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永华  王保强 《色谱》2001,19(4):358-360
 推导了多次相平衡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中二甲基硫 (DMS)亨利常数 (K)的理论关系式 ,根据两次或多次气、液相平衡的关系式 ,只测定DMS在气相中的浓度就可测定亨利常数。实测 2 2℃时DMS在胶州湾海水中的亨利常数是 0 0 89,相对标准偏差为 5 5 0 %。亨利常数的对数与环境水体中NaCl的质量分数 [w(NaCl) ]之间的关系为 :logK =0 0 688·w(NaCl) - 1 3 5 68,相关系数为 0 997。亨利常数的对数与环境水体的绝对温度 (T)的倒数之间的相关方程为 :logK =- 15 4 4 8/T + 4 2 112 ,相关系数为 0 996。  相似文献   

2.
胡新根  林娟娟 《化学教育》2016,37(12):74-77
对热力学中关于均匀物质的等压热容(Cp)和等容热容(CV)的2个重要关系式(Mayer关系式和热容比关系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讨论,总结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以期对教和学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57次地震的M,I_0,h资料,计算给出了中国地震震级与震中烈度及其震源深度关系的修正式;分析了华北地区几次大地震的前震和余震资料,分别计算给出前震、余震的震级与震中烈度的关系式;同时计算给出新丰江水库地震的这种关系式.对比表明:前震、余震和水库地震各有其本身的震级与震中烈度的关系式,与一般地震(主震)的这个关系式有系统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从极谱半波电势求络离子的逐级稳定常数的一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得到在电极反应可逆的条件下,极谱半波电势与络离子的各级稳定常数之间的一般的关系式——(22)及(23)两式;(2)讨论了一般关系式与前人已得的若干特殊公式之间的关系:(3)得到可以作为计算每一络离子的扩散系数的基础的(30)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CO+H_2合成的一个总反应式出发,进行碳、氢和氧三个元素的平衡,结合考虑了反应前後气相分子数的改变,得到一些能够说明反应的基本数量指标间关系的公式,其中较重要的有: c=1/3(2-u+m+e1+d) 及 K=CO_x(3-4c+δ). 式中c、m、e1各为以转化的CO为基数时,CO_2、CH_4、C_2H_6的生成率;K、x、μ各属反应的收缩率、CO转化率和H_2/CO消耗比;CO为原料气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d与δ属可忽略的校正项。合成实验结果表明,对同一催化剂在一定反应压力和循回比下,c几不随x而改变。因此,在原料气不变时,K与x约成正比。根擦推导出的关系式,对各反应指标的意羲及其间关系作了较确切的解释;并提供了一些检验数据准确度和快速判断反应情况的方法。从上述公式推导出来的收缩率计算式補充了,和等人的工作。最後,举例说明了元素平衡的关系式可以方便地用到某些合成工艺计算以及实验数据的初步联系上去。  相似文献   

6.
KCl在甲醇-非电解质的混合溶剂中溶解度和溶剂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测定了5、15、25和35 ℃时KCl在甲醇-苯、甲醇-甲苯、甲醇-环己烷和甲醇-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S, 并得到经验公式: logS=a+bT, 其中T为绝对温度。同时计算了KCl由甲醇到甲醇混合溶剂的标准迁移自由能ΔG_(tr)~°-, 并得到它和组成x_(Ne)的经验关系式; ΔG_(tr)~°-=CX_(Ne)。同时指出在本实验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不影响单纯溶剂化模型和第二介质常数公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齐建华 《化学教育》2002,23(5):20-20,41
讲评课是指在测试和练习之后对试卷和习题进行分析、讲解和点评的课型。在化学讲评课中应奏好下面五部曲。1 明确“三个特点”一要讲 ,讲考查的知识点、讲解题思路、讲答题思路。二要评 ,评试卷、评学生、评教师。三要练 ,练疑点、练误区、练提高。把握以上特点 ,增强讲评课的目的性 ,就能使讲评课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2 坚持“三个认真”(1)认真科学地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 在讲评前 ,一方面要认真分析试卷中的知识点 (即考点 )的分布情况 ,并对各单元各考点所占分数比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另一方面要分析试卷中各题的难易情况 …  相似文献   

8.
化学通报1959中第4期,刊载的“从农业‘废物’——谷壳里提取糠醛等化工原料干馏法比水解法强”一文,我认为有些地方夸大事实,不符合实际情况。如22页(总166页)关于水解法与干馏法比较表,就大大夸大了干馏法的产率。表上讲,100公斤谷壳干馏可得5.5—8公斤糠醛,5—9公斤甲醇,8—10公斤的醋酸,19—31.4公斤的油脂混合物。但事实上,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料上的记载,干馏法糠醛只占1%,甲醇只占0.8%,醋酸只占1.5%,而水份占30%,煤气占16%等(见“化学工业”1958年,15期,28页)。根据我们半年  相似文献   

9.
郭立安  常建华 《化学学报》1996,54(3):291-297
在优先水化作用和相关作用原理的基础上,从热力学出发推导出蛋白质在高效疏水作用色谱(HIC)上的保留模型,建立了模型参数间的关系式,使过去观察到的经验规律有了理论依据,并利用上述模型解释了一些蛋白质在HIC上的重要色谱特性。  相似文献   

10.
关于稀释定律的一点补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弱酸或弱碱,溶液的电离度与其浓度平方根成反比,即浓度越稀,电离度越大,这个关系式叫作稀释定律,可表示为α=(K/C)~(1/2)。从上式可以看出,当无限稀释时,C→0,则α→∞。很明显,这一结论是不合理的。这说明稀释定律的关系式是有条件的,当无限稀释时,该关系式已不再适用。本文对极稀溶液中一元、二元弱酸电离度的关系式进行了推导。根据所得的新关系式可发现,在无限  相似文献   

