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前言 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IPTS-68)是以一些可复现的平衡态温度的给定值及在这些温度上分度的标准仪器作为基础的.固定点温度间的插补是根据给出的公式建立了标准仪器示值和国际实用温标间的关系. 68年国际实用温标氧沸点(90.188K)在整个温标中是比较重要的,它是中、低温范围一个承上启下的温度点.无论90K以上或90K以下,氧点的分度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氧点是开展低温计量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沈乃潋 《物理》2012,41(7):457-460
1对计量学和基本常数研究工作的关注 20世纪70年代,王竹溪先生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计量院)的特聘顾问,也是计量院热工处的顾问,这是因为王竹溪先生是热力学和温度方面的专家.在改革开放初期,计量院正在建立各方面的基标准,其中之一就是温度的国际68温标(IPTS-68).IPTS-68定义的固定点为:液氧(90.2—54.4K)、液氩(87.4—83.8K)、液氮(77.3—63.1K)、液氖(27.1—24.6K)、平衡氢(20.3—13.8K)等.IPTS-68温标技术鉴定会由王竹溪先生任主任委员,阎守胜先生任副主任委员.这个温标一直使用到1990年,由国际90温标(IPTS-90)代替.  相似文献   

3.
铂电阻温度计是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IPTS-68)的标准插补仪器。但IPTS-68规定的电阻-温度公式十分复杂,在低温计算及精密自动测量上带来了问题。本文从软件角度出发叙述应用微型计算机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要点并举出实现实例。  相似文献   

4.
我国温度计量标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 言 在我国温度计量领域中,研究工作首先着眼于建立国际实用温标,也就是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IPTS-68),这是统一我国温度量值的基础[1].在这方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已复现全部十三个定义固定点,从金的凝固点(1064.43℃)到平衡氢的三相点(13.81K),并研制了IPTS-68所规定的各种标准器. 二、辐射法测温 辐射测温学在工业和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按照IPTS-68的定义规定,1064.43℃以上的温度由普朗克公式得到.式中Lλ(T68),Lλ(TAU)是波长为λ,温度为T68和TAU时黑体的光谱辐射亮度;λ是波长(实际上是有效波长,用λe代替);C2是…  相似文献   

5.
王丽生 《应用声学》1990,9(2):37-37
1990口语处理国际会议(ICSLP-90)将于1990年11月18—22日在日本神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的主席由日本东京大学的Hiroya Fujisaki教授担任。主办单位有:日本声学学会,美国声学学会,欧洲语言通讯协会,IEEE东京分会,电子学、信息与通讯工程师协会,另有一些合作单位。  相似文献   

6.
根据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分度13.81—273.15 K范围的铂电阻温度计需要复现七个固定点,复现这些固定点要作出很大的努力,不但费用大而且也花时间。然而对于大量现行使用的铂电阻温度计,人们不要求很高的准确度,所以不必付出那样大的代价去复现七个固定点。鉴于上述考虑,我们决定用一支IPTS-68基准铂电阻温度计在四个分度点(即13.81 K、20.28 K、90.188 K和0℃)对现行使用的温度计进行分度,基于Z函数内插,分度精度从13.81—20.28 K优于18 mK,从20.28—90.188 K优于22 mK、从90.188—273.15 K优于15 mK。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一种磁阻变化小,能在磁场环境中测量2—300K温度的新型锗电阻温度计。文中介绍了温度计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导机理,给出了温度计的磁滞温漂、复现性和电阻温度函数内插特性等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CDMA系统用高温超导滤波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采用Sapphire基片上的双面YBCO高温超导薄膜设计和制作了中心频率为830MHz,相对带宽为1.2%的16节高温超导滤波器,其谐振器采用了折叠型结构,能够显著地减小所用基片的尺寸.在68K的测试温度下实验结果与设计结果很好的吻合,带边陡峭度达到了50dB/MHz,带外抑制超过80dB,带内插损小于0.27dB,而尺寸限制在两英寸内.  相似文献   

