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澜  孟宪云 《运筹与管理》2019,28(8):100-106
本文在截断δ-冲击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因系统劣化而导致的冲击失效门限值与维修时间的变化,扩充失效状态,从而提出一种新的截断δ-冲击模型。以最小费用为目标,稳态可用度为约束条件,建立N型更换策略的不完全维修更换策略模型,并给出三种常用冲击到达间隔分布的期望寿命。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对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具有隐藏故障和竞争失效模式的多态系统维修策略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隐藏故障损失成本、竞争失效模式、不完美检测、不完美维修等因素的多态系统维修建模方法。首先,描述了多态系统及其失效准则,并给出具体的视情维修策略;其次,推导了系统因隐藏故障而导致的损失成本,并对缺陷状态的不完美检测和不完美维修情形进行了数学描述;然后,分析计算了竞争失效模式下系统的两种更新情形及其发生概率,并基于此构建了多态系统的维修模型-期望成本率;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构建维修模型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维修模型能够找到系统的最佳检测策略,从而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两相同部件构成的冷贮备可修系统。假设维修设备可能失效,它的修理时间分布为一般分布,部件的寿命分布、失效修复时间分布及维修设备工作寿命分布都为指数分布。利用马尔可夫更新过程理论,求出了系统首次失效前时间分布、系统的可用度、(0,t)时间内系统的平均故障次数、维修设备忙的概率、维修设备首次失效前时间分布及时刻t维修设备失效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一类常见的可修多状态退化系统模型,且针对系统的可靠性优化和服务台的有效利用,提出了维修优于保养的的系统优化策略.假定系统随在退化过程中,选择不完全预防性保养,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服务台停止保养而转向维修故障.在整个退化、保养、维修等过程中,根据模型实际假设和状态转移图,结合广义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建立状态概率转移微分方程组,根据可用度的定义,利用极限思想得到稳态可用度的计算方式和结果.最后利用数值算例得到维修优先于保养的多状态系统的稳态可靠度,以及保养率和维修率对可用度的影响,从而体现维修优于保养的优化策略对可靠性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5.
该文考虑基于延迟Min(N,D)-策略M/G/1可修排队系统,其中修理设备在修理故障服务台期间可发生故障且可更换.使用全概率分解技术和拉普拉斯变换工具,分别讨论了服务台和修理设备的瞬态不可用度和稳态不可用度、(0, t]时间内的平均故障次数和稳态故障频度.最后在给定的费用结构下,用数值计算实例确定了使系统长期单位时间内期望费用最小的最优控制策略(N~*,D~*).  相似文献   

6.
计及预防维修时间的一个故障维修模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研究了单部件一个修理工组成的可修系统,为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故障前考虑了预防维修,且假定预防维修能“修复如新”,而故障维修为“修复非新”时,利用几何过程,以系统2次数N为更换策略,选择最优的N,使得系统经长期运行单位时间的期望费用最小,最后,还对预防维修的定长间隔时间及更换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修理工带有多重休假且定期检测的累积冲击模型.为了延长系统的运行时间,在检测时考虑了预防维修.将事后维修和预防维修结合起来运用于可修系统,且假定预防维修能够"修复如新",而事后维修为"修复非新".以系统的检测周期和故障次数为二维决策变量,选取系统经长期运行单位时间内期望费用为目标函数.并通过数值分析,求出了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部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部件等级更新和组重要度并考虑备件订购的维修策略.首先定义部件等级来确定系统结构,引入生存signature来更新随部件等级更新的系统结构,基于系统可靠度和维修成本建立一个组重要度,并基于当前的系统结构、部件平均故障时间和订购成本设计一个备件订购规则.基于以上,提出适应性故障维修规则和两层面预防维修规则并建立相应的维修模型,使用遗传算法对其优化.最后,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为例验证了该策略既可改善系统可靠度,又可降低维修费用,对维修的理论和实践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现实中,系统由于任务、环境等因素,无法实时对故障部件进行维修。因此需要在任务间隔期间或对故障部件进行维修的同时对系统各部件进行预防性机会维修。本文考虑系统期望维修成本,提出了基于部件维修优先级的预防性维修策略。首先把系统期望维修成本分为失效部件维修成本、失效部件导致系统故障的成本和预防性维修其他部件的成本,提出了基于成本的二态和多态系统部件维修优先级度量方法,并在两种场景下分析了如何选择预防性维修部件。其次针对多态系统,研究了基于成本重要度的部件最佳维修水平,并讨论了成本约束下的部件预防性维修策略。最后以某型预警机系统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成本的预防性维修策略不仅与故障部件位置和相关成本有关,而且还与可用于预防性维修的其他部件重要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一个修理工带有单重休假的单部件可修系统.为了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在系统故障前考虑了预防维修,且假定预防维修能够“修复如新”,而故障维修为“修复非新”时,以系统的故障次数N为更换策略.