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获取低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等温线,基于Langmuir方程,提出一种推算低浓度低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等温线的方法.脱附活化能由改进的程序升温脱附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获得,由此获得的Langmuir方程中的平衡常数B,较经典程序升温脱附模型求算值更接近本征值,且不受是否发生再吸附现象影响;饱和吸附量可结合吸附剂表征结果可得到.此方法应用于低浓度萘在SBA-15上的吸附等温线的推算,脱附活化能为58.37 kJ·mol-1,平衡常数为0.01149 Pa-1,饱和吸附量为55.11 mg·g-1,相对误差约5%,与实验值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2.
对氯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与脱附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水溶液中活性炭对对氯苯酚稀溶液的吸附性能,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平衡等温线,并从间歇过程和固定床连续过程探讨了对氯酚在活性炭上的脱附工艺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进的柠檬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钙钛矿型BaZrO3催化剂, 考察了焙烧温度, 吸附温度及SO2浓度对BaZrO3样品富氧条件下的NOx储存性能(NSC)的影响; 对其储存的NOx进行了程序升温脱附(TPD-MS)测试, 并用BET比表面测定(SA), 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750℃下焙烧的BaZrO3具有相当高的比表面(84.0 m2/g), 而900 ℃下焙烧的BaZrO3样品烧结程度较高, BaZrO3是主要的NOx吸附中心, BaZrO3-750 ℃的NSC高于BaZrO3-900 ℃. BaZrO3样品储存NOx的最佳温度应该在400 ℃左右.  相似文献   

4.
制备条件对钙钛矿型BaZrO3储存NOx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柠檬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钙钛矿型BaZrO3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吸附温度及SO2浓度对BaZrO3样品富氧条件下的NOx储存性能(NSC)的影响;对其储存的NO2进行程序升温脱附(TPD-MS)测试,并通过BET比表面测定、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50℃下焙烧的BaZrO3的比表面积为84.0m^2/g;900℃下焙烧的BaZrO3的烧结程度较高;BaZrO3是主要的NOx吸附中心,750℃焙烧制得的BaZrO3的NSC比900℃焙烧制得的高;BaZrO3样品储存NOx的最佳温度在400℃左右.  相似文献   

5.
本根据Si(111)-7×7表面结构的DAS,从微观上分析了氢原子在这种表面上的吸附行为,提示了二级脱附的指数前因子与温度的关系,对不同的表面初始覆盖度,导出了新的脱附方程,在计算机上用这个方程进行模拟,得到了与实验结果一致的模拟脱附谱。  相似文献   

6.
对XH-1型大孔树脂吸附处理含酚废水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吸附平衡时间,确立了吸附体系Freundlich等温式,找到了树脂在不同再生剂中再生最佳工艺条件,发现了吸、脱附过程分别具有二级和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并得到其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7.
加温加压下苯和环己烷在γ-Al2O3上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重量法对加温加压下苯和环己烷在γ-Al2O3颗粒上的吸附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温度升高,吸附等温线的滞后环逐渐朝着相对压力增大的方向移动且宽度变窄;苯和环己烷在γ-Al2O3上的吸附类似. 将改进的Halsey方程和Kelvin方程相结合,建立起描述上述吸附过程的理论模型,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Si(111)-7×7表面结构的DAS模型,从微观上分析了氢原子在这种表面上的吸附与脱附行为,揭示了二级脱附的指数前因子与温度的关系,对不同的表面初始覆盖度,导出了新的脱附方程,在计算机上用这个方程进行模拟,得到了与实验结果一致的模拟脱附谱。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氢气在金属体Ni(111)表面的top,bridge,hcp,fcc这4个不同位置吸附能以及4个吸附位中H原子距离下层Ni原子层的垂直距离,可知hcp和fcc这2种空洞位的吸附要稳定些,bridge吸附位是非常不稳定的,容易走向hcp位吸附.各吸附位的吸附能分别是Ead-top=-11.622 kJ·mol-1,Ead-bridge=-12.036 kJ·mol-1,Ead-hcp=-12.047 kJ·mol-1,Ead-fcc=-12.078 kJ·mol-1,表明H2在表面Ni(111)的4种吸附属于化学吸附.表面Pt(111),Rh(111),Ru(111)对具有H2相似的吸附行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吸附剂SiO2-TiO2,通过N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透射电镜对SiO2-TiO2的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考察钛掺杂硅胶中钛含量对硅胶结构的影响.用动态水蒸气吸附分析仪研究SiO2-TiO2吸附剂对水蒸气的吸附和再生性能,并通过程序升温脱附测试估算了饱和吸附水的脱附活化能;最后采用Frenkel-Halsey-Hill模型分析吸附剂的粗糙程度及孔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随着钛/硅摩尔比的减小,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大,孔径分布变窄,平均孔径减小,吸附水的脱附活化能降低,且吸附剂再生温度低,在低相对湿度即30%以下时的水蒸气吸附性能较MCM-41型二氧化硅强.  相似文献   

