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聚体的结构表征:V.含氟离聚体中离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用径向分布函数法对含氟的锌离聚体微现结构进行分析。从所测得的干涉函数、双体相关函数及径向分布函数等结构参量可知,锌离聚体的离子微区是由四配位锌氧四面体结构单元构成,配位数为4,Zn~(2+)-O键长2.24A,离子微区尺寸约为10.47A,其可能结构模式如图6所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用先进的EXAFS及ESR等方法研究了羧酸型含氟的铜(Ⅱ)离聚体离子微区的内部精细结构,结果表明,铜离聚体的离子微区主要由羧酸根桥键的双核配位结构单元及平面四方形的配位结构单元等聚集而成。在双核配位结构单元中第一层为Cu~(2+)—O配位,配位数为4,配位键键长为1.96A,第二配位层为Gu~(2+)—Cu~(2+)配位,Cu~(2+)—Gu~(2+)间距为2.64A。平面四方形的配位结构单元Cu~(2+)—O的配位数为4,配位键键长为1.96A。共聚物中羧基含量对离聚体的基本配位结构单元和离子微区的精细结构影响较小,但对微区大小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离聚体的结构表征:Ⅱ.含氟离聚体的FT—IR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报导了以甲基丙烯酸氟醇酯-丙烯酸共聚物为基础的羧酸型钙、钠离聚体在不同温度及时间下的FT-IR图谱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在离聚体聚集态中钙、钠离子的局部配位形式及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DSC方法研究了羟酸型含氟离聚体中不同金属离子种类、可离子化基团含量、配位结构单元构型及离子微区大小对离聚体中离子微区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表明:离聚体中金属离子配位能力愈强,羟酸含量愈高,离子微区尺寸愈大,则相应离聚体中离子微区稳定性愈大。铅高聚体>锌离聚体>钙离聚体>钠离聚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以聚环氧乙烷(PEO)、聚环氧丙烷(PPO)以及聚丁二烯(PBD)为软段,以4,4’-二异氰酸二苯甲烷(MDI)和N,N-二羟乙基甲胺(MDEA)为硬段的链段型聚氨酯的合成。并通过MDEA中的第三胺与Υ-丙磺内酯反应,转化为双离子型离聚体。用差示扫描量热、红外光谱、动态力学性能以及应力-应变等实验方法研究了化学组成和氨磺化程度对材料相分离程度,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化后的材料力学性能有很大的改善。对PBD为软段的材料,离子化只能提高硬段“微区”的内聚能,而对PEO、PPO为软段的材料,还能大大提高软、硬相的相分离程度。  相似文献   

7.
离聚体的聚集态结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离子对的聚集作用,离聚体形成了独特的微相结构。本文对有关离聚体的聚集态结构的理论和定性模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嵌段共聚物离聚体具有独特的形态和固体及溶液性质 ,在热塑性弹性体、极性材料与非极性材料共混相溶剂和粘度调节剂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文献报道较多的是聚苯乙烯 乙烯 丙烯[1] 、聚苯乙烯 乙烯 丁烯 苯乙烯[2 ] 、聚苯乙烯 异丁烯 苯乙烯[3 ] 等共聚物中 ,聚苯乙烯链段部分磺化后所得离聚体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众所周知 ,含氟聚合物具有低表面能和高表面活性等特性 ,因而将含氟基团引入到嵌段共聚物离聚体中有望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特殊功能材料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自 1 995年问世以来 ,已成功…  相似文献   

9.
稀土系离聚体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具有较一般离聚体大得多的吸水性能。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离聚体中不同稀土金属离子、不同可离子化基团含量、不同中和度、不同反离子以及温度和时间的变化对离聚体吸水性能的影响规律,为离聚体的性能表征及使用提供了必要的应用参数。  相似文献   

10.
含氟离聚体的多相结构及大分子链运动的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13C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表征了以丙烯酸-1,1,5-三氢全氟戊酯-丙烯酸共聚物为基础的离聚体体系的多相结构和大分子链段运动特性,结果表明:离子微区和聚合物基体之间存在界面层,聚合物主链的运动活性与离聚体的共聚物组成、金属离子特性、离子化程度、离子微区的稳定性和离子微区内的精细结构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用DSC方法研究了羧化聚苯醚(CPPO)/磺化聚苯乙烯(SPS)、以及它们对应的碱金属离子(Li+、Na+、Cs+)中和的离聚物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这一体系具有较宽的相容范围,金属离子的引入使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有所变化,Li+和Cs+能促进相容性,而Na+则使相溶性略有减弱.  相似文献   

