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PAC+CaCl2复盐"工艺进行了脱除制药废水中硫酸根实验研究,制药废水中高浓度的硫酸根与由聚合氯化铝(PAC)和CaCl2组成的复盐反应生成钙铝复合沉淀物后,从废水中脱除。研究了PAC、CaCl2的投加量、反应时间、pH、温度等因素对SO■脱除的影响,分析了所生产的钙铝复合沉淀物物相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废水中的SO■以钙矾石[Ca6Al2(SO4)3(OH)12·26H2O]从废水中沉淀脱除,浓度从19 800降低到750 mg·L-1,脱除率96.21%,研究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利用铝酸三钙(C3A)去除废水中的氨氮。通过批量去除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初始氨氮浓度、C3A投加量、温度等条件对C3A去除氨氮能力的影响。采用XRD、FT-IR及SEM对C3A和反应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298K时C3A对氨氮的最大去除量为155.4 mg·g-1,氨氮是通过与C3A水化过程中产生的OH-及Al(OH)-4发生中和反应被去除,产物为CaAl-Cl-LDH。本文表明C3A是一种有效的氨氮去除剂,为水泥基材料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过程及机理提供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采用软模板法,以活性炭纤维毡(ACF)为基材制备了一种有序介孔碳(OMC)活性炭纤维毡复合碳材料ACF@OMC,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其微观形貌结构进行表征,N2物理吸附脱附对其孔道结构参数进行测试,选取酸性橙Ⅱ作为模拟污染物,考察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ACF@OMC材料以OMC包裹ACF纤维生长的方式结合;比表面积754m2·g-1,介孔孔容0.39cm3·g-1,平均孔径为2.9nm;其吸附性能明显优于ACF(5h达到吸附平衡),达到吸附平衡时间为3h;其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达0.030 3g·mg-1·min-1(R2=0.999 1),约为ACF体系的1.4倍;该材料对酸性橙Ⅱ的吸附量达到318.7mg·g-1,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藻菌共生体系对畜禽养殖废水的脱氮除磷效果,搭建曝气管式光生物反应器,与藻菌吸附固定化技术相结合,通过投加3种不同填料和无填料的悬浮藻菌体系对比,选取在曝气条件下适合处理高氮磷浓度废水的固定化填料。实验表明,聚氨酯海绵(PF)填料吸附固定化藻菌生物量干重0.3354 g·g-1,辫式纤维填料0.3732 g·g-1,高密度聚乙烯K1填料0.0135 g·g-1。填料能促进藻菌共生,增大絮体粒径。在初始COD浓度1836 mg·L-1,NH+4-N初始浓度524 mg·L-1,TP浓度30 mg·L-1的模拟畜禽养殖废水中,采用聚氨酯海绵填料的藻菌吸附固定化系统对NH+4-N去除率达到99.81%、TN去除率58.37%,TP去除率71.7%;辫式纤维填料NH+4-N去除率85.87%、TN去除率59.10%,TP去除率70.74%;高密度聚乙烯K1填料NH+4-N去除率94.68%、TN去除率38.06%,TP去除率59.21%。综合污染物去除效果,在处理高氮磷浓度的养殖废水中,采用PF填料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膜污染是制约纳滤技术在废水处理和回用应用的主要问题。吸附法和混凝法是废水预处理的常用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污水的浊度和色度物质,保障后续膜工艺的稳定运行。但由于不同类型废水中污染物含量和组成特点各不相同,对活性炭吸附或混凝处理的性能和效率有显著的影响,需要针对性的筛选和优化来选取合适的预处理工艺参数条件。本研究采用4种活性炭(A-D型)和4种混凝剂(FeCl3,Al2(SO4)3,PACla和PAClb)对城市污水、制药废水和纺织废水的预处理效率进行优化。结果表明,B型投加量为30 g·L-1对城市污水处理效率最高,对制药废水D型投加量为20 g·L-1是更可取的,针对纺织废水D型投加量为30 g·L-1时是最合适的选择。混凝预处理方法下,城市污水和纺织废水使用0.5 mmol·L-1的PACla效果最佳,而制药废水则是投加0.5 mmol·L-1的FeCl3效果更好。通过对优化后的吸附剂和混凝剂预处理效果的比较,表明采用吸附剂和混凝剂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获得最佳的预处理效果,且成本更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6.
