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提高神光Ⅱ激光装置的计算机控制水平,以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工具EPICS为框架,设计并开发了神光Ⅱ装置的集中控制系统。具体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软件的逻辑组成,并以数据库和驱动程序为实例探讨了在Linux环境下EPICS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满足神光Ⅱ装置对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也为高功率激光装置的集中控制提供了新方案。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实现高功率激光脉冲压缩的基本原理,并做了相应的数值摸拟计算。利用星光Ⅱ装置进行了脉冲压缩的原理性实验,获得了约60%的能量转换效率和近4倍的压缩比。  相似文献   

3.
针对神光Ⅱ高功率激光装置前端预放系统输出的能量设计了一种远程能量控制系统,包括半波片-偏振片组合衰减装置以及闭环负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在光学调整方案上,设计了半波片-偏振片组合衰减装置,对激光能量进行衰减控制.在控制算法上,实现了对能量控制的闭环比例积分微分调整.在调整准确度上,实现了调整准确度为1%,误差低于0.1%的精确控制.本文所设计的高功率激光装置前端能量控制系统利用能量计、步进电机与计算机软件之间的相互通信来实现对能量的闭环比例积分微分控制,适用范围广,可扩展性好,并具有简单易调整、控制精密、结果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星光-Ⅱ”激光装置上进行了双预脉冲驱动类氖铬X射线激光实验,介绍了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简短讨论。由于目前“星光”装置输出能量较低,所进行的双预脉冲驱动未能显著提高X射线激光强度,改变预脉冲幅度时X射线激光强度也未有显著变化。利用MED103程序进行了模拟计算,其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在神光-Ⅲ主机装置建设、大口径高通量验证实验平台研制、神光-Ⅲ原型装置运行与性能提升、支撑激光驱动器建设的精密装校与洁净处理技术和精密光学检测技术、星光-Ⅲ激光装置建设、PW量级全光参量啁啾脉冲放大系统技术以及高功率波导激光技术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2003年,利用“星光”Ⅱ单路激光和“神光”Ⅱ激光装置,开展了辐射不透明度分解实验研究,在辐射不透明度测量的重点问题,如辐射场干净性、短脉冲点背光源研制、样品状态参数诊断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陈军  叶金祥 《光学学报》1998,18(6):38-741
介绍了用于测量星光装置激光远场空间分布的高衰减倍率与成像系统。它是高功率激光产时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衰减器减倍数可以在10^-2--10^-12间变化,衰减成 给定条件下引入的附以像差被控制在2倍衍射极限之内,总的波像差小于2λ/3。  相似文献   

8.
杨家敏  丁耀南 《光学学报》1998,18(4):26-430
利用星光Ⅱ激光装置钕玻璃三倍频激光辐照金箔靶,实验研究了金箔靶背侧发射的X光能谱,时间过程和秀过激光能量。结果表明:金箔背侧发的X光可以作为一种较干净的强X光射源。  相似文献   

9.
70mm×70mm光束取样光栅性能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用于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光束取样光栅的研制情况,光栅尺寸为70mm?0mm。利用星光II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实验平台对光栅的性能参数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光栅的三倍频激光取样效率为5.6?光束取样角为13.2。  相似文献   

10.
根据神光-Ⅱ第九路高功率激光加载的特点,对传统静高压金刚石压砧装置进行了改进和优化设计,研制出了适合高功率激光加载条件下材料宽域状态方程研究的新型静高压靶.在神光-Ⅱ高功率激光装置上建立了基于静高压金刚石压砧和动高压激光相结合的材料宽域状态方程研究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开展了超纯水的宽域状态方程实验探索,获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1.053μm激光辐照金箔靶发射X射线能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星光-Ⅱ”单束高功率激光装置上利用束匀滑的钕玻璃基频激光辐照不同厚度的金箔靶,测量了金箔靶前向和背向的X射线能谱、X射线辐射能量角分布及X射线能谱时间变化过程,研究了金箔靶中激光烧蚀及辐射烧蚀过程;获得了不同厚度金箔、不同激光功率密度及不同角度等几种条件下其前后向X射线能谱的定量测量结果,同时从不同厚度的金箔背侧X射线能谱时间过程观察到明显的辐射热波时间延迟. 关键词: 金箔靶 X射线能谱 辐射烧蚀 辐射热波  相似文献   

