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用微扰QCD对B(s)→Φρ衰变进行了研究,考虑了因子化和非因子化图的贡献,得出了B(s)→Φρ衰变的分支比以及纵向极化衰变、横向极化衰变之比,所得到的结果与现在的实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4.
Wave function is important for determining decay constants fDS- and fD-. Using the 5 types of D meson wave functions in the heavy quark limit, we studied the uncertainties of radiative pure-leptonic decays of DS-(D-) mesons. The branching ratios are (1.025390—1.706812) × 10-5 and (0.953498—1.576725) × 10-6 for DS- and D- decays, respectively, which are sensitive to the type of wave function.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造适当的关联函数,计算B→π跃迁形状因子f+Bπ(q2),~fBπ(q2)和标量形状因子f0(q2),从而就能研究轻子质量对B0→π-l+~vl(l=e,μ,τ)衰变过程的影响.首次分别计算B0→π-e+~ve,B0→π-μ+~vμ,B0→π-τ+~vτ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并发现轻子质量me,mμ可以忽略,但重轻子质量mτ不能忽略,它对分支比计算有一定的贡献.把计算结果与最近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造适当的关联函数,计算B→π跃迁形状因子fB+π(q2),fBπ(q2)和标量形状因子f0(q2),从而就能研究轻子质量对B0→π-+ν(l=e,μ,τ)衰变过程的影响.首次分别计算B0→π-e+νe,B0→π-μ+νμ,B0→π-τ+ντ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并发现轻子质量me,mμ可以忽略,但重轻子质量mτ不能忽略,它对分支比计算有一定的贡献.把计算结果与最近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7.
8.
9.
在标准模型中,稀有衰变道B+→D+s(-K)*0只有通过纯湮没图才可以发生.这样这个衰变道的分支比很小.利用基于kT因子化的微扰方法给出分支比的预测,发现它在10-8的量级上.这个衰变道估计在将来的LHC上得到测量,对检验标准模型以及探寻新物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在标准模型中 ,稀有衰变道B+ →D+s K 0 只有通过纯湮没图才可以发生 .这样这个衰变道的分支比很小 .利用基于kT 因子化的微扰方法给出分支比的预测 ,发现它在 10 -8的量级上 .这个衰变道估计在将来的LHC上得到测量 ,对检验标准模型以及探寻新物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北京谱仪(BES)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e+e-对撞质心系能量为4.03GeV处收集的积分亮度为22.3pb-1的数据,测量了带电及中性D介子的单举半轻子(电子)衰变的分支比.分析中采用了“联合D0和D+单双标记”的方法,测得D-和D0单举半轻子(电子)衰变的分支比分别为BF(D-→e-X)=(21.8±8.5±4.2)%,BF(D0→e-X)=(8.9±3.0±1.6)%,其相对比值为BF(D-→e-X)BF(D0→e-X)=2.4±1.7±0.8.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北京谱仪 (BES)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BEPC)e e- 质心系能量为4 0 3GeV处采集的积分亮度为 2 2 3pb- 1的数据 ,从D介子的 5个非轻子衰变模式中共选出 2 471± 2 1 8组DtagD X(X可能是γ或π0 或π±)和 762 9± 2 51组DtagD0 X介子样本 .在这些样本中没有找到D →e ν,K- π e ν,和D0 →K- e ν,K- μ ν的衰变事例 ,测定在 90 %置信度下分支比的上限分别为B(D →e ν) <1 3 8% ,B(D →K- π e ν) <2 0 1 % ,B(D0 →K- e ν) <0 53 % ,和B(D0 →K- μ ν) <0 53 % . 相似文献
16.
17.
在QCD因子化框架下 ,对可能的辐射湮灭衰变 B0s ,d→J/ψγ进行研究 .在标准模型中 ,相对于简单因子化下领头阶的分支比 ,αs 阶非因子化辐射修正对分支比有显著的量级上的改变 ,这些衰变可用来检验因子化方法 .在理论上 ,B介子稀有辐射衰变对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特别敏感 .作为一个例子 ,我们考虑右手带电流对标准模型中左手流可能的混合效应 ,这个混合对衰变分支比有显著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8.
Bai Jingzhi Bian Jianguo Chai Zhengwei Chen HongfangChen Jiangchuan Chen Shaomin Chen Yaqing Chen YuanboCheng Baosen Cheng Baosen cui Xiangzong Ding Huiliang Du Zhizhen Fan XiaolingFang Jian Gao Cuishan Gao Meili Gao Shuqi Gu Jianhui Gu ShudiGu. Wei 《中国物理 C》1997,(5)
分析J/ψ衰变终态为三个光子的衰变道,测量得到了衰变道J/ψ→γπ0和J/ψ→γη’的分支比分别为Br(J/ψ→γπ0)=(4.6±1.1)×10-5和Br(J/ψ→ッη')=(4.12±0.82)×10-3;相对分支比F(J/ψ→γη’)/F(J/ψ→γη)=4.79±0.85,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与两个理论模型的预言都能一致。 相似文献
19.
分析J/ψ衰变终态为三个光子的衰变道,测量得到了衰变道J/ψ→γπ0和J/ψ→γη’的分支比分别为Br(J/ψ→γπ0)=(4.6±1.1)×10-5和Br(J/ψ→、η')=(4.12±0.82)×10-3;相对分支比F(J/ψ→γη’)/F(J/ψ→γη)=4.79±0.85,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与两个理论模型的预言都能一致.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用“联合D0 和D+单双标记”测定衰变分支比的方法 .基于北京谱仪 (BES)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BEPC)质心系能量s =4 .0 3GeV处获取的数据 ,利用联合D0 和D+单双标记的方法 ,可以测定D0 和D+介子单举和遍举衰变分支比 .作为该方法的应用举例 ,利用BES实验组发表的数据 ,在 90 %置信度的情况下 ,测得D+→e+ν衰变过程分支比的上限为Br(D+→e+ν) <1 .6% .此上限值与BES曾发表的结果一致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