印染行业锑(Sb)污染严重,常规除锑工艺难以达标,铁氧化物对水中锑及其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选取氧化铁红110、138与190,分别记为T110、T138、T190,对模拟印染废水中的Sb(V)进行吸附去除。结果表明,当Sb(V)初始浓度为200 μg·L-1,投加量为0.2 g·L-1时,T138的除锑效果最佳,去除率可达99.44%。XRD图谱显示,氧化铁红的主要成分为α-Fe2O3。TEM与XPS图谱表明,T138的颗粒形状较不规则且相对粗糙,含还原态铁与丰富的羟基位点,有利于吸附Sb(V)。吸附动力学实验显示,Sb(V)吸附过程较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T110与T138对Sb(V)的吸附较符合Freundlich模型,T190则较符合Langmuir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印染废水中共存的含氧阴离子与染料明显抑制氧化铁红对Sb(V)的吸附。  相似文献   

7.
采用软模板法制备有机三维花形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O3D-LDH)。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不同投加量、反应时间、染料初始浓度条件下,O3D-LDH对甲基橙(MO)和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并结合XRD、SEM、FT-IR等测试表征手段探究其反应机制。结果表明,当吸附剂投加量分别为1.0和2.5 g·L~(-1)时,O3D-LDH对MO和MB的去除效果最佳;反应时间均在360 min达到平衡;初始浓度为200 mg·L~(-1)时,O3D-LDH对MO和M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74.20和57.46 mg·g~(-1)。O3D-LDH对MO的去除机制主要为离子交换作用,对MB的去除机制主要为表面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溶解性有机质(DOM)对湿地土壤重金属的吸附特征,采用批量平衡法,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探究了两种外源DOM(苔草DOM和腐殖酸HA)对湿地土壤吸附Pb2+、Cd2+的影响。结果表明:HA的紫外吸收强度明显大于苔草DOM,且HA分子量、腐殖化程度、芳香性、疏水性组分及芳环上含氧官能团含量均大于苔草DOM。在HA作用下湿地土壤对Pb2+、Cd2+均可在8h达到吸附动态平衡,但吸附过程存在差异。不同外源DOM对湿地土壤吸附重金属效果不同,苔草DOM浓度越高对湿地土壤吸附Pb2+的促进作用越明显;HA对湿地土壤吸附高浓度Pb2+(600 mg·L-1)总体表现为促进作用,当HA浓度增大到500 mg·L-1时则与Pb2+产生竞争,对低浓度Pb2+(30 mg·L-1)表现为抑制作用。当苔草DOM添加浓度高于500 mg·L-1时,对湿地土壤吸附Cd2+表现出促进作用;HA对湿地土壤吸附Cd2+表现为促进作用且在浓度为250 mg·L-1时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原位化学处理对东湖底泥中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条件下对东湖底泥进行了30 d,4种原位化学处理(① Al2(SO4)3,② FeCl3,③ CaCl2,④ NaNO3)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厌氧条件下底泥释放磷的速率大大超过化学处理底泥时释放磷的速率.厌氧条件下用未使用化学处理和分别用上述4种化学处理时磷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7.548,-0.644,0.033,0.174,0.644 mg·m-2·d-1;水相中总铁量和总磷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底泥中注入上述盐类引起了各形态磷组分的变化:CaCl2使处理后底泥中钙结合态磷PCa含量最高,表明钙盐促进了难溶性的含磷矿物质的生成;FeCl3和NaNO3处理的底泥表面氧化的Fe3 和铁、锰的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PFe,Mn的含量增加,证实了底泥表面铁氧化物对磷保持力的重要性;Al2(SO4)3处理后铝和铁的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PAl,Fe含量高,说明磷被吸附在铝氧化物中,因而铝盐具有较强的束缚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水涝胁迫对烟草理化特性和几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水涝胁迫对烟草的影响,本文以K326烤烟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不同天数水涝胁迫,然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烟叶中的可溶性糖、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总酚、总黄酮和总生物碱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一步检测了6种酚类化合物。