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子氮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第一个分子氮配合物[Ru(NH_3)_5N_2]~(2+)被发现以来,关于 N_2配合物的合成及配位N_2的反应和活化有极其广泛和大量的文献报道。尤其是在七十年代该项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极为热门的研究课题,我国也进行了分子氮配合物的大协作研究。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分子氮配合物的研究虽然还是重大基础研究课  相似文献   

2.
关于过渡金属乙腈配合物的合成和催化性能的研究在文献中已有很多报道。但是,含稀土元素的这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的研究直到1986年才见报道。Thomas利用金属Eu和NOBF_4在乙腈中的反应制得了配合物[Eu(CH_3CN)_3(BF_4)_3]_x。本文报道了新乙睛稀土配合物[Sm(CH_3CN)_9]·(AlCl_4)_3·CH_3CN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与分子结构。 (一) 实验 所有操作都在氩气保护下进行。无水SmCl_3用NH_4Cl法制得。AlCl_3经升华后使用。CH_3CN经P_2O_5干燥蒸馏。IR用Perkin-Elmer FTS-20红外光谱仪测定。  相似文献   

3.
以3-甲氧基水杨醛与乙醇胺缩合得到席夫碱化合物hmmpH_2(hmmpH_2=2-[(2-羟乙基亚氨基)甲基]-6-甲氧基苯酚),以hmmpH_2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Fe_2(hmmp)_2(hmmpH)_2]·1.5CH_3CN·0.5H_2O(1)和[Co_2Na(hmmp)_2(N_3)_2(CH_3O)(CH_3OH)_2](2)。以3,5-二溴水杨醛与乙醇胺缩合得到化合物hmdbrpH_2(hmdbrpH_2=2-[(2-羟乙基亚氨基)甲基]-4,6-二溴苯酚),以hmdbrpH_2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混价三核配合物[Mn(Ⅱ)Mn(Ⅲ)_2(hmdbrp)_2(O_2CPh)_4(CH_3OH)_2]·2CH_3CN·2CH_3OH(3)(HO_2CPh为苯甲酸)。对配合物分别进行了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还对1和3进行了磁性研究。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中2个六配位的Fe(Ⅲ)离子通过2个醇羟基氧原子相连形成二聚体结构,配合物2中Co(Ⅲ)也为六配位,通过2个甲醇中氧原子相连形成双核结构,配合物3为一混价三核锰结构,3个Mn离子呈线性排列。磁性测试表明配合物1中Fe(Ⅲ)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配合物3的三核锰单元内Mn(Ⅱ)、Mn(Ⅲ)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反式-1,2-环己烷二胺四乙酸(H_4DCTA)可作为体内锰中毒的解毒剂,它在溶液中与稀土离子的配合行为及体内载体效应和代谢机制均曾被研究。但H_4DCTA的稀土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筛选以及其配阴离子[RE(DCTA)]-的抗衡离子是大体积有机阳离子的配合物的合成则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在完成了[C_(17)H_(20)N_2I][RE(EDTA)]·nH_2O[C_(17)H_(20)N_2I]_3[RE(Cit)_2]·nH_2O及[C_(17)H_(20)N_2I]_3[RE(NTA)_2]·nH_2O等多种配合物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合成了硝酸钴(Ⅱ),氯化钴(Ⅱ),硫氰酸钴(Ⅱ)与内、外消旋的双(正-丙基亚砜)乙烷(以A表示)六个固体配合物:[Co_2(α-A)_3Cl_4]·H_2O、[Co(β-A)_2(NO_3)_2)·H_2O、[Co(β-A)_2(NO_3)_2]、[Co_2(α-A)_2(SCN)_4]·2H_2O和[Co(β-A)_2(SCN)_2](α-A和β-A各是外、内消旋的C_3H_7S(O)(CH_2)S(O)C_3H_7)。