通过更新过程和几何过程理论,得出系统经长期运行单位时间内期望费用的明显表达式,并对预防维修的定长间隔时间T及更换策略N进行了讨论,最后,通过实例分析,求出最优策略N’,使得目标函数取得最优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退化服从两阶段故障过程的保修非更新产品,提出了有剩余保修时间阈值的非完美视情维修策略。在该策略下,产品保修期分为两阶段:检测预防维修期和最小维修期。在检测预防维修期内,针对检测时刻系统的状态(正常和缺陷)实施不同的维修策略。在最小维修期内,不进行检测,对发生的故障实施最小维修。以生产商承担的平均保修费用为目标函数,对检测间隔、预防维修水平及剩余保修时间阈值进行了联合优化。通过数值算例及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两部件冷备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及其最优更换策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研究了两个不同部件、一个修理工组成的冷贮备可修系统,假定它们的寿命分布和维修分布均匀为指数分布,但故障后均不能修复如新时,我们利用几何过程和补充变量法求得了一些可靠性指标,并以故障次数为策略,以长期运行单位时间内的期望效益为目标函数,确定了最优的故障次数,便得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可用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种约束条件的维修备件库存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了维修备件需求的随机性,以装备可用度、完好率置信度以及维修备件的保障程度为约束条件,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将维修备件保障费用达到最小值确定为目标函数,在此基础上,制定维修备件库存的最优方案,并通过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方法可以为其它相关领域解决物资库存与费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考虑基于Min(N,D)-策略控制的M/G/1可修排队系统,其中服务台在服务员忙期中可能发生故障.使用全概率分解技术和拉普拉斯变换工具,讨论了系统的排队指标,同时重点讨论了服务台的一些可靠性指标,即服务台首次失效前的寿命分布、不可用度和(0,t]时间内的平均失效次数.最后,通过建立系统的费用模型,用数值计算实例讨论了最优控制策略(N~*,D~*).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由两个部件串联组成的系统的预防维修策略, 当系统的工作时间达到T时进行预防维修, 预防维修使部件恢复到上一次故障维修后的状态. 当部件发生故障后进行故障维修, 因为各种原因可能会延迟修理. 部件在每次故障维修后的工作时间形成随机递减的几何过程, 且每次故障后的维修时间形成随机递增的几何过程. 以部件进行预防维修的间隔T和更换前的故障次数N组成的二维策略(T,N)为策略, 利用更新过程和几何过程理论求出了系统经长期运行单位时间内期望费用的表达式, 并给出了具体例子和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16.
高俏俏 《运筹与管理》2021,30(3):117-122
本文研究的是由两个部件串联组成且有两种故障状态的系统的预防维修策略, 当系统的工作时间达到T时进行预防维修, 预防维修使部件恢复到上一次故障维修后的状态。每个部件发生故障都有两种状态, 可维修和不可维修。当部件的故障为可维修故障时, 修理工对其进行故障维修, 且每次故障维修后的工作时间形成随机递减的几何过程, 每次故障后的维修时间形成随机递增的几何过程。当部件发生N次可维修故障或一次不可维修故障时进行更换。以部件进行预防维修的间隔和更换前的可维修故障次数N组成的二维策略(T, N) 为策略, 利用更新过程和几何过程理论求出了系统经长期运行单位时间内期望费用的表达式, 并给出了具体例子和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虑具有两类失效模式和Bernoulli休假的可修表决重试系统,系统中每个部件或者正常工作,或者以概率p类型a失效,或者以概率1-p类型b失效.修理工修理完一个部件后,可能以概率h进行休假,也可能以概率1-h在系统中空闲.系统中没有等待空间,失效部件如果不能立即得到修理,则进入重试空间,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重试,直到得到修理.利用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和拉普拉斯变换等方法,得到了系统的稳态可用度、可靠度函数和系统首次故障前平均寿命等可靠性指标.通过数值例子分析了系统参数对可靠性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虑Gnedenko系统,其中修理设备可能失效,失效后可用新的修理设备更换。假设修理设备具有指数失效分布和一般更换时间分布。本文用马尔可夫更新过程工具和Takács的方法,讨论了系统的随机性状,并求得修理设备的可用度和失效频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带随机启动时间与双阈值(m,N)-策略的M/G/1可修排队系统,首先讨论系统有关的排队指标,接着研究因为故障而产生的系统的下列可靠性指标,如:服务台首次失效前的寿命分布、不可用度和(0,t]时间内的平均故障次数。最后,在建立费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中检测公司检测样品的这一现实情况,研究了双阈值最优控制策略(m*,N*),并在同一组参数下与服务台不发生故障时系统的双阈值最优控制策略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考虑了由三个部件和一个维修工组成的线形可修系统.假定可修系统中的三个部件是相互独立的,每个部件的工作时间和维修时间均服从负指数分布.部件故障后不能修复如新以及关键部件具有优先维修权的情形下,利用几何过程与广义马尔可夫过程等数学工具对该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们得到了该系统的瞬时可用度,可靠度的L ap lace变换表达式.从而得到系统的稳态可用度及首次故障前的平均时间.为进一步探索线形可修系统、复杂串并联和复杂并串联系统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