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浙江新昌硅化木赋存地层岩石学与古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新昌早白垩世盆地中存在丰富的硅化木,它们是重要而又典型的古植物地质遗迹,新昌硅化木赋存的地层为早白垩世馆头组,其岩石类型包括砾岩、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粘土岩,还有少量的礁灰岩和泥灰岩。岩石学研究表明,它们形成于干燥的快速堆积的山间盆地,属河湖相沉积。新昌硅化木为南洋杉型木,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气候条件。结合硅化木特征与地层岩石学研究,探讨了新昌硅化木形成的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侵位于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构造带内的卡姆斯特岩体是该花岗岩带内最西侧的小型岩体,岩石类型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不同产物.该岩体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富集SiO_2、K_2O+Na_2O,强烈亏损Ba、Sr、Ti、P,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具强烈的负Eu异常,Rb/Sr、K/Rb比值明显偏低,暗示岩浆强烈的分异演化作用,Fe_2O_3/FeO为0.11~1.23,FeO~*为0.86~1.39,显示岩体中度还原环境,与锡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为高硅富碱弱过铝质的A_2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指示其形成于卡拉麦里造山带晚石炭世后碰撞造山阶段的伸展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3.
新疆中天山东段路白山一带早泥盆世岩浆活动频繁,侵入岩广泛发育,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斑状花岗岩及花岗斑岩组成,并伴有大量幔源基性岩浆的底侵.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早泥盆世花岗岩类具高硅、高铝、低钙、贫镁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NCK)为0.94~1.0,属中—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野外地质、岩石矿物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中天山北缘洋盆于志留纪中期闭合,导致中天山与吐哈地块相互碰撞.从晚志留世开始,该区进入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并可能一直持续至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4.
别斯托别一带基性杂岩体与花岗岩接触带附近发现多处铜矿化点.对基性杂岩进行岩石化学特征分析,区内杂岩体为亚碱性岩体中的钙碱性系列基性火山岩.岩石样品投点及稀土配分图显示,杂岩体"亲缘性"较好,为同期岩浆结晶分异而成.同时,里特曼戈蒂里图解及花岗岩微量元素蛛网图反映了岩体应形成于同期碰撞构造造山环境.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玄武岩及其幔源包体是研究地球深部上地幔物质组成和成因的探针。对发现于浙江省东南沿海玉环县石峰山地区的橄榄玄武岩及其所含的大量二辉橄榄岩包体与单斜辉石捕虏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橄榄玄武岩中这些幔源包体主要为尖晶石相,橄榄石和辉石的Mg#分别在90%和90%~91%,对应为镁橄榄石和顽火辉石端元,尖晶石Cr#[Cr/(Cr+Al)]在0.1左右,为富铝尖晶石,与福建明溪、浙江新昌等地玄武岩中幔源包体的矿物成分相近,指示其地幔源区部分熔融程度不高。另外,单斜辉石捕虏晶呈浑圆状,其被捕获上涌过程中与岩浆发生了少量物质交换。镜下观察与电子探针背散射图像(BSE)显示,二辉橄榄岩与捕虏晶中的单斜辉石均发育有“筛状结构”,指示了明显的长英质熔体熔出现象。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早期K、Na含量较高的单斜辉石在岩浆上涌过程中发生减压,导致富含K、Na成分的熔体析出,随后经快速冷却形成,而非外来熔体交代形成。  相似文献   

6.
新昌盆地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火山一侵入杂岩带的东北端,区内广泛出露晚中生代火山岩与侵入岩类,岩石类型丰富,是研究岩石遥感光谱的理想地区.作者对该地区的岩石样品进行了可见一近红外光谱和热红外光谱分析测试,研究了火成岩矿物组成、蚀变特征、共生状态等与遥感光谱的关系,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疆阿勒泰青河县玛因鄂博断裂带内,发育大量的辉长岩岩脉(株),辉长岩侵入到前寒武纪片麻岩和前二叠纪的不同类型花岗岩中,主要的岩石类型包括含长辉石岩、斑状细粒含长辉石岩、辉长岩以及少量的粗粒辉长岩.锆石SHRIMPU-Pb年龄表明这些辉长岩形成时代为272.5±2.4Ma.系统的元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辉长岩具有高Mg-Fe、低Ti、低碱度特征,轻稀土及大离子亲石元素轻微富集,具有高的Nd初始值.上述特征表明,玛因鄂博辉长岩原始岩浆来自被交代的极度亏损的岩石圈地幔高度部分熔融所形成的拉斑质玄武岩浆.二叠纪辉长岩与阿勒泰南缘喀拉通克含Cu-Ni硫化物矿超镁铁—镁铁杂岩和大量的二叠纪花岗岩形成时代一致,是塔里木二叠纪大火成岩省在阿勒泰南缘的岩浆岩响应.  相似文献   

