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平原30,000年来的古地理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地貌、沉积层序、动植物化石及其所反映的古气候,以及~(14)C年代测定结果,将北京平原地区晚第四纪地层划分为六个层段,并较详细地记述了30,000年来本区古地理演变的历史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据南海北部深海平原与陆坡4个海底钻探岩芯样的物质成分、生物化石、氧与碳同位素分析及测年数据,该海区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与其他热带洋区基本一致,其特点是约40ka与约20ka的周期变化表现更为突出。温暖时期,陆坡部位的沉积速率比深海平原边部约快2.6倍,深海平原海底位在碳酸盐补偿深度以下。寒冷时期因海面有较大幅度下降,深海平原边部沉积速率反比陆坡部位略快些,有更多陆源物质的补给。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化德县二登图和哈尔鄂博新第三纪哺乳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在内蒙古二登图和哈尔鄂博古哺乳动物化石地点进行了化石筛洗,获得万余件小哺乳动物的颌骨和牙齿,这些材料包括了二登图动物群已知的2斗种和新增加的25种以上的食虫类、啮齿类和兔形类化石;其中一些属种,在中国或亚洲属首次发现。动物群中既含有许多地方性的种类,又有与欧洲和北美有亲缘关系的类型;其地质时代均为最晚中新世(土洛里晚期),也可能为早上新世(路西尼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了新疆塔里木盆地4个含油气区原油中发现的孢子花粉化石77属147种,并根据原油中的孢粉化石判断了油气源岩的时代和分布。文中还论述了根据原油中孢子花粉等显微化石判断油气源岩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直翅目哈格鸣螽科化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记述我国直翅目哈格鸣螽科的种类及其地层地理分布。根据化石标本和国际上已发表的论文进行了综合分析,对于本科及共亚科、属级的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概括,同时建立了4个新属和7个新种。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部海域更新世晚期的藻类、孢粉组合与古环境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中国东部海域距今70000-12000年沉积的孢粉、藻类化石,自下而上发现了三个孢粉、藻类组合带。Ⅰ带反映气候寒冷,海面下降,东部海域陆架部分出露成为“陆架平原”,平原上杂草丛生,湖沼众多,湖沼中生长着丰富的盘星藻、双星藻等淡水藻类,陆缘山地覆盖着以冷杉、云杉、松为主的暗针叶林。Ⅱ带气候转暖,海面回升,东部“陆架平原”复被海水淹没成为浅海,海域中有种类繁多的硅藻及甲藻、硅鞭藻等生长,陆缘山地演变为以松、栎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Ⅲ带气候又一次变冷,东部陆架再次出露成陆,地理景观和Ⅰ带大致相似,古黄河、古长江穿越陆架平原而汇入冲绳海槽。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概述研究区的深水斜坡(包括半远洋)环境沉积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从遗迹化石的水深分布、形体大小和深水遗迹相与沉积环境的关系三个方面对首次发现的15种遗迹属进行了讨论.根据浊积岩类型与遗迹化石组合间的关系,将15种遗迹属划分为过渡型“Zoophycos”遗迹相和深水型“Nereites”遗迹相,前者主要分布于浊积岩的近源—远源区之间的过渡区,后者则分布于远源区.  相似文献   

8.
用酸蚀法从陕西镇巴县下寒武统下部灰岩中处理出来的保存精美完好的双瓣壳微体化石,经电子探针的成分分析,电子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构造研究及薄片研究,证明是一类最古老的放射虫化石。基于这些早寒武世标本的壳质成分及形态构造特点,建立了始小贝虫属(Eoconcharium)和始小贝虫科。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北三台火成岩油潴原油中发现的孢子花粉化石55属96种,并根据原油中的孢粉化石判断了该油气区的源岩,文中就这一发现讨论了石油生成理论,确认石油有机成因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报道了福建省莆田县平海乡后石井村龙虎山的晚全新世海滩岩中5属6种大动物遗骸。这些动物属种多分布于中新世至现代的潮间带与潮下带之交的热带海域。研究结果证实了该区海岸沉积岩是海滩岩,而不是海岸沙丘岩,也证实了海滩岩是热带海岸的海洋产物。海滩岩及其所含化石的研究,将对古气候古地理研究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新疆北部八道湾组地层的时代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八道湾组是新疆北部重要产煤岩组之一,其地质时代历来被认为侏罗纪(距今约1.37—1.95亿年)。本文根据孢粉化石的证据确定八道湾组的时代为三叠纪(距今约1.95—2.3亿年)。在当前的材料中共发现孢粉23属30种以上,其中包括2新属,6新种。  相似文献   

