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传统意象,它既有自然的观赏和实用价值,以及艺术上的审美价值,也有伦理道德的比附意义,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的象征。梅从单纯的表意符号发展为具有审美价值及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渐变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传统意象,它既有自然的观赏和实用价值,以及艺术上的审美价值,也有伦理道德的比附意义,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的象征.梅从单纯的表意符号发展为具有审美价值及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渐变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曹寅流传下来的众多诗歌中,涉及梅意象的诗歌有60多首,其中提及梅的词就有6首.作者一生喜看梅喜写梅,"梅"这个意象蕴含着作者特殊的情感体验.而曹寅笔下的"梅"又和历代文人笔下的"梅"有所不同,体现了作者视角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燕子"意象是古典文学史上的一个经典意象,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研究南宋词作中"燕子"意象的多重内涵,要以唐圭璋编著的<全宋词>为基础,采用历史的视角,结合时代特征入手分析.南宋词作中"燕子"意象的具体内涵分为四类:表现春天的美好景色,或盼春或惜春伤时;表现爱情的美好,表达相思幽怨之情;诉说离情之苦,表达羁旅乡愁;抒发人事代谢、国破家亡的感慨.  相似文献   

5.
李之仪是北宋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笔者在对李之仪散文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拟对其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以及散文理论略加探究,以加深我们对其人、其文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福建武夷山的下梅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迄今保留的古村落的整体格局较为完善。通过实地考查,结合文献比较和分析,发现下梅古聚落是"一轴"、"一边"、"两个中心"的空间格局。下梅古民居传承了我国古民居"天人合一"、"居中为尊、中轴对称"、"儒家礼乐文化"、"祈福纳吉"等传统文化意象,又含蓄包容多元,对待外来建筑文化表现出很强的同化力;其最大的外观特征是:青砖白缝生土墙,黛瓦出檐长;卵石勒脚曲径幽,马头彩带扬。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周邦彦词中花的外部艺术表现和内部审美意蕴。主要从花之香、花之色、花之韵三个方面对周词中花的外部刻绘进行概括,同时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阐述了词人通过花所表现的的情感意蕴。感物惜时的春愁所展现的是词人对于花这一物象美景成空之后的感伤;相思怀人的哀婉体现了词人物情互关、敏感细腻的心理感受;羁旅行役的意绪表现出低沉寂寞的格调。指出了周邦彦通过花来寄寓人事、抒发情怀的感情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意象派诗歌是美国现代诗歌的开路先锋,代表人物主要有:庞德、H.D.罗厄尔等。他们在对待诗歌"意象"上,主要强调意象和"意象并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罗伯特·勃莱、詹姆斯·赖特等把意象派诗歌发展成深度意象派诗歌,无论是诗歌理论或是诗歌创作实践,他们在对待诗歌"意象"上与庞德的意象派诗歌有着一定的差异;他们也强调诗歌的意象,但认为深度意象是对无意识的开掘,强调意象的跳跃和比喻的转换。通过从定义和概念、哲学基础、文化来源以及创作实践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意象派诗歌和深度意象派诗歌在"意象"处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日本和歌中吟咏春花秋月的诗句,不胜枚举。平安时期,作为和风文化的繁盛期,更是出现了以《古今和歌集》为代表的诸多和歌集。在这些和歌集中,咏梅歌和咏樱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那么,梅花樱花在和歌中的意象也就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有唐一代,自始至终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战争发生。开始,是初唐李渊父子为统一全国而进行的战争;其后。是烽火燃遍北中国的安史之乱;再后,是藩镇割据以及平藩战争;最后,是唐末农民起义与唐王朝镇压义军的战争;还有安史之乱以后,边疆少数民族对唐朝的侵扰。在唐代战争题材诗歌中,月是一个突出的意象,呈现出丰富的内蕴。  相似文献   

11.
"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象。唐诗中"镜"意象的频繁出现与唐代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其自身的流衍是密切相关的。唐诗中的"镜"意象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和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相似文献   

12.
"眉"是中国古代关于美的一个象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作为一种意象已经被沉淀为固有的民族文化内涵,也逐渐被人们接纳成为共同的意蕴。"眉"意象作为单象意象,虽然只是一个词汇,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却包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意蕴、审美情结和文化内涵,取得了别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徐玉诺“月亮女神”型的诗歌散发着“爱”和“美”的梦幻、浪漫气息,游离于文学研究会倡导的写实风格之外。诗人称自已有一颗“遇见悲哀便美化了的心”,但与王统照、谢冰心对“爱”和“美”的玄想相比,他笔下的“爱”与“美”浸透着更多的苦涩意味。诗文中的“她”意象则是诗人将悲哀愁苦之情美化、浪漫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诗人历来重视用意象来表达感情.在阎尔梅的诗歌中松意象出现次数较多,其具有倾诉悲怀、表现高洁的人格品性、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等内涵,对传统松意象的用法有所突破.对阎尔梅诗歌中松意象的研究,能够看出阎尔梅思想与情感的变化,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诗人.  相似文献   

15.
登楼抒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风尚,诗词中对楼的描述也各具特色。而"西楼"由于其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内涵,在唐诗宋词中使用广泛。通过分析使用"西楼"意象的诗词的情感倾向,探究了唐宋文人"西楼"情结的成因,这和"西"字在中国哲学中的特定内涵有密切联系,而且和西楼的位置、功能以及文人"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有关。  相似文献   

16.
梧桐在古典诗歌中是常见的抒情意象.本文斌以唐宋词作为解读对家,对梧桐意象的组合模式、“梧桐”意象的功能及其审美意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辘轳是最常见的井上汲水装置,同时也指宝剑辘轳和马车的车轮等.在中国古代,辘轳被文人们赋予了生命的特质,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具有感怀时光、喜乐愁苦、悲欢离合、思亲怀人等审美意蕴.辘轳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使用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其他物象复合组成整体意象群.作为汲水工具与之相关的复合审美意象有辘轳晓天、辘轳金井、辘轳梧桐和辘轳青丝;作为宝剑表现的是英雄情节与英雄感伤;作为车轮表达的是送别和远征.  相似文献   

18.
意象的组合营造在影视广告中十分重要,以至于有观点认为,广告的创意本质就是意象的使用、连接、组合、跳跃的过程。影视广告中的创意实际是通过对声画元素有机组合来构造的,因此选用合适的表现元素和合理的表达方式能构筑出广告传播需要的情境意象,从而促进购买。  相似文献   

19.
韦庄是唐末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其诗作中存在大量的"风"意象。这些意象在形式上具有急、香、清的特点,在承载意义上多象征离愁别绪与思乡之情、怀古伤今和家国之痛,在表达时多节制有度,符合"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审美典范。深入了解韦诗中的"风"意象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韦庄其人其诗的理解和把握,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宋词中的"雨"意象是词人心灵的产物,展示着多层次、多侧面的内在蕴涵,渗透出词人难以言表的情感流程。"黄昏潇潇雨"、"愁云恨雨"则是常见的复合意象,通过"雨"的这两种复合意象能将词人心中的人生短暂、时光流逝、情感相思、闲情逸致、人生坎坷、壮志难酬、国破家亡等情愫灵活的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