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如何用信息量优选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77年弗里塞尼斯(W.Fresenins)提出“分析化学是获得物质系统的信息,并用自然科学方法诠释这些信息,应用这些信息的一门科学”的定义后,分析化学的概念得到了新的发展。在这个定义中所谓获得信息是指化学分  相似文献   

2.
陈敏伯 《化学通报》2006,69(6):473-478
本文在无生命、物质和科学三个限制的前提下讨论“信息”到底是什么.依次论证:(1)自然科学没有能力度量信息的“质”,只能讨论信息的“量”;(2)“信息熵”只是度量信息“量”的概念;(3)在无生命的物质科学领域内,信息熵完全等价于Boltzmann熵,对应于实验中的热熵;(4)运用Occam剃刀原理,信息熵和Boltzmann熵两个名词只能留下其中的任意一个;(5)“熵”取决于体系的微观状态总数,即最终取决于热运动引起的分子核骨架的动态变化.于是,在无生命、物质和科学三个限制的领域内“信息”只是望文生义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考察了元素概念产生、演化和发展的四个阶段,从科学史和认识论的角度阐明了科学概念发展进化的规律和特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化学思想发展的脉络。并进一步指出,新旧观念的矛盾运动是驱动自然科学不断进步的内部动力。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才能正确认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核酸性酶的发现改变了传统认为酶都是蛋白质的概念.在先有蛋白质还是先有核酸这一长期争论的生命起源的问题上,提出RNA是具有信息和功能两方面作用的分子.  相似文献   

5.
量子化学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从电子、原子核运动的角度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它在提出现代化学概念、揭示化学现象本质  相似文献   

6.
韩鹏博  徐赫  安众福  蔡哲毅  蔡政旭  巢晖  陈彪  陈明  陈禹  池振国  代淑婷  丁丹  董宇平  高志远  管伟江  何自开  胡晶晶  胡蓉  胡毅雄  黄秋忆  康苗苗  李丹霞  李济森  李树珍  李文朗  李振  林新霖  刘骅莹  刘佩颖  娄筱叮  吕超  马东阁  欧翰林  欧阳娟  彭谦  钱骏  秦安军  屈佳敏  石建兵  帅志刚  孙立和  田锐  田文晶  佟斌  汪辉亮  王东  王鹤  王涛  王晓  王誉澄  吴水珠  夏帆  谢育俊  熊凯  徐斌  闫东鹏  杨海波  杨清正  杨志涌  袁丽珍  袁望章  臧双全  曾钫  曾嘉杰  曾卓  张国庆  张晓燕  张学鹏  张艺  张宇凡  张志军  赵娟  赵征  赵子豪  赵祖金  唐本忠 《化学进展》2022,34(1):1-130
聚集诱导发光(AIE)是唐本忠院士于2001年提出的一个科学概念,是指一类在溶液中不发光或者发光微弱的分子聚集后发光显著增强的现象。高效固态发光的AIE材料有望从根本上解决有机发光材料面临的聚集导致发光猝灭难题,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从分子内旋转受限到分子内运动受限,从聚集诱导发光到聚集体科学,AIE领域已经取得了许多原创性的成果。在本综述中,我们从AIE材料的分类、机理、概念衍生、性能、应用和挑战等方面讨论了AIE领域最近取得的显著进展。希望本综述能激发更多关于分子聚集体的研究,并推动材料、化学和生物医学等学科的进一步交叉融合和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魏锐  黄燕宁  王磊 《化学教育》2012,33(9):64-68
在分析与原子核、p轨道、杂化轨道相关迷思概念的基础上,以原子结构为例,探讨了教学设计如何在不改变常用术语的前提下,通过赋予科学概念以新的内涵,使其更加接近科学概念的本质。结合科学认识的发展,将更为体现事物本质的理论与模型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呈现,同时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理论的构造性特征,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对科学知识的批判性理解。  相似文献   

8.
袁振东  武丹 《化学教育》2020,41(23):109-113
通过对碘元素概念发展历程的考证可知,1813年,盖·吕萨克首次提出碘元素概念,但当时碘元素和碘单质概念界定不清。至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赋予碘元素新的含义,首次将碘原子和碘元素结合在一起。20世纪40年代,碘同位素的发现完善了碘元素概念,形成现代碘元素观念。在化学教育中,须让学生认识到碘元素概念的发展史不仅是元素概念的发展史,也是科学思想的演进史和科学方法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9.
《分析化学》2002,30(10)
分析化学是人们获得物质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 ,这些信息对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分析化学是科学技术的眼睛 ,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 ,分析化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分析化学的发展正处于新的变革时期。近几年来 ,分析化学学科鼓励面向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中的分析科学的基础性研究 ,将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等学科的新概念、新成就引入分析化学 ,加强学科交叉研究 ,创造出一批具有创新思想 ,能解决实…  相似文献   

10.
1.绪论本报告的目的并不是概述道尔顿体和柏托雷体这两个概念的历史,而是来探讨它们的实质。在这里我们自然要涉及H.C.库尔纳科夫的工作。因为在科学中引入这些概念,正是H.C.库尔纳科夫的功劳。我很同意一些同志的看法,这些同志认为:就是对库尔纳科夫本人来说,这些概念也曾发生过重大的改变。他们还认为H.C.库尔纳科夫的意见也常是彼此  相似文献   

