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建立了测定盐酸胺碘酮(Am)的新的电化学分析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结合紫外、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A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在pH=5.0的B-R缓冲溶液中,Am在0.87V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其氧化峰电流Ipa与Am的浓度在1.8×10-7~6.7×10-5 mol/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6.0×10-8 mol/L。当BSA加入Am溶液后,Am的氧化峰电流降低,其氧化峰电流的降低值△Ipa与BSA的浓度在2.4×10-7~2.2×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BSA的检出限(S/N=3)为9.0×10–8 mol/L。电化学研究表明,Am与BSA之间形成1∶1的结合物,结合常数为9.9×106 L/mol。紫外光谱表明Am的加入使BSA的吸收峰发生红移且有增色效应。傅立叶红外光谱表明Am与BSA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硫及氮原子形成键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蒂巴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化学》2006,34(9):239-242
  相似文献   

3.
采用紫外吸收、荧光和红外光谱,研究了壳聚糖镍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镍浓度的增加,BSA的紫外光谱表现增色效应和较小的蓝移;壳聚糖镍可以猝灭BSA的内源荧光,其猝灭机理属于静态猝灭。在室温下,壳聚糖镍与BSA的的结合常数KA为7.08×106。  相似文献   

4.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白杨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优化的试验条件为:①以pH 7.40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为介质;②反应时间为20min;③反应温度为298K;④离子强度:1.0×10-3 mol·L-1氯化钠溶液。研究发现:白杨素与BSA在相互作用后形成了一种非电活性超分子化合物,转移系数(α)为0.121 9,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s)为0.914s-1。  相似文献   

5.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抗癌药物甲氨蝶呤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紫外光谱发现,在298 K和308 K,甲氨蝶呤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常数分别为5.28×105L/mol和6.14×105L/mol,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到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热力学函数说明甲氨蝶呤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红外光谱表明甲氨蝶呤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硫及氮原子形成键合作用。结合AutoDock 4.2分子对接软件模拟研究了二者的键合模式和键合机制,表明甲氨蝶呤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大豆甙元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缓冲体系、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扫描速率等对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7.4的B-R缓冲溶液中,大豆甙元与BSA在相互作用20min后形成1∶1型的单一的非电活性超分子化合物,两者的结合常数β=8.29×105 L·mol-1,转移系数α=0.367 9,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s为1.39s-1.  相似文献   

7.
荧光法研究偏钒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偏钒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研究了紫外灯(253.7 nm)照射对偏钒酸钠与BSA结合的影响。紫外吸收光谱显示,加入偏钒酸钠后,牛血清白蛋白的紫外吸收降低,表明偏钒酸钠与BSA形成了缔合物。荧光猝灭光谱显示偏钒酸钠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荧光猝灭机理符合静态机制。缔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Ks=0.357×104(25 ℃),Ks相似文献   

8.
阿魏酸哌嗪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用常规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阿魏酸哌嗪和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特征,并利用同步荧光法和三维荧光法研究了阿魏酸哌嗪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前后白蛋白的构象变化.研究表明:阿魏酸哌嗪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从而猝灭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性荧光.该过程为静态猝灭过程.根据Stem-Volmer方程求出不同温度下的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根据Fsm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可求出其作用距离r=2.33nm:根据基本热力学参数△H、△S和△G判断阿魏酸哌嗪和牛血清白蛋白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pH3.5的Britton -Robinson缓冲液中 ,研究了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 ,二者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 ,并对结合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BSA的存在导致大黄酸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 ,峰电位基本不变 ,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入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3.0×10 -8~8.0×10 -7mol/L ,检出限1.21×10 -8mol/L。  相似文献   

10.
采用荧光、紫外和红外光谱法研究了5-氟尿嘧啶(5-FU)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5-FU对BSA的内源荧光具有强烈的猝灭作用。二者之间形成不发荧光的复合物是导致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计算了不同温度下两者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相应的热力学参数。根据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作用距离。采用同步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了5-FU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噻嗪酮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噻嗪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298 K、303 K和308 K时的结合常数分别1.80×103、1.54×103和1.05×103L·moL-1,结合位点数n近似为1;由热力学参数推测噻嗪酮与牛血清白蛋白间结合力...  相似文献   

12.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圆二色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了花椒油素(X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花椒油素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发生动态和静态联合猝灭,二者间的的猝灭常数(K)在286, 298和310 K分别为3.31 × 105, 到2.03 × 105 和 0.94 × 105 L∙mol-1. 热力学参数表明, 花椒油素与牛血清白蛋白间以疏水作用力为主。圆二色光谱和红外光谱法表明加入花椒油素后,牛血清白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α-螺旋减少了3.9%。另外,我们还研究了共存离子对两者结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运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水溶液中除草醚(N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NP与BSA形成基态复合物导致BSA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运用位点模型计算298 K、308 K、318 K时结合常数K_A分别为6.97×10~4、5.25×10~4 、4.96×10~4 L·mol~(-1),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98、0.92、0.96.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其作用力以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为主;运用F(o)r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测定了NP与BSA的结合距离r为2.19 nm;用同步荧光技术初步考察了NP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余燕敏  冯金朝  刘颖 《化学学报》2011,69(2):190-198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Fe3+存在下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Z)与牛血清白蛋(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Fe3+存在时SMZ与BSA结合常数增大,作用力类型由疏水作用力转变为氢键和范德华力.无论Fe3...  相似文献   

15.
光谱法研究巯嘌呤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巯嘌呤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AS)分子间的相互结合反应.测得巯嘌呤与BSA、HAS反应的结合平衡常数分别为:2.39×103L/mol、1.28×103L/mol.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算了给体(BSA和HAS)与受体(巯嘌呤)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用同步荧光法考察了巯嘌呤对BSA和HAS构象的影响.证实了巯嘌呤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  相似文献   

16.
荧光法研究奥沙利铂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Tris缓冲溶液(pH7.0)体系中,用荧光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技术研究水溶液中奥沙利铂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奥沙利铂对牛血清白蛋白内源荧光(345nm)产生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不同温度下奥沙利铂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证明其为静态猝灭机制,运用位点模型计算出298、308K时结合常数KA(分别为4.22×104、3.95×104L.mol-1)和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02、1.01),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其作用力以静电作用为主;运用F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测定了奥沙利铂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距离r(5.67nm);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奥沙利铂对牛血清白蛋白构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大豆甙元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90 K、303 K、310K、315 K温度下大豆甙元对BSA的猝灭速率常数Ksv随着温度升高逐渐降低,且均大于最大动态猝灭速率常数2×1010 L·mol -1·s-1,表明大豆甙元对BSA的荧光猝灭属静态猝灭过程.根据F(o)rst...  相似文献   

18.
荧光光谱法研究原花青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7.40的Tris-HCl缓冲体系中,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原花青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根据295 K、303 K、310 K、315 K温度下的猝灭常数,表明原花青素对BSA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过程,由热力学参数焓变(△rHm)和熵变(△rSm)均大于零,推断出原花青素与BSA之间主要靠疏水作...  相似文献   

19.
齐墩果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技术研究了齐墩果酸(O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热力学特征.结果发现,在293 K、301 K及310 K时,OA与BSA结合常数分别为3.30×104、6.22×104和1.04×105 L·mol-1,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到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研究表明,OA能使BSA的内源荧光猝灭,并...  相似文献   

20.
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盐酸鸟嘌呤(G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GH能猝灭BSA的荧光强度,其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采用位点结合模型公式和热力学公式计算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结合类型。用同步荧光技术研究GH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