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鹏  李中元  冯颖  薛小燕  陈霞 《无机化学学报》2014,30(10):2360-2366
以8-氨基喹啉和8-氨基喹哪啶为原料,通过锂化再与二甲基二氯硅烷反应,分别得到对称的桥联配体Me2Si[NH(C9H6N)]2(1a),Me2Si[NCH3(C9H5N)]2(1b)。1a和1b分别与2倍物质的量的正丁基锂反应,然后与ZrCl4作用得到2种配位模式不同的硅桥联取代8-氨基喹啉锆配合物Zr{Me2Si[N(C9H6N)]2}2(2)和Zr{Me2Si[NCH3(C9H5N)]2}Cl2(3)。化合物1~3通过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2和3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2的中心Zr原子与8个N原子配位,属于变形十二面体结构,单晶属于三斜晶系;配合物3的中心Zr原子与4个N原子和2个Cl原子配位,属于变形八面体,单晶属于正交晶系。  相似文献   

2.
分别用间苯二胺和GgNO3,1,4-二(邻氨基苯氧基)丁烷和AgClO4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了2个配合物[Ag(C6H8N2)(NO3)]n(1)和[Ag(C16H20N2O2)(ClO4)]n(2),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Fdd2;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  相似文献   

3.
Mn(Ⅲ)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Schiff碱配体C20H14N2(OH)2(N,N' 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及相应的两个新Mn(Ⅲ)C20H14N2(OH)2 配合物[Mn(C20H14N2O2)(H2O)(CH3OH)]ClO4(1)和[Mn(C20H14N2O2)(C7H5O2)]·CH3CN(2)(C7H5O2 为水杨醛),并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 ,晶胞参数为 :a=1.1748(7)nm,b=1.3985(7)nm,c=1.3538(4)nm,β=92.63°,V=2.222(2)nm3,空间群为P21/n,Z=4;配合物2也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1/n ,晶胞参数 :a=1.0252(2)nm ,b=2.0146(3)nm,c=1.2494(4)nm,β=111.12(2)°,V=2.407(2)nm3,Z=4。紫外 可见光谱表明,配合物1和2分别在584nm和592nm处有一吸收,属于MnⅢ的d d跃迁光谱。  相似文献   

4.
以Sm(NO3)3·6H2O、Dy(NO3)3·6H2O、吡啶-2,5-二羧酸(H2pydc)为原料,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2个新的稀土金属配合物[Ln(pydc)2(H2O)5]·4H2O(Ln=Sm(1),Dy(2)),单晶结构经X单晶衍射仪分析确定,两种配合物的晶系均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对晶体的性质进行元素分析、热重、红外光谱,荧光等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在常温下表现出稀土离子相应的特征荧光发射。另外,本文对两种配合物进行了热稳定性及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邻菲罗啉、2,5二羟基-1,4-二噻烷和Cu(ClO4)2.6H2O为原料,合成了中心对称的双核配合物[Cu2(C2O4)(C12H,N2)2(C3 H7NO)2](ClO4)2(1).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借助TG-DTG技术在氮气气氛下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情况,并根据热分析结果确定了...  相似文献   

6.
通过固相反应,合成了新的配合物六亚甲基四胺锑(Ⅲ)、铋(Ⅲ):SbCl3(C6H12N4)2·H2O(1)、BiCl3(C6H12N4)2·H2O(2).经元素分析、X 射线粉末衍射、远红外光谱和差热 热重分析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对XRD谱指标化,确定其晶系和晶胞参数.SbCl3(C6H12N4)2·H2O(1):a=1.2490nm,b=1.4583nm,c=1.6870nm,β=91.78°,V=3.0706nm3;BiCl3(C6H12N4)2·H2O(2):a=1.3250nm,b=1.3889nm,c=1.7449nm,β=98.94°,V=3.1725nm3.  相似文献   

7.
铅(II)-氨基多羧酸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铅(II)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N-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HEDTA)和 (乙酸-N-羟乙基酯)乙二胺三乙酸(AHEDTA, A = 乙酸-N-羟乙基酯)的配合物,C10H20K2N2O12Pb (K2[Pb(EDTA)]4H2O), C10H22K2N2O11Pb (K2[Pb(HEDTA)]4H2O)和C12H23KN2O11Pb (K[Pb- (AHEDTA)]3H2O), 并测定了K2[Pb(EDTA)]4H2O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具体测定结果如下: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 = 24.59(2),b = 11.79(1),c = 14.08(2) 牛琤 = 108.15(2),V = 3876.0(7)) 3,Z = 8,Mr = 654.65,Dc = 2.213 g/cm3,m = 9.196 mm-1和F(000) = 2480。最终偏差因子分别为R = 0.0458,wR = 0.0640 (对3372 (I > 2.0s(I))可观测衍射点)。在K2[Pb(EDTA)]4H2O中,配合物离子[Pb(EDTA)]2-具有六配位的非标准三棱柱体结构,EDTA作为六齿配体提供4个O原子和2个N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Pb2+形成配键。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配合物NdI3·C6 H1 2 N4 ·HI·13H2 O的新的合成方法 ,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差热 热重分析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9个水分子与Nd3+ 形成配合阳离子 [Nd(H2 O) 9] 3+ ,C6 H1 2 N4 分子以N原子与Nd3+ 直接作用 ,而 3个I- ,HI以及剩余 4个水分子与配合阳离子 [Nd(H2 O) 9] 3+ 以静电引力或氢键的形式作用。首次测定了配体碘化钕、氢碘酸乌洛托品和配合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所有试样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杀死作用较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杀死作用显著 ,且高浓度溶液(0 .0 5mol·L - 1 )比低浓度溶液 (0 .0 1mol·L - 1 )的抗菌效果好。浓度为 0 .0 5mol·L - 1时 ,由于协同性 ,配合物NdI3·C6 H1 2 N4 ·HI·13H2 O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杀死作用大于相应的配体  相似文献   

