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六章借位减法第一节什么叫借位减法两个同位数相减,当出现“被减数<减数”,它要向前借数再减,或“被减数=减数”,它也可能有向前借数再减的情况,我们称这类减法叫借位减法。  相似文献   

2.
在珠算多笔加减运算中遇到减数大于被减数时,采用倒减法的一般方法可使繁琐的运算步骤化简,直接求得运算结果。然而,若遇到某些特殊的倒减现象,如在同一档多次虚借位或在前次虚借的数尚未归还的情况下,又遇一位数更高的减数等,出现这种现象,一般的倒减方法对此则无能为力。因此,  相似文献   

3.
在珠算多笔加减运算中遇到减数大于被减数时,采用倒减法的一般方法可使繁琐的运算步骤比简,直接求得运算结果。然而,若遇到某些特殊的倒减现象,如在同一档多次虚借位或在前次虚借的数尚未归还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学习了数学退位减法,老师教的方法是:在退位减法中,因为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小于减数个位上的数,先从被减数十位上借1,和个位上的数凑成十几,减去减数个位上的数,成为答数的个位数,然后把十位数减去1移到答数的十位数上。  相似文献   

5.
第五章不借位减法第一节什么叫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运算,我们称作减法。显然,加2只等于5只。为了有效地表示所求的关系,我们采用如下形式:“-”称作减号()只=5只-3只=2只和称作被减数已知加数称作减数被求加数称作差数2 ()=7表示为7-2=5() 4=9表示为9-4=5减法横式() 288-26表示为减法竖式6 ()77-61表示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差是减的结果。填写()并用减法表示:() 2=9表示为9-2=7∴()=7() 4=9表示为∴()=() 3=6表示为∴()=4 ()=7表示为∴()=6 ()=9表示为∴()=1 ()=5表示为∴()=1 ()=5表示为∴()=21.填括号7 9=()()-7=()()-9=()45 36=8181-45=()81-36=()29 865=()()-29=()()-865=()2.把减法横式变成加法横式再计算8-6=(),思考:6 ()=816-9=(),思考:9 ()=163.把减法竖式变成加法竖式再计算第二节被减数与减数相同以及减0减法同加法一样,在熟记中不写“———”线,把两数当成一个字的两个字旁。如写成,7与-2是...  相似文献   

6.
三、减数为0 4只麻雀,小明一只也没轰跑,还剩几只麻雀? 4 4-0=4或4-0/4 减数是0,差数等于被减数。 这样的认字数组有:  相似文献   

7.
蔡红英 《珠算》2002,(4):24-25
减法是从被减数中减去减数,从左边开始,在梁下部分或梁上部分或二同时减去一些珠,最后珠所在的位置呈现出答案。  相似文献   

8.
复合指法进一步提升就可以形成加减法一笔清和一盘清的算法。其基本规律是:加法:后档无进,直加果布;后档有进,大一减补。后面如果没有进位数,则应该果敢布数或直加。后档若有进位数,就应该在进位前多加一数(大一),其后减去余下加数的补数。减法:后档无借,直减果去;后档有借,多减加补。后档如果没有借位数,则应该果敢地直接减去减数;后档如果有借位数,就应该在借位前多减一数(多减),其后加上余下的减数的补数。这样我们从复合指法的角度又实现了一笔清和一盘清的计划。(一)加法一笔清与加法一盘清例1427862937572161 其后普进,本位多加一数,加2当加3,和为7,即4 3=72-0=27-6=18-2=6尾部凑10,6-5=1实际上是减“9375”的补数狚布42786(一盘)例2↓↑↑ 29375= ----3大一加0凑9减6凑9减2凑9减5凑10减 ----减去9375的补数3,三下70,珠不动6,六分62,二下25,五上5(二盘)724362481797253 后无进,正常 2,为9后有进,4大1加( 5),为7后无进,凑10减(-2),为2后有进,大1加( 2),为5后无数,读10减(-3),为348,加5,减2...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珠算》94年3期上,载有“九”这一奇数之古今运用与珠算计算中奥妙,此文中介绍了简便方法,的确比传统逐位乘算快速,方便,但因多次减,借位减也觉烦脑,不如用“减1加补”来得更方便,更快速,省力,省心,省时,真是一妙法,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三位数内的颠倒数列相减,按常规需逐位相减,不够减需借位,显得麻烦,费时,费力,若用巧减法则快速,省时,省力,很简便,归结如下: (一)两位凑“10”数的颠倒数相减 两位凑“10”数指二数之和为10之数字,有五组,即9、1,8、2,7、3,6、4,5、5这五组数  相似文献   

