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利用文献结果,用统计热力学和过渡态理论计算了CF3CO和CF3C(O)O自由基分解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最新实验数据甚相符合,并据此判断,CF3CO和CF3C(O)O均很不稳定,不可能参加O3分解的循环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3.
氟氯烃在臭氧空洞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78年以来,每逢北半球的九、十月份(南极的春天),南极上空臭氧层中臭氧的含量急剧减低近50%,形成面积相当于美国的臭氧空洞。这已为南极的地面站、探空气球、气象卫星的观测结果所证实。在北极,发现了另一空洞,面积约为南极洞的三分之一。这些引起人们  相似文献   

4.
5.
氢氟烯烃(HFOs)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气相氟化合成HFOs具有可连续生产、避免对反应釜的严重腐蚀等优点,简化生产工艺已成为国内外生产氟化工产物的重要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合成HFOs的常见催化反应类型以及反应机制,并按照主催化剂成分分类概述气相氟化合成所用的催化剂,介绍了各类催化剂的传统制备方法(如沉淀法等)和新的制备方法(如自组装法、溶液燃烧合成法、硬模板法、静电纺丝法等),以及催化性能,提出了该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解决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问题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衡 《大学化学》1992,7(5):36-37
  相似文献   

7.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春野 《合成化学》1996,4(1):85-87
采用氯铂酸/异丙醇和三苯基膦/环己酮为催化剂,在室温下能够使三氯硅烷与3-氯丙烯迅速发生硅氢加成反应,高产率地生成3-氯丙基三氯硅烷,继而将3-氯丙基三氯硅烷与无水甲醇同时中到沸腾的石油醚中进行醇解,合成了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相似文献   

8.
臭氧层的化学破坏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层的化学破坏是人类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对臭氧层的形成,作用,臭氧层破坏的后果,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及作用机制和保护臭氧层的对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氯铂酸/异丙醇和三苯基膦/环己酮为催化剂,在室温下能够使三氯硅烷与3-氯丙烯迅速发生硅氢加成反应,高产率地生成3-氯丙基三氯硅烷,继而将3-氯丙基三氯硅烷与无水甲醇同时滴加到沸腾的石油醚中进行醇解,合成了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相似文献   

10.
[(QuinH)3Cl](I3)2的合成和分子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首次合成了单氯合三喹啉氢双三碘基盐[(QuinH)_3Cl](I_3)_2.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a=12.349(2),b=12.878(2),c=11.679(2)(?),α=100.82(1)(?),β=109.02(1)(?),γ=89.58(1)(?),V=1721.8(?)~3,Z=2,D_c=2.29g·cm~(-3).化合物分子由[(QuinH)_3Cl]~(2+)阳离子和Г_3阴离子组成.在配位阳离子中.Cl~-由三个喹啉氢阳离子包围.同时形成三个Cl…H-N分子内氢键.  相似文献   