9.
异烟酰肼缩水杨醛Schiff碱及其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制备了异烟酰肼缩水杨醛Schiff碱(H2L)及其铜(II)配合物,经元素分析、IR光谱、UV-Vis光谱、电导率和热分析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Cu(NO3)HL].2H2O,其中H2L=C13H11O2N3.  相似文献   

10.
稀土配合物能使极性和非极性单体聚合[1].虽然目前已测定了几乎所有的三(环戊二烯基)稀土配合物及部分三(取代环戊二烯基)稀土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但有关三(茚基)稀土配合物的报道较少. 第一个三(茚基)稀土配合物是无水三氯化稀土与3倍物质的量的茚基钠C9H7Na在四氢呋喃中反应而得, 但未报道其晶体结构 [2]. 后来用同样的反应却分离出以氯为桥的二聚体离子对配合物 [Na(THF)6] [Ln(η5-C9H7)3μ(Cl)Ln(η5-C9H7)3](Ln=Nd, Sm) [3]. 无水三氯化稀土与Mg(C9H7)2或C9H7K等物质的量反应则生成非溶剂化的(C9H7)3Sm[4], 而与茚基钠和环辛四烯钾(C8H8K)以1∶2∶1物质的量比反应时, 则得到(C9H7)3Ln(THF)(Ln=Nd, Gd) [5]. Bottomley [6]曾用(C9Me7)K(七甲基茚基钾)与LnCl3(物质的量比3∶1)反应制备(C9Me7)3Nd(THF)5和(C9Me7)3Er@(THF)3, 但未报道晶体结构. 因为取代茚的空间阻碍比茚的大, 三(取代茚基)稀土配合物较难合成. 迄今未见有关单晶结构报道. 本文首次报道三(环戊基茚基)钐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以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和2,2′-联吡啶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配合物[Cd(C9H8O3N)2(2,2′-bipy)(H2O)]2·(H2O)3。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2559(3)nm,b=1.5068(3)nm,c=1.6507(3)nm,α=112.14(3)°,β=101.83(3)°,γ=93.84(3)°,V=2.7959(10)nm3,Dc=1.592g·cm-3,Z=4,μ(MoKα)=0.840mm-1,F(000)=1364,最终偏离因子R1=0.0276,wR2=0.0683。标题配合物的不对称单元由2个独立的单核结构Cd(C9H8O3N)2(2,2′-bipy)(H2O)和3个晶格水分子组成。中心镉髤离子处于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环境中。本工作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和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乙酰基吡啶Schiff碱Cu(Ⅱ),Ni(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延民  解庆范  郑香平 《化学研究》2006,17(1):13-15,23
制备了乙酰基吡啶缩乙二胺Sch iff碱L及其N i(Ⅱ)和Cu(Ⅱ)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IR光谱、UV-V is光谱、电导率和热分析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组成分别为[CuL](NO3)2.0.5H2O和[N iL](NO3)2.H2O.  相似文献   