12.
利用“星光Ⅱ”高功率激光装置三倍频激光(波长0.35μm,能量5—90J,焦斑直径约200μm,脉冲宽度400—800ps)辐照多种材料(C,Al,Cu,Au)靶,对于不同激光功率密度,研究软X射线转换和发射能谱.结合0.35μm激光辐照Al靶的质量烧蚀率和等离子体喷射速度与激光功率密度的定标关系进行数值模拟,对于激光功率在1013—1015W/cm2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用于激光等离子体诊断实验的二 倍频探针光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满足基准物理实验的要求 ,准确地探测出靶面的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密度、电子离子漂移速度等参数 ,在星光 激光装置上发展了一束二倍频激光作为探针光。通过模拟实验已经证实了该探针光的二倍频总能量大于 5J,焦斑尺寸小于 1 0 0 μm,可以满足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高功率要求。目前 ,该探针光系统已经用于用于激光等离子体诊断实验的常规运行。  相似文献   

14.
成组设计在高功率激光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功率激光装置研制中首次引入成组技术概念,并以空间滤波器为例论证了在高功率激光装置的器件研制过程中实施成组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讨论了计算机辅助成组设计系统(GTCAD)的组成和在高功率激光装置中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星光Ⅱ铷玻璃激光装置上,采用两级喇曼压缩系统产生的波长为308 nm的紫外光作为探针束,配合Nomarski偏振干涉仪对金平面靶冕区激光等离子体进行诊断。308 nm光具有波长短、亮度高、脉冲时间短、相干性好的优点,作为探针束诊断冕区产生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可以与高功率激光装置打靶激光同步,实现有效地脉冲压缩,同时避免等离子体中谐波分量的干扰。实验获得了308 nm紫外探针光偏振干涉条纹图,在研究Abel反演算法的基础上,利用自行研制的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实验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得到了冕区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两级喇曼压缩系统配偏振干涉能有效抑制主束谐波影响,以更高时间分辨测量等离子体的更高密度区域。  相似文献   

16.
高功率激光装置是一个复杂的有源巨型光学工程,其性能指标要求逼近科学技术与物理极限。驱动器研制有物理设计、工程光学和结构工程设计三大过程,工程光学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高功率激光装置工程光学设计需遵循其特有的设计原则和要点,以保证装置的高性能。根据驱动器设计指标和设计特点,从总体光学设计、光束质量控制以及光束打靶精度控制方面,综述了高功率激光装置工程光学设计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以及相应解决方法,为未来高功率激光驱动器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神光-Ⅱ”高功率激光装置上,利用弯折靶、双台阶靶实验及通过对等离子体喷射状态的实验测量,研究了激光斜入射情况驱动的冲击波传播特性.结果表明,即使在大角度(约45°)斜入射的激光驱动下,靶材料中的冲击波依然是沿着靶面法线方向传播的,并能形成很好的一维正击波. 关键词: 斜入射 冲击波 弯折靶 双台阶靶 激光状态方程  相似文献   

18.
0.35μm激光辐照金盘靶产生的M壳层X光辐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星光Ⅱ装置上,利用两种方法绝对测量了0.35μm激光辐照金盘靶产生的M壳层辐射,在功率密度为1015W/cm2的条件下,M带的转换约为入射激光能量的7%。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并且利用晶体谱仪给出了M壳层的X光发射谱分布,并与国外数据作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类Ne铬X射线激光莫尔条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星光 II激光装置以较低泵浦功率密度获得了类Ne铬X射线激光,并以此为探针光建立了莫尔条纹偏折装置,获得了清晰的静态X射线激光莫尔条纹。介绍了实验方法,给出了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高功率固体激光是激光聚变、高能量密度物理与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必需的实验手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一辈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邓锡铭、于敏等人以敏锐的科学洞察力与超前的战略眼光,开创了中国激光聚变研究的宏伟工程,为中国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的东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作为激光聚变研究的总体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等国内优势单位,在国家强有力的支持下,推动与组织了中国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与装置研制的快速发展。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作为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研发的总体单位之一,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团结协作,坚持三十余载,实现了中国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研发历程中的两次"突破",即突破新一代高功率钕玻璃激光技术,相继研制成功了亚洲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神光-Ⅲ原型装置和神光-Ⅲ激光装置;突破百太瓦超短超强激光关键技术,建成了国内首台输出能力高达200 TW的SILEX-Ⅰ超短超强脉冲激光装置。两次"突破",不但有力地支撑了中国激光聚变与相关基础科学研究的高速发展,同时实现了中国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发展由"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的跨越,奠定了由"望其项背"到与美、法先进国家"三足鼎立"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