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磁化率、电导及离子交换等研究结果表明配体A以二个氧原子与Co(Ⅱ)配位形成七元环的配合物。并确定Co_2(α-A)_3Cl_4为[Co(α-A)_3][CoCl_4]的配合物。初步认为[Co(α-A)(NO_3)]NO_3·H_2O为畸变的四面体配合物。其余四个配合物均为高自旋、畸变八面体,它们的结构可能是:及[Co(β-A)_2(SCN)_2]。对[Co(β-A)_2(NO_3)_2、[Co(β-A)_2(H_2O)_2](ClO_4)_2·H_2O及[Co(β-A)_2(SCN)_2]的Dq值计算结果表明NO_3~-、H_2O和SCN~-与Co(Ⅱ)配位符合配合物的光化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气相色谱法为主要手段,配合Mossbauer谱、红外光谱等结构分析方法,研究了一系列一取代基五氰合铁(Ⅱ)类配合物Na_2[Fe(CN)_5L]·mH_2O及Na_3[Fe(CN)_5L′]·nH_2O(L=NO~+、N_2H_5~+、onH~+, L′=NH_3、H_2O、Py)的热分解反应。结果表明所有一取代五氰合铁(Ⅱ)配合物热分解过程中都形成相同的中间化合物Na_4[Fe(CN)_6]和Fe_2[Fe(CN)_6],各配合物热分解放出取代基L(L′)的温度次序与L(L′)在光谱化学序列中的次序一致。本文以亚硝基铁氰化钠为代表,详细讨论了该系列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机理以及热稳定性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合成了[Co(tp)_2(Me-en)]ClO_4(tp:2-羟基-2,4,6-环庚三烯-1-酮负离子;Me-en:N-甲基乙二胺)三元不对称配合物,用离子交换法分离了该配合物的Λ(R)Δ(S)和Λ(S)Δ(R)两对对映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对映体的不对称配位氮的翻转速率常数K_(ep)(差向立体异构化速率常数),用~1HNMR法测定了对映体的不对称配位氮的重氢化(质子交换)速率常数k_D,并与同属CoO_4N_2型的Na[Co(OX)_2(Me-en)](OX:草酸根)、[Co(acac)_2(Me-en)]ClO_4(acac:2,4-戊二酮负离子)配合物的k_(ep)、k_D值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影响质子交换、不对称氮翻转速率的因素及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利用3-(2-吡啶基)-1,2,4-三唑配体(HL)和不同的金属盐设计合成了5个配合物[Co(HL)_2(H_2O)_2](NO_3)_2(1)、[Cu_2(L)_2(NO_3)_2(H_2O)_4](2)、 [Cu_2(L)_2(AcO)_2(H_2O)_2]·6H_2O(3)、[Cu_2(L)_2(HL)_2(ClO_4)_2]·2CH_3CN(4)和[Cd_2(L)_2(HL)_2(NO_3)_2]·2H_2O(5),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单核结构,并且可以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5为双核结构。配合物2和5可以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3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研究了配合物中HL配体的配位模式。此外,研究了配体HL和配合物1和5的固态荧光性质及荧光寿命。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然蒸发法,合成了2个新颖的有机-无机杂化配合物[C_8H_6N_3S]_2[H_2Mo_2O_7](1)和[CoⅡ(C_8H_8N_3OS)_2]_2[H_3PW_(12)O_(40)]·4DMF(2),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TG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是由1个双核多阴离子[H2Mo2O7]2-与2个有机组分[C_8H_6N_3S]+通过共价键形成的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2是由水杨醛缩氨基合钴与DMF分子及多酸阴离子通过氢键作用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其中水杨醛缩氨基硫脲合钴呈风车型.  相似文献   

