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2C原子核α粒子跃迁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12C原子核的α粒子结构观点出发,将^12C原子核跃迁形状因子分解成核内α粒子的跃迁形状因子和α粒子本身的形状因子的乘积,利用已知的原子核跃迁密度,得出了^12C原子核α粒子跃迁密度分布的解析式,该跃迁密度能很好地拟合^12C原子核跃迁形状因子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
从12C原子核的α粒子结构观点出发,应用12C原子核内α粒子的形状因子和跃迁形状因子,在Glauber散射理论框架下,计算了共振区内能量为Tn=150,180MeV,π-12C的2+(4.43MeV)和3-(9.64MeV)非弹性散射微分载面,理论结果与实验较好地符合。ππ  相似文献   

3.
基于24Mg原子核的α粒子结构观点,利用已知的通过拟合电子散射实验得出的24Mg原子核基态电荷分布密度,得到24Mg原子核基态α粒子分布的形状因子.在Glauber多重散射理论框架下对入射能量为800 MeV的p-24Mg弹性散射微分截面进行了研究计算.理论计算结果给出了合理的p-24Mg弹性散射截面角分布曲线,但截面量值与实验数据有一定的偏离.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基于24Mg原子核的α粒子结构观点得到24Mg原子核基态α粒子分布的形状因子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仍需进一步通过各类散射过程对24Mg原子核的6α、16O+α+α等结团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深入研究分析24Mg原子核的α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程函近似下计算非弹散射跃迁矩阵元的非分法形式分析方法。引入实参数空间,使跃迁矩阵元中入时粒子坐标与靶原子坐标相分离,并将其表示为靶原子的形状因子与入射粒子扭曲因子乘积的积分形式,进而简化为二维数值积分。采用峰点近似,对电子和氢原子非弹散时的角分布作了数值计算,给出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质子非弹性散射中跃迁密度的壳模型计算安竹(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采用Brown等人的sd壳模型,针对 ̄(28)Si的和态讨论了在有效相互作用研究中,有关自旋和流跃迁密度与质量跃迁密度等问题。1计算方法Brown,Radhi和Wildenthal用壳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拟合实验的a—a散射振幅f_a为元振幅,用核的独立a粒子模型波函数,在Glapber理论框架下计算了1.37Gev的a粒子在(12)~C上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结果与实验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7.
基于^12C和^16O原子核的α粒子结构,利用α粒子折叠模型对较低能区的^16O+^12C弹性散射进行了研究计算。计算结果表明,α粒子折叠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低能区的^16O+^12C弹性散射角分布实验数据。折叠模型光学势的虚部对小射角区影响很小,但对大射角区的截面计算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独立α集团模型下敲出反应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拟合弹性散射的实验数据,推导出折叠势,并计算出敲出反应^16O(p,pα)^12C的微分截面,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好,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原子核球堆积模型及液滴模型两种核结构模型的核素结合能解析式及推导公式,选取β稳定线上90种核素和具有α衰变能的152种核素进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核素β稳定线解析方面,原子核球堆积模型比液滴模型能更好地解释β稳定线质子数Z与核质量数A之间的关系;但从α衰变能角度分析,液滴模型却比原子核堆积模型更适合.  相似文献   

10.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Pb12团簇几种异构体的原子结构和电子性质,发现基态是形变二十面体笼结构,而完好的高对称性(Ih)二十面体结构是能量非常接近基态的亚稳态.高对称性团簇形成稀疏离散的电子态密度和大的电子能隙.  相似文献   

11.
在高能入射电子的情况下 ,利用玻恩近似计算了氦子的激发 ( 1 S— 2 S)截面 ,得到了跃迁矩阵元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CalculationoftheNeutronDirectInelasticScateringcrosSectionof238U*ChenZhenpeng(陈振鹏),RenJie(任杰),ZhuQingyuan(祝清源)DepartmentofMod...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考虑粒子间完全电磁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采用试探粒子模型,致力于考察只计及粒子间库仑相互作用的合理性及其条件,并就一些其体情况,给出了电磁相互作用对散射频谱的定量修正。  相似文献   

14.
15.
引入局域密度几率分布分析3种不同交通相之间的转化,运用序参量研究平均车流量的2个临界点的相变行为来计算机仿真交通流模型——优先随机慢化模型(Noise—First)。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测得的相变结论较吻合。该模型能够真实反映交通状况。  相似文献   

16.
在费米气体模型基础上,考虑了低能修正,建立起了普适费米气体型能级密度公式。使用27.8个核素的平均中子共振间隔D数据及268个核素的能级累计数sN(E)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在高速计算机上拟合得到了一组普适参数。使用这组参数,D计算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6.51%,比实验值平均相对误差(26.69%)高38.6%。能级累计数N(E)的计算结果也有较大改进,其平均相对误差为40.56%,仅比在D计算值的平均相对误差高 14.3%。我们用若干组不同参数分别计算诸核素的D值和N(E)值,相对误差控制在20%以内。然后按核素列出它们的实验值和计算值,连同其相应参数,均在附录中给出,以便查阅。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更好的光学均匀度,提高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和色度,研究了导光板双边入光时散射网点密度对导光板出光面光学均匀度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导光板在液晶显示器中的工作原理。进一步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导光板散射网点的密度随着与光源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使用TracePro软件模拟了当网点密度从导光板中心位置向两边递减时的导光板出光面的光学辐照度,模拟得出的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实验结果表明,导光板出光面的亮度最大值为5729cd/m2,最小值为4729cd/m2,光学均匀度为82.54%。通过对导光板散射网点密度的研究,为以后导光板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