9.
利用迭代部分传输序列(IPTS)限幅算法实现100Gb/s高速偏振模复用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PDM-CO-OFDM)系统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抑制,并对其PAPR、误码率(BER)及非线性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限幅算法相比,IPTS限幅算法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PAPR,还可以减小光纤的非线性效应,从而提高系统BER性能。当互补累积分布函数(CCDF)等于0.0001时,IPTS限幅算法的门限值比限幅算法的优化了0.62dB。与原始信号相比,IPTS限幅算法的最大峰值功率降低了2.63dBm。相同条件下,IPTS限幅算法在光信噪比(OSNR)为12.28dB时,BER即可达到10-3,而限幅算法的最小BER仅为1.55×10-3。当发射功率等于-1dBm时,IPTS限幅算法的Q值与限幅算法相比提高了0.28dB。  相似文献   

10.
声学消息     
IEEE 1990国际声学,语言和信号处理国际会议将于1990年4月3—6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Albuquerque会议中心召开 申请截止日期:1989年8月7日 接收通知日期:1989年11月1日 会议主席  相似文献   

11.
《物理》1973,(1)
中国科学院决定,自1973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采用《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国际实用温标是统一国际间温度量值的标准,自从1927年第七届国际权度大会决定采用《国际温标》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温标修改过多次.我国多年来采用的温度标准一直是《1948年国际实用温标(1960年修正版)》.1968年10月,国际权度委员会根据第十三届国际权度大会的决议,决定以《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来代替旧的国际实用温标.新温标从1969年1月1日起在国际上生效.新温标将温标的低温下限由氧沸点(90.188K)延伸到平衡氢的三相点(13.slK),以适应近年来低温…  相似文献   

12.
该装置由11T超导强磁体;ф_内=30mm室温孔径的金属内杜瓦瓶;80升液氦金属外杜瓦瓶;JWL-150A超导磁体电源以及防辐射屏、吊杆、引线等五部分构成。金属内杜瓦瓶直接插在磁体内径中,其实验空间与外界相通,它可在4.2—400K之间变温,在0—10T之间改变磁场强度,也可随时更换测试样品。金属外杜瓦瓶采用气冷多屏绝热的结构。它自身的蒸发率为0.21升/小时。在内杜瓦瓶温度~70K、场强为10T时,液氦蒸发率为1.3—1.6升/小时之间。  相似文献   

13.
非均匀加热条件下内插扭带管强化传热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为工作介质,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和非平衡沸腾模型,当流速在0.3~0.7m·s-1范围内、工作压力为4.5MPa、热流密度为2MW·m-2时,数值模拟了内插扭带管和光管管内流动过冷沸腾传热.对比了两种管道的换热系数、气泡份额、流动速度、流场流线、固体组件温度和压降,分析了内插扭带管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与光管相比较,...  相似文献   

14.
高温度稳定性声表面波信道化滤波器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作者研制的频率范围分别为200—350MHZ和350一500MHZ的两种15信道声表面波滤波器组的结果。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温度稳定性较差的缺点,基片材料采用Yll2°LiTaO3,温度稳定性比现有技术提高3.5—5倍。每个滤波器中的两个叉指换能器一个采用特殊抽样的单指换能器,另一个采用三次谐波工作的分裂指换能器,从而避免了采用基频工作的分裂指换能器所需的0.8μm。工艺。输入匹配网络采用改进的串并联匹配网络,降低了输人匹配网络的插人损耗,补偿了因采用Yll2°LITaO3,单个滤波器插损较大的缺陷,使滤波器组总的插入损耗与现有采用YZ或Y128°LiNbO3的滤波器组相当。  相似文献   

