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命题设凸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交点为M,过点M作AD的平行线分别交AB、CD于点E、F,交BC的延长线于点O.P是以O为圆山,OM为半径的圆上一点.求证:∠OPF=∠OEP(图1).这是1996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第二试的第二题.事实上,命题的结论并非局限在凸四边形中,倘若将题设中的“凸四边形ABCD”改为“凹四边形ABCD”,其它条件不变,仍可得到结论.命题*设凹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交点为M,过M作AD的平行线分别交AB、CD于点E、F,交BC于O,P是以O为圆心,以OM为半径的圆上一点.则∠OPF=∠OEP.证如图…  相似文献   

2.
首先让我们看一个问题: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分别从四个顶点A、B、C、D向对角线作垂线AE、BF、CG、HH,垂足分别为E、F、G、H.求证:四边形ABCD一四边形EFGH.我们把这个问题相应的图形输入计算机,让D点运动,当D点进入△ABC之内时,凸四边形一ABCD变为四四边形ABCD,我们看到四边形EFGH也变为四四边形(图2);当D点运动到与A关于BC的异侧时,凸四边形变为有自交点的四边闭析线(蝴蝶形),四边形EFGH也变化为蝴蝶形(图3).试问:它们是否能保持分别同原图形相似呢?按初中几何课本所说:“形状相同的图形是…  相似文献   

3.
问题1设凸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钱AC与BD互相垂直,且两对边AB与DC不平行.点P为线段AB及DC的垂直平分线之交点,且在四边形ABCD的内部.证明:A,B,C,D四点共圆的充分必要条件为△ABP与△CDP的面积相等.证记AC与BD交于点E,过点P作线段AE,BE之垂线,垂足分别记为M,N.由AC上BD可知PMEN为矩形,因此PM=NE,PN=ME.由点P的选取可知PA=PB,PC=PD.为了证A,B,C,D四点共圆,只要证明PA=PB=PC=PD下面先来计算△ABP,△CDP之面积:因此,为了证明S△ABP=S△CDP当且仅当设S△ABP=S△CDP,我们来…  相似文献   

4.
试题(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分别是矩形和平行四边形,其中点的坐标分别为A(-1,2),B(3,2),C(3,-2),D(-1,-2),B′(3,7),C′(3,3).求将四边形ABCD变成四边形AB′C′D的变换矩阵M.错解该变换为切变变换,设矩阵M为  相似文献   

5.
问题:F1,F2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Q是双曲线上任一点,从某一焦点引FIQFZ的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P,则P点的轨迹是()(A)圆(B)椭圆(C)双曲线(D)抛物线解1如图1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双曲线方程为<一头一1(。>0,b>0),过F;作/F;PF’,的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P,延长QFZ交直线FIP于M设P(x,y),则M(ZC+C,Zy),由双曲线定义知IF。MI—Za,即整理得x‘+y‘=a‘P点轨迹为以O点为圆。心,a为半径的一个国解2如图2,取QFI的龙点T,连结PT,由于W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以及Po平分LF;oF。,所以P…  相似文献   

6.
圆锥曲线的一个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文 [1]可得圆锥曲线的一个性质 .定理 过圆锥曲线的焦点F的一条直线与这曲线相交于A ,B两点 ,M为F相应准线上一点 .则直线AM ,FM ,BM的斜率成等差数列 .证 对双曲线 x2a2 - y2b2 =1(a >0 ,b >0 ) ,记点A ,F ,M的坐标分别为 (x1,y1) ,(c ,0 ) ,(a2c ,m ) .设双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ρ =ep1-ecosθ,点A的极坐标为 (ρ1,θ1) ,则无论点A在双曲线的左支还是在右支 ,都有 ρ1=ex1-a .于是AM的斜率为kAM =y1-mx1- a2c=e(y1-m)ex1-a =e(ρ1sinθ1-m )ρ1=e(epsinθ11-ecosθ1-m)ep1-ecosθ1=еpsinθ1+emcosθ1-mp .  设点B的极角为…  相似文献   

7.
首先探究双曲线的切线方程,以双曲线切线为载体,进一步探究与双曲线的切线有关的性质,得到涉及定值问题、动点轨迹方程、角平分线以及三点共线等相关的一系列结论.  相似文献   

8.
如图所示,设面△ABC的三内角平分线分别交三边于A0、B0、C0,交其外接圆于D、E、F;又交△DEF的三边于A1、B1、C1.点M、N;P、Q;R、S分别是△ABC与△DEF三边的交点.记A.B、C为△ABC的三内角,其对边分别为a、b、c;D、E、F为△DEF的三内角,其对边分别为a’b’c’R(R’)、r(r’)、p(p’)、S(S’)分别为△ABC(△DEF)的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半周长和面积,△ABC的内心为I.这一常见的构图,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数学竞赛题.题1AD⊥EF.(199且年第32届IMO加拿大训练题第6题)知类似可知故I为西DEF…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数学》2009,(2):26-28
一、(本题满分50分) 如图1,给定凸四边形ABCD,∠B+∠D〈180°,P是平面上的动点,令f(P)=PA·BC+PD·CA+PC·AB. (Ⅰ)求证:当f(P)达到最小值时,P,A,B,C四点共圆;  相似文献   