11.
文[1]用所谓“同底法”比较两个不同底数且不同真数的对数的大小,比较对数值的大小,还可以应用“减数法”.所谓“减数法”,即将“比较A与B”转化为“比较A—C与B—C”,其中减数C的选取因题而异.下面首先用“减数法”解决文[1]中的两道例题.  相似文献   

12.
六十年代后期,当代珠算家华老印椿,给作者来信告知,日本珠算界有“借商法”求连高商的算法,且附例题;并告以余介石教授有连高商的类似设计,未谈及“借商法”的算理;华老在大著《简捷珠算法》一书,谈到连高商应用借商减积时,也仅提到“方法颇为巧妙”,未及算理.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珠算》94年3期上,载有“九”这一奇数之古今运用与珠算计算中奥妙,此文中介绍了简便方法,的确比传统逐位乘算快速,方便,但因多次减,借位减也觉烦脑,不如用“减1加补”来得更方便,更快速,省力,省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珠算》1989年第1期发表了陈英民同志的《关于被减数为10^n的减算验算法一定数法的一点补充》一文,阅后甚为欣慰,因为我又多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毋磋者。陈文论。  相似文献   

15.
六十年代后期,当代珠算家华老印椿,给作者来信告知,日本珠算界有“借商法”求连高商的算法,且附例题;并告以余介石教授有连高商的类似设计,未谈及“借商法”的算理。华老在大著《简捷珠算法》一书,谈到连高商应甩借商减积时,也仅提到“方法颇为巧妙”,未及算理。  相似文献   

16.
三位数内的颠倒数列相减,按常规需逐位相减,不够减需借位,显得麻烦,费时,费力,若用巧减法则快速,省时,省力,很简便,归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借马分马”趣谈430062湖北大学毕木兰,贺汉萍“借马分马”是我国一则吉老的数学趣题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位老翁,他有三个儿子和十七匹骏马.他在临终前对三个儿子说:“我唯一的财产就是这十七匹骏马.我已写好遗嘱,你们一定要按我的要求去办.”老人去世...  相似文献   

18.
(2)计算方法 ①三位数字为一节,自上而下分节计算,在算盘上最好标出鲜明的节点。 ②遇有减数的算题,先加后减,经验证明,采用这种方法,计算速度较快,而发生差错的可能性较低。 ③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减算的运算速度,除了坚持不断练习提高熟练程度之外,应养成“一目多行”(或“一目多节”)的能力。一目  相似文献   

19.
新口诀是从旧口诀脱胎而来的。在旧口诀的试商基础上加“1”,变旧口诀正余数,可能出现负余数。使用时,“离”的含义:是正余数拨珠离梁,表示减,不够向试商档借“1”;余数变负数;负余数拨珠离边,表示加,余数首位数满十向试商档进一,负余数变为正数。变旧口诀加口诀余数为减,使正余数首位绝对不会满十,适用于一四珠算盘。  相似文献   

20.
古算书讲:“凡算之法,先识其位”说明定位的重要。定位包括加、减、乘、除的定位。 定位就是要确定计算结果的位数或在算盘上确定计算结果的首位或个位应在的档位。 为什么要定位 加、减算也要定位,但其方法容易掌握,因为被加数、被减数的个位就是合数、差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