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紧密堆积理论对高性能灌浆材料的配合比进行了设计,研究并优化了紧密堆积理论的分布模数n.将10~120目连续级配的石英砂和沙漠砂作为灌浆料的细骨料,利用Andreasen方程与Dinger-Funk方程进行骨料级配优化设计,使得灌浆材料结构内部达到一种较为致密的状态,降低了内部孔隙率,提高了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发现:当...  相似文献   

2.
以Dinger-Funk模型和可压缩堆积模型为基础,对炸药进行颗粒级配和堆积密实度的计算;并以黑索今炸药进行实验,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探讨了炸药体系中细颗粒添加量对堆积密实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粒度级配可以实现炸药粒度分布的优化,用可压缩堆积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炸药的堆积密实。在满足紧密堆积——Dinger-Funk粒度分布模型条件下,级配后的堆积密实度度提高了16%;只增细颗粒时,堆积密实度与原材料的粒度分布相关联。  相似文献   

3.
李滢 《青海大学学报》2007,25(2):48-51,60
在水泥中掺入适当细度的矿物掺合料,使胶凝材料的颗粒级配接近紧密堆积状态时,砂浆的强度会有所提高,水泥凝胶体的微观结构也会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针对随机堆积问题在数理领域和实际生产中意义重大且目前尚无一般性的理论模型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高分辨率工业X射线断层扫描(CT)无损检测的实验方法较精确地测定了椭球颗粒随机紧密堆积体系的3个重要参数,即堆积分数、取向序和配位数分布,结果表明,椭球纵横比为0.5左右时,堆积分数达到的最大值为74%,与现有的模拟结果一致,而在一定纵横比范围内,配位数的分布呈偏态分布,取向角与取向轴呈现出高对称性,但离散性较强,该结果与球体随机紧密堆积的差异较大。在不考虑摩擦刚体所需平均配位数为刚体自由度的2倍、有限堆积物的配位数分布满足古典的几何分布的2个假设下,提出了一种椭球的堆积理论,其能解释堆积参数的变化趋势。结论和实验手段对探讨非球体填充理论和计算堆积体孔隙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国内外材料颗粒堆积理论的基础上,以连续尺寸颗粒的分形分布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小于某一尺寸颗粒的累积体积分数与颗粒尺寸幂指数关系的模型.采用该模型设计并研究了耐火砖配料与颗粒紧密堆积,发现理论最紧密堆积值n=3-D在0.37附近变化时,最小颗粒dS的变化对耐火材料颗粒粒度组成的影响比较显著,而n值对材料颗粒粒度组成的影响不很明显.以此为基础,结合烧成砖制造的实际相关边界条件,设计了烧成砖的理论粒度质量组成,按此组成,经工业生产制备的烧成砖气孔率为5%~10%,实现了耐火材料的紧密堆积.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细骨料对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工作性能的影响,基于等效砂浆原理,研究河砂的细度、级配、0.60 mm以下粒径颗粒质量分数和砂率对SCC等效砂浆经时扩展度、含气量和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砂率相同时,随河砂细度模数减小,SCC等效砂浆扩展度降低,扩展度经时下降值增加,含气量增大,且含气量的经时下降值变小;河砂中(0, 0.15] mm和(0.15, 0.30] mm粒径颗粒质量分数对等效砂浆的流动性有重要影响;随(0, 0.3] mm的粒径颗粒质量分数增加,等效砂浆黏聚性增强,流动性下降,扩展度经时下降值增加,含气量增加,模拟灌板上表面气泡平均直径和最大直径均减小;通过适当增加(降低)砂率可在一定程度克服河砂细度模数偏大(偏小)对流动性能的影响,但仅改变砂率不能有效提高等效砂浆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肉孜·赛买提 《科技信息》2011,(18):I0288-I0288
在施工时,选用适当的细度模数和级配的砂及砂率,同时降低砂的含泥量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利于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工作性。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活垃圾的工程性质对填埋场设计、建设及管理有一定的影响.为研究城市生活垃圾的粒径大小及组成情况,运用120mm、80mm、40mm和8mm孔径的手动筛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筛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在80mm筛上的筛余量最多,在40mm筛上的生活垃圾种类较多,组成较为复杂.城市生活垃圾的细度模数为2.71,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分别为0.45和1.36,表明城市生活垃圾的级配不良.为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建议根据不同粒径采用不同的分选技术.  相似文献   