结果表明:随着水涝时间的延长,烟叶中的脯氨酸(0.006~0.043mg·g-1)和可溶性糖(14.19~36.36mg·g-1)含量上升,总叶绿素(1.33~0.66mg·g-1)、叶绿素a(0.97~0.47mg·g-1)、叶绿素b(0.37~0.17mg·g-1)、可溶性蛋白(0.003 7~0.001 5mg·g-1)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79.82~138.04U·g-1)活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10.23~19.70~13.45nmol·g-1),于第5天达到最大值19.70nmol·g-1。过氧化物酶(POD)(18.15~30.12~13.33U·g-1)、过氧化氢酶(CAT)活性(0.65~1.07~0.17U·g-1)均先上升后下降;总酚(1.97~3.76mg·g-1)、总生物碱(0.32~1.87mg·g-1)含量上升,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变化。在胁迫过程中没食子酸含量从0.048mg·g-1下降到0.014mg·g-1,芦丁、绿原酸、咖啡酸含量分别从0.008 4,0.34,0.01mg·g-1增加到0.043,3.087,0.085mg·g-1。表儿茶素和原儿茶酸含量变化不显著。研究结果为水涝对烟草的伤害机制及烟草抵抗水涝胁迫的应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光质对金线莲组培苗生长和代谢物质积累的影响,本文以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和台湾金线莲(A.formosanus)组培苗为实验材料,在红蓝光2:1(R2B1)、红蓝光1:2(R1B2)和白光(W)3种LED光处理下培养60 d,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标准品测定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阿魏酸和绿原酸含量。结果表明:两种金线莲在R2B1下株高、叶长、叶宽、鲜重、叶绿素和5种酚酸类化合物含量均达到最高,在R1B2下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达到最低。R2B1下福建金线莲总酚含量(3.33±0.22)mg·g-1显著高于白光,而R1B2下台湾金线莲可溶性糖(4.06±0.22)mg·g-1和总黄酮含量(1.37±0.07)mg·g-1显著高于白光。R2B1下福建金线莲中槲皮素含量和异鼠李素含量分别达到(36.52±0.91)和(61.35±2.45)μg.g-1,台湾金线莲中绿原酸含量达到(40.09±3.79)μg.g-1。R2B1可以作为金线莲组织培养的适宜光配方,为LED在金线莲组培方面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用胱氨酸对面包酵母表面进行修饰制成生物吸附剂,以戊二醛为交联剂,研究了该吸附剂对直接蓝的吸附性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温度45 ℃,pH 1.0~5.0,吸附时间2 h是修饰酵母对直接蓝吸附的最佳条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模式为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修饰酵母和未修饰酵母的吸附速度分别为500,238 mg·g-1·h-1;吸附容量分别为65,57 mg·g-1.  相似文献   

13.
亚甲基蓝和环丙沙星是水体中2种污染物, 对生态环境有潜在危害. 本文以市政剩余活性污泥为原料, 氯化锌为活化剂热解制备污泥基吸附剂, 研究盐酸酸洗浓度、氯化锌浓度、热解温度、热解时间等对污泥基吸附剂吸附水中亚甲基蓝和环丙沙星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1)污泥基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随盐酸酸洗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对环丙沙星的吸附性能则随盐酸酸洗浓度的增大呈先降后增趋势, 两者均在1.500mol·L-1盐酸浓度下取得最优值. (2)污泥基吸附剂对亚甲基蓝和环丙沙星的吸附性能随氯化锌浓度和热解温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 在氯化锌浓度为4.0mol·L-1、热解温度为500℃时有最优值; 随着热解时间的延长, 污泥基吸附剂对亚甲基蓝和环丙沙星的吸附性能分别在500℃热解70min和80min时有最优值. (3)污泥基吸附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 氯化锌4.0mol·L-1活化2h、500℃热解70min和80min、1.500mol·L-1盐酸酸洗; 以此制得的污泥基吸附剂对亚甲基蓝和环丙沙星的去除率分别为97.7%和96.4%, 平衡吸附量分别为97.9mg·g-1和3.9mg·g-1, 且污泥基吸附剂对亚甲基蓝和环丙沙星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4.
