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雷彦平 《科技信息》2011,(26):259-260
在语法体系中,汉语与英语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汉语有量词而英语没有,但是,不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量词都是客观存在的,都由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构成。名量词可细化为隐形名量词、个体名量词、集合名量词和度量衡名量词;动量词可细化为隐形动量词、计时动量词、频次动量词、工具动量词和同源动量词。汉英量词在名量词和动量词上既有较多的相同点也有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汉英季节词的异同之处:同中有异,同多于异;不同季节词,语义相似;相同的季节词,含义相反。同时也指出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理区域所产生的国俗差异。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重要构成部分的词语,承接着历史的积淀,反映看时代的发展,带着人们不同的感情。本文以汉语量词的文化意义为切入点,透析汉语量词的另类与汉语特征的整体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量词的教学是一个重点、难点。文章从个体量词的表形作用、量词之间的细微差别、量词短语与量词式结构的不同三个方面探讨了汉语量词的特点,对外国留学生掌握汉语量词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名词+of+名词”结构中“量词”与名词有固定的搭配。其“量词”可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6.
在Dijkstra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量词作进一步的探讨,主要以存在量词的几个基本性质作为假定,并由此推出有关存在量词和全称量词的其他一系列的性质。可视为Dijkstra的补充,从而使人们对量词的性质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民族语言存在着一致性和相异性。从汉英对比可以看出,一致性表现在概念的一致性,思维的一致性和句子结构一致性等。相异性表现在化和宗教信仰、地理环境、气候不同形成不同表达方式、对句子成分不同认识导致句子结构差异、思维反应现实要素顺序不同导致词序差异、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篇章语义结构模式的不同等等。对一致性和相异性共时研究是对比语言学的根本任务。它对外语学习、外语教学和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蔡静 《科技信息》2007,(29):173-173,95
本文试图从汉语与英语发展的历史以及承载的文化对比中来看中英两种语言文字的差异,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得认识语言,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汉英缩略词语进行分类总结之后,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基本构成出发,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了汉英缩略词语的异同,并论证了以汉字为基础的汉语,在词语缩略的广度以及稳定性等方面,都有着比以字母为基础的英语更为优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11.
“名物量词”在各种语言中的产生,发展规律不尽一致。因此,透过“名物量词”探查两种语言的源流,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从苗汉两种语言量词的统计材料中,可以看到两种语言量词的兴起和发展过程。湘西苗语的量词与同时代汉语的量词相比,在数量上没有汉语的多,在范围上没有汉语的宽。各个历史时期,湘西苗语都从汉语借用一批词语,相应的汉语量词就跟着进入苗语了。从量词的起源和发展来看,苗语深受汉语的影响,但是很难说苗汉两种语言出于同一母语。  相似文献   

12.
陈玮 《科技信息》2008,(20):175-175
本文以探讨教学中经常碰到大量的英语量词为切入点,分析了英语量词的分类特征,性质功能,并归纳其在使用过程中与其他词的搭配,结合实践对词汇教学进行了可行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具有丰富的量词,其语法功能之一是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多种语法意义,但是,并不是所有量词都能重叠。是故,以《现代汉语八百词》和《汉语口语语法》中列举的量词为基础,以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网上语料库中的现代汉语语料为考察对象,考察和分析了汉语量词的重叠规律和重叠能力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大量量词的使用,给母语为非汉语的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造成了不小的障碍,如果我们能清晰地认识到汉语量词与英语表量特征词使用中有相似性与差异性,无疑将促进汉语的学习与研究。在汉英相似性方面,汉英表量词大都是原生词派生出来的,并表现出客观事物的形体特征;在差异性方面,汉语量词比英语表量特征词更具形象色彩和大量修饰名词。而英语表量特征词比汉语在修饰复数事物时更丰富、更复杂。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的量词分成物量词、动量词两大类,各类又有专用的和借用的量词之别。真正意义上的汉语量词是那一部分专用量词。从汉语的发展来看,汉语量词系统中的不同类别有着系统化、单一化和规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汉语的主体性地位在近百年来的中国语言史上历经兴衰沉浮,为国人对汉语语言字的认识而左右摇摆,而汉英对比理论与实践由于既受国内影响,又长期受制于国外东方主义的语言认识论,所以对汉语语言主体性认识不足,于是在研究倾向上呈现出以英律中的不成熟状态,不仅造成了语言研究原创能力的萎缩,也失去了民族化身份,在国际上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但这种倾向正随着汉语主体地位的复兴而改变,尽管这种变迁比较缓慢并伴随着迷茫与图惑。  相似文献   

17.
汉、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种语言,本分析了二在词汇和句式结构上的特点,指出汉语多意象名词,英语多抽象名词;汉语含蓄简约,英语精密冗长。正是这些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维模式,进而造就了各自不同的化。本比较的目的,意在引起人们对这两种语言的进一步的学习和化反思。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语言结构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汉英语言在文字结构及其发展、词语构成、使用与理解、句法和语篇结构上的不同折射出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了解汉荚两种语言的差异及其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把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并增强处理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量词是汉语特有的词类,本文通过对武冈方言特殊名量词和动量词用例的分析,来揭示武冈方言量词的特点,有助于汉语词汇的深入研究,对武冈方言特征词与其他方言特征词的比较研究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柴奇 《科技咨询导报》2008,(35):107-107
量词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非常普遍。量词除了数量较多,同时还强调习惯搭配,所以很多有心学习中文的外国友人初学时对此感到头疼,即便那些母语是中文的小学生也会被“一块钟表”还是“一只钟表”折磨的抓耳挠腮。所以正确认识量词、准确翻译量词也是非常重要的。英语词法中没有像汉语的“量词”分类,但是有类似的用法和修辞构成。本文将从一定层面上分析两者间的不同结构和用法,当然这些词汇的灵活运用还需要英语学习者潜心收集,深入探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