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乳化、起泡、分散、润湿、洗涤、润滑、防锈、抑制水蒸发等许多重要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的关键往往在于界面膜性质的有效控制.关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表面膜虽有过一些研究,但很少注意混合膜的,而实践中涉及的界面膜一般都是混合型的.本文报道Triton X-100. Triton X-305与硬脂酸. 十六醇. 聚丙二醇所组成的二元混合物在水面上的单分子膜,并对结果作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2.
3.
研究了25 ℃时Triton X-100和Triton X-305在46.6%NaNO_3水溶液/空气界面上的展开膜。根据表面压、分子面积和分子中乙氧基数目三者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一种界面分子模型。简言之, 分子的烷烃链伸进气相或油相, 分子中间的苯环平躺于界面, 而分子的乙氧基链则以一部分链节平躺于界面、其余的链节伸进水相的方式取向。平躺于界面的乙氧基链节的比例随表面压的增加而减小。这个模型不仅可以合理地解释已知的实验事实, 而且可能适用于包括空气/水和油/水界面上的展开膜和吸附膜。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选择不同生长期小麦叶片,利用座滴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在小麦叶片表面接触角,考察浓度对接触角、粘附张力、固-液界面张力及润湿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低浓度下,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气-液界面吸附量(ΓLV)和固-液界面吸附量(Γ'SL)相似,但吸附量较少形成了不饱和吸附层,接触角保持不变,其润湿状态为Cassie-Baxter状态;当浓度进一步增加,液滴突破叶片表面三维立体结构中存在的钉扎效应,取代空气层而处于Wenzel状态,接触角陡降,同时Γ'SL/ΓLV远大于1;当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时,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气-液界面和固-液界面形成饱和吸附层,并产生毛细管效应,使溶液在小麦叶片三维立体结构中产生半渗透过程,此时接触角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0.
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和Tween-60的毛细管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辛基苯酚惭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60进行毛细管超临界流体色谱法(CSFC)分析条件的研究,用CSFC连接通用型FID检测器研究了二种表面活性剂的组成和分子量,实验结果表明,TritonX-100中含量最多的低聚物的EO数(聚合的环氧乙烷数目)为9-10,分子量约600,Tween-60的分子量约为1500,与理论计算值 相似文献
11.
离子型-非离子型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显色反应作用的研究及其应用 Ⅰ.阳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某些显色反应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离子型-非离子型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显色反应能产生协同增敏作用,我们曾应用Ag~+-5-Cl-PADAB-SDS-Peregal O体系测定Ag~+和CN~-,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本文以Cd-1-(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CTMA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Al-CAS-CTMAB Peregal O体系为例,进一步研究了阳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的作用特征和规律,以期待有助于发展高灵敏、高选择性的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12.
离子型-非离子型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协同增敏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CTMAB-PeregalO混合表面活性剂对多羟基显色体系Cd-PAR及Al-CAS的协同增敏作用。认为除了形成混合胶束改变显色反应的微境外,两种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电子云分布的协同作用也是产生协同增敏作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关于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用对甲苯磺酸及4-N,N二甲氨基吡啶或N-甲基咪唑为乙酰化催化剂测定聚醚多元醇的羟基数(即羟值法),用蒸气压渗透(VPO)法测定数均分子量,以及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法进行分子量分级测定等。70年代以来,已开始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等方法用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平均分子量测定。由于羟值法简便、快速和仪器简单,在工业生产中一直沿用为聚醚分子量测定的常规分析方法。但由于羟值法与VPO法的理论基础不同,两法所测分子量往往有一定差别。为此我们用羟值法对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标样及本实验室合成的各种聚环氧乙烷无规聚醚进行分子量测定,并与VPO法对照,考察两方法的差别及羟值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1)测定了15℃和30℃时炭黑自水和环己烷中吸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和Triton X-305的等温线;(2)计算了吸附过程的标准热力学函数△G~0、AH~0和△S~0;(3)测定了石墨/水/环己烷和石墨/水/空气的接触角与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关系.分析所得结果,可得结论:在炭黑/水或石墨/水界面上,Triton型表面活性分子形成单分子吸附层,分子以憎水的iso-C_8H_(17)C_6H_4基团附着在表面,而以亲水的聚氧乙烯链伸入水相的方式取向;在炭黑/环己烷或石墨/环己烷界面上,分子是通过聚氧乙烯链吸附到表面上的,当浓度增加时分子在表面上可能通过聚氧乙烯链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聚集,即可能形成表面反式胶团. 相似文献
15.
16.
测定了15℃和30℃时炭黑自水和环己烷中吸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和Triton X-305的等温线;计算了吸附过程的标准热力学函数;测定了石墨/水/环己烷和石墨/水/空气的接触角与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关系, 分析所得结果,可得结论:在炭黑/水或石墨/水界面上,Triton型表面活性分子形成单分子吸附层,分子以憎水的iso-C8H17C6H4基团附着在表面,而以亲水的聚氧乙烯链伸入水相的方式取向;在炭黑/环已烷或石墨/环己烷界面上,分子是通过聚氧乙烯链吸附到表面上的,当浓度增加时分子在表面可能通过聚氧乙烯链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聚集,即可能形成表面反式胶团。 相似文献
17.
18.
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法测定表面活性离子液体溴化N-十二烷基异喹啉([C12iQuin]Br)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混合物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并以1H核磁共振(NMR)和二维核Overhauser效应增强谱(2D NOESY)研究[C12iQuin]Br与Triton X-100在混合胶束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混合胶束中,Triton X-100分子的苯环定位于混合胶束的内核,聚氧乙烯链卷曲在异喹啉环周围。本文还应用规则溶液理论和浊点法对比研究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Triton X-100混合胶束体系的相关性质。 相似文献
19.
聚醚型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分子取向 Ⅱ.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多元醇在水面上的表面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测定了水面上六种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多元醇所成表面膜的π-A关系, 其中三种是Plaronie系列ABA型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在2×10~3-8×10~3之间), 三种是无规共聚的超商分于(分子量约为2×10~6)。结果表明, 在水相中有46%NaNO_3时, 成膜分子中的聚氧乙烯(EO)链将以一部分留在界面上其众部分伸入水中的方式取向;π越大, 挤入水面下的EO链节越多。聚氧丙烯(PO)链的情形也相似, 但远不如EO链那样易于挤离水面。根据这一模型, 并假定EO链和PO链的行为是相互独立的, 即可将Triton型表面活性剂和聚丙二醇的表面膜的实验结果定量地与Pluronic共聚物和超高分子无规共聚物的表面膜性质联系起来。但当基底水相中无盐时, 成膜分于的EO链极易进入水相, 而且很可能拖带一部分PO链伸进水相; 也就是说, 这时EO链和PO链的行为不再是相互独立的了, 这可以解释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