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笔者曾在《中学生数学》2002年第5期(上)发表了《导出1^2+2^2+…+n^2的公式的一种方法》的文章,主要阐述用“全等三角形”数阵并进行“二维”变化进行叠加,得到n∑k=1k^2结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函数y=tx+v+k√ax~2+bx+c的值域》一文的说明曾丕刚(陕西镇安县中711500)贵刊1995年11期孙大志先生的《函数y=tx+v+kax ̄2+bx+c(ak≠0)的值域》一文中指出《初等数学研究的问题与课题》(简称《课题》)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数学》2007年11月上(总第333期)一文“涉及函数f(x-1)与f^-1(x-1)的高考题随想”中“结论1函数f(x+a)与f^-1(x+a)不是互为反函数”这一说法欠妥,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绣 《数学大王》2009,(12):22-22
今天,我和爸爸终于来到我向往已久的花果山游览。花果山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老家。我想早一点见到水帘洞的奇景,就提议从小路上山,爸爸同意了。  相似文献   

5.
田林 《数学通讯》2003,(24):17-18
在不等式证明中 ,有一类问题 ,就是在题设中都给出了a +b +c =1这一条件 ,但是证明起来方法却不尽相同 .如何用好这个条件 ,是证明成功的关键 .学习过程中 ,如果能够将这样的一些问题进行适当的区别与归纳 ,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 .以下就举一些这样的例子 .1 利用条件将 1代换成a +b +c这种方法是很容易想到的 ,但是在证明的过程中又往往容易忽视 .例 1 已知a ,b ,c∈R+且a +b +c =1,求证 :(1-a) (1-b) (1-c)≥ 8abc .分析 利用条件将 1代换成a +b +c后 ,很容易发现原不等式等价于 (a +b) (b +c) (c …  相似文献   

6.
韩欣利  潘丽君 《大学数学》2011,27(5):189-194
《经济数学》是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本文对《经济数学》重修班的出勤情况及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将重修班的学生分为"假性差生"与"纯粹差生"两类,总结了这两类学生考试不及格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苦学’+‘口诀’"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1/a_1+1/a_2+…+1/a_n≥n~2/(a_1+a_2+…+a_n)”的灵活运用550003贵州教育学院数学系李长明对应用极为广泛的三个平均值之间的不等式在现行高中代数课本下册上,只就n=2,3论证了算术平均不小于几何平均,而n>3时,因证明较?..  相似文献   

8.
绿叶 《数学通报》2000,(2):41-42
题中方程的实数解 ,众所周知 ,仅当 ab>0时 ,x=± ab.如果 a,b∈ N ,a≠ b,且只需解这方程的正整数解 ,那么必须满足 ab=k2 ( k∈N) .本文仅借方程的构形 ,发挥它正整数解的功能 ,来揭示“一个单位分数表示为两个不同单位分数的和”的实质 . (注 1)由上得 :1k=1k a 1k b ( 1)令 k2 ( =ab) =pe11 · pe22 … peii … pett.( pi 为素数 ) .不难推出 ( 1)的不同表示法的种数 =d( k2 ) -12 .(其中 d( k2 ) =( e1 1) ( e2 1)… ( ei 1)… ( et 1) ) .令 ( 1)中 a=k2 ,b=1.经移项整理得1k( k 1) =1k-1k 1( 2 )由 ( 2 )可求出 ( n-1)个形如它左…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针对《数学1》第二章《函数及其基本性质》的编写思路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10.
差分方程yt+1+ayt=b1coswt+b2sinwt(t=0,1,2…)特解的推导过程及其表达式可以简化。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本刊2003年第5期刊载了《运用发现法解题》(以下简称《解题》)一文,文章在谈到“归纳发现法”时,提到这样一个例子: 1.观察下列各式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equations for light-like extremal surfaces in Minkowski space R^1+(1+n). We show that the light-like assumption is compatible with the Cauchy problem and give a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on the global existence of classical solutions of the Cauchy problem. Based on this, we obtain entire light-like extremal surfaces by solving the Cauchy problem explicitly when such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holds. Finally, some discussions and related remark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3.
在求反函数的问题中,经常有同学把f^-1(x+1)是f(x+1)的反函数,其实,只要把好:f(x+1)→f(x)→f^-1(x)→f^-1(x+1)这一脉络,就可以捋顺二者关系.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剖析,以加深对二者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SimilarityReductionsofthe2+1DimensionalHighDegreeCDGSKEquation11ThepaperwasreceivedonJan.25,1996HuidanYU(DertmentofPhysics,Zh...  相似文献   

15.
李建潮 《中学生数学》2011,(3):12-13,11
1.一道课外练习题及其证明方法 本人于《中学生数学))2005年第1期上(见P35)为高二年级提供了如下一道课外练习题.  相似文献   

16.
17.
一次求解可得m+1个最优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艳玲 《工科数学》2001,17(3):52-56
如果将一个线性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与一个约束条件交换,则可以构成一个新的线性规划。当原规划有m个约束条件时,则可构成m个新的规划。本严格的论证了这m个新规划与原规划的最优解相同。并指出了它在经济和军事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函数y=tx+v+k(ax~2+bx+c)~(1/2)(ak≠0)值域的三角求法陶兴模(重庆市铜梁中学632560)笔者在阅读贵刊95年第6期孙大志老师的文章函数y=tx+。+kJR53===i=…k/0)的值域》时,发现孙文的结论中有四个结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设矩阵X=(xij)∈R ,如果xij=xn+1-i,n+1-j(i,j=1,2,…,n),则称X是中心对称矩阵.该文构造了一种迭代法求矩阵方程A1X1B1+A2X2B2+…+AlXlBl=C的中心对称解组(其中[X1,X2,…,Xl]是实矩阵组).当矩阵方程相容时,对任意初始的中心对称矩阵组[X1(0),X2(0),…,Xl(0)],在没有舍入误差的情况下,经过有限步迭代,得到它的一个中心对称解组,并且,通过选择一种特殊的中心对称矩阵组,得到它的最小范数中心对称解组.另外,给定中心对称矩阵组[X1,X2,…,X1],通过求矩阵方程A1X1B1+A2X2B2+…+AlXlBl=C(其中G=C-A1X1B1-A2X2B2-…-AlXlBl)的中心对称解组,得到它的最佳逼近中心对称解组.实例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数学通讯》(1998.5),"一个不等式问题的初等研究"一文的末尾问题是:1999Σk=1 (1/√k)的整数部分是87还是88?本文将解答该问题,同时给出一种求nΣk=1 (1/√k)近似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