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近年来国内外均在发展煤的加压燃烧技术。但是加压条件下煤的燃烧特性可供参考的数据很少,国内还是一片空白。本文介绍了一种加压燃烧炉的研制、调试和实验方法;测定了不同压力下煤粒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T-t);得到了压力对煤的燃烬时间的影响规律;用煤粒表面扩散燃烧模型计算了不同压力下煤粒的燃烬时间,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颗粒煤在激光加热条件下的着火和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的是一个简单的煤粒着火与燃烧的一维模型。该模型采用了热解和双平行反应模型,考虑了煤粒表面的多相反应和气相的基元反应以及气相中的传热与传质。从获得的煤粒表面和气相空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判断不同煤种的着火方式。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五年Campbell和Davidson首先报道了流态化燃烧期间煤粒的破碎。此后,一些学者,如Sarofim,Beer,Gibbs等,相继发表文章作了探讨,一致认为流态化燃烧期间煤粒的破碎是一个重要现象,会对燃烧过程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叙述流态化燃烧过程中煤粒破碎的现象,它对燃烧速率的影响,提出了估算大煤粒燃尽时间的公式。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燃烧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是煤粒在燃烧过程中的表面温度。它是改进和研究燃烧不可缺少的参数。这个参数的测量,一直是燃烧研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燃烧室中苛刻的环境使得常规的测量方法难以奏效。燃烧过程中温度高,煤粒颗粒尺寸范围大,运动轨迹飘浮不定,流动速度较大。因此光学测温几乎是唯一可以考虑的方法。光学法有其它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非接触性,这样测量装置不至于使燃烧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各种尺寸的煤粒在沸腾床中的气体动力特性,概述了给煤颗粒度对沸腾床点火启动、燃烧过程和燃烧效率的影响,从一个侧面阐述了颗粒燃料的沸腾燃烧机理。  相似文献   

6.
煤的灰层扩散系数对煤粒的燃烧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用实验的方法测定了三种煤的灰层扩散系数。研究还发现,不同的颗粒直径、不同的煤种以及不同的灰层厚度、煤的灰层扩散系数均不同。最后,从其微观结构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作者基于蒙特卡罗法设计出的计算程序已用于国际火焰。研究基金会的两台试验炉(分别燃烧石油和天燃气)炉膛传热的计算,并获得十分满意的结果。本文改进了原模型以适用于工业规模的燃煤炉膛并对新南威尔士州Bayswater电站1~#炉进行模拟计算,并着重分析了模型结果对煤种输入变化的灵敏性。 二、数值模型 1.计算区域的划分和煤粒燃烧模型 半宽度9(m)、高32(m)的燃烧室如图1所示被分成11个体区和10个面区。其中面区6为燃烧器所在区域,体  相似文献   

8.
煤在燃烧过程中表面灰层内气体扩散传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在燃烧过程中表面灰层内气体扩散传质特性的研究严建华,倪明江,张宏焘,岑可法(浙江大学能源工程系杭州310027)关键词:灰层扩散,煤燃烧,孔隙率一、引言就流化床燃烧锅炉通常燃用的较大粒度的煤而言,其焦碳的燃尽时间占了煤粒燃尽所需时间的绝大部分,粗略...  相似文献   