10.
2001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第一题给定a,2~(1/2)相似文献   

11.
题目 设直线l经过双曲线x2/a2-y2/b2=l(a〉0,b〉0)的实轴顶点M,交双曲线的两条准线于A、B两点,O是双曲线的中心且OA·OB=0,e是双曲线的离心率,直线z的倾斜角为θ(θ∈(0,π)),试探究θ与e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例题(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教程)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O为底面ABCD的中心,点M、N分别为棱CC1、A1D1的中点,求四面体O—MNB1的体积.  相似文献   

13.
问题     
问题164 设点A(2,0),点B在圆x^2+y^2=1上,点C是∠AOB的角平分线与线段AB的交点,求当B运动时点C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研究极坐标法证几何题时,发现如下一个几何定理及其推广。谨提供如下,请读者批评指教。引理设A_1(ρ_1,θ_1)、A_2(ρ_2,θ_2)为圆ρ=2acosθ(a>0)上任意二点,从极点P作弦A_1A_2的垂线,并过P作过A_1点的切线的垂线,垂足分  相似文献   

15.
设P为凸多边形A1A2A3…An的一个内点,且满足∠PA1A2=∠PA2A3=…=∠PAnA1=θ,则点P称为多边形A1A2A3…An的B rocard点,角θ称为这多边形的B rocard角.关于多边形B rocard点的性质,文[1]通过迂回曲折的论证,得到了如下命题:定理1设P是双圆四边形ABCD的勃罗卡点,∠PAB=∠PBC=∠PCD  相似文献   

16.
2003年第44届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问题4:设ABCD是一个圆内接四边形,从D向直线BC、CA和AB作垂线,其垂足为P、Q和R.证明:PQ=RQ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BC角平分线、∠ADC角平分线和AC这三条线交于一点。  相似文献   

17.
定理设E、F、C、H分别是四边形ABCD的边BC、CH、DA、AB上的内点,且AH、BE、CF、HG、_、。子兰一AI.兰拉一人.子头一入,美子一人,四边HB‘”‘’EC‘”‘’FD””‘’GA’”’”—”~形**CD、***11、**11E、***F、凸**G的面积分别记为西、AI、凸2、凸3、A’.则当且仅当四边形***D为平行四边形,且人一1(i—1,2,3,4)时,等号成立.根据平均值不等式,并注意到死十JZ十S。十S.一2凸,得当且仅当四边形**CD为平行四边形,且入一1(i—1,2,3,4)时,等号成立.故定理得证.四边形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相似双曲线的一组优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数学通讯》2007,(1):20-21
文[1]介绍了相似椭圆的一组性质,很容易把这些性质类推至双曲线.不仅如此,相似双曲线还具有更多的优美性质.为行文方便,本文约定双曲线C1的方程为ax22-by22=λ2(0<λ<1),双曲线C2的方程为xa22-by22=1.显然C1与C2相似,且相似比为λ.定理1过双曲线C2上任一点P引C2的切线l交双曲线C1于A,B两点.则|PA|=|PB|.定理2若直线l与双曲线C1交于A,B两点,与双曲线C2交于C,D两点,则|AC|=|BD|.以上性质的证明与文[1]完全类似,故略.定理3过原点的直线l1与双曲线C1,C2的右支分别交于点A1,A2.过原点的直线l2与双曲线C1,C2的右支分别交于点B1,B2.则…  相似文献   

19.
1渐近三角形的定义 如图1,设l是过双曲线x^2/a^2-y^2/b^2=1(n〉0,6〉0)上的一点P(x0,y0)的切线,l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点M,N,与x轴交于点Q,则称△OMN为双曲线的渐近三角形.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讨论由坐标平面内任意点P(x。,yo),引双曲线C1:的切线,切线的存在性、切线的条数、切线方程及切点坐标.不妨只考察P在原点、P在坐标药正半轴上、P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形.如图所示,记C1的渐近线为=0,C1的右顶点为A(a,O),直线C3:x=alC3与C2的交点为B(a,b);C1的内部(含焦点的部分)为区域I;C1与C2之间的部分,在C3左侧为区域Ⅱ,在C3右侧部分为区域回;C:与y#正半轴所突的部分,在c。左侧为区域IV,在C:右们为区域V.1必P在压左.’.直没x一0不是CI的切线.设过*(o,0)的直线J的方程为y一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