以石灰石粉末、磷酸氢二铵、无水氯化钙为原料,通过一步共混法制备HAP-APB@CaCO3复合材料,研究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Cu(Ⅱ)的吸附性能。利用XRD、FT-IR、SEM、BET等技术手段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考察了无水氯化钙投加量、吸附时间、铜离子浓度和温度对吸附实验的影响,并借助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模型对复合材料的吸附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石灰石粉末、磷酸氢二铵、无水氯化钙三者质量比为25:50:15时,复合材料对Cu(Ⅱ)的吸附性能达到最佳,在温度为30℃,Cu(Ⅱ)浓度为20 mg·L-1,吸附剂用量为0.01 g, pH为5.52,吸附时间为120 min时,HAP-APB@CaCO3复合材料和无水氯化钙改性的HAP-APB@CaCO3复合材料对Cu(Ⅱ)的吸附量分别为90.90和155.88 mg·g-1。Langmuir等温线和准二级动力学可以更好地用于描述材料对Cu(Ⅱ)的吸附行为,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材料对Cu(Ⅱ)的吸附是自发的,具有吸热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溶解度法研究了25℃时Ho2(SO4)3—(NH4)2SO4—H2O和Er2(SO4)3—(NH4)2SO4—H2O,两种水盐体系相图。证明了上述两三元水盐体系的相图是由三支液相平衡线即:(NH4);SO4;复盐水合物Ho2(SO4)2·(NH4)2SO4·8H2O或Er2(So4)3·(NH4)2SO4·8H2O及八水合物Ho2(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重-差式扫描量热法(TG—DSC)分析了不同酸度的盐酸-水合氯化铈饱和溶液中生成的CeCl3·nH2O晶体在空气氛围热分解脱水的过程,热分析表明酸度对CeCl3·nH2O晶体结晶形式有影响,氯化铈饱和溶液在盐酸中生成的CeCl3·nH2O晶体较商品CeCl3·nH2O晶体的热分解多一个恒温脱水失重的过程.X射线粉末衍射(XRD)结果表明此商品CeCl3·nH2O晶体为CeCl3·7H2O,盐酸-水合氯化铈饱和溶液中生成的CeCl3·nH2O晶体为含有不同个数结晶水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离子色谱抑制电导同时检测三(乙基膦酸)铝原药中主要成分及各杂质离子的方法.采用高容量色谱柱AS9-HC,以9mmol·L^-1的Na2CO。瘩液为流动相.抑制模式为0.02mol·L^-1 H2SO4化学抑制.三(乙基膦酸)铝、Cl^-1、HPO3^2-、SO4^2-、PO4^3-的检出限(S/N=3)分别为15、3、12、6、5μg·L^-1主成分乙基膦酸的保留时间、峰面积、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30%、1.31%、0.13%,其加标回收率为91%.所得结果令人满意,可以用于三(乙基膦酸)铝产品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以具有三维骨架结构的环氧树脂大孔聚合物为整体型模板,利用硅酸酯原位溶胶-凝胶过程和高温烧结法制备出大尺寸SiO2大孔材料,通过水热法用铝酸钠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得到铝掺杂SiO2大孔材料(Al-SiO2),并用SEM、FTIR和XPS对大孔材料进行了表征.以Cu^2+和Pb^2+为模拟污染物,研究改性大孔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大孔材料对Cu^2+和Pb^2+均具有良好吸附能力;Al-SiO2对Cu^2+和Pb^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1mg·g^-1和138mg·g^-1,0.100gAl-SiO2对100mL50mg·L^-1水溶液中Pb^2+的去除率达到95.3%,重复使用3次后的去除率保持在89.8%.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两种曼尼希碱4-(1H-四唑-5-氨基)-V-2-酮(TB)和3-(1H-四唑-5-氨基)-1-苯基丙-1-酮(TP),并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这两种化合物对铜在5%(w)NaHCO3水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和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5%NaHCO3水溶液中,这两种化合物对铜均有较好的缓蚀作用,缓蚀效率顺序为TB〈TP;TB和TP均为阳极型缓蚀剂.两种化合物在铜表面的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其吸附行为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属于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人工污水试验,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的生态基质箱对黑臭水体处理效果以及对水生植物灯芯草的N、P积累能力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实验装置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逐渐升高,其中实验组基质箱对水体中的TN、TP和NH+4-N的去除效果均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实验3组(沸石、活性铝、活性炭配比为2:1:1的基质箱)对水体中的TN、NH+4-N的去除率和灯芯草对TN的积累量均高于其他实验组,其去除率达到66.45%和86.17%,灯芯草对TN的积累量为(36.67±3.22) mg·g-1;实验2组(沸石、活性铝、活性炭配比为1:1:2的基质箱)对TP的去除效果和灯芯草对TP的积累量均优于其他实验组,其去除率达到66.26%和灯芯草对TP的积累量为(10.11±0.85) mg·g-1;不同基质配比对水体中CODCr的去除无明显作用,基质能够使水体的pH上升,有效调节酸性水体,且基质对灯芯草的生长有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