8.
系统总结了华南沿海琼、粤、闽、浙4省中生代镁铁质岩的时空分布与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讨论了华南中生代区域构造环境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区内主要发育6期镁铁质岩石,分别形成于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即245~230、180~175、165~142、130~115、110~101和95~85 Ma.早中生代印支期(245~230 Ma)镁铁质岩,出露在海南岛,伴有A型花岗岩和碱性正长岩产出,形成于印支运动后的伸展环境.在晚中生代(180~90 Ma)的镁铁质岩中,中侏罗世(180~175 Ma)的镁铁质岩石集中出露在粤北、闽西南一带,与湖南、赣南拉斑玄武岩/辉长岩 流纹岩/正长岩和A型花岗岩一起构成双峰式火成岩组合,具有裂谷型火成岩特征.晚侏罗世(165~142 Ma)镁铁质岩,主要有海南、广东一些小的辉长岩等,也与A型花岗岩、碱性正长岩等伴生.白垩纪的镁铁质岩广泛出露在福建、浙江和海南沿海地区.其中,早白垩世(130~115、110~101 Ma)的镁铁质岩常与高钾钙碱性花岗质岩混合,构成辉长岩/玄武岩 花岗岩/流纹岩等复合火成岩;晚白垩世(95~85 Ma)的镁铁质岩,在华南沿海地区形成壮观的镁铁质岩墙群,并伴有A型花岗岩产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构造域伸展环境.华南中生代镁铁质岩石的形成,对应于华南岩石圈多期伸展事件,是华南岩石圈伸展的重要岩石学标志.  相似文献   

9.
在浙江新昌早白垩世盆地西侧的馆头组中,存在一些硅质岩石--块状硅质岩、含叠层石硅质岩和木化石硅质岩等,它们以高SiO2、富Fe2O3、低Al2O3和TiO2为特征,REE含量低,而且有弱的Ce亏损,δ^30Si值为-0.4‰--1.5‰,δ^18O值为18.1%-23.1‰。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具有热水硅质岩的特点。结合其它地质资料,作者讨论了这些硅质岩的硅质来源和成因,认为它们系地表水和海水向下渗透,并在一定深度内发生循环然后上涌,火山活动为热水提供热源,SiO2来源于热水流经的地层和岩石。富含SiO2的热水溶液在适当的地方沉淀形成块状或透镜状硅质岩,也可解释古树木和含叠层石灰岩形成木化石硅质岩和含叠层石硅质岩,根据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计算出硅质岩形成时的热水温度为70.8-108.4℃。  相似文献   