9.
文章按等级配取代的方法将超细粉煤灰和Ⅲ级粉煤灰同时掺加到水泥中,通过分析超细粉煤灰和III级粉煤灰掺加比例变化对混合体系颗粒分布的影响,探讨颗粒分布对粉煤灰调粒水泥性能的影响;测试了粉煤灰掺量和比例不同的调粒水泥的3 d和28 d胶砂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调节III级粉煤灰和超细粉煤灰的掺量和掺加比例对水泥的强度都有很大的影响,增大III级粉煤灰的含量有利于提高水泥的堆积密实度;水泥石的强度并不单纯随着体系堆积密实度的增加而增加,存在着与水泥颗粒的水化活性相匹配的最佳粒径分布.  相似文献   

10.
矿粉与水泥的密堆及其对矿渣水泥的性能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一系列经超细粉磨处理的矿渣微粉以不同比例与一定细度的水泥进行匹配 ,制成一系列矿渣水泥试样 ;根据Dinger Funk的数学模型得出粉体最佳颗粒群分布 (即堆积密度达最大的分布 ) ;通过水泥与矿粉的激光粒度检测结果 ,计算各矿渣水泥的实际颗粒群分布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 ,考察各矿渣水泥试样的颗粒群分布与Dinger Funk最紧密堆积颗粒群分布的相关性 ;对各矿渣水泥进行标准稠度用水量以及硬化浆体的孔隙率等测定 .结果证明 :当矿渣水泥颗粒分布与最紧密堆积的关联度较高时 ,相应的矿渣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较少 ,硬化浆体孔隙率较低 ,胶砂强度较高 .  相似文献   

11.
马捷  韩文喜  刘忠璇 《河南科学》2019,37(7):1099-1103
粗颗粒土的工程特性与其密实程度紧密相关,而紧密堆积程度是粗颗粒土密实程度的直接体现.根据以往实验结果,粗颗粒土的密实度受到颗粒级配的影响,而P_5含量(大于5 mm粒径颗粒含量)常常作为体现粗细颗粒比例的重要指标.为此,绘制10种不同级配的粗颗粒的累计曲线,使之与Fuller曲线对比以分析不同P_5含量的粗颗粒土的紧密堆积程度,并对所有土样进行分层击实,分析其在不同级配下的密实程度.研究发现:粗颗粒土的P_5含量在75%时其累计曲线与Fuller曲线最接近,可视作是最紧密堆积状态;粗颗粒土P_5含量为75%时具有最大密实程度且具有相对较低的含水率;P_5含量为75%时的级配为良好级配.  相似文献   

12.
运用堆积颗粒的颗粒级配优化模型,计算了碳化硅制品工业生产中使用原料常用的3种粒径的最优配比,同时通过3种粒径碳化硅颗粒的粉体堆积密度和压实密度的实验,获得了最优堆积密度和压实密度,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颗粒级配的堆积密度和压实密度的最优配比,与最优理论模型基本相符合。实验研究发现当粗中细3种颗粒粒度的最优化配比百分数为:63∶9.7∶26.8时,粉体自由堆积密度与压实密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3.
计晓燕 《科技信息》2013,(14):463-464
随着混凝土用砂中大于5mm颗粒含量的增加,使砂细度模数的计算越来越不准确,而在相同配合比中,硬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却随着砂的细度模数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本文通过对不同方法计算砂的细度模数在实际工程中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的分析,得出在混凝土施工中,准确计算砂的细度模数,认真分析砂的细度模数与砂率、颗粒级配之间的关系,是保证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粒径玻璃微珠堆积时粒径比及细颗粒体积分数对体系堆积率的影响规律,通过振实密度仪测试体系的堆积率并与堆积率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Furnas模型与实验值吻合较好(R≤7).两种粒径玻璃微珠堆积时,随粗细粒径比R的增大,堆积效率提高.细颗粒的体积分数为0.3左右时,堆积率达到最大.三种粒径玻璃微珠堆积时,体积比为7:1:2或6:1:3可使堆积率达到最大.修正后的Furnas模型可使二组分堆积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低于1%(R≤7).通过引入当量直径并结合修正后的Furnas模型,可使三组分堆积率的估算误差低于2%.  相似文献   