9.
煤粉在四角切向燃烧煤粉锅炉炉膛内的燃烧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煤粉在四角切向燃烧煤粉锅炉炉膛内的燃烧行为进行了数值研究。在计算中,将煤岩学对煤进行分类研究的思路引入燃烧学,对煤粉中所含不同煤岩类别的煤粒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粉中的部分难燃组分在炉膛内未能燃烬;炉膛出口处颗粒的浓度存在较明显的偏差,右侧浓度较大,未燃成分较多;煤粉的未燃烬及浓度偏差对四角切向燃烧煤粉锅炉的局部超温爆管现象有直接的影响,且三次风的影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针对液压自由活塞柴油机的结构特点和运行特性,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对缸内燃烧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该柴油机燃烧过程的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了基于时间的缸压曲线和活塞位移曲线的处理方法,获得了基于时间的燃烧放热规律计算方法,分析讨论了在该活塞运动规律下的缸内燃烧特性,通过试验研究与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韦伯经验放热模型进行了修正。研究结果为探索自由活塞柴油机的燃烧特性与运行机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反应动力学的简单碰撞理论(SCT),建立了气固两相反应通用模型,进一步研究了煤焦燃烧和燃尽的统一动力学模型;粉煤悬浮燃烧时挥发分的析出模型也可包含在该模型中;该模型充分考虑了粉煤在热天平中与在炉内燃烧条件下氧气浓度和氧气可达比表面积变化规律的差异,并给出了计算活化能函数和氧气可达比表面积的新方法,可提高利用热天平获取的动力学参数对炉内煤粉燃烧速率预报的准确性。通过热重分析和已经报道的试验数据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对于水煤浆在沸腾床内燃烧过程的初步实验研究结果。实验表明水煤浆在沸腾床内的凝聚、结团特性,使得燃烧过程中的飞灰可燃物损失可以被控制得很低,因而其燃烧效率可达很高的水平,高于同煤种的干煤粒。实验还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异重度床料沸腾燃烧的方案可以成功地消除凝聚、结团造成的大颗粒沉积现象,实现稳定地运行。燃用水煤浆的沸腾床与普通燃煤沸腾床相比还有NO_x排放量低和易于脱硫等优点,因此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旋流杯燃烧室流场的数值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任意曲线坐标系下对旋流杯环形燃烧室冷态和两相燃烧全流程流场进行数值研究。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EBU-Arrhenius燃烧模型和六通量辐射模型模拟湍流燃烧过程;采用颗粒轨道模型模拟两相流动。为了验证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本文还采用PIV测量燃烧室火焰筒内冷、热态流场,利用温度耙测量燃烧室出口温度径向分布,所得的计算值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表明所用的各数学模型合理、计算方法可行,所得研究结果可为该类燃烧室的优化设计提供有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煤燃烧的部分过程是在低氧浓度下进行的,本文利用热重实验研究煤在低氧浓度下燃烧特性的变化,重点研究着火特性、燃尽特性和燃烧速率的变化;同时计算分析低氧浓度下,煤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低氧浓度下煤燃烧反应的TG和DTG曲线均向高温区靠近,着火温度基本不变,燃尽温度提高,燃烧速率下降;低氧浓度下燃烧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k_0之间存在着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15.
劣质烟煤和无烟煤燃烧生成飞灰的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粉煤燃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当煤粉被喷入锅炉炉膛后,受到火焰的辐射加热和回流烟气的对流加热,温度急剧上升,加热速率非常快,可达10~5K/秒。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在煤粉粒子与周围介质之间及粒子内部进行着一系列的热质交换和化学反应:煤粒析出挥发份;挥发份与周围氧化介质发生气相反应;其反应产物与剩余焦碳  相似文献   

16.
煤灰相变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灰的熔融和结渣特性就是影响燃煤锅炉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煤灰燃烧过程中的相变的研究对分析锅炉低温共熔和结焦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对灰样和加入助熔剂的灰样进行热重分析,结合TG、DTG、DSC曲线在DDSC曲线上判别发生相变的温度段,然后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其机理进行分析并验证热重实验的结论.XRD法分析结果验证了TG-DSC法的DDSC曲线能够判别煤灰中的相变温度段,证明运用TG-DSC分析煤灰发生相变的温度段是有一定可行性的,而且把TG-DSC和XRD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研究煤灰相变机理的技术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煤的热天平燃烧反应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热天平获得同一种煤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TG、DTG曲线,可求出燃烧速率、燃烧温度随燃烬度的变化曲线,根据两个不同升温速率下的数据,可计算出化学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随燃烬度的变化曲线。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四个煤种的反应动力学参数随燃烬度变化的曲线,并预测其中一种煤在第三个升温速率下的燃烧速率随燃烬度的变化曲线,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用此模型预测了在不同的恒定温度下试验煤种的煤粉燃烧速率随燃烬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含内在矿物煤粉为研究对象,在滴管炉上制焦后进行热重试验,用几种常用动力学模型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发现,用经典模型处理含内在矿物煤焦的热重数据线性不好,收缩核模型和随机核化模型也不能成立;用随机孔模型处理这些热重数据只在反应初期吻合较好,中后期偏差较大;而不同氧气浓度下所有煤焦的结构因子曲线都吻合得很好,这说明不假定任何模型的结构因子法能较好地反映含内在矿物煤焦燃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微小多孔介质燃烧器,进行了氢气和空气的扩散燃烧特性实验研究,得到了其燃烧效率、出口尾气温度、外壁面温度和热损失率随燃烧热功率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规律。实验发现,在较宽的操作范围内,微燃烧器具肯较高的燃烧效率和出口尾气温度,同时获得较低的外壁面温度和热损失率,而且随着燃烧热功率和过量卒气系数的增大,外壁而温度和热损...  相似文献   

20.
木质装饰板材贫氧条件下燃烧和热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热重差热分析仪,在各种不同的氧气浓度下对落叶松、红木和红松样品进行实验。通过对TG、DTG和DTA曲线的分析,样品干燥基要经历两个失重过程,第一个失重过程主要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热解,第二个失重过程主要是木质素的炭化分解和燃烧。在各氧气浓度条件下,热解失重的第一个阶段TG和DTG曲线差异很小;在各样品失重的第二个阶段,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TG和DTG曲线左移,反应结束的温度明显降低。氧气能使木质素的炭化物氧化并进而可能使其着火燃烧,从而使反应进程加快。当氧气浓度大于6.32%时,各样品DTA曲线上均有两个明显放热峰,并且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DTA曲线放热峰越尖锐,放热峰面积越大,说明氧气浓度越大,在两阶段失重过程中更多的挥发分物质和固体炭化物参与燃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