12.
聚乙烯接枝马来酸盐离聚体FTIR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为基础,合成马来酸型的碱金属(Na和K)、碱土金属(Mg和Ca)及过渡金属(Zn和Cd)离聚体,详细研究了它们在不同中的度下的FTIR光谱的变化规律,探讨它们的形成的机理及其聚集态的结构膜型。  相似文献   

13.
温亦兴 《广州化学》2013,38(2):48-56
采用磺化方法制备磺化聚碳酸酯型离聚体。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紫外光老化分析测试,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磺化聚碳酸酯型离聚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P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于纯PC有所下降;离聚体的热稳定性温度高低顺序为SPC-Cu>SPC>SPC-Mg>SPC-Ca;耐老化性能为SPC>SPC-Cu>SPC-Mg>SPC-Ca;未提纯的离子型SPC比提纯的SPC耐老化性能好。  相似文献   

14.
乙丙三元共聚物磺酸锰离聚体溶液中离子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乙丙三元共聚物(EPDM)磺酸盐离聚体在二甲苯/正己醇中具有特异的粘度-浓度及粘度-温度关系,前文用波谱方法考察了离聚体溶液中的离子相互作用。本文以含Mn~(2+)(核自旋数5/2)的EPDM磺酸盐(SEPDM-Mn)为对象,且与Mg盐(SEPDM-Mg)离聚体比较,讨论了比浓粘度与溶液浓度及温度的关系,用FTIR和ESR方法对离聚体溶液作进一步考察,发现  相似文献   

15.
用溶液法由液体端羧基聚丁二烯(CTPB)及液体端羧基聚(CTBN)合成了Li^+、Na^+、K^+、Mg^2+、Zn^2+、Al^3+的遥爪型离聚体,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离聚体形成的影响及离聚体稀溶液的性质。并用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粘弹谱仪研究和表征了部分CTPB、CTBN遥爪型离聚体。  相似文献   

16.
聚苯醚离聚体水基微乳液粒径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乙酰磺酸为磺为磺化剂制备了磺化度为3~17mol%的磺化聚苯醚(SPPO),并中和成盐,在一定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下,加水将SPPO离聚体溶液乳化成水包同的稳定水基微乳液。用光散射法及航向电镜法(TEM)测定了SPPO离聚体水基微乳液的粒径及粒径分布,研究了磺化度、溶剂的极性、因含量等因素对微乳液粒径及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13)C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_2表征了以丙烯酸-1,1,5-三氢全氟戊酯-丙烯酸共聚物为基础的离聚体体系的多相结构和大分子链段运动特性,结果表明:离子微区和聚合物基体之间存在界面层,聚合物主链的运动活性与离聚体的共聚物组成、金属离子特性、离子化程度、离子微区的稳定性和离子微区内的精细结构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 含10%摩尔以下的离子且主链为柔性的离聚体是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在动态力学性质方面呈现特殊的行为,表现在贮能模量(1gE′)与温度的关系中有橡胶态平台出现。最早Otocka等指出,(丁二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无橡胶态平台,经金属离子中和后产生橡胶态平台,且E′增加。Agarwal,Makowski等则报道磺化乙丙胶离聚体的橡胶态平台随离子含量提高而加宽,随硬脂酸锌的加入而缩短。Fitzgerald及Weisst结合X-射线小角散射研究了甘油及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对磺化聚苯乙烯离聚体的动态力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近几十年来的以离聚体为基的两亲型高聚物水基微乳液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这类方法的特点,总结了影响相反转因素、影响微乳液性质的因素等。对水基微乳液的性能和应用前景等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用ESR谱考察了磺化丁基橡胶锰盐(Mn-SIIR)离聚体在二甲苯/醇(少量)混合溶剂中的离子聚集行为。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范围内,浓度及磺化度增大时ESR谱的形状变不大,这反映了离子聚集程度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另外,极性共溶剂(醇)增多时,线分辨度增大,反映了离子聚庥程度下降;温度升高时谱线变模糊,反映了离子聚集程度增大,这些结果有力地支持了Lundberg等人提出的离聚体溶液粘度变化平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