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检测吞噬和运动蛋白家族中的ELMO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及意义,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组织芯片中75例结肠癌及相匹配的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ELMO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ELMO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01);不同性别、年龄和肿瘤部位的ELMO3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肿瘤大小、结肠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远处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的ELMO3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ELMO3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均呈正相关性(R=0.386、R=0.608和R=0.760,P<0.05),即随着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增高,ELMO3的表达水平也增高。尤其是ELMO3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细胞染色强度显著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细胞染色强度,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结果表明,ELMO3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相关,提示ELMO3表达水平与结肠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望成为结肠癌侵袭转移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2.
结肠癌诱导分化基因表达差异的消减cDNA文库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保存和分析抑制性消减杂交 (SSH)获得的结肠癌经全反式维甲酸和 1 ,2 5-(OH) 2 D3联合诱导分化前、后的差异cDNA ,把消减产物与TA载体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建立消减cDNA文库 .结果表明 :诱导前消减cDNA文库的容量为 1 .0 5× 1 0 4 pfu ,诱导后消减cDNA文库的容量为 1 .49× 1 0 4 pfu .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结肠癌的发病机制和诱导分化的机制提供了物质基础 .  相似文献   

3.
MST1是死亡受体信号通路Hippo通路的核心成员,其基因表达异常多见于结直肠癌、肝癌、胃癌等肿瘤。为了探讨MST1表达对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采用PolyJet TM介导pEGFP-N1-Mst1及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Mst1特异性-siRNA转染至SW480细胞,分别建立高低表达Mst1的细胞模型。对不同分组的细胞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Mst1高表达组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反之,Mst1低表达组细胞增殖加快,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结果提示,Mst1的靶向调控能较好地控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可作为人结直肠癌防治的新研究靶点。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探讨OPRD1基因甲基化与尿酸及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并在细胞实验中证实尿酸可影响OPRD1基因甲基化水平.采集阿尔茨海默病组、高尿酸血症组及健康对照组的静脉血,检测OPRD1基因甲基化水平,并探讨与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细胞实验中,采用不同尿酸浓度先后处理细胞,分别检测OPRD1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高尿酸血症组OPRD1基因pos2、pos4位点甲基化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阿尔茨海默病组pos4位点甲基化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尿酸水平与OPRD1基因甲基化水平负相关,高浓度尿酸下细胞OPRD1基因pos2、pos3、pos4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更低.由此得出尿酸可能通过介导OPRD1基因pos4位点的低甲基化修饰,从而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参照GenBank收录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以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RNA为模板,利用RT PCR方法扩增了预计约1700bp的HA基因,将此扩增产物克隆进pMD18 T载体,采用限制性酶切及序列测定鉴定阳性重组克隆子.测序结果表明HA基因长为1683bp.基于HA蛋白的信号肽在表达中的负面作用,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缺失HA蛋白位于起始的信号肽的编码序列,获得了缺失HA蛋白信号肽的HA基因,并将其亚克隆到pGEX KG中,与GST融合表达.SDS PAGE结果显示:融合表达的蛋白分子量约为90×103.Western印迹表明表达蛋白具有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6.
探讨人正常乳腺细胞株及不同乳腺癌细胞株肿瘤抑制候选基因5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相关性。运用焦磷酸测序分析4种乳腺癌细胞株和1种人类正常乳腺细胞株中TUSC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以及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和Western印迹来检测这些细胞株中TUSC5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正常人类乳腺细胞株存在TUSC5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而4种乳腺癌细胞株存在不同程度高甲基化;在4种乳腺癌细胞株中,激素受体及 HER-2表达阴性即三阴性乳腺癌细胞TUSC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较非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低;并且乳腺癌的发生可能与TUSC5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有关,乳腺癌TUSC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激素受体、HER-2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其发生的机制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κ-卡拉胶(CGN)协同加强三硝基苯磺酸(TNBS)对BALB/c小鼠结肠炎症的作用, 利用TNBS诱导BALB/c小鼠结肠炎模型, 分析了κ-卡拉胶处理后, 小鼠存活率及组织学变化, 随后应用表达谱芯片技术分析差异表达基因. 结果发现, κ-卡拉胶增加了TNBS诱导的小鼠死亡率及结肠损伤. 芯片数据发现: κ-卡拉胶协同TNBS处理后, 较之TNBS处理组出现619个变化基因, 部分炎症相关基因继续上调, 炎症应答程度出现增强. 而κ-卡拉胶单独处理不具有致炎性, 仅影响代谢系统等相关基因的变化. 表明κ-卡拉胶可通过增强上调炎症相关基因, 加重TNBS诱导小鼠结肠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应用同工酶技术,对隶属于两科五属的五种蝗虫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酯酶(EST)同工酶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进行了生化遗传学研究,共分析了7个基因位点,采用Nei(1972)的公式,计算各位点上等位基因的频率,求出标准遗传距离(D)和物种分化时间(t),并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出以三点结论:1.五种蝗虫种间LDH,EST和MDH在基因位点的表达,各位点上等位基因的分布以及同一位点上各等位基因的频率三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异。2.这五种蝗虫及所分析的7个基因位点,都表现出较高程度的基因分化和遗传多态现象。3.初步确定了这五种蝗虫种间的亲疏关系及物种分化时间。  相似文献   