15.
16.
以两种不同级配的花岗岩石粉作为掺合料(0~0.075 mm和0.075~0.150 mm),分别采用10%,20%,30%的掺量等质量替代水泥,研究花岗岩石粉的级配和掺量对C40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基于试验数据确定采用花岗岩石粉替代水泥的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花岗岩石粉在混凝土中起到填充作用,石粉越细,填充效果越明显.随着混凝土中花岗岩石粉掺入量的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逐渐降低,抗压强度相对于基准组缓慢上升;当混凝土中掺入的花岗岩石粉级配为0.075~0.150 mm,替代水泥率为20%时,配制出的C40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木屑颗粒堆积参数对液体渗流特性的影响规律,参照达西渗流实验,设计开发了渗流实验系统,选取颗粒床层湿度、渗流速度、床层储水量及透水率作为评价颗粒床层内液体渗流特性的指标,在对各因素进行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实验研究木屑颗粒堆积床层的粒径分布、压缩高度比以及渗透压力(注水量)对液体渗流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粒径分布,注水量为1 500 m L时,压缩高度比从0.80降到0.50,木屑颗粒床层湿度变化幅值为3.32%;相同粒径分布,压缩高度比为0.50,注水量从1 500 m L增加到3 000 m L时,木屑颗粒床层湿度变化幅值为2.30%;相同压缩高度比和注水量,全粒径分布、不同级配粒径分布及小粒径分布时木屑颗粒床层最大湿度分别为54.4%、54.0%及53.7%,变化幅值为0.7%.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压缩高度比对颗粒床层湿度影响最大,初始注水量次之,颗粒级配影响最小.相同粒径分布,注水量为2 000 m L时,压缩高度比从0.80降到0.50,木屑颗粒床层渗流速度变化幅值为18.92×10-4m/s;相同粒径分布,压缩高度比为0.50,注水量从1 50...  相似文献   

18.
以砂的细度模数对砂浆性能的影响为研究目标,通过九组砂浆试件的制备及性能测试,得到结论:砂浆强度等级不变时,砂浆抗压强度随砂细度模数增加而增大,保水率随砂细度模数增加而减小,稠度随砂细度模数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分形理论的固井水泥浆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解决复杂工况下油井水泥混合料配比设计面临的难题,引入分形几何理论建立了颗粒群分形级配模型,结合激光粒度测试得到的材料粒径分布状况及分形维数的合理筛选(D=2.561),假定在小于1.68、1.68~56.23、大于56.23μm三个粒径范围内分别填充微硅、水泥和漂珠,设计出密度为1.40g/cm3的低密三元级配体系,并参照塔里木深井固井技术指标对体系水泥石力学性能(抗压、抗折和界面胶结强度)和浆体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三元体系紧密堆积效果显著,水泥石强度明显高于同密度的微硅或漂珠类二元体系,浆体失水量和析水率较低,稳定性好,稠化和流变性能均满足固井施工要求.实验结果验证了应用分形级配理论辅助设计固井水泥浆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以赣南红土为研究对象,运用直剪试验和库伦强度理论,试验研究了含水量、粒径和颗粒级配对红土强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粒径为0~0.5 mm时,随着粒径增大,颗粒形成的团聚体稳定性增强,红土液限和塑限快速减小;粒径为0.5~2 mm时,随着粒径增大,团聚体稳定性略有减弱,红土液限和塑限缓慢减小并趋于稳定;当含水率为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