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古代关于磁现象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石吸鉄現象的發現 1.磁石吸鉄。我國古时沒有“磁”字,东漢以前的書都是把磁石寫成“慈石”。以后的人对于这一点的说明是:“慈石吸鉄,母子相恋也。”因此可以肯定当我們的祖先用“慈”字來替礦石取名字的同时,一定还發現了它具有吸鉄的本領。最早关于慈石的記载是大約在公元前四世紀左右战国时的著作“管子”,其中的“地数篇”说:“伯高对曰: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金。……”。明确地提出慈石能  相似文献   

2.
寇培林 《物理通报》2011,40(7):121-122
从《墨经》中"光学"部分试验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测定凹球面镜曲率半径的方法,从而确定了焦距的大小,也为生产各种规格凹球面镜提供了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学校物理课程和生产实践的联系,讲述电解在技术中的应用时,不应只局限于叙述阴极过程的应用(如电铸和电镀),还必须介绍关于阳极过程的应用(如铝的表面氧化、电抛光、金属的阳电极切割).特别需要较为详细地研究通电时电解槽中所发生的过程的实貭.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引起在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学编写组所编的三本物理学第一册中,推导扩散系数的一节中有一个简化:“来自△S左右两边并穿过△S的分子,都分别地在离开△S的距离为平均自由程(?)的两个面S_1和S_2的附近经过一次碰撞即通过△S面,即S_1与S_2面中间没有碰撞”。对此简化假设的解释,几年来在教学当中一直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因为,既然S_1与S_2间没有碰撞,为什么其距离不是(?)竟是2(?)?据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课本第二册(人教版必修加选修2006年11月第2版),在第35页安排了一个"音叉的共鸣"的演示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取两个频率相同音叉A和B,将A和B相隔不远放在桌面上.  相似文献   

6.
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甲种本第一册319页及中师《物理学》第一册309页空气柱共鸣演示装置具有如下缺点: 1.所需的高而粗的盛水玻璃容器和两端开口的长玻璃管不易得到。 2.如用短玻璃管代替长玻璃管,演示时仅能听到一次共鸣声,只能说明空气柱的  相似文献   

7.
“赤橙黄绿青蓝紫维持彩练当空舞”。天空的彩虹是从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喜爱的。远在九百多年前,我国宋代孙彦先就解释:“虹乃雨中日影,日照雨则有之”。百多年后朱熹进一步指出:虹非能止雨也,而雨气至是已薄,亦是日色散射雨气”。这比西欧培根  相似文献   

8.
空气柱共鸣实验的改进孙振海(河北元氏师范学校051130)中师《物理学》第一册309页中空气柱共鸣演示装置有以下不足之处。1.所需粗而高的玻璃容器和长玻璃管不易找到,若玻璃管较短,演示时只能听到一次共鸣声,只说明空气柱的最短长度等于声波波长的1/4,...  相似文献   

9.
用音叉演示声音共鸣的过程是:取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A和B,将它们插在共呜箱上摆放在一起.用橡皮糙敲击音叉A的叉股,使音叉A发声.过一会儿,用手按住音叉A的叉股,使它停止振动,这时音叉A不发声了,却听到音叉B在发声.实际作这个实验时,因音叉选取不当,或操作方法不妥,音叉B发出的声音因响度不够,实验效果很不明显,根据经验,共鸣实验演示成功的关键,应注意以下几点.1.音叉和共鸣箱选取要合理.发生共鸣时,原先不发声的音叉必须从声波中获得足够大的能量,才有较大的响度,共呜声才明显,因此实验时应选用发声功率较大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油品起电现象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液体偶电层理论,在固-液相的接触面处存在着一个偶电层.如固相是玻璃的,则这个设想可以用图1表达.其中一种极性的电荷紧贴在固体表面上,这里是负电荷吸附在玻璃表面上,形成固定的负电荷层,层的厚度只有一个分子直径大小,带正电的离子散布在负电荷层附近,它可以扩散到离界面几十个分子直径的地方,形成带正电的扩散层.这层的正电荷容易移动.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复杂的光学仪器中广泛使用胶合透镜,这对于消除色差,改善象质,减少光能量的反射损失,提高成象的清晰度是至关重要的。要作到透镜胶合后不降低光学性能,不产生表面  相似文献   