10.
喀纳斯湖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地质构造、岩石结构、地貌、湖底形态及室内沉积物分析资料几个方面论证了喀纳斯湖的成因。得出了喀纳斯湖是受断裂构造和岩石片理结构的双重控制,在多期多次冰川作用之下侵蚀出湖盆,最后由冰川终碛物堵塞而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及其切缘组织中c-myc基因mRNA和端粒酶活性表达与手术切缘的安全性关系。方法:用RT-PCR和TRAP方法检测12例胃癌和19例肠癌标本和切缘组织中c-myc基因mRNA和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结果:(1)胃肠道恶性肿瘤组织中c-myc基因mRNA和端粒酶活性有很高的表达率。(2)肿瘤的上下切缘组织中c-myc基因mRNA和端粒酶活性表达无明显差异。(3)在中心表达阳性的肿瘤中,距中心4厘 上端粒酶均为阴性表达,而c-myc基因mRNA在距4cm处仍有小部分呈阳性表达,5cm处则呈阴性,结论:就c-myc基因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表达而言,距离肿瘤5cm可定为肿瘤的分子切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长石晶簇在含水晶花岗伟晶岩和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岩脉中产出的地质特征,并对六种长石晶簇(肉红色钾长石晶簇、白色钾长石晶簇、白色花瓣状钠长晶簇、白色阶梯状钠长石晶簇,束状钠长石晶簇和秀明板状钠长石晶簇)进行了描述,这些晶簇不仅具有阵列,收藏和观赏价值,而且对花岗伟晶岩的气液演化,矿床勘查和矿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肠杆菌HB101感受态细胞的显微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数生长前期的大肠杆菌在生理盐水中用CaCl2可以直接诱导建立感受态并完成转化过程。利用H-8100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用CaCl2直接在生理盐水中诱导建立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发现感受态细胞整体电子密度趋于均匀,但存在有电子密度较高颗粒,表明大肠杆菌感受态建立过程中,细胞整体对电子通透性增强,可能存在涉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复合物重新形成相关的胞内物质代谢及其在细胞内定位的受控改变,暗示大肠杆菌可能具有建立自然感受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伪欧氏空间E^52中反de Sitter空间研的坐标函数是其Laplacian的特征函数的球型、双曲型和抛物型类时和类空旋转超曲面肘的性质,得到:M或者为H^41的极小或极大超曲面,或者可与某个乘积流形叠合。  相似文献   

15.
舟山地区嗜盐菌的分离和产胞外多糖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江舟山地区近海和盐田的样品进行分离检测.从11份泥样和16份水样中共分离纯化120株嗜盐菌,其中多数为中度嗜盐菌或耐盐菌,颜色以白色为主,其次是红色和黄色,细胞形态多为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阴性菌株占81.6%.研究表明,嗜盐菌在该地区具有广泛的分布和一定的多样性.以分离菌株为材料筛选产胞外多糖的菌株,发现19株能产生胞外多糖,其中菌株HS239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在役老旧拱桥的承载力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某些桥梁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拱肋以及其他结构部件变形甚至破坏,其承载能力削弱问题会变得尤为突出.以宁波市灵桥为例详细分析了其极限承载力,分析过程中考虑了材料和几何双重非线性,以及涉及到灵桥由于战争、船体碰撞、行车事故和其他意外事故引起的拱肋变形和扭曲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拱肋面外的初始变形极大地削弱了灵桥的极限承载能力;要准确评估该桥的极限承载能力,必须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甜瓜品种红蜜脆、皇后的无菌子叶块为外植体,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处理。针对遗传转化处理后,在外植体上长出的甜瓜不定芽发生黄化的现象,从品种差异、遗传转化条件、矿物营养含量、光照强度、温度等多方面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与未遗传转化处理的子叶块上长出的不定芽相比,转化处理后的子叶块上长出的不定芽黄化现象普遍。将后者分别转接入多添加了Fe或Mg或B或K盐的改良芽生长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形态观察表明,在多添加了Fe盐的培养基上不定芽转绿明显,其次,在多添加了Mg盐的培养基上不定芽也有转绿。显微、超微结构上显示,在多添加了Fe盐的培养基上不定芽叶栅栏细胞内含较多的叶绿体,其叶绿体内有丰富的光合片层结构。光照强度对不定芽转绿作用不明显,温度保持恒定(270C 20C)或波动(150C-350C)对甜瓜不定芽转绿影响不大,两个品种在这方面的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1990年和2000年宁波市人口年龄结构的统计分析,以及相应人口年龄结构对比的统计分析。分析显示:在业、退休年龄结构具有明显的年龄段特征,相隔10年,在业率和退休率无显著变化,而失业率总体上有一定的增幅,应适当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海绵天然产物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海绵天然产物产业化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供给量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从化学合成、海绵资源合理捕捞、海绵的人工养殖、海绵细胞体外培养、共生微生物的培养以及转基因技术这6个方面进行了筒单的综述.提出运用大规模共生微生物发酵培养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