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空气中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方法合成的17MO-(8-x-y)-75B2O3-xGd2O3(MLBEG,M-Mg,Ca,Sr,Ba)玻璃,在紫外光(λex=350nm)激发下发射蓝光和红光,在绿色光(λex=532nm)激发下发射红光,电子自旋共振谱研究表明玻璃体系中有Eu^2 离子存在,蓝色区的宽带发射是Eu^2 离子的5d-4f跃迁发射:红色区的窄带发射是Eu^3 离子的5Do-7FJ(J=1,2,3,4)跃迁发射,发现玻璃中的碱土金属离子对Eu^3 /Eu^2 离子的比例有很大影响,选择不同的碱土金属离子可以调节玻璃蓝色光和红色光的相对发射强度,MLBEG玻璃的发光性质可用于转换太阳能,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水热方法合成出RbLn2F7(Ln=Gd,Y,Er,Yb和Lu),均为六方RbEr2F7型结构。掺杂Eu^3+离子样品的光谱表明水热产物中氧杂质含量极低。在RbGd2F7:Eu^3+(0.5mol%)的激发光谱中只观测到Gd^3+离子f-f跃迁,Eu^3+离子的激发跃迁很弱。激发Gd^3+离子到^6IJ能级后,观测到Eu^3+离子的特征发射,Gd^3+离子与Eu^3+离子之间存在能量传递过程。Eu^3+离子的^5D0→^7F1和^5D0→F2跃迁发射较强,表明稀土离子在六方HbLn2F7中处于非中心对称的格位。  相似文献   

3.
将不同荧光性能的铽(Tb)、镨(Pr)离子分别与铕(Eu)离子混合,以三异丙氧基稀土的形式掺杂P(MMA-CO-St)共聚物,研究Eu^3 /Tb^3 和Eu^3 /pr^3 共掺杂P(MMA-CO-St)的荧光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Eu^3 /Tb^3 掺杂的P(MMA-CO-St)中,Tb^3 作为能量给予体,Eu^3 作为能量接受体,能量转移的结果使Eu^3 特征荧光显增强;Eu^3 /pr^3 掺杂的P(MMA-CO-St)中,Eu^3 的能量向pr^3 转移,致使Eu^3 的特征荧光猝灭,pr^3 的荧光略为增强.  相似文献   

4.
朱天培  于凤兰 《化学学报》1986,44(9):894-899
用循环伏安法在二氯甲烷,乙腈,丙酮,甲醇,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亚砜等有机溶剂体系中研究了硝酸铕与不同冠醚配合物的电还原反应.溶剂介质和冠醚结构对Eu^3+冠醚配合物氧化还原反应有显著影响.在弱配位溶剂中冠醚的配位作用稳定了Eu^2^+,使Eu^3^+的还原电位向阳极方向移动200mV左右.由于强配位溶剂的作用,体系还原反应可能成为EC机制.同一冠醚配合物在不同弱配位溶剂中S差别不大,但在强配位溶剂中其S明显下降.同时,电还原反应的E~1/2越负,S也越小.  相似文献   

5.
王宗说  唐威林 《分子催化》1989,3(3):230-234
用ESR表征了几种Cu(Ⅱ)-A沸石中Cu~(2+)离子物种,发现在铜含量较高(5.20wt%)的样品中,偶极-偶合的Cu~(2+)离子对占压倒优势,而孤立的Cu~(2+)离子则很少.样品还原后的ESR结果表明,偶极-偶合的Cu~(2+)离子对至少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物种.结合ESR、XPS和XRD方法,研究了Cu(Ⅱ)-A沸石中共存阳离了Mn~(2+)的效应,并讨论了Cu~(2+)和Mn~(2+)两种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6.
掺Eu及Ag微粒的SiO2凝胶在多孔阳极氧化铝中的荧光增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将稀土配合物掺杂于溶胶-凝胶(Sol-gel)基质中及在溶胶-凝胶制备过程中原位(In stitu)合成稀土配合物已有报道^[1]。溶胶-凝胶基质使掺杂分子和外界隔绝,形成一种很好的保护基质,而渗杂的光活性物质,由于受到笼效应的影响,掺杂分子之间相互孤立,减小了聚集体的生成和浓度猝灭^[2]。在溶胶-凝胶中掺杂镧系离子,尤其掺杂Eu^2 和Sm^2 等二价离子已成为研究热点,它们在光学存储^[3]、固态激光^[4]、绿光发光材料、药物学上的X射线无机发光材料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二价镧系离子(如Eu^2 )通常是由三价离子(Eu^3 )在加热条件下,经短波光还原或电化学还原产生的,而在溶胶-凝胶中既可有效地还原Eu^3 ,也可将Eu^2 固定在光学透明凝胶中^[5]。国内有关凝胶中掺杂稀土离子的荧光现象虽报道很多^[6],但将凝胶固定在多孔基底上却未见报道。多孔阳极氧化铝具有规则的六边形孔状结构,还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的形状,在其为模板制备金纳米线^[7],由于溶胶可渗入几个至十个纳米深的孔道中,在多孔基底上用溶胶-凝胶法制作的薄膜能增强荧光现象并没有较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7.
低温弱还原条件下,在沸石基质中获得了稳定的Eu~(2+)。借助程序升温还原(TPR)技术考察了沸石中Eu~(3+)→Eu~(2+)还原温度及价态转换途径。通过穆斯堡尔谱讨论了价态转换过程中,铕离子在沸石笼结构中的配位环境及其与沸石骨架的相互作用。光电子能谱和荧光光谱数据表明,Eu~(2+)在沸石基质中价态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M2B5O9X:Eu,Tb(M=Ca,Sr;X=Cl,Br)荧光体的光谱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Eu^3 和Tb^3 稀土离子之间存在电子组态共轭性的特征,将其双掺于同一基质中,由于电子转移而产生Eu^2 ,使Eu^3 ,Tb^3 和Eu^2 共存于同一体系中,在空气中合成了M2B5O9X:Eu,Tb荧光粉,研究了其发光特征及影响作用。结果表明,Eu^3 ,Tb^3 和Eu^2 共存于同一基质中,且稀土离子的掺杂量对其光谱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La2CaB10O19:Eu^3+的VUV—VIS范围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La2CaB10O19:Eu^3 红色发光材料的高分辨发射光谱和UV-VUV激发光谱,根据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认为进入晶格的Eu^3 占据了两种格位,一种Eu^3 占据了与O^2-离子十配位的La^3 的格位,另一种Eu^3 则占据了与O^2-离子八配位的Ca^2 的格位,又从激发光谱的分析中,得到Eu^3 的电荷迁移带(CTB)是峰值位于244mm的带,而位于130-170nm之间的成份复杂的宽带包括硼酸盐基质的吸收带和Eu^3 的f-d跃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首先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符合SrAl2O4:Eu^2 ,Dy^3 化学组成的溶胶,然后通过机械研磨、水热反应和微波加热反应三种不同的组装方法和微波还原扩散法使其进入主体ZSM-5沸石的孔道中。主客体材料的荧光光谱出现显著蓝移,余辉光谱出现400nm和517nm两个发射峰,两个余辉峰的相对发射强度随组装方法和组装浓度的改变而具有可调性,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发光材料进入沸石的纳米级孔洞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