9.
海滨锦葵早期盐胁迫应答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cDNA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cDNA-AFLP)对盐胁迫下海滨锦葵早期根和叶片的基因差异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滨锦葵早期盐胁迫应答基因的表达模式可以分为4类:抑制表达、重新诱导、上调表达和下调表达.对38个差异表达的盐胁迫应答基因片段进行了回收测序和BLASTX比对,其中34个差异表达片段与其他物种有高度同源性,4个差异表达片段为新基因片段.进一步对其中的6个差异表达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的实时RT-PCR相对定量分析,Avp1,Nhx1和Oat在根和叶中都上调表达;Gapdh和Pmp在根中下调表达而在叶中却上调表达;Chx1在根中上调表达而在叶中却下调表达.盐生植物海滨锦葵在盐胁迫的早期阶段可能通过细胞离子区域化以调节离子平衡外,还可能在整株水平上把钠离子区域化到根部.  相似文献   

10.
构建序列重新组合的Ara h 2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该蛋白,鉴定其低致敏原性。将Ara h 2基因进行合理的缺失和重排,并将重排后的基因T-Ara h 2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然后转入Origami宿主表达菌中;再用IPTG诱导其表达;通过Ni2+亲和层析(FPLC)纯化目的蛋白;Western-blotti  相似文献   

11.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及其切缘组织中c-myc基因mRNA和端粒酶活性表达与手术切缘的安全性关系。方法:用RT-PCR和TRAP方法检测12例胃癌和19例肠癌标本和切缘组织中c-myc基因mRNA和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结果:(1)胃肠道恶性肿瘤组织中c-myc基因mRNA和端粒酶活性有很高的表达率。(2)肿瘤的上下切缘组织中c-myc基因mRNA和端粒酶活性表达无明显差异。(3)在中心表达阳性的肿瘤中,距中心4厘 上端粒酶均为阴性表达,而c-myc基因mRNA在距4cm处仍有小部分呈阳性表达,5cm处则呈阴性,结论:就c-myc基因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表达而言,距离肿瘤5cm可定为肿瘤的分子切缘。  相似文献   

12.
P53蛋白在胃肠道恶性肿瘤切缘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了以P53蛋白为代表的分子切缘与常规细胞病理切缘的关系以及切除肿瘤各边缘5.0cm的组织是否安全可靠,方法:对49例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瘤中心组织及肿瘤边缘每隔0.5cm取材至上,下切缘5.0cm处,采用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P53蛋白,并对应位点的病理切片相比较,结果:距肿瘤切缘愈远,P53蛋白表达率愈低,P53蛋白阳性表达与细胞病理切缘阳性在各位点上相一致,在胃癌中,上切缘阳性范围不超过2.5cm,下切缘不超过3.0cm;在大肠癌中,上切缘阳性不超过1.0cm,下切缘阳性不超过1.5cm,结论:以P53为代表的分子切缘的概念可补充细胞切缘的概念,两者结合有助于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距胃肠道恶性肿瘤各边缘5.0cm的切缘范围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新疆家蚕抗菌肽(cecropin—XJ)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cecropin—XJ(pEGFP—cec),检测其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抗菌肽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和抗菌肽抑瘤作用效果.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新疆家蚕抗菌肽(cecropin—XJ)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通过酶切和测序的方法鉴定重组质粒pEGFP—cec的正确性.将pEGFP—cec经脂质体法转染到胃癌细胞MGc80—3,48h后观察EGFP瞬时表达情况;72h后,应用RT—PCR,检测抗菌肽cecropin—XJ基因的表达;96h后,消化细胞,经台盼蓝染色,检测重组质粒pEGFP—cec表达产物对肿瘤细胞的影响.结果细胞转染48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EGFP的表达,发出绿色荧光;转染72h后,RT—PCR检测到胞内有抗菌肽cecropin—XJ基因的表达;表达产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ec,并在肿瘤细胞中可见抗菌肽cecropin—XJ和EGFP基因的有效表达以及表达产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为深入开展抗菌肽抑制肿瘤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癌症基因组学研究中,临床所得的肿瘤组织是由癌症和正常细胞组成的混合物,肿瘤不纯会对后续的数据分析产生严重影响。基于DNA甲基化的芯片数据,构造了一种简单的肿瘤纯度估计方法GmmPurify。首先借助公共正常样本,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定义了一个重要的统计量“信息贡献值”;然后筛选出具有高信息贡献值的DNA甲基化位点,构成差异甲基化位点集合;最后利用核密度方法估计肿瘤的纯度。将GmmPurify方法应用于9类肿瘤,得到的纯度估值与两类先进方法的结果高度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在与肿瘤样本相匹配的正常样本缺失的情况下,借助公共正常样本,GmmPurify可以给出令人满意的肿瘤纯度估计。  相似文献   