12.
松辽平原更新世地层及其沉积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松辽平原更新世地层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应用孢子花粉、磁性地层、粘土矿物、同位素年龄、沉积相等测试、分析技术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平原中心埋深75—80m以下的砂砾石层,属冲积、湖相沉积,时限2.48—1.87Ma,应为第四纪下限。而厚层粘土层,下部厚40—30 m,时限2.01—0.73Ma,属早更新世中、晚期。上部厚25—21 m,时限0.73—0.20 Ma,属中更新世。厚层粘土层平均沉积速率3—4 cm/ka,属大湖长期缓慢、稳定的沉积。  相似文献   

13.
同物异名(同义名)是古生物分类中十分常见的问题,以往对它的研究多基于定性的方法.本文对此提出一种用模糊数学的贴近度来研究化石同物异名问题的定量方法.通过计算出同义名化石之间的贴近度值来定量地衡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并通过依据权重所确定的阈值λ来最终判定同义名化石的隶属关系.这一方法已用微机在(竹蜓)类化石上得以实现.本文亦藉此对(竹蜓)类化石同义名的归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梅树村阶生物化石丰富、演化序列清楚。依据梅树村剖面所建立的小壳化石分带、遗迹化石序列及前寒武系一寒武系界线层型点(“B”点)(即第Ⅰ,Ⅱ化石带或6和7层的分界),具有广泛的区域和洲际对比性,不仅在碳酸盐沉积区而且也适用于碎屑岩沉积区的对比。根据梅树村阶小壳化石组合带可与苏联西伯利亚、蒙古、英国英格兰中部、澳大利亚南部及加拿大西北部进行良好对比。依据遗迹化石序列可与苏联俄罗斯地台、西北欧、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美国西部及加拿大东南部等地区进行广泛的洲际对比。  相似文献   

15.
1.3亿年前象鼻虫化石DNA的扩增和测序琥珀化石作为一种珍贵的收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对其中栩栩如生的昆虫人们只能猜测它们在生物进化史中的位置。然而DNA测序和分离技术的发展,已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四千万年前的蜜蜂和白蚊琥珀化石材料的DNA已被成功...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我国三峡东部地区晚奥陶世五峰期至早志留世龙马溪期初期Dicellograpius szechuanensis, Tangyagraptus typicus, Paraorthograptus-Diceratograptus mirus, Diplograptus bohemicus, Hirnantia-Kinnella, Glyplograptus persculptus, 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等7个化石带化石组合特点,并与世界上相应化石带作了对比,主张奥陶系与志留系的界线仍划在G. persculptus带底部,宜昌王家湾、分乡和黄花场三条剖面中任何一条均可选为国际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层型。  相似文献   

17.
正不久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非化石能源矿产实验室正式揭牌。"非化石能源矿产实验室是为满足国家绿色能源需求而搭建的地质科技平台。"中国地调局天津中心主任金若时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绿色能源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保障,而非化石能源矿产是绿色能源中的王者,必将成为未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张遂之等研制的光学活性固定相(一)涂成的玻璃毛细管柱,用气相色谱法分离分析了丙氨酸、缬氨酸、苏氨酸、D-别异亮氨酸与L-异亮氨酸、丝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蛋氨酸、谷氨酸和苯丙氨酸等十一对氨基酸对映体,除天冬氨酸对映体,其余各对映体均达基线分离,利用此柱,我们还分析了从我国一批第四纪哺乳动物牙釉化石中提取的氨基酸,化石中天冬氨酸对映体比值(D/L值)随化石年令的增大或环境温度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对系列氟化石墨及其作为碱性电池正极添加剂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氟化石墨作为电极活性材料及用作添加剂时电池的放电行为以及氟化石墨的氟化程度和电极中氟化石墨的含量对电池的放电性能的影响.研究了MnO2中添加氟化石墨后对电极循环性能的影响,并用XRD比较了几种不同碳材料与氟化石墨的结构特点及MnO2电极放电前后的状态变化,初步探讨了氟化石墨改善二氧化锰电化学性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催化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南阳恐龙蛋化石中痕量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催化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南阳恐龙蛋化石中痕量铱阎宏涛,杨胜科(西北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9)关键词恐龙蛋化石,热透镜光谱法,催化反应,痕量铱的测定近年来,地质学界对白垩-第三纪界线(K-T界线)全球性铱的异常给予极大的关注[1].化石中痕量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