11.
(1)本文认为Charlesby与唐敖庆关于辐射交联高聚物溶解度理论的争论,应先从理论本身进行探讨。我们根据Charlesby溶胶量定义S=sum(nP_(nl)S~l)╱N_0,对Flory型分子量分布高聚物改用加和计算法,当q→0时得到Charlesby关系式 S=1╱(1+γ-γS)~2 此外对Schulz型分子量分布高聚物得到: S=1╱(1+γ╱a-γ╱aS)~(1+a),(?)=a╱1+a(q→0) (2)我们引入了描述高聚物交联体系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四个参量: q(s)=溶胶中交联单体数╱总单体数,p(s)=溶胶中分子数╱总单体数 γ(s)=q(s)/p(s),γ(g)=q-q(s)/p-p(s)。其中q是交联度,p是裂解度。 按辐射交联统计理论实际上是三向缩聚反应凝胶化理论的继续与发展,凝胶分子的分子量必须为无限大,从而我们提出:形成凝胶分子的必要条件是: γ(g)≥2。 根据凝胶形成过程以及交联单体和裂解单体在溶胶内部分布情况,对溶胶必须满足条件: p(s)>p·S,q(s)=qS~2相似文献   

12.
本文中提出中学有机化学教材中的一些问题,例如:1)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的确定在哪里讲? 2)酯类和碳水化合物的定义应注意怎样下? 3)苯的性质中应否讲加成反应?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目前,高三化学新课本正在着手新编,为了提高教材的质量,还有些问题需要大家共同来研究。例如:1)“化学结构理论”和“同分异构现象”放在“有机物总论”中讲好呢,还是放在“烃类”中讲为好? 2)讲一类有机物(如醇类)时,是先讲代表物(加乙醇)好呢,还是先讲通性好? 3)醚和酮要不要讲?等等。希望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教学效果,提出中学有机化学教材中的问题和自己的意见以帮助教材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了还原前后聚苯胺的电导率和电子顺磁共振强度随温度的变化。从logσ对1/T图得到了还原后的聚苯胺的能量间隙为0.252eV,它的不成对电子密度约为1.84×10~(23)m~(-3),或1.06×10~(20)kg~(-1),它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式为σt=σ20-9.17×10~(-4)(20-t)Scm~(-1)。还原前的聚苯胺的电导率在20℃以上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在20℃以下,其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它的不成对电子密度约为2.55×10~(27)m~(-3),或1.47×10~(24)kg~(-1)。两种聚苯胺的电子顺磁共振的强度和峰值-峰值之间的宽度△Hp-p都随温度而变化。还原前的聚苯胺的磁化率在不同温度下均为零。  相似文献   

14.
第四周期过渡金属硫酸盐及其水合物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已有许多报导。对同一反应,有人探索了催化剂的活性与金属的物理参数(离子半径、电荷、第二电离势……)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一些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关系式法,已经被公认是一种简便可行的化学计算方法。但是,这种方法还欠成熟,对关系式、关系式法的概念还不甚明确,看法也不统一。本文拟谈谈个人学习、运用关系式法的体会,以期引起同行的讨论,使关系式法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在辐射交联过程中,Charlesby假定交联度(及裂解度)与剂量成线性关系,导出了交联高聚物的溶涨与弹性性能关系式(1)及(2)。  相似文献   

17.
利用晶体场理论,推导出Yb3+离子基态(2F7/2)与Nd3+离子基态(4I9/2)最大分裂能之间的关系式为△E(2F7/2)=1.4667△E(4I9/2),从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的关系式为△E(2F7/2)=1.0987△E(4I9/2).理论计算与实验拟合存在差异,分析了出现差异的原因,认为差异主要是由相同晶体场对于不同掺杂离子的影响即晶体场参数Nv值不完全相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第三讲 化学中的量和单位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数据表的栏头和曲线图坐标的标注量的数据常常以表格的形式来记录或发表,或者以曲线图来表达。现在我们根据量、数值和单位之间的关系式(第一讲2-1-4),讨论表的栏头和图的坐标的标注的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晶体结构的角度,证明等结构化合物晶胞边长、晶胞体积与离子半径之间存在以下关系:(1)多元化合物A_mB_m…X_p的晶胞体积V与某种阳离子如A的半径之间有关系式:V=(a+br_A)(r_X+r_A)~3 (a,b为常数)。(2)对于二元化合物关系式为:V=K(r_X+r_A)~3 (K为常数)。(3)由以上关系式可推得二元化合物V与_A~3r成近似直线关系,多元化合物V与r_A~3之间易表现为曲线关系,但r_A变化不大时仍近似为直线,另外V与r_A也成近似线性关系。(4)二元化合物品胞边长与r_A成线性关系,多元化合物无此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278.15-313.15 K下糖-水二元体系的介电常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D-(-)-果糖、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和D-(-)-核糖五种糖的水溶液在不同质量摩尔浓度和不同温度下的介电常数(D). 结果表明, 在一定温度下, 这些糖的水溶液介电常数对数值都随糖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在一定糖浓度时, 介电常数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果糖、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水溶液的介电常数(D)随温度的变化均满足关系式: lgD=A1-B1(T-298.15), 而核糖水溶液则符合: lgD=A2-B2(T-298.15)+C2(T-298.15)2. 此外, 这五种糖的水溶液的介电常数与摩尔分数(x)满足关系式: lg(D/D0)=-B3x. 在相同温度和浓度时, 介电常数的大小顺序通常为: 水>半乳糖-水>果糖-水>葡萄糖-水≥木糖-水(而核糖较特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