10.
双肟钴(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螯合双肟配体H2L(H2L=4,4′-二硝基-2,2′-[1,2-亚乙基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合成了1个三核钴(Ⅱ)配合物[Co3(OAc)2(CH3OH)2L2]·2CH3CN,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由3个Co(Ⅱ)离子、2个四齿的L2-单元、2个配位的乙酸根、2个配位的甲醇分子和2个结晶的无序乙腈分子组成,其几何构型为稍微扭曲的八面体,且配合物通过分子间C-H...O氢键形成了1种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Some reactions of phosphazenylcyclophosphazenes are reported. Their NMR spectra are discussed and related to conformation. X-ray crystallographic data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2.
孔巍  廖世健 《有机化学》1986,6(3):207-209
本文报道了蒽镁与O_2,H_2,C_2H_2,CO,CO_2,(CH_3)_2CO,C_2H_5Br的反应。其中,蒽镁与(CH_3)_2CO和C_2H_5Br的反应可以分别作为合成(9,10-二氢-9-蒽基)二甲基甲醇和9,10-二乙基-9,10-二氢蒽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聚(异氰脲酸酯-噁唑烷酮)(PISOX)的合成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用原位红外法定量地研究了温度、投料比对PISOX合成中噁唑烷酮(OX)和异氰脲酸酯(IS)成环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低温有利于IS的生成,高温有利OX的生成;在高温下IS转化为OX;投料比与固化工艺决定着PISOX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甲基吡啶N-氧化物的Ortoleva-King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懋勤  朱淬礪 《化学学报》1965,31(5):439-440
活性甲基或次甲基与碘及呲啶作用直接生成呲啶季铵盐类,一般称为Ortolva-King反应,这一反应近年来受到相当注意[1]。呲啶N-氧化物分子中,由于氧原子的引入,使碱性大为削弱,它与卤代烷所形成的中间产物,很易分解而形成醛[2,3]。Schäfer[4]利用本反应,由2,4-二硝基甲苯制成2,4-二硝基苯甲醛。最近滨名等[5]报告2-甲基呲啶N-氧化物也可与呲啶进行Ortoleva-King反应,生成相应的呲啶季铵盐。  相似文献   

15.
赵学庄 《化学学报》1979,37(4):247-254
本文对反应反演变换及其与点称变换联合对称性进行了探讨.从而较满意地解释了σ迁移反应有关对称性的选择规则.  相似文献   

16.
CaO固硫反应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CaO固硫反应的机理研究一直是高温钙基固硫的难点,最近研究认为CaO固硫反应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为表面化学反应阶段,后期为产物层扩散控制阶段。前期反应生成的CaSO4不仅堵塞了CaO颗粒之间的微孔,也逐渐包覆了CaO颗粒,致使后阶段固硫反应转化率明显降低。传统上认为是SO2和O2通过CaSO4产物层向内扩散与CaO进行反应,依此机理提出了核收缩模型和等效粒子模型。新的研究结果认为,固硫反应后期的产物层扩散控制阶段,主要发生的反应是Ca2+通过产物层CaSO4扩散至表面与SO2和O2进行反应,而与传统的机理不同。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实验技术在CaO固硫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并在实验现象基础上,对固硫机理提出了新认识。最后对在CaO中添加了不同添加剂能明显提高固硫率的试验数据作了新的机理解释。  相似文献   

17.
1983年 Jensen 与 Roelofs 等报道了苯甲醛自氧化反应中出现的化学振荡现象。我们还观察到苯甲醛、取代苯甲醛和许多脂肪醛的自氧化振荡反应,实验方法与文献[3]相似。反应在具有电磁搅拌的恒温反应器中进行,以醋酸水溶液(冰醋酸与水的体积比为9∶1)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聚(异氰脲酸酯-噁唑烷酮)(PISOX)的合成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用原位红外法定量地研究了温度、投料比对PISOX合成中噁唑烷酮(OX)和异氰脲酸酯(IS)成环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低温有利于IS的生成,高温有利OX的生成;在高温下IS转化为OX;投料比与固化工艺决定着PISOX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2-chloromethylbenzoxaline reacted with aromatic aldehydes in alkaline solution,giv-ing Darzens condensation product:2-aryl-3-benzoxalinyloxiranes.  相似文献   

20.
自从七十年代Steele和Armand等提出用嵌入材料作为电池的活性物质以来,新型的高能锂电池有了很大的发展.这类电池反应的特点是伴随电子转移的同时还有锂离子进入阴极主体晶格中,故称为嵌入反应.然而,从研究嵌入反应的方法来看,除了电位扫描等经典的电化学技术以外,用的是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非现场的表面测试技术,分析放电后阴极中有锂存在,证明这类反应机理是锂离子的嵌入反应.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在放电过程中现场检测锂离子嵌入的方法的报导.鉴于嵌入反应电池的阴极材料大多数是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