15.
根据GeneBank中人乙醇脱氢酶ADH1B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人肝脏总RNA为模板,反转录获得人乙醇脱氢酶基因.将克隆基因与表达载体pPICZB连接,测序正确的pPICZB-ADH1B2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重组毕赤酵母工程菌经0.5%(v/v)甲醇诱导72 h后目的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经DEAE-Sepharose FF纯化后蛋白酶活性可达8 000 U·mg-1.同时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ADH1B2转染HepG2人肝癌细胞,发现细胞内ROS/GSH水平降低,Akt磷酸化水平降低,细胞活性下降.为临床酒精中毒预防和治疗药物的研发以及ADH在肝脏肿瘤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个新的肿瘤相关基因-CYP2C 1 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色素P450 2C19(CY2C19)又称为S-美芬妥英羟化酶,它的两个突变型等位基因CYP2C19m1和CYP2C19m2是引起CYP2C19酶活性缺陷的原因,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ASA)对肺癌患者、膀胱癌患者及正常人进行了CYP2C19基因分型研究,以探索CYP2C19酶活性与肺癌、膀胱癌易患性的关系,经过对74例肺癌患者、50例膀胱癌患者和70例对照组的测定,发现肺癌组慢代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Carleson测度及有关不等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用熟知的Bloch函数和BMOA函数的某些积分性质来刻划单位圆盘上的一类测度,得到了它们为Carleson测度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基因导入系统是恶性肿瘤基因治疗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腺病毒作为载体介导外源效应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高效表达,使其应用日趋增多.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腺病毒可分为复制缺陷型和复制型.常用的效应基因包括:抑癌基因,前药转换酶基因,核酶基因和细胞因子基因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位于颅、面、眶等结构之间侵犯前颅窝底的肿瘤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方法:与相关科室合作采用前颅窝底硬膜外入路显微外科手术的方法,成功地为9例病人作肿瘤切除术.其中斜坡脊索瘤2例,筛窦恶性肿瘤4例,筛窦良性肿瘤1例,眶内球后胶质瘤1例,眶尖脑膜瘤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4例,肿瘤大部切除5例,切口均一期愈合,近期疗效良好.结论:对邻近前颅窝或侵犯前颅窝底的各类肿瘤,经前颅窝底硬膜外入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外科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0.
    方国建  唐东方      蔡俊锋  周黎瑾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2,(5):107-114
为探讨巴卡亭III对心衰诱导的心房纤维化是否有效及潜在作用机制, 本研究对C57BL/6小鼠行胸主动脉缩窄手术, 构建心衰模型, 进一步腹腔注射巴卡亭III, 以观察心房纤维化程度及相应信号通路的改变. 在体外使用血管紧张素II刺激成年小鼠心房成纤维细胞, 巴卡亭III处理后观察心房成纤维细胞分化、迁移和分泌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及TGF-β1/Smad2/3信号通路的改变. 临床样本表明, 心衰可以加重心房纤维化的程度(P<0.05). 动物实验表明, 巴卡亭III可以减轻心衰诱导的小鼠心功能不全及左心房扩大和纤维化, 并减轻心房组织TGF-β1/Smad2/3信号通路的激活(P<0.01). 细胞实验表明, 巴卡亭III可以抑制Ang-II所诱导的心房成纤维细胞分化、迁移和分泌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和减轻心房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2/3信号通路的激活(P<0.01). 表明巴卡亭III可通过TGF-β1/Smad2/3信号通路抑制心房成纤维细胞的活动, 从而减轻心衰诱导的心房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