15.
YBCO内插线圈绕制过程中施加的绕制预紧力、降温过程中的热应力以及通电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力,是内插线圈应力的主要机械载荷。内插线圈中YBCO导体中的应力是影响线圈超导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采用有限元方法,针对一个25T的YBCO内插线圈,通过建立3D仿真模型,从绕制预紧力、冷收缩和洛伦兹力等应力载荷出发,依次分析了YBCO涂层导体在三种载荷下的应力分布特点。进一步采用细化线圈模型,得到了YBCO带材层状结构中不同材料的应力分布特点。研究结果可为高场内插线圈的工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型重离子对撞实验(A Large heavy-Ion Collision Experiment,ALICE)按计划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LHC)的第二次停机(2019—2021)期间进行探测器升级工作。为了对强相互作用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Gluon Plasma,QGP)的性质进行更细致的研究,作为升级计划中重要的一个内容是把ALICE实验现有的内径迹系统探测器(Inner Tracking System,ITS)全面升级为基于单片有源像素传感器(Monolithic Active Pixel Sensor,MAPS)技术的硅像素探测器(习惯称之为ITS2),并在Run 3和Run 4期间采集更多的铅核-铅核碰撞数据。新的ITS2共由7层(内3层,中间2层和外2层)探测桶面组成,共由24 000余片尺寸为3 cm × 1.5 cm的MAPS硅像素芯片(该芯片称之为ALPIDE)构成,有效探测面积达10 m2,共约120亿像素。ALPIDE芯片厚度为50 μm,单个像素的尺寸是27 μm × 29 μm,该芯片具有低功耗、高空间分辨率和高速读出等特点。ITS2将使ALICE探测器在测量极低横动量粒子时具备优异的探测效率和碰撞参数分辨率,同时也使ALICE探测器适应于LHC高束流亮度环境。目前ITS2的探测器模块量产和测试已于2019年完成,并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洁净室完成了7层桶面的组装与安装,于2020年完成试运行测试。2021年1月启动ITS2在ALICE探测器中的安装与试运行工作,计划于2021年5月底完成ITS2的安装与测试。本工作将对ALICE/ITS2的探测器结构、ALPIDE芯片和升级进展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ICPS)是由国际纯粹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半导体委员会主办的半导体科学领域内重要的系列性国际学术会议.它隔一年召开一次.自1950年第一届会议以来已举办过20届.会议规模之大(800—1000人),出席会议的权威科学家之多以及会议论文的录取标准之高,都说明了这一会议在国际半导体科技界内的权威性.以往的历届会议都充分反映了当时半导体科学技术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推动了半导体物理研究事业的深入发展,揭示了半导体物理潜在的应用背景. 这一系列性国际会议以往都在欧洲、北美洲和日本举行.参加会议的近千…  相似文献   

18.
铑铁电阻温度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实验室用标准型铑铁电阻温度计和工业用普通型铑铁电阻温度计的研制、性能测试原理及结果.其中包括温度计材料、结构、稳定性、电阻-温度特性、灵敏度、磁阻效应、自热效应和误差分析等.最后分度数据经计算机处理.推荐了在2—273K范围内用参考函数表内插的简便方法.与英国铑铁电阻温度计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双荧光层复合靶产生的Kα特征线强度比诊断了靶内超热电子的温度,即通过实验测量复合靶中两种不同材料荧光层辐射出的Kα特征线强度比,结合ITS3.0程序模拟结果,对超热电子温度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实验中利用电子磁谱仪测量的超热电子温度进行了比较,二者基本一致。结果表明,选取适当的荧光层靶厚,可以利用双荧光层复合靶产生的Kα特征线强度比对靶内的超热电子温度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20.
利用双荧光层复合靶产生的Kα特征线强度比诊断了靶内超热电子的温度,即通过实验测量复合靶中两种不同材料荧光层辐射出的Kα特征线强度比,结合ITS3.0程序模拟结果,对超热电子温度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实验中利用电子磁谱仪测量的超热电子温度进行了比较,二者基本一致。结果表明,选取适当的荧光层靶厚,可以利用双荧光层复合靶产生的Kα特征线强度比对靶内的超热电子温度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