11.
 基于带正电荷的壳聚糖(CHIT)和功能化的带负电荷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之间的静电吸附,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均一、 稳定的{CHIT/MWNTs}9多层膜。组装{CHIT/MWNTs}9多层膜的玻碳(GC)电极用来研究H2 O2的电催化氧化,测定H2 O2的线性范围﹑响应时间和检测下限分别为:8×10-6~1.0×10-2 mol/L (相关性系数为0.997)﹑2 s 和4×10-6 mol/L。另外,{CHIT/MWNTs}9/GC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三电极电化学测试系统,采用恒电流法进行充放电循环,过程全部由程序控制,本文介绍了贮氢材料的充放电实验装置原理图及相应的程序控制框图,并采用此装置研究了Ti-Ni薄膜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Ni修饰多壁碳纳米管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还原沉积法将少量镍负载分散到多壁碳纳米管(MWCNT,简写为CNT)上,制得一系列不同Ni载量的x%(质量百分数)Ni/CNT复合材料;利用多种谱学工具(如TEM,SEM、XRD、H2 TPD和CO TPD)对其物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沉积镍颗粒粒径在~10nm量级;H2 TPD和CO TPD测试结果表明,经Ni修饰的CNT比单纯CNT对H2和CO具有更强的吸附活化能力,其所促进的Cu基催化剂对CO加氢成甲醇的催化活性比无CNT促进或单纯CNT促进的同类催化剂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被誉为“超级材料”的碳纳米管的储氢机理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分别从气固相与电化学储氢两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做出了对比。通过研究,明确了电化学储氢机理,并阐明了其中的速控步骤。  相似文献   

15.
以Fe/S iO2为催化剂,采用化学沉积法裂解乙炔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研究了预处理对碳纳米管储氢性能的影响。使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和低温N2吸附(BET)对预处理前后的碳纳米管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酸处理和热处理对碳纳米管的重量储氢容量有明显的影响,经酸处理后的碳纳米管样品在充氢压力10M Pa和30°C条件下的饱和重量储氢容量为1.90%,而粗样品只有0.4%,再经1 200°C,N2气氛下热处理后的重量储氢容量达到2.10%。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平面波赝势(PW—PP)方法,计算Mg2NixM(1-x)(0〈x≤1)合金及氢化物Mg2Ni0.75M0.25H4(M=Ni,Cu,Mn)的晶体结构,生成焓和电子结构,研究替代元素(Cu,Mn)对Mg2Ni氢化物稳定性的影响。Cu,Mn取代使合金晶胞体积变大,合金晶胞体积的大小跟取代原子半径大小成正比,随着合金晶胞体积的增大,氢化物有不稳定的倾向。元素替代可以有效降低氢化物生成焓绝对值的大小,使得氢化物的稳定性降低,其中Cu元素的效果是最明显的。氢化物中H—Ni的相互作用强度是决定氢化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替代元素正是通过减弱H—Ni键强来改善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多羟基超支化聚(胺-酯)修饰多壁碳纳米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原位酯交换聚合反应,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s)表面接枝多羟基超支化聚胺-脂取得成功.分步产物的结构用FTIR进行了表征,TGA确定了修饰类型为共价接枝,SEM观察到MWNTs改性前后的形貌变化,并首次采用化学滴定方法确定了接枝在碳纳米管上的超支化聚合物的平均代数.接枝修饰后的MWNTs在水、乙酸乙酯等常见溶剂中的分散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电子碰撞和自由电子密度分布对铁催化高压歧化生成的单壁碳纳米管中氢等离子体微波衰减的影响,运用Wentzel-Kramers-Brillouin(WKB)法理论推导了碳纳米管薄膜氢等离子体的微波衰减系数公式.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单壁碳纳米管薄膜氢等离子体中自由电子密度的线性增加,衰减吸收峰值增加,衰减吸收峰向高频方向移动.随着电子有效碰撞频率的增加,衰减吸收峰向低频方向做微小移动.铁催化高压歧化生成的碳纳米管薄膜中氢等离子体对3-4 GHz的微波产生强烈衰减吸收.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制备了M oS2纳米管,并对其结构、形貌及储氢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经KOH处理的M oS2纳米管在25℃及3 M Pa时,气态储氢容量达到1.2 w t%,在25℃及50 mA.-g 1的放电电流密度下,阳大的电化学储氢容量可达262 mA h.-g 1(相当于1.0 w t%的储氢量);而T iS2纳米管在25℃及4M Pa时气态储氢容量达到2.5 w t%.因此,M oS2和T iS2化合物纳米管具有潜在的储氢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镁基储氢材料体系入手,综述了该体系的研究情况及近期进展.对镁基储氢材料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将其分为单质镁储氢材料、镁基储氢合金和镁基储氢复合材料.并结合各类镁基储氢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指出要改善镁基储氢材料的储氢性能,必须走多元合金化的路线并在学习有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优化合金成分与新的合成方法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储氢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