12.
《大学物理》2021,40(9)
采用旋转矢量法分析了"拍"现象的形成过程,解释了"拍"现象中振幅和相位变化特征的原因和变化规律,借助图形说明了周期和频率等特征量的物理内涵,呈现了振幅的相位突变情况,使得"拍"现象中变化规律的本质原因直观具体地呈现,这种分析方法能有效地加深学习者对"拍"现象的本质理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中物理学课本二年级第一分册图80关于液体扩散现象是用水和硫酸铜溶液来进行演示的。这一演示的优点是:硫酸铜溶液的比重较水大,它能由下面向上扩散到水中去,由此说明分子的不规则运动就比较有说服力;同时硫酸铜溶液有颜色,演示的直观性强。但遗憾的是: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并不是硫酸铜分子的颜色,而是正二价铜离子的颜色,虽然学生在高二时还没有学过电离现象,但当他们在高三化学中学习盐类的电离时,就很自然地会怀疑:为什么物理教师将硫酸铜溶液中蓝色铜离子的运动说成是硫酸铜分子的扩散呢?  相似文献   

14.
在讲自感现象的时候,都喜欢用断路瞬间灯泡突然更亮的一闪这现象来说明。这的确是一个很生动的实验。但是对这个现象的解释,还有一些错误的看法。是应当纠正的。在高三物理教本中提出了这个实验的装置:把一个铁心线圈L和一个灯泡R_0并联起来,再接到直流电源上(图1)。在灯泡稳定发光以后,突然断开电键。这时,灯泡不仅不会马  相似文献   

15.
蔡衍卿  姚忻  李刚 《物理学报》2006,55(2):844-848
在用YBa2Cu3Oz(YBCO)种膜液相外延生长Nd1+xBa2-xCuOz(NdBCO)厚膜的过程中,YBCO晶体在高于熔点的温度下保持不熔化并且起到了外延种子的作用.采用高温金相显微镜,我们实时观察YBCO薄膜的熔化过程,发现了超导氧化物薄膜的过热现象,并且结合XRD极图的分析和Ba-Cu-O熔体的不润湿性现象合理解释了YBCO形成过热的机制.另外,通过对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YBCO薄膜熔化行为的横向比较,研究YBCO薄膜品质对于其过热度的影响,并用半共格界面能理论很好地解释了AFM和XRD分析及实时观察熔化过程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过热 YBCO薄膜 熔化形核  相似文献   

16.
关于1+1对转涡轮中热痕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热痕现象深刻影响涡轮叶片的热负荷,关于该现象的研究成果将对提高涡轮前温度、优化发动机燃烧室与涡轮叶排周向相对位置等起到促进作用。本文采用无粘时间精确解对热痕现象在所设计1+1对转涡轮中的作用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一、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主要部分有低频讯号发生器、扬声器、带有刻度的细玻璃管、漏斗、细胶管、直尺……。  相似文献   

18.
空气柱共鸣演示器的改进许世忠,郑冠珍(解放军白求恩医学专科学校)(河北省石家庄市师范学校)中等师范三年制物理课本第一册309页和高级中学物理课本甲种本第一册319页,在讲空气柱共鸣时采用了下述演示方法:在盛水的容器中插入一根粗玻璃管,在管口的上方放一...  相似文献   

19.
关于“鱼洗”振动现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志贤  高惠滨 《物理实验》1992,12(6):261-262
我国汉代利用共振原理制造了“鱼洗”。这是我国汉代的能工巧匠创造的,不仅有很高的技术工艺水平,而且对共振现象已有了一定的认识。“鱼洗”是一个铸造的铜盆。铜盆边上有一对耳朵,只要用两手有节奏地在两耳上来回摩擦,产生共振时,则盆中的水面就会显示复杂的波纹。振动强烈时,好像鱼在盆里翻起荡漾的浪花,好似从铸刻在盆壁的鱼嘴中喷出水珠。  相似文献   

20.
关于“拍”现象的一点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说明了“拍”现象中在零振幅左右、两振动位移同向或反向都是可能的,并利用计算机和示波器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