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家的通用语言,也是化学计算的依据。常用的配平方法有:观察法、解代数方程组法、氧化物法以及专门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计量法等。还有以线性代数为基础的矩阵法,但  相似文献   

2.
许海玉 《化学教育》2007,28(3):60-60
讲解一种“归一的数学配平方法”,初中化学所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均能快速配平。  相似文献   

3.
赵尔曾 《化学教育》1988,9(6):36-37
我在化学总复习中为学生归纳出一种迅速配平烃类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的方法,简而易行,很受学生欢迎。作法如下:先让学生复习甲烷,乙烯、乙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略),再分析这类反应的特点。归纳出:烃完全燃烧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系数受烃分子中碳原子数制约;因反应物中氧原子总是偶数,所以水分子的系数应取偶数才有可能平衡左右氧原子数。归结起来,配平要从烃分子组成出发,综合运用观察法与奇数配偶法。继续练习乙烷,苯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时,学生显得不象上述练习那样从容,迅速。  相似文献   

4.
谭寿文 《化学教育》1983,4(4):33-37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种类繁多,各有特点,也各有弱点。我认为:有总结的必要,应该总结出规律,构成一套较完善的配平方法。它应具有简便、易学、省时的特点。化学方程式配平,应解决“如何入手和怎样入手”这两个问题。我归纳现在已知的配平方法,可用“三入手”加以概括,即:从原子入手,从分子入手,从化合价入手。其顺序是:先原子,后化合价,再分子。  相似文献   

5.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原理建立多元一次方程组配平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可以判断同一个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是否有无数种配平结果.通过对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内在规律的探索,可以得到同一个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有无数种配平结果的配平方法和配平通式,有无数种配平结果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关系,有无数种配平结果的离子方程式和电对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对于研究和定量计算有机反应是很重要的。但由于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比无机反应更为复杂,因此,用直观或氧化数法直接配平整个反应方程式就更加困难。本文介绍一种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氧化与还原两个半反应,以配平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这种所谓的半反应法比较简便,又易于掌握。为了理解和掌握半反应法,首先应当弄清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概念。在有机化学中,氧化反应一般是指有机物脱氢或得氧的过程,而还原反应是指加氢或失氧的过程。因此,烃转变为醇、醇转变为醛、醛转变为酸是氧化反应,其逆过程是还原反应;而烷转变为烯、烯转变为炔是氧化反应,其逆过程是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7.
逆向配平法     
李勘 《化学教育》2007,28(1):56-58
逆向配平法是从给生成物配系数开始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数的增减总数相等的原则,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如下。(1)写出反应式,标出发生氧化和还原的元素原子在反应前后的氧化数,例如:Cu2S 1-2 HN 5O3Cu 2(NO3)2 H2S 6O4 N 2O H2O(2)分别确定氧化剂、还原产物、还原剂和氧化产物的代表,通常它们的代表是化学式中标明氧化数的原子和标明氧化数的同种原子部分(如Cu 12S-2中的Cu 12)。例如在上面反应式中,氧化剂HN 5O3的代表是N 5,还原产物N 2O的代表是N 2,还原剂Cu 12S-2的代表是…  相似文献   

8.
“从黄铁矿提取硫黄,是将黄铁矿石和焦炭的混合物放在炼硫炉中在有限的空气中燃烧,也可以分出硫来。 3FeS2+12C+8O2=Fe3O4+12CO+6S”  相似文献   

9.
李致冉 《化学通报》1994,(10):54-56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种配平法──代数法李致冉(山东大学化学系,济南250100)有的文献[1]和教科书 ̄[2]曾介绍过配平有机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两种方法,即半反应法和氧化数法。本文介绍另一种方法——代数法。它的具体步骤是:第一,写出基本反应式;第...  相似文献   

10.
胡列扬 《化学教育》1996,17(8):36-38
复杂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技巧,是在突出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前提下,把握多层次的守恒(电子转移守恒,电性守恒—若是离子反应,原子个数守恒),细心观察变化前后的特点,灵活处理反应物中某些元素的价态,突出化学特色,把方程式配平。  相似文献   

11.
过硫酸铵氧化法测定钢中锰已有70多年历史,经分析工作者不断改进,方法已较完善,现仍为测定钢中低含量锰可靠而常用的方法。其所用硝酸银溶液浓度,一般为0.5%、1%、1.7%、2%,过去我们在日常分析中也采用10毫升0.5%  相似文献   

12.
氧化数     
严宣申 《化学教育》2011,32(9):85-85
中学阶段称为的化合价,大学阶段改为氧化数(氧化态),为什么?先看实验事实:当1mol e-通过熔融NaCl得1 mol Na(阴极)、0.5 mol Cl2(阳极),由此可知原先是Na+、Cl-;同理,由电解熔融MgCl2的实验结果可知原先是Mg2+、Cl—……1 mol e-通过  相似文献   

13.
王佩珍 《化学教育》1982,3(5):60-61
任何反应都要根据实验事实来确定其生成物,然后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上述反应的实质是KMnO4在酸性介质条件下氧化H2S。  相似文献   

14.
熟知有机物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可以使我們正确地写出有机物氧化-还原反应的完整方程式来,而且使我們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然而在涉及到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时,人們往往忽略反应  相似文献   

15.
郄禄和 《化学教育》1988,9(1):16-17
不少初学化学的同学反映,氧化—还原反应式的配平不好掌握。分析其原因:一是一些同学对“基本的”氧化—还原反应式配平还不甚了解的时候,盲目“拔高”;也有的教师忽略学生认识能力,一下子深刻地讲了“全部”氧化—还原反应式配平的许多例子,学生来不及用自己认知结构同化所学新知识,囫囵吞枣。  相似文献   

16.
曹金荪 《化学教育》1989,10(4):30-32
氧化-还原反应作为化学反应的一种类型,有其普遍性和重要性.元素的原子在构成物质时,由于外围电子的得失或共用而建立起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随着原子的离合与重组发生键的破裂与重建.在上述过程中,键合电子的隶属关系常发生变化,因此氧化一还原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  相似文献   

17.
矩阵法配平化学计量方程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察法及氧化数法,适于配平简单的化学计量方程式。复杂的化学计量方程式可用矩阵法配平。设某化合物组成为:  相似文献   

18.
有机化合物的氧化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化合物的氧化数吴阿富(浙江医科大学药学系,杭州310006)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占有重要地位 ̄[1]。但它们之间的反应机理略有不同:无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明确的电子转移,氧化剂获得的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而...  相似文献   

19.
郑浙铭 《化学教育》1981,2(1):28-33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电子得失(或转移)反应,其氧化还原当量可由下式求得:氧化还原当量=分子量/总电子得失(或转移)数对无机物来说,得失电子数极易看出,计算当然简单。  相似文献   

20.
电导法测量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实验,是二级反应动力学的一个较经典实验。目前高等学校物理化学实验教材中均有介绍。但在数据处理中都用到当时间 t→∽时的电导率 L(?)数据。一般采用二种方法进行测量L(?):一是让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定其电导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