11.
高国华  殷元骐 《分子催化》1993,7(2):146-150
随着自然界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以煤为基础的F-T合成正在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尽管多相催化有许多优点,但均相一氧化碳加氢反应,由于催化剂中心金属和溶剂效应的易于调变,以其高选择性为低碳烃和化学品的生产提供了有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聚氯乙烯—相转移催化剂膜在NaOH水溶液中脱氯化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聚氯乙烯粉末与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混合溶液制成膜后,使其在NaOH水溶液中脱HCl。用FTIR和UV-Vis光谱表征产物的结构。本法脱HCl反应速度比Kise方法快,转化率比较高,产生了相当浓度的较长反式聚乙炔链段。研究了温度、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氯法拉滨是临床上唯一可以特异性地治疗儿童白血病的药物,2004年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由于现有合成方法存在路线长、收率低和α/β异构体难以分离等问题,限制了该药物的广泛使用和进一步研究.以廉价且商品化的2-氯腺苷为原料,通过乙酸酐保护糖环上的3个羟基,在水合肼和乙酸作用下,选择性地脱除2'位的乙酰基.然后,以商品化的氟代试剂二乙胺基三氟化硫(DAST)进行2'位羟基的氟代反应,再使用NH3/MeOH饱和溶液脱除乙酰基可得氯法拉宾.这4步反应的总收率为49%,且得到的产品全部为β构型.同时,还发现2位取代基的位阻越大,越有利于选择性脱除2'位的乙酰基.本方法可以在克级规模上进行生产,收率无下降,同时中间体及产物的纯化不需要通过柱层析分离,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由 CO2 H2 合成 C2 烃的几种复合催化剂体系的研究进展 ,比较和评价了复合催化剂体系的活性和选择性及其对 C2 烃类生成的影响。着重于复合催化剂体系对 C4 烃的生成及产物分布的影响并简述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
以双环戊二烯为原料,经D-A反应及催化加氢合成了高密度烃燃料四氢环戊二烯三聚体(THTCPD).该三聚体的密度为1.082 g/cm3,体积热值为47.5 MJ/L,闪点为120℃,凝固点为48~49℃.采用裂解器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THTCPD的热裂解进行了在线监测,结果表明温度对裂解反应影响较大.对裂解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产物以甲烷、乙烯、丙烯、环戊烯、环戊二烯、苯和甲苯为主.依据产物结构及单分子自由基反应模型,推测得到了9种路径的裂解机理.采用X3LYP法进行了各自由基的热力学计算,得到各反应路径的相对能量及路径比.通过不同温度下的裂解转化率,计算得到热裂解反应动力学方程,经线性拟合得到活化能Ea=6.67×104kJ/mol,指前因子A=133.75.  相似文献   

16.
17.
程爽  李海洋  刘颖 《中国化学》2006,24(7):849-854
The structures and stabilities of these still experimentally unknown CH_nCl_(3-n)O_(2-)Li~ and CF_nCl_(3-n)O_(2-)Li~ ionshave been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by ab initio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inconjunction with the 6-311G(d,p),6-311 G(d,p),6-311 G(2d,p)and 6-311 G(2df,2p)basis sets.The optimizedgeometries,chemical bonding and NBO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se complexes of CH_nCl_(3-n)O_(2-)Li~ and CF_nCl_(3-n)O_(2-)Li~ exist as ion-dipole molecules.The calculated affinity energies of these species exceed 41.9 kJ/mol,which arelarge enough to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se title complexes could be detected as stable species in gas phase byLi~ ion attachment mass spectrometry.  相似文献   

18.
氟氯烃(Chlorofluorocarbons,CFCs)是一类重要的温室气体,可作为示踪剂应用于海洋学中.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吹扫捕集系统以分析海水中CFCs.对吹扫捕集系统测定条件进行了考察,优化的实验条件为:捕集温度-60℃,吹扫时间8 min,吹扫气流速20 mL/min,脱附时间1.5 min,脱附温度130℃.本方法简单、灵敏,CFC-11,CFC-12,CFC-113及CCl4(Carbon tetrachloride)的检出限分别为0.004,0.008,0.001及0.006 pmol/L,回收率分别为99.92%±1.77%,98.77%±1.50%,98.95%±3.92%及97.13%±1.78%,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本方法成功应用于27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采集的普里兹湾水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N—烃氧丙酰基四氢噻唑—2—硫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聚氯氰存在下由烃氧丙酸与四氢噻唑-2-硫酮反应得到N-烃氧丙酰四氢噻哇-2-硫酮(2a-i),由2a,c-h与格氏试剂反应得到烃氧乙基苯基酮(3a,c-h).产物2a-i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0.
吴晓斌 《化学通报》2024,87(6):755-760
“氢、氮、氧、氟、氯”是现代化学中十分重要的元素,但是这些名词的创制与传播过程一直不太明晰。本文研究发现,“氢、氟、氯”1908年由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首创,其成果被1909年设立的编订名词馆吸收,并创制了“氮、氧”。这些译名在创制之初未能产生重要影响,1920年后才在郑贞文与商务印书馆的大力支持下被广泛使用,并最终在1932年的教育部化学讨论会上被确定下来,为化学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