部发展,沿交通网高核密度区形成旅游廊道,全省A级景点的平均可达性时间为2.47 h,自驾车营地平均可达性时间为3.35 h;②自驾车营地与A级景点的耦合协调性与可达性程度呈现区域一致性,中低可达性区域的耦合协调性较低;③自驾车营地和A级景点可达性呈较强空间集聚格局,冷热点区以西宁市区为兔形之首呈现中心—外围结构,由核心热点区逐渐过度到外围冷点区,推进自驾车营地建设向南部和西部通道扩散.为了增强全域自驾旅游可达性,提升青海省旅游空间结构的协调程度,应注重中低可达性区域自驾车营地分期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影响旅游的要素定量评定为出发点,综合运用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探讨旅游地如何识别竞争者、评估竞争者和选择竞争者,从而更有效率地满足目标游客的需求,赢得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