11.
周海花  吕琳 《化学教育》2005,26(12):29-30,64
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当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与化学学科中科学的解释不一致时就产生了化学模糊观念(fuzzy conception)。比如学生对气体的助燃性和可燃性搞不清楚,总认为氧气也可燃烧;学生对铁与生铁分不清,认为是一回事;误认为白色污染就白色的污染;二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催化剂仅仅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等等。这些模糊观念和科学概念虽然同是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均由主体的认知活动所产生,但是却与科学概念大相径庭,它们扰乱了学生正常的思维,严重阻碍着科学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根据信息论在照相科学中的应用,可以把照相过程看作为传递信息的过程,而感光材料就是一种检测信息和记录信息的介质。近年,随着感光材料在科学摄影方面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感光材料的检测能力愈来愈关心。在60年代初,Marchant和Millikan将检测量子效率(DOE)和信噪比(SNR)的概念应  相似文献   

13.
能量概念是科学教育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近年来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在柳秀峰、Wilson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能量概念的认识模型。基于该模型,并结合国内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不同专业的中学、大学教材中涉及的能量相关概念,笔者编制了调查问卷,对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不同专业的共28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和访谈。通过Rasch模型和SPSS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对能量概念的认识角度和水平存在差异,而且存在一些偏差认识。基于学生的认识现状,笔者最后构建了关于能量概念认识的难度进阶,并对能量概念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药分析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药分析领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主要特点有:中药分析的对象更集中于针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系统的解决方案;中药分析不再局限于提供化学分析的工具,而是将各种新方法、新技术整合使之成为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新体系;中药分析已经不再局限于分析中药的物质组成,更注重解决的是物质的组成及其功能的相关性.本文从中药信息表达模式的改变、成分研究策略的改变、分析对象的改变和药物效应分析模式的改变等四个方面对中药现代分析的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袁振东  马铭阳 《化学教育》2020,41(22):109-113
通过对钾元素概念的发展史考证分析可知,钾是电化学兴起后最先发现的活泼金属。19世纪初,随着科学思想和实验条件的发展,通过电解法首次制取到钾的单质,但并未确定为元素。19世纪中期,对钾元素性质的实验验证和原子论的发展,使得钾元素的概念被确认。20世纪20年代,钾元素同位素的发现,形成了现代的钾元素概念。钾元素概念的发展史不仅是元素概念的发展史,也是科学方法的发展史与科学思想的演变史。  相似文献   

16.
王维臻  王磊 《化学教育》2020,41(23):40-45
跨学科概念是科学课程“整合”理念的重要体现,将跨学科概念融入学科课程是分科课程制度下的重要议题。能量是重要的跨学科概念,其贯穿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是各种运动的量度。可以通过构建能量认识框架促进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能量认识框架可以用概念框架充当,可以追踪能量的流动,也可以根据认识发展理论等提出新的框架。能量认识框架的确定应该始终关注学科内容本体和学生认知特点。教师需要创设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情境,设计难度不同的真实问题,引导学生建立适宜的认识框架,并要关注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农村化学教师对化学核心概念理解转变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农村化学教师核心概念理解转变的有效方式进行了实践研究。实践研究以短期培训为基本方式,所建设的培训课程包括以“物质及其转化”为回归性问题的化学核心概念价值研讨、从科学本质观的视角考察化学微观认识、以WWHW为认识论模型反思化学核心概念的知识性质、以能量观为基本视角反思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等为基本研讨专题,以化学概念教学设计自我监控系统为指导的基于化学科学理解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等为基本内容。研究对象是来自分布于山西省各地市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师52名。实践研究为期5天,共30课时。研究工具是围绕对原子存在的认同、原子概念的理解、电子层含义、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键概念及化学键理论的理解设计的调查问卷。实践研究表明,实践前化学教师对化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实践后化学教师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有了明显的转变。本实践研究所得的结论是:(1)设计合理的基于观念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短期专题课程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必要形式。(2)基于观念转变的研讨专题和以化学概念教学设计自我监控系统为指导的基于化学科学理解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等构成的课程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对化学核心概念理解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学化学教学与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捷  何志民 《化学教育》1990,11(3):19-21
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科学。化学科学揭示了物质内部丰富多样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性,揭示了物质所固有的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同时也揭示了化学领域中所蕴含的美。  相似文献   

19.
核磁共振(NMR)波谱法是结构解析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而现代脉冲技术在核磁共振中的应用导致了许多新的测定方法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得到开发,使人们能够按照实际需要控制核的磁化运动,从而得到结构解析所必要的丰富信息。在一维核磁共振(1D-NM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核磁共振(2D-NMR)改变了  相似文献   

20.
尚瑞雨  袁振东 《化学教育》2023,(11):123-127
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预言石灰等土质不是简单物质。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戴维利用电化学技术从石灰中制得一种新的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钙”(calcium),钙元素概念初步形成。随后,原子论的提出与钙原子量的测定使钙元素概念得到发展。到了20世纪,钙元素同位素的发现使人们对钙元素概念有了新的认识。总之,钙元素概念的发展史不仅是元素概念的发展史,也是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演变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