13.
把电子受体苄基紫精引入到多联吡啶中,设计合成了新型三齿多吡啶配体[HC∧N∧N(PhMV2+Ph)],并以其合成了新配合物[C1Pt{C∧N∧N(PhMV2+Ph)}](ClO4)、[C1Pd{C∧N∧N(PhMV2+Ph}](PF6)2。用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证实所得合成产物与设计结构一致;利用UV研究了配体及配合物的光谱性质,两种配合物在可见光区有MLCT吸收;采用三组分的"S-R/D/C"体系,对配合物[C1Pt{C∧N∧N(PhMV2+Ph)}](ClO4)2的光解水制氢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ClPt{C^N^N(PhMV2+)}](PF6)2及没有实现敏化剂与电子中继体MV2+直接连接的四组分体系ClPt[C∧N∧N(PhCH3)]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光敏剂与电子受体共价连接的Pt(Ⅱ)多吡啶类配合物,制氢效果并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4个具有1D结构的Ln(Ⅲ)配位聚合物,[Eu2(C9H7O2)6(C9H7O2H)(C2H5OH)]n(1)、[Sm(C9H7O2)3]n(2)、[Tb(C9H7O2)3]n(3)和[Gd(C9H7O2)3]n(4)(C9H8O2=肉桂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结构。这4个Ln(Ⅲ)配合物中,Ln(Ⅲ)的配位数均为9,桥配体均为肉桂酸根,但其配位方式有差异。对配合物进行了IR、UV-Vis-NIR和荧光光谱等表征。分析了各配合物的荧光发射,结果表明,在可见区,配合物1发射较明显的红光,配合物2、3发射绿光,配合物4发射蓝光,但很弱。讨论了具有刚柔相混杂性质的肉桂酸配体对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稀土离子发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没食子酸丙酯在水溶液中分别与Fe3+、Cr3+、Cu2+生成没食子酸丙酯-铁(PG-Fe)、没食子酸丙酯-铬(PG-Cr)、没食子酸丙酯-铜(PG-Cu)这3种金属配合物(PG-M)的反应。 通过紫外光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和循环伏安法等测试技术对3种金属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确定3种金属配合物的分子式分别为[C10H10O5]2Fe·H2O、[C10H10O5]3Cr·2H2O、[C10H10O5]2Cu·2H2O。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中心金属原子与酚羟基发生配位,形成Ar-O-M键。 电化学数据显示,PG-M的抗氧化性优于PG配体,且PG-Cu>PG-Cr>PG-Fe。 用改进的核黄素光还原NBT法检测了3种金属配合物的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结果表明,3种金属配合物均有一定的催化歧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性,均可被称作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中心的模拟配合物。  相似文献   

16.
Schiff碱有机配合物有抗肿瘤活性[1]。牛磺酸是名贵中药“牛黄”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自由氨基酸[2],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3]。合成了[Cu(C12H8N2)(NC2H6SO3)(CH3CO2)]·2H2O[4],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和量化计算。1 实验部分牛磺酸(生化试剂);Cu(Ac)2·H2O、KOH、CH3OH均为分析纯;美国产NICOLET360FT IR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KBr压片);德国NETZSCH公司的TG209热重分析仪和德国布鲁克公司的VECTOR22红外光谱仪,空气气氛,样品用量7 27mg,升温速度10℃/min。牛磺酸缩 2 噻吩甲醛席夫碱…  相似文献   

17.
在水和乙醇溶剂中,通过Cu(Ⅱ),Fe(Ⅲ)和Fe(Ⅱ)与2,2'-联咪唑协同作用,构筑了四种新的超分子配合物[Cu(H2biim)(gly)(H2O)]Cl·H2O(1),[Cu(H2biim)(C3H2O4)(H2O)]·1.5H2O(2),[Fe2(μ-O)(H2biim)4(H2O)2](NO3)4·C2H5OH(3)和[Fe(H2biim)3]SO4(4)(H2biim=2,2'-联咪唑;gly-=甘氨酸根;C3H2O24-=丙二酸根).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组成、结构和谱学性质进行研究.H2biim配体,丙二酸根和甘氨酸根三种配体都采用了双齿螯合方式与金属离子配位.配合物1~4中,通过H2biim配体的N-H键与阴离子、水分子和溶剂分子形成多种氢键,如R12(7),R22(9)和R12(4)等,以及H2biim配体之间的π-π堆积,阳离子不对称单元构筑了多维结构的超分子配合物.  相似文献   

18.
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组合态求和方法研究实验合成的金配合物[Au(C≡C-4-LNO2)(PPh3),L=—C6H4(1),—C5H3N(2)]和自行设计的金配合物[Au(C≡C-4-C4H2N2NO2)(PPh3)L=—C4H2N2](3)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3个配合物的二阶非线性性质变化规律为β1<β2<β3,与芳香性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3个配合物的频率色散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值不符,暗示着晶体合成时的晶胞排列方式是影响体系宏观NLO性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室温下,通过还原反应合成了双核铜(I)配合物[Cu(dppm)(ttfac)]2·(C4H8O)2(1),dppm=双二苯基膦甲烷,ttfac=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研究了配合物的物理化学和光谱性质,并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1)的分子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n,a=1.3000(3),b=1.3730(4),c=2.0372(9)nm,β=94.46(3)°,Dc=1.224gcm3,Z=2,V=3.625nm3,R=0.04493,中心铜离子分别由来自两个不同dppm的P原子和ttfac的两个氧原子形成四面体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20.
室温下 ,在 2,4,6三甲基吡啶存在下 ,利用过氧化苯甲酰和金属铜粉的氧化加成反应制备了双核铜 ?配合物 [Cu(C6H5COO)2(C8H11N)]2(1),研究了配合物的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性质 ,配合物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 P21/n,a=10.499(4)? ,b=10.666(6)? ,c=18.109(3)? ,β =92.92(2)° ,V=2025.2? 3,Z=2,Dc=1.398g· cm3,R=0.0676,Rw=0.0749。中心铜离子由桥式双齿苯甲酸根和 2,4,6三甲基吡啶配位形成二聚双核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